衡阳市八中2022年高二第一次九科联赛历史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2分,共50分)1、在中国古代“家国一体”的社会中,忠孝观念源远流长,其源头是A.宗法制B.郡县制C.君主专制D.孔孟儒学2、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基本格局奠定的时期是A.战国B.秦朝C.西汉D.东汉3、宋代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是A、设中书门下B、设参知政事C、设三司使D、设通判4、唐朝时期,需要进行运河疏浚工程,由工部上报中央后,由下列哪一机构参与决策A.中书省B.门下省C.尚书省D.中书门下5、设置军机处的皇帝是A、明太祖B、明成祖C、康熙帝D、雍正帝6、把读书、考试与做官相结合,有利打破特权垄断、加强中央集权的古代选官制度是A.世官制B.察举制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7、梭伦改革、克利斯提尼改革的共同作用是都打击了A、工商业者B、氏族贵族C、平民D、奴隶8、《十二铜表法》规定:债权人可将无力偿还的债务人,交付法庭判决,直到将其戴上足枷、手铐、甚至杀死或卖之为奴。从中反映了罗马法的核心内容是A、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B、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C、法律面前公民人人平等D、维系罗马共和国的统治9、2022年7月,因《世界新闻报》窃听丑闻,英国部分政要和民众分别联名请愿,要求首相卡梅伦下台。卡梅伦最终是否下台,关键要看A、卡梅伦所在执政党保守党的民意支持率B、议会对卡梅伦政府的信任程度C、英国女王的态度D、在野党工党的态度10、独立战争后的美国被人们形象地比喻为“头脑听从四肢的怪物”。为了改变这种状况,1787年宪法规定美国A.采取联邦制 B.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C.实行两党制 D.确立三权分立体制11、翻阅《中国近代史》时,看到有关某不平等条约的一段文字:“允许外国人到中国内地游历、经商和传教。”推断这段文字应出自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 C.《北京条约》D.《辛丑条约》12、1851和1911年都是农历辛亥年,在中国都发生了大规模的革命运动。其中发生在1851年的革命运动是A.太平天国运动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义和团运动13、1912年成立的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被称为亚洲第一个“美国式”的共和国,其政权的组织形式也被称为是美国的“仿制品”。究其原因是这一政权A.实行三权分立制B.在美国支持下建立C.实行责任内阁制D.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建立14、“中国人民一切困苦之总原因,在帝国主义者之侵略及其工具卖国军阀之暴虐。”这是北伐的宣言。北伐战争所针对的卖国军阀主要是A.吴佩孚、冯玉祥、张作霖B.段祺瑞、孙传芳、张作霖C.吴佩孚、孙传芳、张勋D.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15、下图显示的中国革命圣地与选项中取得的重大成就搭配正确的一项是-6-①南昌②井冈山③遵义会议会址④延安A.①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的第一枪B.②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C.③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D.④作出“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的决策16、结束中国近代百年来屈辱历史,开创中国历史新纪元的是A、抗日战争的胜利B、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C、收回香港主权D、收回澳门主权17、在人民解放战争中,揭开了战略反攻序幕的重大历史事件是A.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B.辽沈战役C.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D.渡江战役18、俄国十月革命被看做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无产阶级革命运动B、为国际无产阶级指明了方向C、是人类历史上首次取得成功的无产阶级革命D、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实践19、电影《建国大业》中有一个情节,建国前夕,毛泽东、周恩来联名写信给留居上海的宋庆龄:中山先生遗忘迄今实告实现。至祁先生命驾北来,参加此一人民历史伟大的事业,并对于如何建设新中国给予指导。"此信邀请宋庆龄参加的会议应该是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B、内蒙古自治区成立大会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D、国共北平谈判20、1995年,国家主席江泽民发表《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的重要讲话,强调祖国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是A.荣辱与共B.一个中国C.和平共处D.求同存异21、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被恢复是在联合国A、第24届大会B、第25届大会C、第26届大会D、第27届大会22、对于某国际会议,一位美国记者在《时代》周刊上评述说:“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态度,但是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这次会议是A.日内瓦会议B.万隆会议C.第26届联合国代表大会D.第一次不结盟会议23、两极格局瓦解的标志A.多极化趋势出现B.不结盟运动兴起C.苏联的解体D.德国统一24、欧共体的形成是欧洲走向联合的关键步骤,欧共体形成于A.1951年B.1957年C.1961年D.1967年25、下列对当代世界政治格局变化的概括,最为准确的是A.多极化格局已经确立B.多极化趋势开始出现C.“一超多强”,多极化趋势加强D.美国为主导的单极世界-6-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两小题,共30分)26、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政治制度也在不断演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8分)材料一秦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建立起来……最终皇权不断强化,中央集权逐渐得到巩固。到明清时期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发展到顶峰。材料二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权利法案》材料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1)依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列举中国古代加强君主专制的三项举措。(6分)(2)材料二是哪国颁布的法律文件?其颁布有何意义?(4分)(3)材料三的宪法体现了哪些原则?分析我国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6分)(4)通过以上内容,指出人类社会政治文明发展的趋势。(2分)27、(12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中国同盟会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宗旨。孙中山阐述民族主义道:“我们推倒满洲政府从驱除满人那一面说是民族革命;从颠覆君主政体那一面说是政治革命。”辛亥革命后,孙中山在《通告海陆军将士文》中说:“逆胡猾夏,盗据神州,奴使吾民,……乃者义师起于武汉……民国新基,于是始奠。”材料二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材料三国民党一大结束后,孙中山与李大钊等与大会代表走出会场图(见右)。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同盟会的性质。(2分)材料一中“乃者义师起于武汉”是指什么事件?(2分)(2)材料二中孙中山指的民族革命和社会革命分别对应材料一中同盟会纲领的什么内容?(4分)(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在国民党一大上,孙中山的思想发生了什么变化?(4分)三、简答题(10分)28、(10分)近代中国是一部屈辱与抗争史。阅读下列图片,请回答:图一签订《南京条约》图二签订《马关条约》图三《辛丑条约》的签订图四1945年日本签订投降书(1)通过图一的条约签订,英国割占了中国哪一块领土?(2分)-6-(2)图二中的条约签订与近代列强哪一次侵华战争有关?(2分)(3)图三条约的签订对中国社会性质的影响是什么?(2分)(4)面对国耻家仇,中华民族奋起抵抗。根据图四,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英勇抗战的重要战役有哪些?(请举两例)(4分)四、探究题(10分)29、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经历了不断发展演变的过程,社会主义理论从空想到科学,从社会主义理论提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从一国到形成社会主义阵营,从斯大林模式到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式。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什么?人类历史上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是什么事件?(4分)(2)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探索出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是什么?(2分)(3)我国建立了哪些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制度”?(4分)-6-五、文选班学生选做题部分(此部分试题共20分,只要求文科班学生选做,理科班学生不要求作答)30.(10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统一后的德国,由帝国政府集中掌握各邦的军事、外交、立法等权力。为了实现货币制度的统一,政府以马克作为货币单位,代替各邦原有的货币,并创建了德意志帝国银行,将银本位制改为金本位制。帝国政府用统一的公制来代替各邦实行的度量衡制度。1879年,政府制订新关税税则,实行保护关税政策,并加强了对关税和外贸的统一管理。此外,交通运输事业和邮政事业,也由国家统一经营和管理。八十年代初,工业革命基本完成。1890年,农村人口占57.5%,城市人口占42.5%;到1910年,农村人口占40%,城市人口占60%。1871年至1914年,德国的农业产量大约增长了一倍。二十世纪初,德国的工业已在国民经济中居统治地位,实现了工业化,德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工业国。——摘编自楚汉《十九世纪德国改革述评》(1)据材料指出德国改革的前提是什么?有何措施?(6分)(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德国改革产生了什么影响?(4分)31.(10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廖仲恺是革故鼎新的革命家,他生活在一个波澜壮阔的历史巨变年代,前后经历了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两个历史时期,一生勇往直前。他勤于探索,勇于弃旧图新。他对世界的认识不囿于狭隘的框框,他的思想发展始终在追寻革命潮头。五四运动和俄国十月革命以后,廖仲恺逐渐认识到,实现中国近代化建设,首先要革除政治上的障碍,帝国主义是中国最凶恶的敌人,封建军阀是帝国主义的走狗。他不仅明确提出反帝的政治主张而且积极投身到反帝斗争的行列。为了外御强敌争取民族独立,内兴民主谋得人民幸福,必须联合苏俄、联合中共,“扶助农工”,并改组国民党,建立革命武装,革命才有成功的希望。在国民党改组时,国民党右派试图反对共产党人加入国民党,廖仲恺就旗帜鲜明地反驳:只要为革命加入国民党的人,“对于我们的主义能服膺,革命能彻底”,“诚意来革命”,“则一切不生问题”。国民党改组后,廖仲恺一度兼任中国国民党中央常委、黄埔军校党代表等13个要职,每天办公少则十三四个小时,多则十六七个小时,常常白天外出办事,深夜方归。他始终都是孙中山思想的忠实追随者,而且是主动性、创造性的执行者。可以说,没有廖仲恺的忠实执行,孙中山先生的“三大政策”不可能得到彻底的贯彻,更不可能在当时的革命实践中体现出那样的实效。廖仲恺为政清廉为民服务在社会上有口皆碑,在工农群众中享有很高的威望。他遇难后,中山、南海、番禺等地的农民纷纷自动赶到广州加入出殡的行列,工人农民学生、市民群众共20多万人参加葬礼,场面相当悲壮、感人。——摘编自宋亚平《精神日新德日新——廖仲恺革命精神探讨》(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廖仲恺是“我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先驱、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共产党和工农群众的挚友”的理由。(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廖仲恺的革命精神。(4分)2022年第一次学考模拟检测历史答案-6-一、选择题1~10ABDADDBABA11~20BAADABACAB21~25CBCDC二、材料题26、(1)皇帝制度;三省六部制;北宋分割相权;明朝废丞相,设内阁;清朝设置军机处。(任答三点得6分)(2)英国;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逐渐确立(或限制王权、保证议会的权力)。(4分)(3)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原则;人民代表大会制度。(6分)(4)从专制到民主(或从人治到法治)(2分)27、(1)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武昌起义。(4分)(2)“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和“创立民国”。(4分)(3)接受中共反帝反封建主张,确立三大政策,提出新三民主义。(4分)三、简答题28、(1)香港岛(2分)(2)甲午中日战争(2分)(3)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分)(4)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平型关大捷、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等。(任举两例得4分)四、探究题29、(1)《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巴黎公社运动。(4分)(2)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2分)(3)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民主自治制度。(4分)30、(1)前提:德国完成统一,成立德意志帝国,实行联邦制,联邦政府掌握国家主要权力。(2分)措施:实行金融改革,度量衡制度改革,关税改革,由国家统一经营和管理交通运输事业和邮政事业。(4分)(2)一面:推动德国快速完成工业革命,使城市人口比重超过农村人口比重,工农业生产迅速发展,实现工业化,成为世界工业强国;一面:极力对外侵略扩张,加剧了世界紧张局势。(4分)31、(1)近代民主革命的先驱:参加同盟会和辛亥革命,追随孙中山,改组国民党等。爱国主义者:不仅明确提出反帝的政治主张而且积极投身到反帝斗争的行列等。中国共产党和工农群众的挚友:反驳国民党右派,促进实现国共合作,忠实执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等。(6分)(2)革命精神:爱国、为民、进取、勤奋、务实、廉洁、奉公等。(4分,答出任意4点)-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