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度第二学期七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请先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场号、座位号填写清楚;2.必须在答卷上答题,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3.答题时,请考生注意各大题题号后面的答题提示;4.请注意卷面,保持字体工整、笔迹清晰、卷面清洁;5.答卷上不准使用涂改液、涂改胶和贴纸。试卷分为三个部分,共8页,21小题,时量120分钟,满分120分。一、基础与运用(共22分)学校开展以“我的语文学习”为主题的“知识闯关大赛”,下面是壹鸣同学抽到的一组闯关题,请你和他一起完成。1.【字词迷宫】下列词语字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易错字多音字形近字成语①殷红(yīn)②晌午(shăng)③涎水(yán)④妥帖(tiē)⑤请帖(tiè)⑥碑帖(tiě)⑦缔造⑧真缔⑨花蒂⑩锲而不舍⑪迥乎不同⑫邯然入梦A.①⑤⑨⑩B.②④⑦⑪C.③⑥⑧⑫D.②⑤⑨⑩2.【词语擂台】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他这篇文章的气势,有如凌空悬瀑,一泻千里,真是动人之至。B.大多数人对于键盘侠都是深恶痛绝的抵制态度,因为键盘侠的种种恶行造成了许多本可以避免的悲剧。C.幸福是一种心态,一种感知,也是一种能力。当我们对生活蹬鼻子上脸,有诸多不满与要求的时候,幸福又怎么可能低眉顺眼,近在咫尺,唾手可得呢?D.当你能对他人穷苦的处境给予同情,并力所能及地提供一些实际的帮助的时候,即使只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也足以温暖曾经寒冷的心。3.【病句诊断】下列这则新闻中有语病的一句是()(2分)①经过大约20多天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长沙再次成为优秀,向长沙乃至全省人民交了一分满意的答卷!为全国“动态清零”,做出了长沙贡献!②为何说长沙再次成为优等生?一句话,用最小代价实现了最大防控效果!两个方面可以证明:最大限度减少了疫情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最大程度减少了疫情对社会运转的影响!③先说经济运行:1至3月,长沙1766个重大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120.6亿元,占年度计划的27.2%,全市应开工项目开工率98.7%;一季度主要经济指标超额完成。④再说社会运转,面对一度严峻的防控形势,长沙坚持“精准”二字,坚持“封控区”“管控区”“防范区”分类施策,其他地区基本正常运转,没有一“封”了之,最大限度减少了疫情对人的活动的影响。A.①B.②C.③D.④4.【语段探微】下列语句组成一段话,排列顺序恰当的一项是()(2分)①这种豁达大度,不正体现了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的崇高品德吗?②让人,并不是懦弱,而是一种涵养,一种胆识。③因他的这种美德,才有后来廉颇将军的“负荆请罪”,从而留下了一段千古佳话。④历史上成就大事业的人,哪个不具备这样的品格?⑤蔺相如不想和廉颇争地位,路上遇到廉将军就一而再、再而三地避让。第6页共8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A.④⑤①③②B.②④⑤③①C.④⑤③①②D.②④⑤①③5.【文化长廊】下列有关文学与文化常识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2分)A.欧阳修是我国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与韩愈、柳宗元、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并列为“唐宋八大家”。B.2022年北京冬奥会,恰逢传统的春分节气,二十四节气与第二十四届冬奥会完美融合。在二十四节气倒计时中,北京冬奥会缓缓开幕。每一个节气,都对应了一句诗词或谚语,这是一种中国独有的浪漫。C.清明,既是节气,又是节日。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点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D.“孤”是古代君王的自称;“大兄”即“长兄”,古代对长辈的尊称;“卿”是古代君对臣的爱称,朋友、夫妇间也以“卿”为爱称。6.【实践园地】孝顺父母,尊敬亲长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学校正在开展以“孝亲敬老,从我做起”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6分)(1)为使本次活动更具号召力,请你仿照示例为本次活动拟写一条宣传标语。(2分)示例:百善德为本,敬老孝当先。(2)“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同学们准备出一期以“孝”为主题的手抄报,请你帮助同学们完成手抄报余下的部分。(2分)标题一:“孝”字内涵标题二:______②______“孝”的甲骨文字形(如右图):上半部分是甲骨文“老”,意思是长发长者;下半部分是“子”,表示后代。造字本义:______①______(1)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孔子(2)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经》(3)传统的“孝”比较强调长幼有序、顺从父母,新时代,“90后”孝顺观有了新的特点。阅读以下材料,写出你的两点发现。(2分)A.节日里我会给爸妈写小卡片,感谢他们的付出,告诉他们“我很爱你们”。B.我认为“孝”跟“顺”不是一码事,爸妈也有错的时候,比如,我一用电脑,我爸就不高兴,但需要的时候我还是会偷偷用的。C.我偶尔会和妈妈聊聊明星的八卦,这是有科学依据的哦,专家证明现代人压力很大,适度地八卦是一种简单有效的心理调节方法。特点一:特点二:7.【名句橱窗】人生自古多别离,“思念”是我们共通的情感。古代文人墨客因为境遇有别,往往通过不同的方式来传达。(6分,每空1分)(1)《木兰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借耳边充斥着的黄河水声,而不再是父母的声音来表达木兰的思念之愁。(2)《春夜洛城闻笛》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鸣奏着离别的笛声自然引发游子无处不在、无孔不入的思乡之痛,勾起了千百年来游子们难言的感伤。(3)《逢入京使》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诗人为了告慰家人,只能强忍悲伤,只愿将自己安好的消息传递给家人,让我们知道了最深刻的思念是:尽力前行,思君安好。第6页共8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二、阅读(共42分)(一)古诗鉴赏(6分)书湖阴先生壁(其一)①(宋)王安石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②送青来。【注释】①湖阴先生:本名杨德逢,隐居之士,是作者退居金陵(今江苏南京)时的邻居和经常往来的朋友。本题共两首,这里选录第一首。②排闼:推门闯入。闼:宫中小门。据《汉书·樊哙传》记载,汉高祖刘邦病卧禁中,下今不准群臣进见,但樊哙排阔直入,闯进刘邦卧室。8.下面对诗歌内容和写作手法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诗歌前两句写庭前优美的景色,突出了湖阴先生居住环境干净、清雅的特点,侧面烘托了主人湖阴先生的高洁形象。B.“花木”“成畦”不仅交代了花圃的整齐,也喑示花草树木成行成垄,突出花木品种和数量繁多,既整齐又不单调。C.诗中虽然没有正面写人,但写山水就是写人,景与人处处照应,句句关合,既奇崛又自然,既经锤炼又无斧凿之痕,韵味深长。D.诗歌景物描写极具层次,从院内写到了院外,多角度观察,由远及近,既是对主人的赞叹,又写出了山水的情态。9.“两山排闼送青来”一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结合全诗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4分)(二)文言文阅读(14分)【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孙权劝学》【乙】司马温公①幼时,患记问不若人,群居讲习众兄弟既成诵游息矣;独下帷②绝编,迨③能倍诵乃止。用力多者收功远,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也。温公尝言:“书不可不成诵,或在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三朝名臣言行录》【注释】①司马温公:即司马光(1019-1086年),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曾主编过《资治通鉴》。②下帷:指东汉儒生董仲舒放下帷帐讲学,三年不看窗外事。③迨(dài):等到。10.下面是阅读本文时对文言字词的推断,其中有明显错误的一项是()(2分)A.【乙】文“思其义”与“见其发矢十中八九”(《卖油翁》中的“其”字用法不相同。B.成语“患得患失”中“患”的本义为“担心”,据此可类推【乙】文“患记问不若人”中的“患”也是此意。C.字典中“若”有“好像”“比得上”“你(们)”“如果”等意思,【甲】文“孰若孤”第6页共8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与【乙】文“患记问不若人”中的“若”应该都是“比得上”之意。D.成语故事“韦编三绝”,说的是孔子读《易》时,好几次把穿简(书)的牛皮绳子翻断了,所以文中的“绝编”借此指读书勤奋。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语段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2分)A.群居讲习众/兄弟既成/诵游息矣B.群居讲习众/兄弟既成诵游/息矣C.群居讲习/众兄弟既成/诵游息矣D.群居讲习/众兄弟既成诵/游息矣1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语句的大意。(6分)(1)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3分)(2)用力多者收功远,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也。(3分)13.壹鸣同学进入初中后,因为班级同学表现突出,常常怀疑自己学习能力不足,导致他成绩不如别人,想努力却无从下手。读完【甲】【乙】两文后你能不能给他提两条具体的建议呢?(4分)(三)记叙文阅读(16分)少年护城河肖复兴①在我童年住的大院里,我和大华曾经是“死对头”。原因其实很简单,大华倒霉就倒霉在他是个“私生子”,他一直跟着他小姑过,他的生母在山西,偶尔会来北京看看他,但谁都没有见过他爸爸,他自己也没见过。这一点,是公开的秘密,全院里的大人孩子都知道。②当时,学校里流行唱一首名字叫《我是一个黑孩子》的歌,其中有这样一句歌词:“我是一个黑孩子,我的家在黑非洲。”我给改了词儿:“我是一个黑孩子,我的家不知在何处……”这里黑孩子的“黑”不是黑人的“黑”,而是找不着主儿即“私生子”的意思,我故意唱给大华听,很快就传开了,全院的孩子见到大华,都齐声唱这句词。现在想想,小孩子的是非好恶,就是这样简单,又是这样偏颇,真的是欺负人家大华。③大华比我高两年级,那时上小学五年级,长得很壮,论打架,我是打不过他的。之所以敢这样有恃无恐地欺负他,是因为他的小姑脾气很烈,管他很严,如果知道他在外面和哪个孩子打架了,不问青红皂白,总是要让他先从他家的胆瓶里取出鸡毛掸子,然后撅着屁股,结结实实挨一顿揍。④我和大华唯一一次动手打架,是在一天放学之后。因为被老师留下训话,出校门时天已经黑了。从学校到我们大院,要经过一条胡同,胡同里有一块刻着“泰山石敢当”的大石碑。由于胡同里没有路灯,漆黑一片,经过那块石碑的时候,突然从后面蹿出一个人影,饿虎扑食一般,就把我按倒在地上,然后一通拳头如雨,打得我鼻肿眼青,鼻子流出了血。等我从地上爬起来,人影早没有了。但我知道除了大华,不会有别人。⑤我们两人之间的“仇”,因为一句歌词,也因为这一场架,算是打上了一个“死结”。从那以后,我们彼此再也不说话,即使迎面走过,也像不认识一样,擦肩而过。第6页共8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⑥没有想到,第二年的夏天,我的母亲突然去世了。父亲回老家沧县给我找了个后妈。一下子,全院的形势发生了逆转,原来跟着我一起冲着大华唱“我是一个黑孩子,我的家不知在何处”的孩子们,开始齐刷刷地对我唱起他们新改编的歌谣:“小白菜呀,地里黄哟;有个孩子,没有娘哟……”⑦我发现,唯一没有对我唱这个歌的,竟然是大华!⑧我很想和他说话,不提过去的事,只是聊聊乒乓球,说说游泳世界冠军就好。好几次,碰到一起了,却还是开不了口。擦肩而过的时候,我看见他的眉毛往上挑了挑,嘴唇动了动。⑨一直到我上了中学,和他一所学校,参加了学校的游泳队,由于他比我高两年级,老师指派他教我总也学不规范的仰泳动作,我们才第一次开口说话。这一说话,就像开了闸的水,止不住地往下流。过去那点儿事,就像沙子被水冲得无影无踪,我们一下子成为了无话不说的好朋友。童年的心思,有时就是这样窄小如韭菜叶,有时又是这样没心没肺,把什么都抛到脑后。只是,我们都小心翼翼的,谁也不去碰过去的往事,谁也不去提私生子或后妈这令人厌烦的词眼儿。⑩大华上高一那年春天,他的小姑突然病故,他的生母从山西赶来,要带着他回山西。那天放学回家,刚看见他的生母,他扭头就跑,一直跑到护城河边。他的生母,还有大院好多人都跑了过去,却只看见河边上大华的书包和一双白力士鞋,不见他的人影。大家沿河喊他的名字,一直喊到了晚上,也再没有见他的人影。大华的生母一下子就哭了起来,大家也都以为大华是投河自尽了。⑪我不信。我知道大华的水性很好,他要是真的想不开,也不会选择投水。夜里,我一个人又跑到护城河边,河水很平静,没有一点儿波纹。我在河边站了很久,突然,我憋足了一口气,双手在嘴边围成一个喇叭,冲着河水大喊了一声:“大华!”没有任何反应。我又喊了第二声:“大华!”只有我自己的回声。心里悄悄想,事不过三,我再喊一声,大华,你可一定得出来呀!我第三声大华落了地,依然没有回应,一下子透心凉,我一屁股坐在地上,再也忍不住哇哇地哭了。⑫就在这时候,河水有了“哗哗”的响声,一个人影已经游到了河中心,笔直地向我游来。我一眼看出来,是大华!⑬我知道,我们的友情,从这时候才是真正的开始。14.初读全文,诗从“我”的角度,梳理我与大华交往的过程;(4分)情节情感窜改歌词,欺凌大华①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痛恨母亲逝世,遭到欺凌③________________学习游泳,再次交往愉悦④________________惊喜15.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⑨段画横线句子的表达效果,(3分)这一说话,就像开了闸的水,止不住地往下流。16.“我”和大华,为什么能够成为“真正的期友”?请结合文章内容,分点回答。(3分)17.文章标题“少年护城河”新颖独特,意蕴深刻,请说说你对标题含义的理解,迈人初中阶段的我们受同伴的影响越来越多,你是否也对如何才能结交到“真正的朋友”有些许的第6页共8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困惑呢?请结合全文以及下面的链接材料,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看法,(6分)【链接材料】恩格斯为了在经济上资助马克思的革命活动,不惜违心地去帮助父亲经营他所厌恶的商业,当时他和马克思虽生活在同一城市,却几手见不到面,只能每天通信,在革命事业上互相鼓励、促进,马克思逝世后,恩格斯又担任了整理战友遗稿的重任,编辑出版了《责本论》的第二、三卷,完成了战友的未竟事业。(四)名著阅读(6分)18.下面有关名著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进床A.《红岩》是罗广斌、杨益言合著的长篇小说,作品讲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重庆地区的地下党人的英勇斗争故事。B.《创业史》是作家柳青的长篇纪实作品,作品展示的1950年代新中国建立初期农村合作化运动的历史风貌和农民思想感情的变化。C.《骆驼祥子》讲述的是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北平城里一个人力车夫——祥子的悲剧故事。D.《骆驼祥子》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控诉了统治阶层对劳动着的剥削、压迫,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19.下面是壹鸣同学根据小说(骆驼祥子》归纳的主人公祥子的社会关系档案,请你协助他完成。(4分)祥子的社会关系身份妻子恋人雇主仇人称呼虎妞②________曹先生④________性格①________勤俭善良③________恃强凌弱三、语言表述与写作(共56分)20.语言表述(6分)一个炎热的傍晚,检测台前的他终于完成了一天的核酸检测任务……根据以上情境,请你用生动的语言对他此时的神态和动作进行具体描写。要求:①想象合理,描写需符合情境;②条理清晰,语言连贯;③字数不少于150字。21.大作文(50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点点光亮,照亮人生。生活中的任何人、事、景,物都可以成为我们心中的那束光,指引我们走出黑暗与迷茫,给予我们温暖和希望,帮助我们学会坚韧与顽强……而你心中的那束光呢?请以“你是我心中的那束光”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要求: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第6页共8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2021-2022学年度第二学期七年级期中考试语文参考答案1.B[题中存在错误的是①③⑤⑥⑧⑫,应更正为:①殷红(yān);③涎水(xián);⑤请帖(tiě)⑥碑帖(tiè);⑧真谛;②酣然入梦。所以选B。2.D(“微不足道”与“小”语义重复。)3.A(①句“大约”和“多”重复啰嗦,“成为优秀”搭配不当,故选A项。)4.D(此文段阐述了“让人,并不是懦弱,而是一种涵养,一种胆识”的观点,所以②句为首句;④句紧承②句引出历史上成就大事业的人,为第二句;⑤句紧接④句,列举了蔺相如的事例,为第三句;①句紧接④句对蔺相如崇高品德的肯定,为第四句;③句是对蔺相如事例的总结,为最后一句。排序为:②④⑤①③。)5.C(A项,欧阳修为北宋;B项,北京冬奥会恰逢立春;D项,“大兄”是对长兄或对朋辈的敬称,乃平辈之间,而非对长辈。故选C项。)6.(1)根据示例应该是上下句形式的标语,如:树敬老之风,促社会文明;敬老献爱心,孝老促和谐等。(符合格式和主题,2分)(2)①老人在上,小子在下,表示儿孙搀扶老人。儿孙搀扶老人,服从、奉养、赡养父母、长辈(能够归纳出“孝”字内涵即可得1分)。②“孝”的名言警句(1分)(3)与父母平等相处(1分);善于与父母沟通交流(1分)。7.(1)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2)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3)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每空1分,共6分)8.D(从“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到“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可知,诗人的视线是从院内花木移向院外的山水,诗歌是由近到远的描写顺序,不是“由远及近”。故选D。)9.该句使用了拟人的手法。(1分)写开门见“山”,“两山”似迫不及待地把苍翠的山色“送”进门来。(点明具体内容1分)化静为动,化无情为有情,赋予山以灵性,生动地写出了田园风光的盎然生机。(效果1分)写出了诗人身处其间的愉悦,表现了诗人对这种美好的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情感1分)10.A[第一个“其”为“它(读过的文章)的”,第二个“其”为“他”,均为代词,虽意义不同,但用法相同。]11.D(原句为“群居讲习,众兄弟既成诵,游息矣”)12.(1)读书人(君子)分别几天,就重新另眼看待了,长兄你认清事物怎么这么晚呢?(2)(由于)读书时下的力气多,收获就长远,(他)所精读和背诵过的书,才能终身不忘。13.需针对壹鸣同学的问题具体谈指导建议,可以从扩大阅读面、广泛地阅读,保持学习时宁静专一的状态、抵制诱惑,重要知识要用心熟读反复记忆,学习利用一切时间等方面阐述。(要求语意明确、句子通顺、所答内容与文段有关)(每点2分,满分4分)14.①轻视(挑衅);②黑夜遇袭,受到报复;③忧伤(惊讶、感激、愧疚);④深夜寻访,找到大华【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概括故事情节和情感,需要通读全文,根据提示找出故事情节和表现情感的细节,情节可用“人十事情十结果”的形式进行概括,也可以灵活添加别的内容,回答时要注意答案与已知信息的格式保持一致,情节用两个四字词语进行概括,情感用一个情感态度词,语言简洁,重点要突出。每空1分,格式不对不计分,满分4分。15.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手法1分),把我跟大华的沟通比作开闸的水(分析1分),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我”和大华在打破关系僵局后畅快交流的情形(效果1分)。16.①“我”和大华曾因年幼无知互相伤害,而大华却能在“我”遭遇不幸时,谅解“我”,包容“我”;②“我”和大华虽心有芥蒂,却能不计前嫌,敞开胸怀,成为无话不说的朋友;③“我”在大华最脆弱的时候能挺身而出,我们开始建立真正的友谊;④“我”和大华能够心心相通,心有灵犀,无需语言就能知道对方的需要并施以援手。【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的能力,通读全文,找出“我”和大华交往中经历的事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即可解答。每点1分,任答三点得3分。第8页共8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17.(1)表层含义:“护城河”是大华跳江的护城河;深层含义:也是我们的友情真正升华的见证(或也是我们坚固友谊的见证)。(2)①我们不应嘲笑别人的悲惨遭遇,而应该在他人悲伤、脆弱时伸出援手,挺身而出,去释放我们的善意;②多与朋友沟通,了解彼此的喜好,做一个善解人意的朋友,学会关怀他人;③共同的理想和人生目标是建立友谊的基础,我们也应该确立自己的理想目标,去寻找志同道合的朋友;④为了共同目标的实现,彼此成全、彼此鼓励促进,一起成长。(适当结合文章和材料进行分析)【解析】此题第一问考查标题的多重含义,可以从文中内容、情节相关的实际意义,与文章主题相关的比喻义、象征义等进行思考,每点含义得1分,满分2分。第二问为探究拓展题,引导学生结合文本和材料思考结交“真正朋友”的方法问题,既是对文本主题的拓展,更是对学生人生观的引导。此题需结合文中“我”和大华交往的积极方面和恩格斯与马克思交往过程中体现的方法进行总结、归纳要点。分点作答,每概括出一个要点并结合文章或材料进行具体有效的分析,即可得2分;只有要点没有分析(或无效分析),只得1分,满分4分。18.B(《创业史》并非纪实作品,而是长篇小说。)19.①精明泼辣(好逸恶劳,粗俗刁泼,贪吃懒散等);②小福子;③宽厚仁慈(待人和气等);④孙侦探(每空1分,共4分)20.此片段动作设定应发生在医护工作者刚结束工作后的检测台前,神态须符合他此时的心理(或放松、或喜悦、或忧心等)。字数达标且符合此情境的神态与动作描写各占3分,字数不达标或不符合情境的描写应酌情扣分。21.文题具有诗意,此题中的“光”并非实指的光线,而是具有引申义、比喻义的“光”,如“光明”“温暖”“明亮”,还可以是“唤醒”“力量”“真情”等。文题中的“你”可以是人,如父母、老师、朋友等;可以是动植物,如蝉、向日葵等;可以是其他事物,如书籍、音乐、舞蹈等。凡是能够对你的人生具有引领作用、对你的灵魂塑造产生正面影响的人、事物,都可以成为写作对象。所以本文的写作重心应为“你”在“我”遭遇怎样的困境时,如何带给“我”光明、温暖、力量。附【评分细则】【一等】写作范围符合题目要求,思想健康,内容充实,中心明确,能够精准刻画“你”是如何带给我正面积极影响的过程,表达自己的转变和对“你”的真挚情感,有较强的感染力或说服力,语言流畅,书写工整,卷面整洁,可以评45分以上直至满分。【二等】写作范围符合题目要求,思想健康,内容充实,中心明确,能够细致描写“你”是如何带给我正面积极影响的过程,表达自己的转变和对“你”的情感,有一定的感染力或说服力,语言流畅,书写工整,卷面整洁,可以评38~44分。【三等】写作范围符合题目要求,思想健康,内容充实,文章有中心,事例较具体,语言基本通顺,条理比较清楚,书写比较工整,卷面比较整洁,可以评30~37分。【四等】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可以评20分到29分:1.语句不通,明显的语病在五句以上;2.内容空泛,中心不明确;3.层次不分明,条理不清晰;4.不足400字。【五等】有下列情况之一者,评20分以下:1.写作范围不符合要求,不对题;2.有明显的观点错误;3.文理不通;4.结构杂乱;5.不足300字。说明:1.两个错别字扣1分,重现不计,扣到3分为止。2.虽有文采,但内容空洞,没有表达真情实感的,不能在【一等】计分。3.未写标题或者私自改动规定标题扣1~2分。【参考译文】司马温公幼年时,担心自己记诵诗书以备应答的能力不如别人。大家在一起学习讨论,别的兄弟已经会背诵了,去玩耍休息了;(司马温公却)独自放下帷幕刻苦读书,一直到能够熟练地背诵为止,(由于)读书时下的力气多,收获就长远,(他)所精读和背诵过的书,才能终身不忘。司马温公曾经说:“读书不能不背诵,有时在骑马走路的时候,有时在半夜睡不着觉的时候,吟咏读过的文章,再想想它的意思,收获就多了!”第8页共8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