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高一语文总分:150分时间: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远至传统山水画和文人画的迭变,近至20世纪中国画的时代变革,中国画一直在“守”与“变”中实现着形式更新、审美衍变;无数中国画大家也在对“守”与“变”的不断探索中成就独具个性的绘画面貌、谱写时代高峰。新时代的中国画创作,同样需要在“守”与“变”中开拓新境、绘就时代新风。“守”,是要守住文化传统、精神传统。“中华民族有一脉相承的精神追求、精神特质、精神脉络”,中国画也不例外。继承传统,一方面要深刻体悟中国画的文化特质和内在精神,如“一花一世界”所包含的博大,强调“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宋代郭熙在《山水训》中有言,“山水,大物也”,一个“大”字,便道出山水画所营造的精神要义,即中国人的世界观和作者的精神追求,以大道为终极取向,同时辉映时代气象。正如北宋国力富强,收复燕云十六州一直是国家方略,所以北宋山水画也多表现北方雄浑壮阔的自然山水;而南宋偏安一隅,山水画也从“大山大水”变成气象萧疏的“边角山水”。所以,中国画创作者应该将中国画传承问题提升到文化自信、光大中华文化的高度来看待,用笔墨“为祖国山河立传”。另一方面,要深刻理解并遵循中国画自身的发展逻辑。中国画有自身的发展逻辑,其笔墨法度皆不是独立的存在,而是特定审美意蕴的彰显。就像中国画最高的成就是“写意”,其中既包含“写”的审美性,也包含“意”在形式上所体现出的特定审美意境,二者相辅相成。因此,中国画创新要守住其笔墨法度与核心内涵,不能仅从形式上追求创新。现在一些画家为了求变,虽使用宣纸、毛笔、水墨等中国画工具,但实际上画出来的是水彩、素描的样子,不能展现中国画真正的魅力。真正意义上的求“变”,是创作者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还要面向时代、面向生活。这又包含两层含义:一是要让“笔墨当随时代”,表现时代审美和时代精神;一是要以高蹈的视野看世界,取各国艺术精髓并将其化为已有。这都要求创作者要有广博的学识、独立的艺术观而不随波逐流。林风眠的中西融合之道、张大千的“泼彩”山水,都为中国画的发展探索出一条新径,既有借鉴外来艺术形式和观念所呈现出的现代性审美,又有立足中国画传统的核心要义进行的创新转化,最终于笔墨法度中成就新的精神气象。中国画创作者应该在“守”与“变”中,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以“蓬勃、正大、刚健、醇雅”的精神追求,展现新时代的审美风范。中国画的“守”与“变”,保持着中国画特有的轨迹、精神和面貌,也包含着对当代审美的追求,指导着中国画发展的必由之路。(摘编自洪潮《中国画的“守”与“变”》,有删改)\n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中国绘画贯穿着“守”与“变”,在不断地探索中造就了独特的风格,取得了辉煌的成就。B.“守”主要是指守住文化传统、精神传统,这对提升文化自信、光大中华文化有重大意义。C.中国画有着自身的发展逻辑,即笔墨法度既可以独立地存在,又可彰显出特定的审美意蕴。D.“变”主要指中国绘画要能融入时代精神、要能借鉴外来艺术,进而能进行艺术创新转化。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采用了正反对比论证、道理论证,以突出中国画有着自身的文化特质和内在精神。B.文章采用了例证法,举反例以突出只有遵循自身发展的规律,才能展现中国画的魅力。C.围绕“守”与“变”,文章阐述了观点,提出了做法,探索了新时代中国画的发展道路。D.文章论证求“变”时,先阐明了“变”的两层含义,然后论述二者关系,最后举例论证。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南宋山水画变得气象萧疏,境界狭小,折射出了南宋国土沦丧、国力衰弱的社会现实。B.“一花一世界”包含的博大、“天人合一”体现的宇宙观,构成了中国画的文化特质。C.当代画家机械求变,虽然使用中国的画具,但未展现中国画的神韵,不可能取得成就。D.中国画家只要坚守住中华文化立场、传承文化基因,就能用笔墨“为祖国山河立传”。【答案】1.C2.D3.A【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C.“即笔墨法度既可以独立地存在”错误,文中是“中国画有自身的发展逻辑,其笔墨法度皆不是独立的存在,而是特定审美意蕴的彰显”,显然,选项中的“可以独立地存在”与原文中的“不是独立的存在”意思相悖。故选C。【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D.“然后论述两方面关系”错误,从文章最后一段来看,文章并未论述“变”的两层含义之间的关系。故选D。【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根据原文内容进行判断、推理的力。B.“构成”错误,选项以偏概全,第二段说的是“继承传统,一方面要深刻体悟中国画的文化特质和内在精神。如‘一花一世界’所包含的博大,强调‘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如”表明只是其中一部分。\nC.“当代画家”错误,范围扩大,从文中可知,应为“一些画家”;“不可能取得成就”过于绝对,第三段说的是“现在一些画家为了求变,使用宣纸、毛笔、水墨等中国画工具,但实际上画出来的是水彩、素描的样子,不能展现中国画真正的魅力”。D.“只要……就能”错误,过于绝对,第二段说的是“中国画创作者应该将中国画传承问题提升到文化自信、光大中华文化的高度来看待,用笔墨‘为祖国山河立传’”,是说应该这样做,但并非这样做就能达成目的,应为必要条件。故选A。(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来自火星的岩石样品苗千2020年7月到达火星表面的“毅力号”火星车有一个重要的科学任务:采集一些火星岩石样品。这需要它在着陆点耶泽罗撞击坑附近寻找合适的采集对象,利用机械臂上的钻头进行钻探、取样、封装等一系列工作。取得火星的岩石样品对于人类理解火星历史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有可能发现火星生命曾经存在的痕迹。但事实证明,这个工作并不简单。2021年8月6日,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宣布,“毅力号”通过钻探得到了第一份圆锥形的火星岩石样品。科学家们事先花费了几天时间在“毅力号”所处的耶泽罗撞击坑寻找一个合适的钻探对象,然后再从这块岩石上钻取了大约粉笔头大小的一个样品,随后进行了保存。虽然看起来这块岩石没有什么有关火星生命的信息,但它包含着很多细小的、由各种颜色组成的岩石颗粒,这可能是源自小行星的撞击或火山喷发。把它带回地球之后,科学家们就可以通过测量其中某种元素同位素的比例来判断它形成的时间。科学家们计划让“毅力号”在耶泽罗撞击坑区域采集至少30个岩石样品,还为此准备了43个由金属钛制成的专门存放样品的管状容器。“毅力号”在距离着陆点1公里的范围之内寻觅,最终选择了第一个取标,在宣布取样成功仅仅一天之后,NASA又宣布这次对样品进行储存的尝试失败,8月12日NASA宣布第一次提取火星岩石样品任务失败,失败的原因在于“毅力号”无法通过机械臂把采集到的样品放入管状容器之中。从传回的照片来看“毅力号”的机械臂在它的表面钻了一个直径2.7厘米、深约7厘米的圆孔,并从中取得了样品,但这个钻探过程也使取得的样品变成了一堆粉末。按照自动流程,“毅力号”对盛放样品的容器进行了封装保存,但里面空空如也——这些岩石粉末并没有进入为它们准备好的容器中,而是掉落在了地面上。“毅力号”还剩下42个盛放岩石样品的容器。之前为了测试“毅力号”机器臂上的钻头,科学家们在地球的各种岩石上对其进行试验,但是第一次采集样品的失败证明了火星表面的环境还是超出了科学家此前的经验。\n火星表面的岩石比科学家此前想象的更易碎,或许在这层脆弱的岩石表面之下还有一层更坚硬的岩石层。科学家们目前无从判断。因此,“毅力号”也不打算在同一个区域继续尝试,而是换个地方寻找全新的目标。它转而南下,在旅行了455米之到达了“Seftah”区域一个名为“Cita-delle”的山脊上。这次的采样目标是一块手提箱大小的岩石,科学家甚至为这块火星岩石取了一个绰号“Rochette”,它可能类似于地球的沉积岩。时至9月,“毅力号”终于成功地从“Rochette”采到了样品。为了确保这一次采样成功,人们设定让“毅力号”在钻探之后先暂停,直到确认已经取得了完整的岩石样品再进行存储和封装。为了确保任务成功,它还用摄像头对着储存岩石样品的容器拍了几张照片,里边的样品清晰可见。其实这并不是人类第一次对火星环境误判。早在2012年就到达火星的“好奇号”火星车也曾经对火星表面的岩石进行过钻探,岩石样品同样出现了碎裂的情况。在2018年到达火星的“洞察号”探测器曾经试图把一个外号叫作“鼹鼠”的温度传感装置插入到火星表面5米之下的土壤中。在尝试了将近两年时间之后,只能宣布任务失败。采集的这些样品将会被“毅力号”放置在火星表面,或许再过10年,将至少有一位人类宇航员,跨越数千万公里的茫茫宇宙到达火星,而后带着几十块来自火星的岩石样品返回地球。(摘编自《三联生活周刊》)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虽然采集火星的岩石样品任务艰巨,但是对于人类理解火星历史有重要意义,同时也能发现火星生命曾经存在过的痕迹。B.科学家们事先选取的第一个采样岩石,可能源自小行星的撞击或火山喷发物,科学家们可以通过它来判断其形成的时间。C.火星表面的岩石比科学家此前想象得更加容易碎裂,因此“毅力号”第一次提取火星岩石样品的任务遗憾地以失败告终。D.鉴于第一次采集样品失败,“毅力号”决定南下,寻找全新的采样目标,并且在取样环节中新增了一些确保成功的措施。5.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毅力号”火星车于2020年7月到达火星表面,将完成采取岩石样品的任务,这标志着人类对于火星环境进入实质性探测阶段。B.科学家们目前无从判断火星表面更深一层的岩石的坚硬程度,这表明了科学家对于火星表面环境的了解超出了他们此前的经验。C.火星表面的岩石容易破碎,且表面温度变化大,致使2012年和2018年科学家两次对火星环境误判,从而导致相关任务的失败。\nD.文章最后一段对未来十年人类登上了火星的场景进行了想象,富有鲜明的画面感,表达了作者对人类成功探寻宇宙秘密的信心。6.文章第一段画横线句中“这个工作并不简单”的原因是什么?请概括分析。【答案】4.A5.B6.①需要花费时间,在较宽目标范围内寻找一个合适的钻探对象;②火星表面的岩石比科学家此前想象的更易破碎,难以取得完整的样品;③钻取的样品需要完整封装保存到管状容器中。【解析】【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和理解文本内容能力。A.“能发现”错误,由“同时也有可能发现火星生命曾经存在的痕迹”可知,是“可能”发现。故选A。【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的能力。A.“对于火星环境进入实质性探测阶段”错误,由“8月12日,NASA宣布第一次提取火星岩石样品任务失败,失败的原因在于‘毅力号’无法通过机械臂把采集到的样品放入管状容器之中”可知任务失败了,因此选项在原文中没有根据;C.“表面温度变化大”错误,由“2018年到达火星的‘洞察号’探测器曾经试图把一个外号叫做‘鼹鼠’的温度传感装置插入火星表面5米之下的土壤中。在尝试了将近两年时间之后,只能宣布任务失败”可知,“宣告任务失败”的是2018年“洞察号”探测器将“温度传感装置”插入火星表面5米之下的土壤中的尝试,原文中没有“表面温度变化大”的相关表述;D.“未来十年人类登上了火星”错误,将“或然”说成“必然”,原文为“或许再过10年,将至少有一位人类宇航员,跨越数千万公里的茫茫宇宙到达火星”,是未来10年,人类或许将登上火星。故选B。【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概括分析文本信息的能力。“不简单”在文章第一段,是说人类在火星上发现生命曾经存在的痕迹比较难。原因在下文。由“科学家们计划让‘毅力号’在耶泽罗撞击坑区域采集至少30个岩石样品,还为此准备了43个由金属钛制成的专门存放样品的管状容器”“这需要它在着陆点耶泽罗撞击坑附近寻找合适的采集对象,利用机械臂上的钻头进行钻探、取样、封装等一系列工作”可知,需要花费时间,在较宽目标范围内寻找一个合适的钻探对象;\n由“‘毅力号’对盛放样品的容器进行了封装保存,但里面空空如也——这些岩石粉末并没有进入为它们准备好的容器中,而是掉落在了地面上”“火星表面的岩石比科学家此前想象的更易碎,或许在这层脆弱的岩石表面之下还有一层更坚硬的岩石层”可知,火星表面的岩石比科学家此前想象的更易破碎,难以取得完整的样品;由“NASA宣布第一次提取火星岩石样品任务失败,失败的原因在于‘毅力号’无法通过机械臂把采集到的样品放入管状容器之中”可知,钻取样品需要完整存入管状容器中。(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红包黄静泉那个饭店就叫火车站饭店。不大,是平房,里面放着二十多张方桌,桌子和椅子都是原木色。正是春运的时候。车站前的广场上人来人往。人们穿行在大雪中,或者说是大雪穿行在人群里,人和雪纠缠不清,搅在一起。火车站饭店里吃饭的人挺多。一个小伙子和一个姑娘坐在一进饭店右边的第二张桌子边,面对着门,边吃饭边说话。小伙子对旁边的姑娘说,你烦不烦啊,不好好吃饭总是摆弄手机干嘛呢?抢红包。姑娘说。能抢套房子也算你厉害。小伙子生气地说。他们的不愉快,其实正是因为房子。姑娘突然脸白了,生气地说,我拿定主意了,你要是过完年回来,还说买不起房子,咱们就算了。姑娘又说,其实我真是不想跟你就这么算了,但没有房子,也只能算了。相爱了三四年,就这么算了?小伙子说,你不觉得可惜?咋不觉得可惜,但可惜有用吗,能可惜来房子?姑娘看着手机,不抬头地说。姑娘不敢抬头,不敢看男友的眼睛,当然也不敢让男友看她的眼睛。小伙子说,你抢了别人的红包,莫非你就不给别人发红包?人生就是一场游戏,当真了就不好玩了。姑娘说。对我也一样?小伙子说。应该是吧。姑娘一字一顿地说。没事儿一样,小伙子吃了一片木耳,又说,好合好散,吃顿好饭。小伙子鄙夷地笑了一下。你再想想,我们能不能一起奋斗一套房子?\n我没有这个义务,现在都是这样,男人要娶媳妇,就得有房子。我放着一个女人不当,为啥要当个奋斗者?姑娘很伤感地说。饭店的门,突然开了,呼一下冲进一股雪,雪中卷进一个人来。那个人抖了抖身子,抖掉了头发上和身上的一些雪花。男人四十岁上下,四方脸,脸黑,是晒黑的,不是长时间没洗脸的那种黑。穿着黑皮衣的男人一边走一边看,又走回来,走到一进门右边的第二张桌子旁边,坐下了。他背对着门,面对着那对儿闹不愉快的小情侣。服务员走到穿黑皮衣的男人身边,递过一张菜谱,让那个男人点菜。外面大雪下得正紧,雪花就像一群一群蝌蚪,一群一群地从空中游到窗玻璃上,砰砰地撞出响声。服务员在穿着黑皮衣的男人身边站了好大一会儿,终于等他点完了,看了一下说,你就要一碗面,也不加个鸡蛋?穿黑皮衣的男人点了点头,意思是不加鸡蛋,什么也不加。穿黑皮衣的男人吃面吃得挺豪爽。他怎么吃面?他是横着筷子吃,哗一下,挑进嘴里一大堆面。照这样的吃法,三四筷子就能挑光那碗面,然后是把面汤一口喝光。但是,他突然停顿下来了。他把横在筷子上的一堆面放回到碗里,开始竖起筷子放慢了吃法,像是等着什么人,边吃边看着对面的小伙子和姑娘,看着饭桌上那几盘菜。小伙子看着穿黑皮衣的男人,大概觉得这个灰头土脸的男人挺有意思,就主动地搭起话来。穿黑皮衣的男人是出来打工的,要坐晚上的火车回家去过年。说起家来,穿黑皮衣的男人就笑了。笑着说,其实吧,出门在外的时候,老是想起在家的时候,想起在玉米地里掰玉米棒子的时候还真是挺有意思挺快乐的。可是,孩子咋办?孩子要上学,靠掰玉米棒子可掰不出学费钱。我老婆自己在家里种地呢,我老婆可能受苦了,家里的农活儿都她自己干,不过村子里也不是就我老婆能受苦,别的女人也能受苦。男人们都出来打工了,女人们不干让谁干?他慢慢地吃面条,看着眼前的菜盘子。我出来的时候,我儿子跟我说,爸爸今年回来过年的时候,能不能给我买个手机回来,有了手机,我就能跟爸爸视频了。我儿子的话,让我记了一年了,穿黑皮衣的男人不笑了。小伙子说,其实在外面打工的人,都会时常想起家里的事情。这么说,你也是出来打工的,老家也是农村的?穿黑皮衣的男人瞪圆了眼睛,眼睛里放出光来。小伙子点了点头。他已经出来很多年了,先是在外面上学,从高中到大学毕业,又读研,本来还想读博的,但好像挣钱比读博更重要,就不读了。小伙子摊开两只手,说,这叫忍痛割爱。没办法,我现在大了,才知道我爸妈其实早就供不起我上学了,我得先挣点钱啊。穿黑皮衣的男人看着小伙子那张苦笑的脸说,你有文化,你是白领,你跟我不一样,我是卖力气的人,这一辈子啥活都干过,干全了。他看见小伙子好像要站起来的样子,就微笑着说,你吃完啦?吃完了。走呀?得走呀,我也要坐火车回家过年去啦。小伙子又补充说,对于这个城市来说,我们都是外乡人。\n你们剩下的菜,我能不能打包?穿黑皮衣的男人说。小伙子喊来服务员,打包。小伙子看着打包的服务员说,有现成的盐水鸡给装一只。小伙子跟着服务员走到收银台前,跟收银台里的女孩说,你们这儿有红包吗?女孩说有。小伙子给红包里装了五百块钱,对服务员说,把鸡子打包,把红包打进鸡子包里。小伙子的女朋友侧过脸,很温情地看着小伙子,看着看着,抬起手背抹眼泪。姑娘说,想想看,他们一家人打开那个红包时,会不会被吓一跳?有时候……小伙子停顿了一下,意味深长地说,有时候我们不是也希望被意外的好事儿来吓一跳吗?小伙子结了账,提着鸡子回到刚才吃饭的桌子边,把盐水鸡递给穿黑皮衣的男人说,这些东西;你全都拿走吧,拿回家去,给你老婆孩子吃。特别是这只鸡,千万别送人,一定要自己吃,尝尝好吃不好吃。穿黑皮衣的男人把所有的菜都收拾妥当了,跟着小伙子一块儿出了门。刚出门走了两步,穿黑皮衣的男人就蹲下了,往塑料袋子里装雪,他要坐一夜火车呢。小伙子和姑娘也要继续赶路,撇开那个男人,转身走了,边走边回头看。那个姑娘,把一只手插进小伙子的臂弯里,挽住小伙子的胳膊,挽得很紧。好像是,害怕小伙子突然跑了似的。雪很大,雪花像杨花一样漫天飞舞。(有删改)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火车站饭店”这个名字十分朴实,房子简陋,陈设简单,顾客盈门,小说以此为场景,易于展开人物活动,浓缩社会矛盾。B.小情侣为房子的事情闹别扭,姑娘提出分手后不敢抬头看男友的眼睛,这一细节说明她已决心放弃用心经营了三四年的爱情。C.两个男人对话时,姑娘似乎成了局外人,但小说以“很温情地看着小伙子”“抬起手背抹眼泪”的细节来表现出其内心的波澜。D.小说有很多处关于雪的描写,既极力表现出天气的寒冷,与饭店的温暖构成了对比,又推动了情节的发展,烘托了人物形象。8.黑皮衣男子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9.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小说中“红包”的内涵。【答案】7.B8.①构成形象对比:他和妻子的乐观奋斗与小情侣因为房子而困扰构成鲜明的对比。②促成情节逆转(或“推动情节的发展”):他的出现打破了小情侣情感的僵局,化解了他们的情感危机,坚定了他们的信念。③深化了作品的主旨:他既让小伙子获得了一种奋斗的力量,也让轻言分手的姑娘重新认识到男友可贵的品质、奋斗的内涵和相濡以沫的意义。\n9.①小说中的“红包”有两种:一是手机中的红包,一是鸡子里的红包。二者均含有人生意外惊喜之意,前者是小情侣矛盾激发的导火线,后者是二人情感深化的催发剂。②“抢红包”作为一种游戏,满足了人们寻求人生意外收获的心理诉求,却无法替代现实的奋斗,无法挽救被物质左右的爱情。“鸡子里的红包”是小伙子送给黑皮衣男子的惊喜,包含着敬意与感激;也寄寓着爱情的真义、幸福的要义。③小说写这两类红包,意在告诉人们爱情需要真诚付出,幸福需要共同奋斗。【解析】【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能力。B.“这一细节说明她已决心放弃用心经营了三四年的爱情”错误。结合文本内容“其实我真是不想跟你就这么算了,但没有房子,也只能算了”“那个姑娘,把一只手插进小伙子的臂弯里,挽住小伙子的胳膊,挽得很紧”分析可知,并没有决心放弃这段爱情,这一细节反而传递出女孩对男孩的珍爱,因为舍不得放弃才不敢正视男孩,为结尾两人的复合做铺垫。故选B。【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的能力。黑皮衣男子在小说中的作用,结合文本内容“我老婆自己在家里种地呢,我老婆可能吃苦了,家里的农活儿都她自己干了,不过村子里也不是就我老婆能受苦,别的女人也能受苦”分析可知,他和妻子的乐观奋斗与小情侣因为房子而困扰构成鲜明的对比。结合文本内容“小伙子和姑娘也要继续赶路,撇开那个男人,转身走了,但是边走边回头看。那个姑娘,把一只手插进小伙子的臂弯里,挽住小伙子的胳膊,挽得很紧”分析,推动情节发展,他的出现打破了小情侣情感的僵局,化解了他们的情感危急。结合“小伙子停顿了一下,意味深长地说,有时候我们不是也希望被意外的好事儿来吓一跳吗”“小伙子和姑娘也要继续赶路,撇开那个男人,转身走了,但是边走边回头看。那个姑娘,把一只手插进小伙子的臂弯里,挽住小伙子的胳膊,挽得很紧”分析可知,深化作品主旨,给小伙子和姑娘奋斗的力量。【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小说标题内涵的能力。文中的关键词往往为一种具体事物,具有多层含义,除了表面上意义之外,文章还赋予了它一种深刻的内涵,甚至还有第三种更深刻、更深远的内涵。具体作答时要能理解标题的手法,明确标题的风格特点和作用。\n结合文本内容分析,小说中的“红包”有两种,一是微信中的红包,一是鸡子里的红包。“能抢套房子也算你厉害”“小伙子说,你抢了别人的红包,莫非你就不给别人发红包”“小伙子给红包里装了五百块钱,对服务员说,把红包打进鸡子包里”,分析可知,微信红包是小情侣矛盾激发的导火线,鸡子红包是二人情感深化的催发剂。结合文本内容“抢红包。姑娘说。能抢套房子也算你厉害。小伙子生气地说。他们的不愉快,其实正是因为房子”“小伙子说,你抢了别人的红包,莫非你就不给别人发红包?人生就是一场游戏,当真了就不好玩了。姑娘说”分析可知,“抢红包”作为一种游戏,满足了人们寻求人生意外收获的心理诉求,却无法替代现实的奋斗。结合文本内容“小伙子看着打包的服务员说,有现成的盐水鸡给装一只……姑娘说,想想看,他们一家人打开那个红包时,会不会被吓一跳”分析,是小伙子送给黑皮衣男子的惊喜,包含敬意与感激;也寄寓着善良的可爱、爱情的真义。综合以上信息可知,小说写这两类红包,表达要想获得爱情、幸福等,都需要不断付出和奋斗,“我老婆自己在家里种地呢,我老婆可能受苦了,家里的农活儿都她自己干,不过村子里也不是就我老婆能受苦,别的女人也能受苦。男人们都出来打工了,女人们不干让谁干”。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韦陟,字殷卿,与弟斌俱秀敏异常童。陟甫十岁,授温王府东阁祭酒。风格方整,善文辞,书有楷法,一时知名士皆与游。居丧,以父不得志殁,乃与斌杜门不出八年。亲友更往敦晓,乃强调为洛阳令。宋璟见陟叹曰:“盛德遗范,尽在是矣。”迁礼部侍郎。陟于鉴裁尤长。故事,取人以一日试为高下。陟许自通所工,先就其能试之,已乃程考,由是无遗材。迁吏部侍郎,选人多伪集,与正调相冒,陟有风采,擿辨无不伏者,黜正数百员,铨综号为公平。自以门品可坐阶三公,居常简贵,视僚党傲然;其以道谊合,虽后进布衣与均礼。李林甫恶其名高,恐逼己,出为襄阳太守。入考华清宫,杨国忠忌其才,谓拾遗吴豸之曰:“子能发陟罪乎?吾以御史相处。”豸之乃劾陟馈遗事。陟贬桂岭尉。会安禄山陷洛阳,弟斌没贼,国忠欲构陟与贼通,密谕守吏,令胁陟使忧死,州豪杰共说曰昔张说被窜匿陈氏以免今若诏书下谁敢庇公愿公乘扁舟遁太事宁乃出不亦美乎陟慨然旦命当尔其敢逃刑因谢遣,坚卧不出。肃宗即位,起为吴郡太守,会永王兵起,委陟招谕,乃授江东节度使。与高适、来瑱会安州,陟曰:“今中原未平,若不斋盟质信,以示四方,知吾等协心戮力,则无以成功。”乃推瑱为地主,为载书,登坛曰:“皇天后土,实鉴斯言。”辞旨慷慨,士皆陨泣。永王败,帝趣陟赴凤翔。初,季广琛从永王乱,非其本谋,陟表广琛为历阳太守,慰安之。至是,恐广琛有后变,乃驰往谕诏恩释其疑,而后趣召。帝雅闻陟名,欲倚以相,及是迁延,疑有顾望意,止除御史大夫。卒,年六十五。(节选自《新唐书·韦陟传》,有删改)\n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昔张说被窜/匿陈氏以免/今若诏书下/谁敢庇公/愿公乘扁舟遁/去事宁乃出/不亦美乎/陟慨然曰/命当尔/其敢逃刑/B.昔张说被窜/匿陈氏以免今/若诏书下/谁敢庇公/愿公乘扁舟遁去/事宁乃出/不亦美乎/涉慨然曰/命当尔其/敢逃刑/C.昔张说被窜/匿陈氏以免/今若诏书下/谁敢庇公/愿公乘扁舟遁去/事宁乃出/不亦美乎/陟慨然曰/命当尔/其敢逃刑/D.昔张说被窜/匿陈氏以免今/若诏书下/谁敢庇公/愿公乘扁舟遁/去事宁乃出/不亦美乎/陟慨然曰/命当尔其/敢逃刑/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楷,文中指书体。汉字形体的演变,历经了金、篆、隶、草、行、楷书等总共六类形体。B.三公是中国古代地位最尊显的三个官职的合称。最早可以追溯到商代,秦朝后多为虚职。C.江东,又称江左,指长江以东地区,汉至隋唐以之称安徽芜湖以下的长江下游南岸地区。D.皇天,古代对天的尊称。后土,古代对地的尊称。古人认为天地能主持公道,主宰万物。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韦陟才华突出,遵守孝道。他从小聪明异常,十岁便担任官职,擅长写文章;他的父亲去世,因父亲生前不得志,他和弟弟八年没有出来做官B.韦陟恪尽职守,为国选材。他在礼部任职,改变以往选人的方法;他在吏部任职,凭借个人素质,改变了吏部舞弊丛生的选人风气,人称公平。C.韦陟遭人忌恨,坚忍不屈。他因名声高被李林甫排挤;杨国忠妒忌他的才华,先指使人控告他,后又抓住他弟弟的事进行陷害,他都没有屈服。D.韦陟慷慨陈词,忠于国家。永王兵变时,他表达自己效忠国家的志向,深深感动了士兵;他为维护国家利益,不顾皇帝的劝阻,去安抚季广琛。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陟许自通所工,先就其能试之,已乃程考,由是无遗材。(2)帝雅闻陟名,欲倚以相,及是迁延,疑有顾望意,止除御史大夫。【答案】10.C11.A12.D13.(1)韦陟允许考生自己通报所擅长的学问,先就考生擅长的方面考试,然后再按照常规考核,因此不遗漏人才。\n(2)皇帝一向听说韦陟的名声,想要倚重他做宰相,到这时韦陟来凤翔有所拖延,皇帝怀疑他有观望之意,只授任他御史大夫。【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为:过去张说被流放,藏在陈氏家得以幸免。现在如果诏书下达,谁敢庇护您呢?希望您乘坐轻舟逃走,等事情平息了再出来,不也很好吗?韦陟感慨地说:命该如此,怎么敢逃脱刑罚?“愿公乘扁舟遁去”,句意:希望您乘坐轻舟逃走。“愿”作谓语,“公乘扁舟遁去”作“愿”宾语。“遁去”作“公”的谓语,译为“逃走”,是一个词,中间不应停顿,这样就排除A、D。“今若诏书下”,句意:现在如果诏书下达。“今”作句首状语,“诏书”作主语,“下”作谓语,故应在“今若诏书下”前后停顿,这样就排除B。故选C。【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A.“汉字形体的演变,历经了金、篆、隶、草、行、楷书等总共六类形体”错误,汉字形体类别还有甲骨文。即:汉字形体的演变大致历经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草书、行书、楷书。故选A。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并筛选重要信息的能力。D.“不顾皇帝的劝阻,去安抚季广琛”错,从文中“初,季广琛从永王乱,非其本谋,陟表广琛为历阳太守,慰安之。至是,恐广琛有后变,乃驰往谕诏恩释其疑,而后趣召”来看,皇帝没有劝阻韦陟去安抚曾经参加过叛乱的季广琛。故选D。【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第(1)句得分点为:“工”,擅长;“其能”,考生擅长的方面;“程考”,按照常规考核;“材”,人才。第(2)句得分点为:“雅”,一向;“倚”,倚重;“迁延”,拖延;“除”,授予官职。参考译文:\n韦陟,字殷卿,与弟弟韦斌都聪明机灵,不同于平常儿童。韦陟刚满十岁,授任温王府东阁祭酒。韦陟风格正直严整,擅长写文章,字有楷法,当时知名人士都与他交往。为父亲守丧,由于父亲因不得志而死去,他便与韦斌八年闭门不出。亲友不断前去敦促开导,他才勉强调任洛阳令。宋璟见到韦陟感叹说:“盛德遗范,都集中在他身上了。”升任礼部侍郎。韦陟尤其擅长鉴识裁定人物。根据旧例,选人全凭一场考试决定优劣。韦陟允许考生自己通报所擅长的学问,先就考生擅长的方面考试,然后再按照常规考核,因此不遗漏人才。韦陟升任吏部侍郎,候选的人多有虚假,与正式调任的相互冒名顶替,韦陟有声威名望,裁定无人不服,取消正式官员几百名,选官号称公平。韦陟自以为凭着门第等级可以坐而得到三公的地位,以简约尊贵自居,傲然蔑视同在朝班的显贵;但如果遇到志同道合的人,即使是后进布衣他也以礼相待。李林甫忌恨韦陟享有高名,唯恐威胁到自己的地位,调韦陟出京担任襄阳太守。入朝考核到华清宫任职,杨国忠忌恨他的才能,对拾遗吴豸之说:“你能揭发韦陟的罪行吗?我任命你为御史。”吴豸之便弹劾韦陟赠送贿赂的事。韦陟被贬为桂岭尉。正值安禄山攻陷洛阳,韦陟的弟弟韦斌落入敌寇中,杨国忠想要构陷韦陟与敌贼勾结,秘密告诉守吏,命令守吏威胁韦陟,使他忧愤而死,州里的豪杰都劝韦陟说:“过去张说被流放,藏在陈氏家得以幸免。现在如果诏书一下,谁敢庇护您呢?希望您乘坐轻舟逃走,等事情平息了再出来,不也很好吗?”韦陟感慨地说:“命该如此,怎么敢逃脱刑罚?”于是表示谢意让他们离去,坚定地居住在家不出逃。肃宗继承皇位,起任韦陟为吴郡太守,正遇上永王叛乱,委任韦陟前往招抚,便授任韦陟为江东节度使。韦陟与高适、来瑱在安州会合,韦陟说:“如今中原没有平定,若不结盟约定效忠,以此宣示四方,让人们知晓我们同心协力,就无法成功。”便推举来瑱为当地之主,订下盟书,登上盟坛说:“皇天后土,明察此言。”辞意慷慨,士兵们都感动地流下眼泪。永王失败,皇帝催促韦陟赶赴凤翔。起初,季广琛跟从永王叛乱,不是他的本意,韦陟上表举荐季广琛任历阳太守,安慰了他。到这时,韦陟恐怕季广琛以后会发生变故,便先赶往宣示皇上的恩旨以化解他的疑惧,然后才赴召去拜见皇帝。皇帝一向听说韦陟的名声,想要倚重他做宰相,到这时韦陟来凤翔有所拖延,皇帝怀疑他有观望之意,只授任他御史大夫。去世,享年六十五岁。(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送李八秘书赴杜相公①幕杜甫青帘白舫益州来,巫峡秋涛天地回。石出倒听枫叶下,橹摇背指菊花开。贪趋相府今晨发,恐失佳期后命催。南极一星朝北斗,五云多处是三台②。【注】①杜相公,指杜鸿渐,时以平章事兼山、剑副元帅,辟李秘书入府为僚。此诗是杜甫在夔州送李秘书时所作。当时杜甫已56岁,居夔州(今重庆市奉节县)。②五云,指京师瑞气,古人认为,太平之时,云则五色而为庆。三台,星宿名,这里是以星宿比喻杜相公。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的意境宏阔,以深秋的巫峡、浩瀚的江水为背景,为李秘书乘着官船的离去蓄势。B.颔联在“倒听”“背指”构建出上下两层、前后两际的立体空间,行舟画面如在眼前。C.颈联的“趋”字,写出李秘书上任的急切,“恐”字则表达对误了约期会受罚的担心。\nD.尾联中诗人以星宿作比,形象地表达出了李秘书进京为官,获得重用,仕途一片光明。15.请简要概括本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答案】14.C15.①对朋友即将离别的不舍之情;②对朋友赴京为官的欣喜、羡慕之情;③对自己无法重得起用,又暮年体弱的酸楚之情。【解析】【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赏析诗歌内容及艺术手法的能力。C.“‘恐’字则表达对误了约期会受罚的担心”错误,根据“后命催”可见,“恐”字,表达了唯恐耽误了赴期而被催促的担心。故选C。【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诗人思想感情的能力。诗歌大意:小船来自益州,李八秘书要乘船穿过巫峡,此时,枫叶飘落,菊花盛开。为了早到相府,早晨就要出发,唯恐误期被人催促。西北方向五色云多地方,就是要去的三台杜相府。前两联,写朋友从益州穿过巫峡,得以与自己相会,流露出重逢旧友的喜悦之情。颈联,写朋友为不误佳期而早早出发,才刚相逢又要离别,此处表达出作者对即将离别的不舍之情和对朋友匆匆别离的伤感。尾联,写朋友这一去是到京师为官,有祝福、羡慕朋友能得人赏识、施展才华实现抱负的情感。结合诗人自己的处境遭遇,此时他在夔州,正是年迈落魄之极,与朋友相较,不免有自己无法重得起用,暮年体弱的酸楚之情。(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荀子在《劝学》中说:“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与韩愈《师说》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观点不谋而合。(2)苏轼《赤壁赋》中,从侧面衬托箫声的悲凉与幽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杜甫《登高》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寓情于景,不仅描写了落叶飘零、长江汹涌之状,也传达了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无限感慨。【答案】①.弟子不必不如师②.师不必贤于弟子③.舞幽壑之潜蛟④.泣孤舟之嫠妇⑤.无边落木萧萧下⑥.不尽长江滚滚来【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名篇名句的能力。\n易错的字有:壑,嫠,萧。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一直以来,文章家都提倡,而以繁冗拖沓为作文病忌。这诚然是不错的。然而,文章的繁简又不可单以文字的多寡论。言简意赅,是凝练、厚重;言简意少,却不过是平淡、单薄。“繁”呢,有时也自有它的好处:描摹物态,可穷形尽相;刻画心理,能细致入微。看文学大师们的创作,有时用简:惜墨如金,力求数字乃至一字传神。有时使繁:用墨如泼,汩汩滔滔,虽十、百字亦在所不惜。简笔与繁笔,,各尽其妙。一部《水浒传》,有时作者用笔极为简省。譬如“武松打虎”那一段,待武松走上冈子时,作者这样写道:“回头看这日色时,渐渐地坠下去了。”真是令人毛骨悚然。难怪金圣叹读到这里,不由得写了这么一句:“我当此时,便没虎来也要大哭。”有时却又不避其繁。作者写鲁智深三拳打死“镇关西”时,从味觉、视觉、听觉写,进行一番描绘,若是单从字面上求简,这三拳只须说“打得鲜血迸流,乌珠迸出,两耳轰鸣”,便足够了。然而简则简矣,却难以让人,失掉了原文强烈感染读者的鲁智深伸张正义、惩罚恶人时那痛快淋漓劲儿。所以,字面上的简不等于少,艺术表现上的繁笔,也有别于通常所说的啰嗦。()。但是,这提炼的功夫,又并不全在下笔时的字斟句酌。思绪如果能够发诸于真情,那么作者做到繁简适当也许并不是一件多么困难的事。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简捷恰如其分大力设身处地B.简洁恰到好处大力身临其境C.简洁恰如其分大肆身临其境D.简捷恰到好处大肆设身处地18.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无论繁简,创作者纵然拿“无可削”“不得减”作标准,但都需要提炼B.要是拿“无可削”“不得减”作标准,创作者就都需要提炼,无论繁简C.无论繁简,创作者都需要提炼,都是要拿“无可削”“不得减”作标准D.无论繁简,创作者要是拿“无可削”“不得减”作标准,就都需要提炼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思绪如果能够发之于真情,那么作者做到繁简适当也许并不是一件多么困难的事。B.思绪如果能够发诸于真情,那么作者做到繁简适当也许并不是多么困难的一件事。C.如果思绪能够发之于真情,那么作者做到繁简适当也许并不是一件多么困难的事。D.如果思绪能够发诸真情,那么作者做到繁简适当也许并不是多么困难的一件事。\n【答案】17.B18.D19.C【解析】【分析】【1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简洁:说话、行文等简明扼要,没有多余的内容。简捷:直截了当;简便快捷。形容作文语言,应选“简洁”。恰到好处:说话、办事等正好达到适当的地步。恰如其分:说话或办事正合分寸。依据后文“各尽其妙”可知,这里说简笔与繁笔配合得好,而不仅仅是“合分寸”,应选“恰到好处”。大力:作名词,指大的力量;作动词,用很大的力量。大肆:毫无顾忌地做坏事。这里不能用贬义词,应选“大力”。身临其境:亲身面临或体验那种境地。设身处地:设想自己处在别人的地位或境遇中。这里是说难以让读者走进小说描写的情境中,应选“身临其境”。故选B。【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情境补写的能力。A项“无论……但”关联词不当,未能准确表现句子间的关系;B、C项和下文“这提炼的功夫”衔接不紧密。故选D。【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原句语病有:关联词语与主语的语序不当,“思绪”应放到“如果”后;“诸于”重复赘余,“诸”就相当于“之于”,所以应删掉“诸”字后面的“于”,或者将“诸于”改成“之于”。全部改对的是C项。故选C。(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2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n生命在于运动,运动需要科学。今天,全国各地健身热潮涌动,体育运动逐渐成为一种日常生活方式。科学的运动健身可以促进人的身体健康,有助于提高生命质量、减少医疗开支,是实现全民健康积极有效的手段。①_______________,于增进健康并无益处,值得大家重视。游泳、跳绳、跑步、打球、太极……不同的人体质和健身需求不同,适宜的运动形式和强度也有所不同。尽管运动有益于身体健康,但如果②___________,不仅达不到健身的功效,反而会“伤身”。健康是幸福生活最重要的指标,健康是1,其他是后面的0,没有1,再多的0也没有意义。运动是保持健康的“良药”,个性化运动“处方”需考虑多项维度,包括心肺功能、肌肉力量、柔韧性、平衡能力等,可以解决运动的安全性、有效性和可持续性等问题。所以每个人③________________,在兴趣爱好的基础上选择适合的运动方式,做自身健康的第一负责人。20.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21.简述材料的主要内容。要求使用包含条件关系的句子,表达简洁流畅,不超过60个字。【答案】20.示例:①(而)一些非科学运动健身方式②选择不适宜的运动形式和强度③都需要个性化运动“处方”。21.示例:①一个人只有根据自己的身体条件,②选择适宜的运动形式和强度,③进行科学的运动健身,④才能达到健身的功效。【解析】【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第一空,此段第一句说“生命在于运动,运动需要科学”,接着说了运动的好处,后面说的“于增进健康并无益处,值得大家重视”应当是针对“不科学的运动”而言的,据此可以写“(而)一些非科学的运动健身方式”;第二空,前面强调“不同的人体质和健身需求不同,适宜的运动形式和强度也有所不同”,然后用“尽管”和“但”进行转折提醒,而后面的结果“不仅达不到健身的功效,反而会‘伤身’”应当是针对不适宜的运动形式和强度而言的,据此填写“选择不适宜的运动形式和强度”;第三空,前面说“个性化运动‘处方’需考虑多项维度”,又说道“每个人”“在兴趣爱好的基础上选择适合的运动方式”,说明这里是强调运动要因人而异,即“都需要个性化运动‘处方’”。【2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压缩语段及句式变换的能力。第一段中心句是“生命在于运动,运动需要科学”,强调要科学地运动健身;第二段中心句是“不同的人体质和健身需求不同,适宜的运动形式和强度也有所不同”是说运动的形式和强度要因人而异;\n第三段中心句是“个性化运动‘处方’需考虑多项维度”“在兴趣爱好的基础上选择适合的运动方式”,也就是要结合自身的身体条件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综合来看,这三段是告诉我们,要根据自己的身体条件,选择适宜的运动形式和强度,进行科学的运动健身,才能达到健身的功效。题目要求用表条件关系的句子表达,表条件关系的句子一般用“只有……才……”,把关联词放进以上句子中即可。四、写作(60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在拼图游戏中,完成整幅拼图需要一个个拼图单片的恰当拼接。而这些小小的拼图单片,如果视自己为孤立的个体,就难以确认自己的位置与价值;只有嵌在恰当的位置上,它们才是不可替代的存在。其实,每一天,每个人,都应成为某个宏大图景中的一块拼图单片,既独特又相融。当然,一幅完美的宏大图景,也会让每一块拼图单片各得其所,各尽其能。我们正在创造中华民族复兴的宏大图景,你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人,对此有怎样的思考?又应该有怎样的行动?要求:结合材料,联系现实;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定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答案】参考范文:新时代新青年“为天下立心,为百姓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事开太平。”我们应当思索,作为中国新时代的新青年,我们当立何志向,有何理想。中国之崛起,中国之日强,亦代表着国民的自强,我们迎难而上的背影,我们手拉手顶起千斤巨石的力量,一切的一切,都在表现着:今日之中国正积赞着新鲜的血液,东方巨龙正在蓄势腾飞。新时代的我们要敢拼搏。跳水名将伏明霞在位亚特兰大奥运会做准备时,大大小小的伤痛不断发生。但是,顽强的拼搏精神驱使着她,坚强的斗志激励着她,因此,她把一切伤痛抛诸脑后,带伤上场。正是这种拼搏精神,才让她走向了成功的彼岸。拼搏精神是成功的前提。拼搏精神是作为新青年的我们走在中国的富强之路上不可或缺的精神。新时代的我们要勇于创新。创新是追求、是信念、是无畏,是一种越过冷漠荒原后,看到绿洲的快乐。“杂家水稻之父”袁隆平先后用了六年时间,做了三千多个杂交组合,历经千次失败,终于找到了他心中最满意的成果。他凭借着这份执着与追求,一次次挑战奇迹,在连野草都无法正常生长的沙漠,养出了世界又一奇迹沙漠水稻。他开创了一次又一次震惊世界的绿色革命。习近平总书记说:“创新是一个国家的灵魂,没有创新,社会就无法前进没有创新,国家也无法发展。”纵观古今,凡有成者,无不具有创新精神,创新是民族振兴、国家富强的动力。\n新时代的我们要善于发现。世上有三样东西是追不回来的:一是说出的话,而是泼出去的水,三是错过的机遇。机会,往往是被善于发现的人抓住。2015年,屠呦呦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诺奖委员会对屠呦呦的出高度评价:呦呦发现了青蒿素,能极大地降低疟疾患者的死亡率,为人类提供了强有力的新武器,以对抗每年困扰着亿万人的疾病,这在提升人类健康和减轻患者痛苦方面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屠呦呦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华人科学家。善于发现即在平静中发现波澜,在平凡中发现伟大。善于发现是建筑祖国高塔的材料。社会在向前发展,时代也在不断进步,各行各业的人们都在以行动展现新时代。在新的时代里,中学生要具备新的形象:勇于拼搏,勇于创新,善于发现。为新中国补一块砖,天一片瓦。在新时代做与祖国同步发展的新青年。【解析】【详解】审题: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本题为任务驱动型作文。命题由三段话组成:(1)第一段从“拼图游戏”切入,阐明一个事物的哲理:拼图单片与完整拼图的关系——既独立(特征)又不可替代(价值),前提是“恰当的位置”。可见,一个事物只有在恰当的位置上才能发挥其个体的价值,才能成为整体不可替代的一部分。关键词是:孤立的个体、恰当的位置、不可替代的存在。(2)第二段谈到“人”这一个体与“宏大图景”的关系。人,个体个性独立,但又与时代图景紧密相连,只有成为“宏大图景”中一块“拼图单片”,才能各得其所,各尽其能。考生在前文物理寓意的基础上,读出本段的比喻含意,才能对命题含意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即:人是宏大图景的一部分,只有与宏大图景“相融”,才能发挥其个体的“独特”作用,各得其所,各尽所能。关键词:每个人、宏大图景、独特又相融,各得其所,各尽所能。(3)第三段对写作意图进一步限制,即“宏大图景”指向“中华民族复兴”,人限制为“新时代的青年人”,并提出写作指向:思考与行动。(4)综合以上三段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个体整体条件价值拼图单片完整拼图恰当位置不可替代每个人时代图景独特又相融各得其所各尽所能新时代青年中华民族复兴-----参考立意:1、从个体与整体的角度,可立意为“新时代青年的位置与价值”;\n2、从人才的品质的角度,可立意为“时代青年需要独立自由,又需要胸怀家国理想“;3、从人才的价值的角度,可立意为“只有把自我放到国家发展的大背景中,才是让自身的价值最大化”;4、从人才的意识的角度,可立意为“新时代青年要积极投身国家建设的时代洪流”;5、从人才的多元发展角度,可立意为“新时代青年要有独立个性、自由思想、社会理想、国家情怀、世界视野”;素材积累:1、与国偕行,强国有我。青年兴则国兴。青年一代,有梦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希望。前有投笔从戎的五四青年,后有投笔下基层的大学生村干部;前敢为人先高举“科学、民主、进步”大旗的青年,后有90、00后青年投身科研领域前沿;:前有为国流血牺性的五四青年,后有为国守边疆的北大青年……新的时代,青年们与国同行,奋斗不止,复兴祖国。2、青年有为,奋斗无悔。复兴路犹长,奋斗正当时。作为一名青年学生,奋斗是青春最美的颜色。无论是在广阔东北黑土地上奔走的秦玥飞,还是在病床上坚持自主创新研发的邹勇飞;无论是海南“最美”村干部张译尹,还是壮烈牺牲的歼15飞行员张超,他们都以自己青春的奋斗姿态,在祖国的复兴路上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与时代同心同向,为祖国的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3、最高领导人说过,“广大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做时代的弄潮儿,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青年科学家摘得学科“王冠上的明珠”,年轻的奥运冠军能够让国歌响彻寰宇,技术工人可以锻造分毫不差的“匠心”……每一个创新的成果,每一次目标的实现,哪怕是跨越一个小小的障碍,都留下我们向上的印迹,焕发璀璨的光芒,给人以自信的力量,照亮前行的路程。层次分析:本文由张载名言引出话题:作为中国新时代的新青年,我们当立何志向,有何理想。然后从三个角度进行论证分析:第一,新时代的我们要敢拼搏;第二,新时代的我们要勇于创新;第三,新时代的我们要善于发现。最后总结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