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泉州市第一中学2022-2022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近来,习近平总书记阐述了“中国梦”: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在古代,把“国”与“家”密切结合起来的制度是()A.王位继承制B.分封制C.君主专制D.宗法制2.假设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回到商周时代,请判断哪位同学被封为诸侯王的可能性最小()A.甲同学成为商朝末年的贵族,带兵抵抗周部落进攻B.乙同学做了商朝末年的平民,才能、人品俱佳C.丙同学带兵攻打商纣王,立下汗马功劳D.丁同学成了西周王族成员,整日无所事事3.秦朝中央政权机构中,负责监察百官的官员是()A.丞相B.太尉C.御史大夫D.郡守4.考古学家认为,湖南龙山里耶出土的3万余枚秦简是极为重要的百科全书般的日志或实录,是业已发现的我国第一批官方文书,约有20万字,字体属古隶,内容多为地方政府官署档案。通过这些秦简,我们可能获得的正确信息是()A.各个地方政府具有独立性B.秦朝基层组织的设置情况C.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与斗争D.王位世袭制的开始5.假设在唐太宗时对国家要在关中一带修建一项大型水利工程,这项工程的实施涉及众多机构,请问它的修建需要中央政府的如何运转()A.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工部B.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C.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工部D.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工部6.“在隋代,特别在唐代,随着全帝国的再统一……贵族力量逐渐衰弱,他们在政府中的地位被职业官僚所代替。”下列促成了这一现象的制度是()A.九品中正制B.科举制C.三省六部制D.察举制7.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一书中说:“隋及初唐时……制度和文化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下列有关隋唐政治制度的“突破性进展”的叙述,正确的是()A.相权三分,独立施政B.中央集权,地方分权C.分工明确,相互牵制D.完善机构,皇权顶峰8.毛泽东有诗云:“劝君少骂秦始皇,百代都行秦政法。”下列举措属于秦朝开始设立的是()A.禅让制B.分封制C.科举制D.郡县制9.已故的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与印度文明的不统一和间断相比,中国文明的特点是统一和连续。”中华文明的这个特点从根本上说应是得益于中国古代政治实行实体的统一性和连续性。下列制度中最有利于维护古代中国政治实体统一与连续的是()A.分封制B.宗法制C.君主专制D.中央集权制10.为了强化专制统治,进一步加强皇权,清雍正帝()A.设军机处B.废除丞相C.设立内阁D.设锦衣卫11.明史专家吴晗在《朱元璋》一书中曾这样描述我国古代的君臣关系:“在宋以前有三公坐而论道的说法……到宋朝便不然了。从太祖以后,大臣上朝在皇帝面前无坐处,一坐群站……到了明代,不但不许坐,站着都不行,得跪着说话了。”\n君臣关系从坐而站而跪,说明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演变的重要特点是()A.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日益加强B.内阁制度日渐成熟C.中央的权力日益向帝王集中D.丞相权力被六部分割12.古希腊城邦的主要特征是()A.殖民扩张,崇尚武力B.小国寡民,独立自治C.贵族专制,僭主统治D.平等邻邦,睦邻友好13.“一种文明的历史,就是对古代材料中那些对今天仍然行之有效的东西的探索。它有待解决的问题不在于要告诉人们关于希腊文明或中世纪中国我们所知的一切,而是要告诉人们在西欧或现代中国以前的时代与今天仍旧相关的东西。”在这里,法国历史学家布罗代尔强调的主要是()A.研究历史要有不断探索的精神B.要从文明传承的角度阐释历史C.史学是要告诉人们过去的事情D.史学就是当代人对过去的认识14.对雅典民主制的评价,不正确的是()A.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完美的制度B.促进了雅典政治、经济、文化的繁荣C.是雅典社会不公正的暴力机器D.限制了非公民的自身发展能力15.“如果在夜里行窃的人被当场杀死,则这种杀人的行为被认为是合法的。”(《十二铜表法》第八表第十二案)以上规定反映的实质是()A.罗马法十分残酷野蛮B.极力维护私有财产C.此法典保护了罗马人民的利益D.重视良好道德的培养16.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确立的是()A.君主立宪制度B.君主专制制度C.民主共和制D.联邦制17.近代世界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是()A.英国《权利法案》B.法国1875年宪法C.美国1787年宪法D.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18.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各州不论人口多少都选举两名参议员,这一规定调和了()A.立法权与行政权的矛盾B.美国与英国的矛盾C.共和党与民主党的矛盾D.大州与小州的矛盾19.小威廉·皮特是英国历史上最年轻的首相(任期1784-1801,1803-1806),他就任首相后开创了一个先例:即内阁失去议会多数信任时,还可以解散议会重新选举,直接诉诸选民的裁决。这一先例最能说明()A.首相是国家的权力中心B.内阁不再对议会负责C.责任内阁制进一步发展D.工业资产阶级在议会中的作用大大加强20.前不久,英国进行了一次主题为“你是否造成保留英王”的民意调查,结果70%民众投票赞成保留国王。英国的国庆节就是英王的生日,英王生日不一样,国庆节也就不一样。对上述现象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英国人重视历史传统B.英国国王是国家的象征C.政治传统影响社会生活D.英王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举足轻重21.《世界文明史》指出:“联邦宪法(即1787年宪法)的制定者们在热切希望建立强有力的中央政府的同时,一刻也没有放松对于一切形式的专制政治的警惕。”为“警惕”专制政治,“制定者们”采取的措施有()①国家权力分为行政、立法、司法三部分②国会可以对总统提出弹劾③总统任命的官员须经参议院的批准④联邦法院有权审查行政或立法行为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n22.据美国之音2022年3月4日报道说,奥巴马政府在1月29日通知国会,计划向台湾销售总值达64亿美元的武器项目。美国国会参议院和众议院外交关系委员会并未在30天内采取行动表示反对。现在这个期限已过,因此军售案正式生效。这反映出美国总统和议会的权力分别是()A.行政与司法B.立法与司法C.行政与立法D.立法与监察23.某历史教科书描述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的议会:“议会除了不能使一个女人变成男人和使一个男人变成女人之外,能够做一切的事情”。这说明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A.权力重心在国王B.议会权力受国王限制C.议会是国家的象征D.权力重心在议会24.所谓代议制,就是公民通过选举代表组成代议机关,间接参政议政,讨论决定国家大事,行使国家权力的一种民主制度和组织形式。下列有关各国代议制选举的说法,正确的是()A.英国首相由议会下院选举产生B.美国总统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C.法国参议院议员通过间接选举产生D.德国的联邦议会议员由普选产生25.“列强的炮声惊醒了古老中华帝国的美梦,中华民族的屈辱史——中国近代史开始了。”“列强的炮声”指的是()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太平天国运动时英法军队进攻太平军D.甲午中日战争26.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主要是指()A.背景相同B.目的和性质相同C.方式相同D.发动战争的国家相同27.中国近代史上,国门洞开,规定福州、厦门开放为通商口岸的不平等条约是()A.《南京条约》B.《马关条约》C.《天津条约》D.《北京条约》28.“人无贵贱皆兄弟,物论多少一秤分。铲除鞑虏建天国,剿灭妖言传真经。”此诗反映的是()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虎门销烟D.太平天国运动29.某地准备筹备太平天国纪念活动,在设置展厅的问题上存在分歧。在下列展厅里你认为哪个展厅适合这次活动()A.虎门销烟B.火烧圆明园C.金田起义D.《南京条约》30.致使《天朝田亩制度》既具有革命性又具有空想性的根本原因在于()A.太平天国的斗争策略决定的B.当时紧张的革命斗争形势决定的C.小农经济的社会地位决定的D.太平天国内部尖锐斗争决定的二、材料解析题(第31题13分,第32题15分,第33题12分,共40分)3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唐初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上中书,中书又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但主书填“奉行”而已。材料二(明太祖认为:)“自秦始皇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材料三废丞相后与丞相地位近似官职的基本职权情况表:职位基本职权明中叶后内阁首辅拥有票拟权,但不是合法宰相,地位经常受到挑战清朝雍正年间及以后军机大臣承旨拟写传达皇帝旨意请回答:\n(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制度?在君权与相权关系的处理上,这一制度起了什么作用?(3分)(2)根据材料二,分析明太祖认为废除宰相制度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明太祖认为废除宰相起了什么作用?(4分)(3)当时也有人称内阁官员和军机大臣为宰相,他们的职权等同宰相吗?请结合材料三加以说明。(4分)(4)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古代相权与君权关系的发展趋势。2分32.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明清时期)“皇帝既是最高立法者,又是最高行政长官和最高司法者,使皇帝的决策具有个人独断和随意性的特点。又使大小官吏只能唯上是从,助长了官场的因循守旧之风。”“官吏们因循苟且,阿谀逢迎,百务废驰,效率极低,钱粮亏空,讼案山积。”——戴逸《简明清史》材料二“《权利法案》以明确的法律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力,保证议会的权力。”“英国的行政权由内阁行使,对议会负责;司法权由议会上院行使;立法权在议会下院。”——《历史研究与资源丛书》材料三美国总统可提名大法官,可否决国会的法律;美国国会可弹劾总统,总统提名大法官须经参议院批准;美国最高法院可宣布总统法令违宪,可宣布国会通过法律违宪无效。材料四众议院应由各州人民每两年选举一次之议员组成……众议院人数应按联邦所辖各州的人口数目比例分配。参议院由州议会选举两名参议员组成之,参议员的任期为六年,每两年改选三分之一。材料五本宪法及本宪法所制定之合众国法律……皆为全国之最高法律;每个州的法官都应受其约束,任何一州宪法或法律中的任何内容与之抵触时,均不得有违这一规定。——材料三、四、五摘编自《1787年美国宪法》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两个国家在权力分配上的不同点。两国分别实行的是什么政治制度?(4分)(2)根据材料四及所学知识,分析这些规定实现了哪些平衡?(4分)(3)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三、五中所反映的美国政治制度有哪些优越性?(4分)(4)根据材料三、四、五,分析1787年美国宪法的原则有哪些?(3分)33.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英国外相巴麦尊在议会上发表讲话:“虎门销烟把能给我们大英帝国带来无限利益的大批的商品,全部给予销毁!这是我大英帝国的奇耻大辱!我要求议会批准政府派遣远征军去惩罚那个极其野蛮的国家!要狠狠地教训它!要迫使它开放更多的港口,要保护我们天经地义的合法贸易!”材料二1829年,伯金汉(英国资产阶级代表)公开演说:“中国有庞大的人口,其人富有积极的消费的性格,如果把那个国家的市场开放给自由贸易商人,则英国货物在那个市场上的销量将比其余全部世界的总销量还要大。”请分析:1.材料一中“奇耻大辱”是指什么?巴麦尊讲话的目的有哪些?(4分)2.材料二体现了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是什么?材料一中的哪些话充分体现了这一原因?(4分)3.有人说:如果林则徐不采取禁烟,英国就不会发动鸦片战争。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4分)\n泉州一中2022-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高一历史答题卷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题号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二、材料解析题(40分)31.(1)(2)(3)(4)32.(1)(2)(3)\n(4)33.(1)(2)(3)\n31.(1)三省六部制。实行三省六部制,使宰相权力一分为三,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3分)主专制制度也可以);英国:君主立宪制度。(4分)(2)平衡:大州与小州之间;人民大众与社会上层之间;中央与地方之间;政策的流动性与稳定性之间。(4分)(3)优越性:防止任何一权独大局面的出现;各州有相对独立性,有利于地方积极性的发挥;州权与联邦权力相互制约;有利于保障人民的权利。(4分)(4)原则:联邦制原则,三权分立原则(分要与制衡也可以),人民主权原则。(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