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第一卷客观题一、单选题,每题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15题,每题3分,共45分)“首店”指在行业中有代表性品牌在某地区首次开设的门店,如全球首店、区域首店等。首店经济是区域利用特有优势,吸引首店汇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经济形态。下图是2019年上半年我国部分城市首店数量及类型统计图。读图完成1~2题。1.上海与其他城市相比,海外品牌首店数量最多,主要得益于()A.便捷的交通运输B.国际化程度最高C.深厚的文化底蕴D.发达的教育科技2.世界级银行在上海设立区域性总部或分理机构,体现了上海大都市辐射功能的()A.金融服务功能B.产业带动功能C.交通枢纽功能D.都市核心功能在鲁尔区的综合整治中,经济结构、产业布局调整和改善环境是重要举措。据此完成3~4题。3.德国鲁尔区经济结构调整的具体表现有()①改造煤炭、钢铁工业②煤炭和钢铁企业数量减少,规模扩大③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④经济结构侧重电子等新兴产业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4.鲁尔区针对区域突出的环境问题,采取的主要措施包括()①植树造林,保持水土②治理污染,营造绿色空间③引进新兴企业④调整能源结构,更新能源设施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高二地理第1页共7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n5.伊春市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的小兴安岭,是我国重要的家具生产基地,目前已成为全国资源枯竭城市转型试点。最适宜该市转型发展的产业是()A.IT等高新科技产业B.森林观光等生态旅游业C.以风力发电为主的能源工业D.服装加工等劳动密集型产业6.右图为“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路线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由于大量调水,会加大汉江下游的防洪压力B.利于解除海河流域洪涝的威胁C.利于北方缺水地区生态环境的改善D.能促进北方内河航运的发展“南洋”一词是明、清时期我国对东南亚一带的称呼。近年来,我国很多企业在东南亚国家投资,掀起了新一轮“下南洋”的热潮。下图为我国企业在东南亚投资工业和基建项目示意图。据此完成7~8题。7.东南亚国家吸引我国企业“下南洋”的最主要原因是()A.原料丰富,土地、劳动力成本低B.山水相邻,陆路交通便捷C.地形平坦,适宜种植热带作物D.经济发达,市场广阔高二地理第8页共7页\n8.关于我国与东南亚各国开展合作,叙述正确的有()A.两地没有矛盾争端B.经济水平接近,没有互补性C.历史交往悠久D.不包括文化交流合作9.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是()A.总量贫乏B.总量丰富,人均不足C.总量大,种类少D.人均占有量丰富10.位于湖南中部的冷水江市因矿而生,主产有色金属锑,是全球最大的锑矿产地,被称为“世界锑都”。下列关于冷水江市可持续发展的思路,正确的有()①加大锑矿开发力度②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实现产业转型升级③加大科技投入,拓展锑品运用领域④对锑矿山地区进行综合治理,生态修复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11.下图为“渤海海峡区域简图”,在渤海海峡建跨海大桥还是建海底隧道存在着争论。与建设跨海大桥相比,建海底隧道的优点是()A.对海洋航道影响大B.受海冰灾害影响大C.受地质条件限制小D.受恶劣天气影响小高二地理第8页共7页\n12.“绿电”即绿色电力,是指通过零二氧化碳排放生产过程得到的电力。北京冬奥会实现全部场馆100%“绿电”,北京冬奥会使用“绿电”的主要意义有()①加快能源清洁低碳转型发展②改变火电在电力生产结构中的主导地位③助力首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④加快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13.为有效应对污染物跨国转移问题,下列做法正确的是()①一旦发生跨国污染事件,要及时采取应急响应,控制影响范围②对已经产生的跨国污染,要强化污染治理,及早消除污染危害③严禁有害有毒物质严重超标的产品和高污染固体废弃物入境④要严格打击走私和私自夹带高污染固体废弃物等行为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14.2019年是“绿盾”自然保护区监督专项行动的第三年,在474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基础上,扩展到长江经济带11个省份的地方级自然保护区,以及长江干流、主要支流及五大湖区5千米范围内的部分自然保护地。建设自然保护区和开展监督专项行动的意义有()①保护生物多样性②保护自然本底③涵养水源和净化空气④获取更多的经济价值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15.《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船舶污染物排放标准》、国务院《征收排污费用暂行办法》,分别属于()A.环境保护行政法规、环境保护标准、环境保护单行法律B.环境保护行政法规、环境保护单行法律、环境保护标准C.环境保护单行法律、环境保护标准、环境保护行政法规D.环境保护单行法律、环境保护行政法规、环境保护标准高二地理第8页共7页\n二、综合题(共3题,55分)第二卷主观题高二地理第8页共7页16.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8分)习近平主席强调,治理黄河,重在保护,要在治理。第一,加强生态环境保护。黄河生态系统是一个有机整体,要充分考虑上中下游的差异。第二,保障黄河长治久安。黄河水少沙多、水沙关系不协调,是黄河复杂难治的症结所在。要紧紧抓住水沙关系调节这个“牛鼻子”,完善水沙调控机制,解决九龙治水、分头管理问题,实施河道和滩区综合提升治理工程,减缓黄河下游淤积,确保黄河沿岸安全。如下左图为黄河壶口瀑布景观图,右图为黄河流域示意图及主要测站多年平均输沙量统计值。(1)黄河壶口瀑布,近似于泥汤的河水咆哮而下,让人震撼,河水浑浊的主要原因是什么?(4分)(2)针对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土流失严重问题,如何进行综合治理?(4分)(3)黄河各水文测站多年平均输沙量如何变化,原因是什么?(4分)(4)黄河下游曾经常断流,有何危害?是如何解决的?(6分)高二地理第8页共7页\n17.湘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范围包括衡阳、郴州、永州三市,成为继安徽皖江城市带、广西桂东、重庆沿江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后,第四个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该示范区地理位置优越,区位条件良好,近几年广东就有近万家企业转移至此,产业产值达万亿规模。下图为湘南地区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8分)(1)对比分析广东省大量产业转移到湘南地区的原因。(6分)(2)大量的产业转移到湘南地区,试分析其对湘南地区的有利影响。(6分)(3)近年来湘南地区各城市制订了较高的企业准入门槛。你认为湘南地区的企业准入门槛包括哪些具体条件?(6分)高二地理第8页共7页\n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9分)材料一:1980-2014年黑龙江省主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和≥10℃积温变化图。材料二:我国的粮食生产格局已从历史上的“南粮北运”转变成“北粮南运”。黑龙江省作为“北粮”主产区之一,在1980年至2014年的35年间,单产提高了167%,粮食产量增加了3.3倍。目前,黑龙江省的粮食总产量、商品量、调出量分别占全国的1/9、1/8和1/3,三者已连续多年居全国榜首。(1)简述黑龙江省在1980-2014年间,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的变化趋势。(6分)(2)分析目前黑龙江省粮食调出量大的原因。(6分)(3)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我国的粮食安全形势十分严峻,请提出改善我国粮食安全的举措。(7分)高二地理第8页共7页\n高二地理期末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选择题(45分,每小题3分)题号12345678910答案BADDBCACBC题号1112131415答案DBDAC二、综合题(55分)16.(18分)(1)黄河中上游地区主要流经黄土高原;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问题严重,入河泥沙较多,河水浑浊。(4分)(2)植树种草等生物措施;修小型水库,打坝淤地等工程措施;以小流域为单元的综合治理措施。(4分)(3)黄河各水文测站多年平均输沙量都在减少;黄土高原治理使水土流失减少。(4分)(4)影响供水;破坏生态环境;造成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4分)全流域协作开发水资源,实行水量统一调度。(2分)17.(18分)(1)和湖南省相比,广东省劳动力的价格更高;地价更高;矿产资源缺乏;所以将产业转移到相邻的更有区位优势的湘南地区(6分)(2)促进湘南地区的劳动力就业;加强区域的资源开发;提高城市化水平,带动区域的经济发展。(6分)(3)环境效益好;技术含量高;资源、能源消耗量小;占地少;符合当地产业规划。(6分)18.(19分)(1)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增加;玉米、水稻种植面积增加明显,大豆波动变化,增幅小,其他粮食作物种植面积下降。(6分)(2)①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增加、单产提高,粮食总产量提高;②当地需求相对较少,调出量高;③粮食品质好,市场需求量大;④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6分,每点2分)。(3)①坚守耕地数量;②提升耕地质量;③推进粮食安全保障;④完善扶持粮食生产政策;(7分,每点2分,最多7分)高二地理第8页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