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福建中考语文考前信息卷(一)一、积累与运用(20分)1.根据语境,补写出古代诗文名句。(10分)人在旅途,难免会有失意坎坷,或许是“俗子胸襟谁识我?___________”的孤独无奈,或许是“____________,到乡翻似烂柯人”的世事无常,或许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事古难全”的缺失遗憾,亦或许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怜白发生”的壮志难酬。然而,当你乐观从容,拥有范仲淹《岳阳楼记》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豁达胸襟,拥有李白《行路难(其一)》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执着信念之时,你会无惧风雨,笑看人生。【答案】英雄末路当磨折 怀旧空吟闻笛赋 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了却君王天下事 赢得生前身后名 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 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解析】本题考查名句默写。诗词默写要求:一是正确理解诗文含义;二是准确把握题干要求,选择合适的诗文句子填入;三是不错字,不漏字,不添字。易错字为“折、赋、赢、己、济、沧”。2.阅读小明为文学社拟写的泉州古城推介词,完成问题。(10分)作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泉州以开放的胸怀积极róng①(A.溶B.融)入10—14世纪世界经济体系,【丙】。泉州申遗成功可谓【甲】(A.实至名归B.名副其实),世界遗产名录里再添一抹瑰②(A.guìB.guī)丽。一千多年前,岁月为泉州保留了厚重的底色。一千多年后,世界的目光再次【乙】(A.聚集B.聚焦)泉州。这座古老的城市,终于重新赢得了世界。(1)根据拼音为①处选择正确的汉字,为②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只填序号)(2分)①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2)从文中括号内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分别填入【甲】【乙】处。(只填序号)(2分)【甲】________________ 【乙】________________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3)画横线句有语病,请写出修改后的句子。(3分)(4)下列三个句子填入文中【丙】处,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①推动了世界其他地区的共同繁荣②以包容的心态接纳世界各地的思想、文化、技术和发展理念③借助各种内外部机遇促进当地的全面发展A.①②③B.②③①C.③①②D.②①③【答案】(1)B B(2)A B(3)这座古老的城市,终于重新赢得了世界的赞誉。(4)B【解析】(1)融入(róngrù):融合;混入、混合;故选B。(2)瑰丽(guīlì):异常美丽;故选B。(2)【甲】实至名归:有了真正的学识、本领或业绩,相应的声誉自然就随之而来;名副其实:名称或名声与实际相符合;在此形容泉州具有申遗的实力,应使用“实至名归”一词;故选A。【乙】聚集:集合;凑在一起;聚焦:使光或电子束等聚集于一点,比喻视线、注意力等集中于某处;在此形容世界的目光聚在一起,应使用“聚焦”一词;故选B。(3)本题考查病句修改。病因:宾语残缺;可在“终于重新赢得了世界”后加“的赞誉(的赞美、的青睐)一词”。(4)本题考查排序。②句“以包容的心态接纳世界各地的思想、文化、技术和发展理念”紧承前文“泉州以开放的胸怀积极融入10—14世纪世界经济体系”,强调泉州怎样面对融入世界经济体系的心态与举措;②句为首句;③句为对“当地的”作用,①为对“世界其他地区”的作用,是递进关系,③句应在①句前;故语序应为②③①。故选B。二、阅读(70分)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一)阅读古诗,完成3~4题。(6分)泉州世遗点姑嫂塔,相传为祭祀因思念漂洋过海亲人而死的姑嫂而建。小明在探访时被明代诗人苏濬《咏姑嫂塔》“二妃①环佩冷,秋色正萧萧”诗句所感动,不由得默念起李白的《送友人》: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注】①二妃:原指舜之二妃娥皇、女英,这里借指姑嫂二人。3.下列对《送友人》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首联“横”“绕”二字一静一动,形象地写出山峰横亘、江水环绕的景象。B.颔联继首联写景后转为抒情,感叹今此一别,友人即万里游荡,无所归依。C.颈联巧妙借用眼前所见的“浮云”和“落日”来比喻行踪飘浮不定的游子。D.尾联“自兹去”的意思是“从此离去”,与颔联中的“一为别”形成呼应。4.《咏姑嫂塔》“秋色正萧萧”与“萧萧班马鸣”中的“萧萧”分别是什么意思?“萧萧班马鸣”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3分)【答案】3.C4.“秋色正萧萧”:冷落凄清的样子;“萧萧班马鸣”:马嘶叫声。依依惜别、难舍难分之情。【解析】3.本题考查诗歌的理解和分析。C.颈联“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意思是:浮云像游子一样行踪不定,夕阳徐徐下山,似乎有所留恋。借“浮云”比喻友人漂浮不定的行踪,以“落日”表达对故人眷恋不舍之情。因此本项说法错误。故选C。4.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本题考查词语和作者情感的理解。《咏姑嫂塔》“秋色正萧萧”,意思是秋天的景色一片冷清、凄凉。“萧萧”,萧条、冷落、凄清的意思。“萧萧班马鸣”,意思是友人骑的那匹将要载他远行的马萧萧长鸣,似乎不忍离去。“萧萧”是拟声词,形容马的嘶鸣声。“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的意思是:频频挥手作别从此离去,马儿也为惜别声声嘶鸣。班马,离群的马。诗人和友人骑在马上挥手告别,频频致意。那两匹马仿佛懂得主人心情,也不愿脱离同伴,临别时禁不住萧萧长鸣,似有无限深情。马犹如此,人何以堪!此处运用侧面描写,表达出诗人与友人难舍难分的依依惜别之情意。(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16分)齐大旱逾时,景公召群臣问曰:“天不雨久矣,民且有饥色。吾使人卜之,祟①在高山广水。寡人欲少赋敛②,以祠③灵山(山神),可乎?”群臣莫对。晏子进曰:“不可。祠此无益也。夫灵山固以石为身,以草木为发,天久不雨,发将焦,身将热,彼独不欲雨乎?祠之何益?”公曰:“不然,吾将祠河伯,可乎?”晏子曰:“不可。河伯以水为国,以鱼鳖为民,天久不雨,水泉将下,百川将竭,国将亡,民将灭矣,彼独不欲雨乎?祠之何益?”景公曰:“今为之奈何?”晏子曰:“君诚避宫殿暴露④与灵山河伯共忧其幸而雨乎!”于是景公出野居暴露。三日,天果大雨,民尽得种时⑤。景公曰“善哉!晏子之言,可无用乎!其维有德。”(节选自《晏子谏求雨》)【注释】①祟:鬼神作怪。②少:稍微,略微。赋敛:征收敛取财物。③祠:祭祀。④暴露:置身在露天地里。⑤时:同“莳”,移栽植物。5.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3分)(1)祠之何益 益:__________ (2)国将亡亡:___________ (3)群臣莫对莫:___________ 7.对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3分)A.君诚避宫殿/暴露与灵山河伯共忧/其幸而雨乎B.君诚避宫殿暴露/与灵山河伯共忧其/幸而雨乎C.君诚避宫殿暴露/与灵山河伯共忧/其幸而雨乎D.君诚避宫殿暴露与灵山/河伯共忧其/幸而雨乎8.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1)夫灵山固以石为身,以草木为发。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2)善哉!晏子之言,可无用乎!9.景公称赞晏子“其维有德”,文中晏子的“德”表现在哪里?(4分)【答案】5.(1)好处(2)灭亡(3)没有6.C7.(1)山神本来(就)把石头作为身体,把小草树木作为头发。(2)好啊,晏子说的话,怎么可能没有用呢!8.(1)表现在制止国王加征赋税,减轻民众负担;(2)责任担当,勇敢站出来劝谏国王。【解析】5.本题考查实词的含义。(1)祭它有什么好处?益:好处;(2)国家将灭亡,亡:灭亡;(3)群臣没有人说话,莫,没有。6.本题考查句子的断句。句意为:主公可以试着离开奢侈的宫殿,住在野地里,和神灵们一起为民祈雨,是不是就可以求得雨来呢?故断句为:君诚避宫殿暴露/与灵山河伯共忧/其幸而雨乎。故选C。7.本题考查文言文的翻译。(1)固:本来,以:把,为:作为。(2)善:好,之:的。8.本题考查对文言文的理解和概括。根据文章“寡人欲少赋敛,以祠灵山(山神),可乎”“群臣莫对。晏子进曰”可知,晏子担心祭祀的费用会增加百姓的负担而勇于站出来劝阻景公,所以晏子的“德”表现在表现在制止国王加征赋税,减轻民众负担,而在群臣不敢站出来劝谏时,晏子勇敢站出来劝谏国王。【译文】齐国天旱已经很长时间,齐景公召集群臣并询问:“已经很久没下雨了,老百姓都在饿肚子。我命令占卜干旱的原因,(是)作祟的鬼怪藏在高山和水里。我想稍微多征一点赋税,祭祀山神,可以吗?”众臣没有人回答。晏子站出来说:“我认为不可以。祭祀山神没有益处。山神本来把石头作为身体,把小草树木作为头发,天长时间不下雨,发将要焦黄,身体也会暑热难当,他难道不想下雨吗?祭它有什么好处?”景公说:“不这样(的话),我将要祭祀河神,可以吗?”晏子回答:“不可以。河神把水作为国家,把鱼鳖作为子民,天长时间不下雨,泉水将断流,河川将要干涸,国家将消亡,子民将要死亡了,他难道不想要雨水吗?祭它有什么好处呢?”景公说:“现在该怎么办呢?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晏子说:“主公可以试着离开奢侈的宫殿,住在野地里,和神灵们一起为民祈雨,是不是就可以求得雨来呢?”于是,景公听从晏子的劝导,离开宫殿住在野外。几天后,果然降下了大雨,老百姓都及时播种庄稼。景公说:“好啊,晏子说的话怎么可能没有用呢,(下雨这件事)是因为德行好的原因啊。”(三)阅读下文,完成9~13题。(20分)地铁站台的背影李小雅①“请退回黄色安全线内!”“列车马上要关门了,不要再上了!”地铁站台上的人群在列车即将关门的时候,总是特别疯狂,仿佛因挤不上列车而被迫与人分离,是一件比割肉还痛苦的事。这是“国庆黄金周”出行高峰期。拥挤的人群,密集的脚步声,生怕走散的高声叫喊,都在人们的意料之中。②“请排队有序等候列车!……”小析的叫喊声淹没于一片嘈杂声浪。他只有打开喇叭,扯着嗓门大喊,并辅之以疏导人流的指示动作,才得以被人注意。③“请排队有序等候列车!……”几个小时过去,小析已精疲力竭。他是一名地铁志愿者,每当人流量激增的节假日或周末,他都会来到站台维持秩序,保证乘客的安全。④事实上,小析的穿着十分显眼:荧光背心,红色绶带p“地铁志愿者”的金字闪闪发光。他也比一般乘客高出一截,在他那个水平视线内,应该是一片黑色头顶的“一览众山小”之景。在等候列车的空当,虽身在人群之中,小析的心思此时短暂放空。他想起了他已一整年未回的遥远的家。⑤小时候,母亲总是在小析放学到家前,就做好了一桌热腾腾的饭菜。快到家门口的小析闻到饭菜香,就迫不及待地冲上楼。后来,小析的身高蹭蹭蹭地一下子超过了同龄人,并顺利入选进了市篮球队。随着训练强度的增加,学业负担的加重,小析感到烦闷无趣,想要逃离这里的一切。后来,他考到了离家很远的大学,开始了全新的生活。小析在新环境里适应良好,结交了许多新朋友,也加入了志愿者这个大家庭。一年过去了,这一年,他再没回过家。⑥“列车即将进站,请乘客们注意安全……”广播响起,把小析拉回到了现实。他赶忙打开喇叭,指引着乘客们有序等候。“先下后上,那位小伙子,请等一下!”两个方向的人流碰撞,又是一阵混乱。在忙乱之间,突然,小析看到在前一节列车排队等候的乘客里有一个熟悉的身影。⑦“妈!”⑧小析又惊又喜,那不就是一年没见的妈妈?她怎么会只身一人来到这里?难道是在找我吗?霎时间,小析的眼睛湿润了。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⑨那个在人群中显得弱小的背影,那个白了头发、朴素整洁的人,就是记忆中每天做好一桌丰盛的饭菜等我回家的妈妈吗?可是眼下,这节车厢的乘客正往车内挤,在小析面前,隔着一道坚固的流动的人墙……⑩“列车即将关门,请注意安全!”小析回过神来,赶忙阻止了还在车门与站台间不甘放弃的一位大叔,“您别挤了,您的背包上不了啦!”车门关上了,小析抬眼望去,那个身影已不见。他追着车跑,但始终再也没有看见她……⑪“喂,妈!我看见你了!”小析慌忙掏出手机,打给母亲。“什么?你回来了吗,儿子?”母亲的语气里流露出惊喜。“妈,你在家?”小析听出电话里的背景并不嘈杂。“在啊,在准备午饭呢。你这孩子,回家了也不说一声!”母亲这时停下手中的活,语气中的惊喜依然不减。“妈,对不起……”小析明白过来,刚才那个背影并不是母亲,只不过是他认错了。“妈,我刚刚把别人的背影认成你了。妈,我好想你!我在当志愿者,别人放假的时候都是我最忙的时候。我过年的时候,一定回家。”此刻,小析终于明白他其实很想家,想念妈妈可口的饭菜,想念小时候妈妈温暖的怀抱和鼓励的眼神。⑫“儿子,妈妈想告诉你,你真让我骄傲。为别人付出,无私奉献,不求回报,你做志愿者,妈妈很开心。”小析听着,不知不觉流下了热泪。他知道,在每一个平凡的岗位上奋斗着的人,都是不平凡的。而正是有这么多人并肩作战,无私付出,这个社会才会更加美好。⑬小析越来越觉得,自己身上佩戴的“地铁志愿者”绶带,分量沉甸甸的……9.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小说的标题“地铁站台的背影”起到了设置悬念,激发读者阅读兴趣的作用。B.第④段画线句巧妙引用了杜甫的诗句,表现小析高个的特点,语言诙谐风趣。C.第⑦段独句成段,强调小析内心深处渴望见到妈妈,突出母子相见时的惊喜之情。D.这篇小说构思巧妙,情节虽然没有太多曲折,但合乎情理,读来让人颇有感触。10.第⑧段、⑫段划线处小析两次流泪的心理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4分)11.简析第①段环境描写的作用。(3分)12.第⑤段插叙了一段小析的成长经历,有什么好处?请说出两点。(4分)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13.结尾写小析觉得自己身上佩戴的“地铁志愿者”绶带,分量沉甸甸的。他为什么觉得“沉甸甸”?请简要分析。(6分)【答案】9.C10.第⑧段:小析误以为见到了一年未见的妈妈,又惊又喜,同时为自己久未归家让妈妈惦念感到愧疚。第⑫段:小析为妈妈对自己的理解(鼓励)流下了感激(欣慰)的泪水。11.第①段描写地铁站躁动、拥挤、嘈杂的环境,暗示地铁志愿者工作的辛苦,侧面表现了小析等志愿者们任劳任怨、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怀。12.交代了小析一年来不回家的原因。 为下文他因初次离家,思念母亲而认错背影作铺垫。13.“地铁志愿者”的辛勤付出让小析明白了普通劳动者虽然平凡,但无数的平凡劳动者的共同努力可以让社会变得更美好,这种社会责任感让他感到“沉甸甸”的。妈妈的赞扬鼓励和殷殷期许,也让小析感到了“沉甸甸”的分量。【解析】9.本题考查文本内容理解。C.根据第⑪段“小析明白过来,刚才那个背影并不是母亲,只不过是他认错了”,可知⑦段的呼唤并不是母子二人真的见面了,故“突出母子相见时的惊喜之情”判断错误;故选C。10.本题考查文本内容理解。根据第⑧段“小析又惊又喜,那不就是一年没见的妈妈?她怎么会只身一人来到这里?难道是在找我吗?”可知小析误以为见到了一年未见的妈妈,又惊又喜,同时也为自己久未归家而感到愧疚。因此,第一次落泪,是惊喜的泪,也是愧疚的泪。根据第⑫段“儿子,妈妈想告诉你,你真让我骄傲。为别人付出,无私奉献,不求回报,你做志愿者,妈妈很开心”,可知小析的妈妈非常理解并支持他。此刻的落泪,是为妈妈的理解而流下的感激的泪水。11.本题考查环境描写作用。根据第①段“地铁站台上的人群在列车即将关门的时候,总是特别疯狂,仿佛因挤不上列车而被迫与人分离,是一件比割肉还痛苦的事”,真实地描写出了地铁站的躁动、拥挤、嘈杂环境。地铁站工作环境的躁动杂乱,无形中加大了地铁志愿者的工作量,因而也更加辛苦。但志愿者们任劳任怨,更突显了他们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怀。12.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本题考查句段作用。根据第⑤段“随着训练强度的增加,学业负担的加重,小析感到烦闷无趣,想要逃离这里的一切”,可知插叙的内容交代了小析一年来不回家的原因。同时,回忆“小时候,母亲总是在小析放学到家前,就做好了一桌热腾腾的饭菜”的温馨情景,也为后文他思念母亲以至于认错母亲、电话同母亲道歉等情节做下铺垫,这样行文更加自然真实、合情合理。13.本题考查语句理解。根据第⑫段“他知道,在每一个平凡的岗位上奋斗着的人,都是不平凡的。而正是有这么多人并肩作战,无私付出,这个社会才会更加美好”,可知小析在听了母亲的鼓励之后,更加懂得了普通劳动者劳动的意义。虽然平凡,但只要无数的劳动者共同努力,就可以让社会变得更美好。妈妈的鼓励,让小析拥有了更加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这种社会责任感既让他感到荣耀,也感到责任重大,因而内心“沉甸甸”的。(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完成14~16题。(12分)二十四节气的知识宝库①农历二十四节气,是古代中国人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变化规律所形成的完整知识体系。它不仅是深受农民重视的“农业气候历”,同时深刻影响着我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②“二十四节气”无疑是农耕文明的产物。早在距今一万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中国就驯化了水稻和小米等作物,栽桑养蚕、驯养动物。主要的农业区在黄河流域,那里处于中纬度,四季分明,人们可以观察到不同时期的气候变化与物候特征,周而复始。但只有农耕文明并不足以产生二十四节气,还要有发达的天文学。古代中国的天文学相当发达,欧洲文艺复兴以前,中国是世界上天文现象最精确的观测者之一,也是最好的记录保存者之一。中国最古老、最简单的天文仪器是土圭,也叫圭表,它是用来度量日影长短的,有了它,就可以确立冬至与夏至时间。然后通过数学推算,将太阳运行一年分成二十四等份,确立每一个节气的时间。③当然,二十四节气传承至今还有很多因素。春秋战国之际,诸子百家争鸣,各种思想相互影响。农家成为其中重要的流派之一,并在诸子争鸣的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天人合一的思想。代表农家的《吕氏春秋》中的《上农》《任地》《辨土》《审时》等四篇,体现了先进的农家思想,也促成了内涵丰富、以掌握农时为目的的包含二十四节气的精耕细作技术体系的产生。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④今天,二十四节气与农业依然息息相关,什么时候耕地、播种、除草、收获,都要遵循节气之规。比如山西南部是冬小麦的主产区,有节气谚语曰:“麦长四季春为主,十年九春旱”“立春天还寒,麦田浇灌莫停歇”等等。当代中国农业加入了许多工业化要素,诸如化肥、农药与机械,其中化肥与农药在作出贡献的同时,也导致耕地质量下降、黑土层变薄、土壤酸化、河流水质下降等突出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我们充分利用科学技术,同时传承二十四节气背后所包含的理念,更多地利用传统的农耕智慧,因时制宜,因地制宜,种养结合,循环利用,建立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文明。历代文人墨客用各种形式,不断丰富着节气的内涵,草木鱼虫、天地万物都被容纳在节气的框架中,使今天的我们能有一种与天地感应的诗意浪漫。这也许是二十四节气永远不会过时的原因吧。(摘编自《人民日报》2021.2)14.下列与文章内容不符的一项是()。(3分)A.农历二十四节气体现了古代中国人卓越的观察力和创造力。B.古代中国人用土圭这一天文仪器将一年划分成二十四个节气。C.第③段举例说明农家思想对二十四节气产生和传承有重要影响。D.全文运用总分结构,条理清晰地介绍了二十四节气的有关知识。15.文中认为哪些因素催生了二十四节气?请简要概括。(4分)16.为什么说“二十四节气永远不会过时”,请结合第④段简要分析。(5分)【答案】14.B15.(1)悠久的农耕文明;(2)古代中国发达的天文学;(3)先进的农家思想。16.(1)今天的农业依然遵循节气之规。(2)当代中国农业问题的解决需要利用传统的农耕智慧。(或传统的农耕智慧有利于建立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文明)(3)丰富的节气内涵,使我们能有一种与天地感应的诗意浪漫。【解析】1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准确把握能力。作答时要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B.有误,从“中国最古老、最简单的天文仪器是土圭,也叫圭表,它是用来度量日影长短的,有了它,就可以确立冬至与夏至时间。然后通过数学推算,将太阳运行一年分成二十四等份,确立每一个节气的时间”可知,用土圭可以确立冬至与夏至时间,二十四个节气是通过数学推算确立的。故选B。15.本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题考查学生从文中筛选有效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应明确信息筛选的方向,即挑选的范围和标准,其次要对原文语句进行加工概括,用凝练准确的语言来作答。从第②段中“‘二十四节气’无疑是农耕文明的产物”“但只有农耕文明并不足以产生二十四节气,还要有发达的天文学”;第③段中“代表农家的《吕氏春秋》中的《上农》《任地》《辨土》《审时》等四篇,体现了先进的农家思想,也促成了内涵丰富、以掌握农时为目的的包含二十四节气的精耕细作技术体系的产生”可知,悠久的农耕文明,古代中国发达的天文学,先进的农家思想催生了二十四节气。16.这是一道信息筛选题,考查学生对于文章内容的整体感知能力。阅读第④段,从“今天,二十四节气与农业依然息息相关,什么时候耕地、播种、除草、收获,都要遵循节气之规”,今天的农业活动依然要遵循节气之规;“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我们充分利用科学技术,同时传承二十四节气背后所包含的理念,更多地利用传统的农耕智慧”可知,农业加入了工业化要素后出现的种种问题需要利用传统的农耕智慧去解决;从“历代文人墨客用各种形式,不断丰富着节气的内涵,草木鱼虫、天地万物都被容纳在节气的框架中,使今天的我们能有一种与天地感应的诗意浪漫”可知,丰富的节气内涵,使我们能有一种与天地感应的诗意浪漫。据此概括作答即可。(五)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7~19题。(10分)【材料一】近年来,美国在高科技领域对我国进行全面打压,禁止台湾一家企业为华为公司制造手机芯片就是一例。根据2020年5月15日美国政府禁令,世界上任何给华为供货的半导体企业,如果使用了美国的技术和设备,都必须取得美国政府的许可。这条禁令,可以说是美国为打压华为专为这家台湾企业“量身定制”的。美方对华为等中国企业采取各种限制措施,这是赤裸裸的霸权行径,违反国际贸易规则。【材料二】下图为百度、腾讯、阿里巴巴等互联网企业,华为、浪潮等信息技术制造业企业,我国部分高校及三星等外资企业在人工智能申请人专利数量上的对比。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材料三】重大科技突破越来越依靠多学科交叉和各项关键技术的集成,任何一个环节的缺失都可能导致“卡脖子”风险。对于事关国家长远竞争力的核心关键领域,需要通过顶层设计,面向长远目标形成系统性的布局,前瞻性地储备技术。要组建一批国家实验室,形成我国实验室体系。通过国家实验室统筹组织实施相关领域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是集中力量实现重大突破的最有效途径。坚持国际合作交流。自主创新应当是开放环境下的创新,不拒众流,方为江海。创新“科技+金融”体系。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形成促进创新的“科技+金融”体系,强化市场的自我调节功能以实现优胜劣汰。要想不被“卡脖子”最终还是要依靠广大科技工作者以良好的工作状态和饱满的精神面貌来实现。建立以信任为前提的顶尖科学家负责制,给他们充分的人财物自主权和技术路线决定权。17.对以上材料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任何给华为供货的半导体企业都必须取得美国政府的许可。B.美国打压限制华为等中国企业的行为,是霸权行径,违反了国际贸易规则。C.重大科技领域里,其中一个环节的缺失都可能导致“卡脖子”风险。D.国家实验室统筹组织实施科技项目是科技创新实现重大突破的最有效途径。18.阅读【材料二】,用简洁的语言写出你的结论。(写出两点即可)(4分)19.阅读【材料三】,解决“卡脖子”问题的措施有哪些?请简要概括。(3分)【答案】17.A18.(1)从数量上看,百度无论在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中都名列前茅。(2)互联网企业和高等院校是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主力军。(3)在人工智能技术发展方面中国不少企业强于三星、微软等外国企业。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4)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北航等高等院校成为人工智能领域的重要创新主体。19.(1)组建一批国家实验室;(2)坚持国际合作交流;(3)创新“科技+金融”体系;(4)依靠广大科技工作者。【解析】17.本题考查理解分析材料内容。A.结合材料一句子“根据2020年5月15日美国政府禁令,世界上任何给华为供货的半导体企业,如果使用了美国的技术和设备,都必须取得美国政府的许可。”可知,应是“如果使用了美国的技术和设备,都必须取得美国政府的许可”,不是“任何给华为供货的半导体企业都必须取得美国政府的许可”。理解错误。故选A。18.本题考查读表。结合图一可知,百度人工智能申请人专利申请数量为9346,结合图二可知,百度在人工智能申请人专利授权数量是2682,都排在第一位,因此可得出结论:从数量上看,百度无论在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中都名列前茅;结合图一可知,百度、腾讯、华为等这些互联网企业在人工智能申请人专利申请数量分别为9346、8450、7381,排在前三;清华大学在人工智能申请人专利申请数量为3655,结合图二可知:百度、华为、腾讯等这些互联网企业在人工智能申请人专利授权数量分别是2682、2515、2323;浙大、清华、北航等这些高等院校在人工智能申请人专利授权数量分别是1702、1605、1477,表明这些互联网企业和高等院校是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主力军;结合图一和图二可知:百度、华为、腾讯等在人工智能申请人专利申请数量和授权数量上都排在前面,表明在人工智能技术发展方面中国不少企业强于三星、微软等外国企业;结合对图一、图二中高等院校如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北航等在申请人专利申请数量和授权数量上的数据的分析可知:高等院校已经成为人工智能领域的重要创新主体。19.本题考查分析概括材料内容。通过对材料三的分析,结合结合句子“要组建一批国家实验室,形成我国实验室体系。通过国家实验室统筹组织实施相关领域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是集中力量实现重大突破的最有效途径”可知,要组建一批国家实验室;结合句子“坚持国际合作交流。自主创新应当是开放环境下的创新,不拒众流,方为江海”可知,要坚持国际合作交流;结合句子“创新‘科技+金融’体系。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形成促进创新的‘科技+金融’体系,强化市场的自我调节功能以实现优胜劣汰”可知:要创新“科技+金融”体系;结合句子“要想不被‘卡脖子’最终还是要依靠广大科技工作者以良好的工作状态和饱满的精神面貌来实现”可知:要依靠广大科技工作者。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六)名著阅读。(6分)20.根据要求将下表填写完整。(6分)阅读策略内容与问题比较作品内容(1)幸福的人生需拥有理想与意志,不仅要不畏艰险,而且要能抵制享乐诱惑。《红星照耀中国》里,徐特立为民族大业放弃校长职位投身革命;唐僧师徒为求取真经放弃_____(人物)许诺的王位美色毅然前行。比较艺术特色(2)“你是景阳冈打虎的好汉,阳谷县做都头,只道你晓事,如何这等不达时务!”《水浒传》贴近生活的对话体现了早期白话小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语言特色。《简·爱》刻画人物始终洋溢着深厚的情感,那娓娓道来的内心独白具有浓郁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方式)色彩。关注人物成长(3)朱德在柏林碰到_____(人名)后,终于找到中国共产党!(4)朱德被斯诺称为“红色的品德”,他在《回忆我的母亲》里,表达了他将尽忠于民族和人民的伟大理想,请问是什么举动引起他对共产主义的兴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西梁女王或女儿国王 通俗生动或(俚俗生动) 抒情 周恩来 示例:他阅读有关俄国革命的书籍后对共产主义引起兴趣。【解析】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本题考查名著内容的识记。(1)《西游记》中八戒误食子母河的水而怀孕,为救师弟,悟空与掌握去胎井水的蝎子精展开斗争,而西梁女王又看中了唐僧,要以身相许,唐僧师徒无可奈何。琵琶洞的蝎子女妖,乘机抢去唐僧,女王为救唐僧被蝎子精毁容。悟空、八戒、沙僧最终救出唐僧,悟空用法使女王恢复青春的容貌。(2)第一空:《水浒传》是元末明初施耐庵编著的章回体长篇小说,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用白话文写成的,文章内容通俗易懂,生动形象,流传极广。作者用幽默、俏皮的语言塑造了社会上形形色色人物的丑态,令读者发笑,令世人生厌。作者在描述用语和人物语言上彰显了不同人物的不同性格特征。第二空:《简·爱》艺术特色:大量运用心理描写是这本小说的特色,文章细腻抒情。全书构思精巧,情节波澜起伏,给读者制造出一种阴森恐怖的气氛,而又不脱离一个中产阶级家庭的背景。作者还以行情的笔法描写了主人公之间的真挚爱情和自然风景,感情色彩丰富而强烈。在风景描绘上,作者以画家的审美角度去鉴赏,以画家的情趣去把握光和影的和谐。色彩斑斓的景物细致生动,用词精确,抒情感人。(3)第一空:1922年,朱德在柏林与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负责人周恩来相见。朱德表达了加入共产主义组织的强烈愿望。在周恩来的帮助下,朱德当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曾记录朱德对于这段经历的自述。“我终于在柏林找到了中国共产党!我在1922年10月间到达柏林,那时年纪36岁左右。我一找到共产党,当场立刻加入,这是1922年10月”。第二空:根据《红星照耀中国》中“我在一九二二年离开四川去寻找中国共产党的时候,一点也不知道怎样同党发生关系,只是决心要同它取得不管是什么的联系。事实上,党刚在几个月前才组织起来,这是我后来知道的。我对于共产主义和布尔什维主义的兴趣,是在我自己阅读有关俄国革命的书籍后引起的。对我的其他影响只有跟法国留学生的几次谈话。我驻在四川的时候,凡是我能够找到的关于世界大战和俄国革命的书籍,我都读了。在这以前,我把全部精力都放在保卫民国和在中国实现孙中山的民主政治的战斗上。但一九一一年革命的失败和后来全国陷入劳民伤财的军阀混战,使我大失所望。我认识到中国革命必须更进一步,必须像俄国革命一样彻底,俄国革命的不断胜利,给了我以希望”可知:朱德阅读有关俄国革命的书籍后对共产主义引起兴趣。三、写作(60分)21.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作。(60分)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于2021年5月22日离世。袁老生前留下了许多经典语录。比如:“书本和电脑很重要,但是书本和电脑种不出水稻!”“不要怕失败,怕失败的人最好不要搞研究,因为绝大部分的实验都是失败的。”“只要大方向是对的,不是死胡同,只要你坚持下去,就会到达光明的彼岸。”“人就像一颗种子,要做好一颗种子,身体、精神、情感都要健康。种子健康了,我们每个人的事业才能根深叶茂,枝粗果硕。”透过这些经典语录,我们被袁老的人格魅力所感染。在人生道路上,袁老的这些语录也能为我们照亮一束光。阅读上面四则语录,选择一则印象最深刻最有感触的,结合你自己的经历、体验和思考,以“一束光”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要求:自拟标题,自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等。【答案】范文: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一束光窗外,漆黑如墨,几颗明亮的星星点缀其中。苍白的月光清冷的洒了一地,没有嘈杂的说话声,也没有喧嚣的汽车声,只有阵阵凉风徐徐吹过,安静的仿佛将要窒息。我静静地趴在书桌上,面前放着一本练习册和一支笔。练习册上杂乱无章,写了一遍又一遍的解题思路,一遍又一遍的划掉。看着这些,我越发的烦燥,眉头狠狠地皱了起来:为什么这道题总是写不对?为什么数学考试总是考不好?烦心事好像一下子集在了一起,让我喘不过气来。我渐渐生出了一种深深的无力感。在这一刹那,一阵脚步声近了,门“吱嘎”一声被推开了,打破了这种平静,就好像一颗毫不起眼的石子抛进了一潭无波无澜的清水中,击起一层层连漪。我抬起头朝门外看了一眼,原来是妈妈。我叹了口气,继续把目光聚集在那道题上。只听妈妈温柔的声音响起:“早点睡吧,今天太晚了。”“你先睡吧,我把这道题解出来就去睡。”我没有抬头看她,而是手里握着笔继续研究解题思路。强烈的困意袭来,我不禁打了个哈欠。手中的笔却没有停过,见妈妈没回应我,我有些疑惑地看了她一眼。只见她正心疼的看着我,眼神中多了几复杂。她没再说话,深深地看了我一眼便出去了。书房里再次归于平静。母亲应该去睡了,便接着解题。结果过了一刻钟,门又开了。我有些烦燥的看了她一眼,结果却见她手中端着一盘水果和一杯牛奶,我手中的笔一顿,她又说:“累了吧,吃点水果再写吧!”我看了看那盘水果,果盘被她摆成了一个爱心形状,我的心里顿时柔软成一片,再看看妈妈疲惫的双眼,情不自禁地说道;“妈,够了,你快去睡吧!”我笑了笑。可妈妈却摇了摇头,搬了一把椅子坐在了我的旁边,在朦胧的灯光下,温柔地给我讲解题思路。在抬头时无意间看到了妈妈的两鬓已悄悄有了几根白发,霎时便红了眼眶……妈妈离开后,题已明白,把数学练习册整理好,此时再看看窗外,那几颗星星好像又明亮了些,少了几分凉意。在黑夜的尽头,亮起了一盏灯,照进了一束光,朦朦胧胧的,却弥漫着温暖。那一束光,是我见过的,最美最美的一束光……【解析】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本题是一道命题作文。要认真审题,所给材料是袁老的经典语录,这些语录暗示着选材的范围和立意的角度,题目“一束光”应取其比喻意义,比如不怕失败的态度,坚持不懈的品质,埋头苦干和接力奋斗的精神,守护精神家园的追求等,要突出“一束光”照亮我的世界,让我拥有强大的精神力量,让我从逆境中奋起,可以选择生活中给自己带来精神力量的重要人物来写,可以通过一件事或多件事表现出自己在“光”的引领下,内心世界充满能量,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也可以以“光”为线索,选取人物的几个片段,连缀成篇,颂扬“光一样”的精神品质。可以采用以小见大的手法,运用多种修辞方法和不同的表现方式来表现主题,对人物的刻画可以正面描写,也可以侧面描写,可以运用象征手法,赋予事物更多的文化内涵,含蓄地表达主题。注意运用细节描写凸显人物形象,以记叙为主,穿插议论、抒情,画龙点睛,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