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22】高考化学5年高考真题精选与最新模拟专题09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2022高考真题精选】(2022·广东)31.碘在科研与生活中有重要作用,某兴趣小组用0.50mol·L—1KI、0.2%淀粉溶液、0.20mol·L—1K2S2O8、0.10mol·L—1Na2S2O3等试剂,探究反应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已知:S2O82—+2I—=2SO42—+I2(慢)I2+2S2O32—=2I—+S4O62—(快)(1)向KI、Na2S2O3与淀粉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K2S2O8溶液,当溶液中的耗尽后,溶液颜色将由无色变为蓝色,为确保能观察到蓝色,S2O32—与S2O82—初始的物质的量需满足的关系为:n(S2O32—):n(S2O82—)。(2)为探究反应物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设计的实验方案如下表:实验序号体积V/mlK2S2O8溶液水KI溶液Na2S2O3溶液淀粉溶液①10.00.04.04.02.0②9.01.04.04.02.0③8.0Vx4.04.02.0表中Vx=ml,理由是。(3)已知某条件下,浓度c(S2O82—)~反应时间t的变化曲线如图13,若保持其它条件不变,请在答题卡坐标图中,分别画出降低反应温度和加入催化剂时c(S2O82—)~反应时间t的变化曲线示意图(进行相应的标注)。(4)碘也可用作心脏起捕器电源—锂碘电池的材料,该电池反应为:2Li(s)+I2(s)=2LiI(s)ΔH104\n已知:4Li(s)+O2(g)=2Li2O(s)ΔH14LiI(s)+O2(g)=2I2(s)+2Li2O(s)ΔH2则电池反应的ΔH=;碘电极作为该电池的极。(2022·福建)12一定条件下,溶液的酸碱性对TiO2光催化染料R降解反应的影响如右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在0-50min之间,pH=2和PH=7时R的降解百分率相等B.溶液酸性越强,R的降解速率越小104\nC.R的起始浓度越小,降解速率越大D.在20-25min之间,pH=10时R的平均降解速率为0.04mol·L-1·min-1(2022·四川)12.在体积恒定的密闭容器中,一定量的SO2与1.100molO2在催化剂作用下加热到600℃发生反应:2SO2+O22SO3,ΔH<0。当气体的物质的量减少0.315mol时反应达到平衡,在相同温度下测得气体压强为反应前的82.5%。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当SO3的生成速率与SO2的消耗速率相等时反应达到平衡B.降低温度,正反应速率减小程度比逆反应速率减小程度大C.将平衡混合气体通入过量BaCl2溶液中,得到沉淀的质量为161.980gD.达到平衡时,SO2的转化率为90%104\n(2022·大纲版)8.合成氨所需的氢气可用煤和水作原料经多步反映制得,其中的一步反应为CO(g)+H2O(g)CO2(g)+H2(g)△H<0反应达到平衡后,为提高CO的转化率,下列措施中正确的是A增加压强B降低温度C增大CO的浓度D更换催化剂(2022·重庆)13.在一个不导热的密闭反应器中,只发生两个反应:a(g)+b(g)2c(g);<0x(g)+3y(g)2z(g);>0进行相关操作且达到平衡后(忽略体积改变所做的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等压时,通入惰性气体,c的物质的量不变等压时,通入z气体,反应器中温度升高等容时,通入惰性气体,各反应速率不变等容时,通入x气体,y的物质的量浓度增大(2022·安徽)9.一定条件下,通过下列反应可实现燃煤烟气中硫的回收:SO2(g)+2CO(g)2CO2(g)+S(l)△H<0若反应在恒容的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104\nA.平衡前,随着反应的进行,容器内压强始终不变B.平衡时,其他条件不变,分离出硫,正反应速率加快C.平衡时,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可提高SO2的转化率D.其他条件不变,使用不同催化剂,该反应平衡常数不变(2022·天津)6.已知2SO2(g)+O2(g)2SO3(g);ΔH=-197kJ·mol-1。向同温、同体积的三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气体:(甲)2molSO2和1molO2;(乙)1molSO2和0.5molO2;(丙)2molSO3。恒温、恒容下反应达平衡时,下列关系一定正确的是A.容器内压强P:P甲=P丙>2P乙B.SO3的质量m:m甲=m丙>2m乙C.c(SO2)与c(O2)之比k:k甲=k丙>k乙D.反应放出或吸收热量的数值Q:Q甲=G丙>2Q乙(2022·上海)18.为探究锌与稀硫酸的反应速率(以v(H2)表示)。向反应混合汶中加入某些物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加入NH4HSO4固体,v(H2)不变B,加入少量水,v(H2)减小C.加入CH3COONa固体,v(H2)减小D.滴加少量CuSO4溶液,v(H2)减小104\n(2022·江苏)10.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CaCO3(s)=CaO(s)+CO2(g)室温下不能自发进行,说明该反应的△H<0B.镀铜铁制品镀层受损后,铁制品比受损前更容易生锈C.N2(g)+3H2(g)=2NH3(g)△H<0,其他条件不变时升高温度,反应速率v(H2)和H2的平衡转化率均增大D.水的离子积常数Kw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说明水的电离是放热反应(2022·江苏)14.温度为T时,向2.0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0molPCl5,反应PCl5(g)=PCl3(g)+Cl2(g)经过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反应过程中测定的部分数据见下表:t/s050150250350n(PCl3)/mol00.160.190.200.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在前50s的平均速率v(PCl3)=0.0032mol·L-1·s-1B.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平衡时c(PCl3)=0.11mol·L-1,则反应的驻H<0C.相同温度下,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1.0molPCl5、0.20molPCl3和0.20molCl2,反应达到平衡前v(正)>v(逆)D.相同温度下,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2.0molPCl3和2.0molCl2,达到平衡时,PCl3104\n的转化率小于80%(2022·上海)用氮化硅(Si3N4)陶瓷代替金属制造发动机的耐热部件,能大幅度提高发动机的热效率。工业上用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氮化硅,其反应如下:3SiCl4(g)+2N2(g)+6H2(g)Si3N4(s)+12HCl(g)+Q(Q>0)完成下列填空:31.在一定温度下进行上述反应,若反应容器的容积为2L,3min后达到平衡,测得固体的质量增加了2.80g,则H2的平均反应速率___mol/(L·min);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_____32.上述反应达到平衡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a.其他条件不变,压强增大,平衡常数K减小b.其他条件不变,温度升高,平衡常数K减小c.其他条件不变,增大Si3N4物质的量平衡向左移动d.其他条件不变,增大HCl物质的量平衡向左移动33.一定条件下,在密闭恒容的容器中,能表示上述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_。a.3v逆(N2)=v正(H2)b.v正(HCl)=4v正(SiCl4)c.混合气体密度保持不变d.c(N2):c(H2):c(HCl)=1:3:634.若平衡时H2和HCl的物质的量之比为m/n,保持其它条件不变,降低温度后达到新的平衡时,H2和HCl的物质的量之比___m/n(填“>”、“=”或“<”)。104\nmol,v(H2)==0.02mol/(L·min),该反应的平衡常数的表达式为。(2022·全国新课标卷)27.(15分)光气(COCl2)在塑料、制革、制药等工业中有许多用途,工业上采用高温下CO与Cl2在活性炭催化下合成。(1)实验室常用来制备氯气的化学方程式为;(2)工业上利用天然气(主要成分为CH4)与CO2进行高温重整制备CO,已知CH4、H2、和CO的燃烧热(ΔH)分别为-890.3kJ·mol-1、-285.8kJ.mol-1和-283.0kJ.mol-1,则生成1m3(标准状况)CO所需热量为;(3)实验室中可用氯仿(CHCl3)与双氧水直接反应制备光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104\n(4)COCl2的分解反应为COCl2(g)=Cl2(g)+CO(g)ΔH=+108kJ·mol-1。反应体系达到平衡后,各物质的浓度在不同条件下的变化状况如下图所示(第10min到14min的COCl2浓度变化曲线未示出):①计算反应在第8min时的平衡常数K=;②比较第2min反应温度T(2)与第8min反应温度T(8)的高低:T(2)T(8)(填“<”、“>”或“=”),③若12min时反应于温度T(8)下重新达到平衡,则此时c(COCl2)=mol·L-1;④比较产物CO在2-3min、5-6min和12-13min时平均反应速率(平均反应速率分别以v(2-3)、v(5-6)、v(12-13))的大小;⑤比较反应物COCl2在5-6min和15-16min时平均反应速率的大小:v(5-6)v(15-16)(填“<”、“>”或“=”),原因是。104\n(2022·北京)26.(12分)用Cl2生产某些含氯有机物时会产生副产物HC1。利用反应A,可实现氯的循环利用。①H2O的电子式是_______________.②反应A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104\n③断开1molH—O键与断开1molH—Cl键所需能量相差约为__________kJ,H2O中H—O键比HCl中H—Cl键(填“强”或“弱”)_______________。(2)对于反应A,下图是4种投料比[n(HCl):n(O2),分别为1:1、2:1、4:1、6:1]下,反应温度对HCl平衡转化率影响的曲线。①曲线b对应的投料比是______________.②当曲线b、c、d对应的投料比达到相同的HCl平衡转化率时,对应的反应温度与投料比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⑧投料比为2:1、温度为400℃时,平衡混合气中Cl2的物质的量分数是_______________.104\n(2022·天津)10.(14分)金属钨用途广泛,主要用于制造硬质或耐高温的合金,以及灯泡的灯丝。高温下,在密闭容器中用H2还原WO3可得到金属钨,其总反应为:WO3(s)+3H2(g)W(s)+3H2O(g)请回答下列问题:⑴上述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某温度下反应达平衡时,H2与水蒸气的体积比为2:3,则H2的平衡转化率为_____________________;随温度的升高,H2与水蒸气的体积比减小,则该反应为___________反应(填“吸热”或“放热”)。⑶上述总反应过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各阶段主要成分与温度的关系如下表所示:温度25℃~550℃~600℃~700℃主要成份WO3W2O5WO2W第一阶段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80℃时,固体物质的主要成分为________;假设WO3完全转化为W,则三个阶段消耗H2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⑷已知:温度过高时,WO2(s)转变为WO2(g);WO2(s)+2H2(g)W(s)+2H2O(g)ΔH=+66.0kJ·mol-1WO2(g)+2H2(g)W(s)+2H2O(g)ΔH=-137.9kJ·mol-1104\n则WO2(s)WO2(g)的ΔH=______________________。⑸钨丝灯管中的W在使用过程中缓慢挥发,使灯丝变细,加入I2可延长灯管的使用寿命,其工作原理为:W(s)+2I2(g)WI4(g)。下列说法正确的有________________。a.灯管内的I2可循环使用b.WI4在灯丝上分解,产生的W又沉积在灯丝上c.WI4在灯管壁上分解,使灯管的寿命延长C3(H2O)C3(H2)d.温度升高时,WI4的分解速率加快,W和I2的化合速率减慢化学平衡的移动、盖斯定律、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等知识。(2022·重庆)29.(14分)尿素是首个由无机物人工合成的有机物。104\n(1)工业上尿素和,在一定条件下合成,其反应方程式为。(2)当氨碳比的转化率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题29图1所示.①A点的逆反应速率点的正反应速率为(填“大于”、“小于”或“等于”)②的平衡转化率为。(3)人工肾脏可用间接电化学方法除去代谢产物中的尿素,原理如图29图2.①电源的负极为(填“A”或“B”).②阳极室中发生的反应依次为、。③电解结束后,阴极室溶液的pH与电解前相比将;若两极共收集到气体13.44L(标准状况),则除去的尿素为g(忽略气体的溶解).104\n(2022·山东)29.(16分)偏二甲肼与N2O4是常用的火箭推进剂,二者发生如下化学反应:(CH3)2NNH2(l)+2N2O4(l)=2CO2(g)+3N2(g)+4H2O(g)(Ⅰ)(1)反应(Ⅰ)中氧化剂是_______.(2)火箭残骸中常现红棕色气体,原因为:N2O4(g)2NO2(g)(Ⅱ)(3)一定温度下,反应(Ⅱ)的焓变为ΔH。现将1molN2O4充入一恒压密闭容器中,下列示意图正确且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104\n若在相同温度下,上述反应改在体积为1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平衡常数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反应3s后NO2的物质的量为0.6mol,则0~3s内的平均反应速率v(N2O4)=________mol·L-1·S-1。(4)NO2可用氨水吸收生成NH4NO3。25℃时,将amolNH4NO3溶于水,溶液显酸性,原因是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向该溶液滴加bL氨水后溶液呈中性,则滴加氨水的过程中的水的电离平衡将______(填”正向”“不”或“逆向”)移动,所滴加氨水的浓度为___mol·L-1。(NH3·H2O的电离平衡常数取Kb=2X10-5mol·L-1)(2022·福建)23.(14分)(1)元素M的离子与NH4+所含电子数和质子数均相同,则M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104\n(2)硫酸铝溶液与过量氨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3)能证明Na2SO3溶液中存在SO32-+H2OHSO3-+OH-水解平衡的事实是_(填序号)。A.滴人酚酞溶液变红,再加人H2SO4溶液后红色退去B.滴人酚酞溶液变红,再加人氯水后红色退去C.滴人酚酞溶液变红,再加人BaCl2溶液后产生沉淀且红色退去(4)元素X、Y在周期表中位于向一主族,化合物Cu2X和Cu2Y可发生如下转化(其中D是纤维素水解的最终产物):①非金属性XY(填“>”或“<”)②Cu2Y与过量浓硝酸反应有红棕色气体生成,化学方程式为(5)在恒容绝热(不与外界交换能量)条件下进行2A(g)+B(g)2C(g)+D(s)反应,按下表数据投料,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测得体系压强升高。简述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与温度的变化关系:物质ABCD起始投料/mol2120104\n检验。【2022高考真题精选】(2022·江苏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定温度下,反应MgCl2(1)=Mg(1)+Cl2(g)的△H>0△S>0B.水解反应NH4++H2ONH3·H2O+H+达到平衡后,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C.铅蓄电池放电时的负极和充电时的阳极均发生还原反应D.对于反应2H2O2=2H2O+O2↑,加入MnO2或升高温度都能加快O2的生成速率(2022·江苏卷)700℃时,向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CO和H2O,发生反应:CO(g)+H2O(g)CO2+H2(g)反应过程中测定的部分数据见下表(表中t1>t2):104\n反应时间/minn(CO)/molH2O/mol01.200.60t10.80t20.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在t1min内的平均速率为v(H2)=0.40/t1mol·L-1·min-1B.保持其他条件不变,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0.60molCO和1.20molH2O,到达平衡时,n(CO2)=0.40mol。C.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向平衡体系中再通入0.20molH2O,与原平衡相比,达到新平衡时CO转化率增大,H2O的体积分数增大D.温度升至800℃,上述反应平衡常数为0.64,则正反应为吸热反应(2022·安徽卷)电镀废液中Cr2O72-可通过下列反应转化成铬黄(PbCrO4):Cr2O72-(aq)+2Pb2+(aq)+H2O(l)2PbCrO4(s)+2H+(aq)ΔH<0该反应达平衡后,改变横坐标表示的反应条件,下列示意图正确的是104\n(2022·北京卷)已知反应:2CH3COCH3(l)CH3COCH2COH(CH3)2(l)。取等量CH3COCH3,分别在0℃和20℃下,测得其转化分数随时间变化的关系曲线(Y-t)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代表0℃下CH3COCH3的Y-t曲线B.反应进行到20min末,H3COCH3的C.升高温度可缩短反应达平衡的时间并能提高平衡转化率D.从Y=0到Y=0.113,CH3COCH2COH(CH3)2的【解析】温度高反应速率就快,到达平衡的时间就短,由图像可与看出曲线b首先到达104\n【答案】D(2022·福建卷)25℃时,在含有Pb2+、Sn2+的某溶液中,加入过量金属锡(Sn),发生反应:Sn(s)+Pb2+(aq)Sn2+(aq)+Pb(s),体系中c(Pb2+)和c(Sn2+)变化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往平衡体系中加入金属铅后,c(Pb2+)增大B.往平衡体系中加入少量Sn(NO3)2固体后,c(Pb2+)变小C.升高温度,平衡体系中c(Pb2+)增大,说明该反应△H>0D.25℃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2.2104\n【答案】D(2022·天津卷)向绝热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SO2和NO2,在一定条件下使反应SO2(g)+NO2(g)SO3(g)+NO(g)达到平衡,正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示意图如下所示。由图可得出的正确结论是A.反应在c点达到平衡状态B.反应物浓度:a点小于b点C.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D.△t1=△t2时,SO2的转化率:a~b段小于b~c段(2022·重庆卷)一定条件下,下列反应中水蒸气含量随反应时间的变化趋势符合题图10的是104\nA.CO2(g)+2NH3(g)CO(NH2)2(s)+H2O(g);△H<0B.CO2(g)+H2(g)CO(g)+H2O(g);△H>0C.CH3CH2OH(g)CH2=CH2(g)+H2O(g);△H>0D.2C6H5CH2CH3(g)+O2(g)2C6H5CH=CH2(g)+2H2O(g);△H<0(2022·海南卷)对于可逆反应,在温度一定下由H2(g)和I2(g)开始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H2(g)的消耗速率与HI(g)的生成速率之比为2:1B.反应进行的净速率是正、逆反应速率之差C.正、逆反应速率的比值是恒定的D.达到平衡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104\n过程中,正反应速率是减小的过程,而逆反应速率是增大的过程;D选项是平衡定义中来,正确。(2022·全国II卷)在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2mo1N2和8mo1H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达到平衡时,H2的转化率为25%,则平衡时的氮气的体积分数接近于A.5%B.10%C.15%D.20%(2022·四川卷)可逆反应①X(g)+2Y(g)2Z(g)、②2M(g)N(g)+P(g)分别在密闭容器的两个反应室中进行,反应室之间有无摩擦、可滑动的密封隔板。反应开始和达到平衡状态时有关物理量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反应①的正反应是吸热反应B.达平衡(I)时体系的压强与反应开始时体系的压强之比为14:15C.达平衡(I)时,X的转化率为D.在平衡(I)和平衡(II)中M的体积分数相等104\n(2022·浙江卷)某研究小组在实验室探究氨基甲酸铵(NH2COONH4)分解反应平衡常数和水解反应速率的测定。(1)将一定量纯净的氨基甲酸铵置于特制的密闭真空容器中(假设容器体积不变,固体试样体积忽略不计),在恒定温度下使其达到分解平衡:NH2COONH4(s)2NH3(g)+CO2(g)。实验测得不同温度下的平衡数据列于下表:温度(℃)15.020.025.030.035.0平衡总压强(kPa)5.78.312.017.124.0平衡气体总浓度(×10-3mol/L)2.43.44.86.89.4①可以判断该分解反应已经达到化学平衡的是___________。A.B.密闭容器中总压强不变C.密闭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D.密闭容器中氨气的体积分数不变②根据表中数据,列式计算25.0℃时的分解平衡常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取一定量的氨基甲酸铵固体放在一个带活塞的密闭真空容器中,在25℃下达到分解平衡。若在恒温下压缩容器体积,氨基甲酸铵固体的质量______(填“增加”、“减小”或“不变”)。④氨基甲酸铵分解反应的焓变△H____0,熵变△S___0(填>、<或=)。(2)已知:NH2COONH4+2H2ONH4HCO3+NH3·H2O。该研究小组分别用三份不同初始浓度的氨基甲酸铵溶液测定水解反应速率,得到c(NH2COO-)随时间变化趋势如图所示。104\n⑤计算25℃时,0~6min氨基甲酸铵水解反应的平均速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⑥根据图中信息,如何说明水解反应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22·安徽卷)地下水中硝酸盐造成的氮污染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环境问题。文献报道某课题组模拟地下水脱氮过程,利用Fe粉和KNO3溶液反应,探究脱氮原理及相关因素对脱氮速率的影响。(1)实验前:①先用0.1mol·L-1H2SO4洗涤Fe粉,其目的是,然后用蒸馏水洗涤至中性;②将KNO3溶液的pH调至2.5;③为防止空气中的O2对脱氮的影响,应向KNO3溶液中通入(写化学式)。(2)下图表示足量Fe粉还原上述KNO3104\n溶液过程中,测出的溶液中相关离子浓度、pH随时间的变化关系(部分副反应产物曲线略去)。请根据图中信息写出t1时刻前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t1时刻后,该反应仍在进行,溶液中NH4+的浓度在增大,Fe2+的浓度却没有增大,可能的原因是。(3)该课题组对影响脱氮速率的因素提出了如下假设,请你完成假设二和假设三:假设一:溶液的pH;假设二:;假设三:;……..(4)请你设计实验验证上述假设一,写出实验步骤及结论。(已知:溶液中的NO3-浓度可用离子色谱仪测定)实验步骤及结论:104\n(2022·北京卷)在温度t1和t2下,X2(g)和H2反应生成HX的平衡常数如下表:化学方程式K(t1)K(t2)21.84334(1)已知t2>t1,HX的生成反应是反应(填“吸热”或“放热”)。(2)HX的电子式是。(3)共价键的极性随共用电子对偏移程度的增大而增强,HX共价键的极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4)X2都能与H2反应生成HX,用原子结构解释原因:。104\n(5)K的变化体现出X2化学性质的递变性,用原子结构解释原因:__________,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得电子能力逐渐减弱。(6)仅依据K的变化,可以推断出:随着卤素原子核电荷数的增加,_______(选填字母)a.在相同条件下,平衡时X2的转化率逐渐降低b.X2与H2反应的剧烈程度逐渐减弱c.HX的还原性逐渐d.HX的稳定性逐渐减弱(6)a、d104\n(2022·广东卷)利用光能和光催化剂,可将CO2和H2O(g)转化为CH4和O2。紫外光照射时,在不同催化剂(I、II、III)作用下,CH4产量随光照时间的变化如图13所示。(1)在0-30小时内,CH4的平均生成速率VI、VII和VIII从大到小的顺序为;反应开始后的12小时内,在第种催化剂的作用下,收集的CH4最多。(2)将所得CH4与H2O(g)通入聚焦太阳能反应器,发生反应:CH4(g)+H2O(g)CO(g)+3H2(g)。该反应的△H=+206kJ•mol-1。①在答题卡的坐标图中,画出反应过程中体系的能量变化图(进行必要的标注)②将等物质的量的CH4和H2O(g)充入1L恒容密闭容器,某温度下反应达到平衡,平衡常数K=27,此时测得CO的物质的量为0.10mol,求CH4的平衡转化率(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3)已知:CH4(g)+2O2(g)===CO2(g)+2H2O(g)△H=-802kJ•mol-1写出由CO2生成CO的热化学方程式。104\n(2022·山东卷)研究NO2、SO2、CO等大气污染气体的处理具有重要意义。(1)NO2可用水吸收,相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利用反应6NO2+8NH37N5+12H2O也可处理NO2。当转移1.2mol电子时,消耗的NO2在标准状况下是L。(2)已知:2SO2(g)+O2(g)2SO3(g)ΔH=-196.6kJ·mol-1104\n2NO(g)+O2(g)2NO2(g)ΔH=-113.0kJ·mol-1则反应NO2(g)+SO2(g)SO3(g)+NO(g)的ΔH=kJ·mol-1。一定条件下,将NO2与SO2以体积比1:2置于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下列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a.体系压强保持不变b.混合气体颜色保持不变c.SO3和NO的体积比保持不变d.每消耗1molSO3的同时生成1molNO2测得上述反应平衡时NO2与SO2体积比为1:6,则平衡常数K=。(3)CO可用于合成甲醇,反应方程式为CO(g)+2H2(g)CH3OH(g)。CO在不同温度下的平衡转化率与压强的关系如下图所示。该反应ΔH0(填“>”或“<”)。实际生产条件控制在250℃、1.3×104kPa左右,选择此压强的理由是。104\n(2022·重庆卷)臭氧是一种强氧化剂,常用于消毒、灭菌等。(1)O3与KI溶液反应生成的两种单质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填分子式)(2)O3在水中易分解,一定条件下,O3的浓度减少一半所需的时间(t)如题29表所示。已知:O3的起始浓度为0.0216mol/L。104\n①pH增大能加速O3分解,表明对O3分解起催化作用的是___________.②在30°C、pH=4.0条件下,O3的分解速率为__________mol/(L·min)。③据表中的递变规律,推测O3在下列条件下分解速率依次增大的顺序为______.(填字母代号)a.40°C、pH=3.0b.10°C、pH=4.0c.30°C、pH=7.0(3)O3可由臭氧发生器(原理如题29图)电解稀硫酸制得。①图中阴极为_____(填“A”或“B”),其电极反应式为_____。②若C处通入O2,则A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③若C处不通入O2,D、E处分别收集到xL和有yL气体(标准情况),则E处收集的气体中O3所占的体积分数为_____。(忽略O3的分解)。104\n体积分数是。(2022·新课标全国卷)科学家利用太阳能分解水生成的氢气在催化剂作用下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甲醇,并开发出直接以甲醇为燃料的燃料电池。已知H2(g)、CO(g)和CH3OH(l)的燃烧热△H分别为-285.8kJ·mol-1、-283.0kJ·mol-1和-726.5kJ·mol-1。请回答下列问题:(1)用太阳能分解10mol水消耗的能量是_____________kJ;(2)甲醇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和液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3)在溶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由CO2和H2104\n合成甲醇,在其他条件不变得情况下,考察温度对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注:T1、T2均大于30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①温度为T1时,从反应开始到平衡,生成甲醇的平均速率为:v(CH3OH)=mol·L-1·min-1②该反应在T1时的平衡常数比T2时的小③该反应为放热反应④处于A点的反应体系从T1变到T2,达到平衡时增大(4)在T1温度时,将1molCO2和3molH2充入一密闭恒容器中,充分反应达到平衡后,若CO2转化率为a,则容器内的压强与起始压强之比为______;(5)在直接以甲醇为燃料电池中,电解质溶液为酸性,负极的反应式为________、正极的反应式为________。理想状态下,该燃料电池消耗1mol甲醇所能产生的最大电能为702.1kJ,则该燃料电池的理论效率为________(燃料电池的理论效率是指电池所产生的最大电能与燃料电池反应所能释放的全部能量之比)104\n(2022·海南卷)氯气在298K、100kPa时,在1L水中可溶解0.09mol,实验测得溶于水的Cl2约有三分之一与水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2)估算该反应的平衡常数__________(列式计算)(3)在上述平衡体系中加入少量NaOH固体,平衡将向________移动;(4)如果增大氯气的压强,氯气在水中的溶解度将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平衡将向______________移动。104\n(2022·全国II卷)反应aA(g)+bB(g)cC(g)(ΔH<0)在等容条件下进行。改变其他反应条件,在Ⅰ、Ⅱ、Ⅲ阶段体系中各物质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下图所示:回答问题:(1)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a:b:c为_____________;(2)A的平均反应速率vI(A)、vⅡ(A)、vⅢ(A)从大到小排列次序为_________;(3)B的平衡转化率αI(B)、αⅡ(B)、αⅢ(B)中最小的是_____,其值是__________;(4)由第一次平衡到第二次平衡,平衡移动的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5)比较第Ⅱ阶段反应温度(T2)和第Ⅲ阶段反应温度(T3)的高低:T2T3(填“>”“<”“=”),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4\n(6)达到第三次平衡后,将容器的体积扩大一倍,假定10min后达到新的平衡,请在下图中用曲线表示第IV阶段体系中各物质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趋势(曲线上必须标出A、B、C)。0.05.010.00.05.010.01.02.0ⅢⅣ时间/min浓度/mol·L-1BAC(注:只要曲线能表示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及各物质浓度的相对变化比例即可)20.(2022上海25)自然界的矿物、岩石的成因和变化受到许多条件的影响。地壳内每加深1km,压强增大约25000~30000kPa。在地壳内SiO2和HF存在以下平衡:SiO2(s)+4HF(g)SiF4(g)+2H2O(g)+148.9kJ根据题意完成下列填空:104\n(1)在地壳深处容易有气体逸出,在地壳浅处容易有沉积。(2)如果上述反应的平衡常数K值变大,该反应(选填编号)。a.一定向正反应方向移动b.在平衡移动时正反应速率先增大后减小c.一定向逆反应方向移动d.在平衡移动时逆反应速率先减小后增大(3)如果上述反应在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当反应达到平衡时,(选填编号)。a.2v正(HF)=v逆(H2O)b.v(H2O)=2v(SiF4)c.SiO2的质量保持不变d.反应物不再转化为生成物(4)若反应的容器容积为2.0L,反应时间8.0min,容器内气体的密度增大了0.12g/L,在这段时间内HF的平均反应速率为。A.图①表示25℃时,用0.1mol·L-1盐酸滴定20mL0.1mol·L-1NaOH溶液,溶液的pH随加入酸体积的变化B.图②中曲线表示反应2SO2(g)+O2(g)2SO3(g);ΔH<0正、逆反应的平衡常数K随温度的变化C.图③表示10mL0.01mol·L-1KMnO4酸性溶液与过量的0.1mol·L-1H2C2O4溶液混合时,n(Mn2+)随时间的变化104\nD.图④中a、b曲线分别表示反应CH2=CH2(g)+H2(g)CH3CH3(g);ΔH<0使用和未使用催化剂时,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2022·重庆卷)10.当反应达到平衡时,下列措施:①升温②恒容通入惰性气体③增加CO的浓度④减压⑤加催化剂⑥恒压通入惰性气体,能提高COCl2转化率的是A.①②④B.①④⑥C.②③⑥D.③⑤⑥(2022·安徽卷)10.低脱硝技术可用于处理废气中的氮氧化物,发生的化学反应为:2NH2(g)+NO(g)+NH2(g)2H3(g)+3H2O(g)H<0在恒容的密闭容器中,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平衡时,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可使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增大B.平衡时,其他条件不变,增加NH3的浓度,废气中氮氧化物的转化率减小C.单位时间内消耗NO和N2的物质的量比为1∶2时,反应达到平衡D.其他条件不变,使用高效催化剂,废气中氮氧化物的转化率增大【答案】C(2022·福建卷)8.下列有关化学研究的正确说法是104\nA.同时改变两个变量来研究反映速率的变化,能更快得出有关规律B.对于同一个化学反应,无论是一步完成还是分几步完成,其反应的焓变相同C.依据丁达尔现象可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与浊液D.从HF、HCl、、HI酸性递增的事实,推出F、Cl、Br、I的非金属递增的规律(2022·福建卷)12.化合物Bilirubin在一定波长的光照射下发生分解反应,反应物尝试随反应时间变化如右图所示,计算反应4~8min间的平均反应速率和推测反应16min反应物的浓度,结果应是A2.5和2.0B2.5和2.5C3.0和3.0D3.0和3.0104\n(2022·江苏卷)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铅蓄电池在放电过程中,负极质量减小,正极质量增加B.常温下,反应不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C.一定条件下,使用催化剂能加快反应速率并提高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D.相同条件下,溶液中、、的氧化性依次减弱(2022·上海卷)17.据报道,在300℃、70MPa下由二氧化碳和氢气合成乙醇已成为现实。2CO2(g)+6H2(g)CH3CH2OH(g)+3H2O(g)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使用Cu-Zn-Fe催化剂可大大提高生产效率B.反应需在300℃进行可推测该反应是吸热反应C.充入大量CO2气体可提高H2的转化率D.从平衡混合气体中分离出CH3CH2OH和H2O可提高CO2和H2的利用率【答案】B【解析】此题考查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知识。催化剂能提高化学反应速率,加快反104\n(2022·江苏卷)14.在温度、容积相同的3个密闭容器中,按不同方式投入反应物,保持恒温、恒容,测得反应达到平衡时的有关数据如下(已知kJ·mol)容器甲乙丙反应物投入量1molN2、3molH22molNH34molNH3NH3的浓度(mol·L)c1c2c3反应的能量变化放出akJ吸收bkJ吸收ckJ体系压强(Pa)p1p2p3反应物转化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C.D.(2022·四川理综卷)13.反应aM(g)+bN(g)cP(g)+dQ(g)达到平衡时。M的体积分数y(M)与反应条件的关系如图所示。其中:Z表示反应开始时N的物质的量与M的物质的量之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104\nA.同温同压Z时,加入催化剂,平衡时Q的体积分数增加B.同压同Z时,升高温度,平衡时Q的体积分数增加C.同温同Z时,增加压强,平衡时Q的体积分数增加D.同温同压时,增加Z,平衡时Q的体积分数增加。(2022·天津卷)10.(14分)二甲醚是一种重要的清洁燃料,也可替代氟利昂作制冷剂等,对臭氧层无破坏作用。工业上可利用煤的气化产物(水煤气)合成二甲醚。请回答下列问题:⑴煤的气化的主要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煤的气化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气体H2S用Na2CO3溶液吸收,生成两种酸式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⑶利用水煤气合成二甲醚的三步反应如下:①2H2(g)+CO(g)CH3OH(g);ΔH=-90.8kJ·mol-1②2CH3OH(g)CH3OCH3(g)+H2O(g);ΔH=-23.5kJ·mol-1③CO(g)+H2O(g)CO2(g)+H2(g);ΔH=-41.3kJ·mol-1总反应:3H2(g)+3CO(g)CH3OCH3(g)+CO2(g)的ΔH=___________;一定条件下的密闭容器中,该总反应达到平衡,要提高CO的转化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填字母代号)。104\na.高温高压b.加入催化剂c.减少CO2的浓度d.增加CO的浓度e.分离出二甲醚⑷已知反应②2CH3OH(g)CH3OCH3(g)+H2O(g)某温度下的平衡常数为400。此温度下,在密闭容器中加入CH3OH,反应到某时刻测得各组分的浓度如下:物质CH3OHCH3OCH3H2O浓度/(mol·L-1)0.440.60.6①比较此时正、逆反应速率的大小:v正______v逆(填“>”、“<”或“=”)。②若加入CH3OH后,经10min反应达到平衡,此时c(CH3OH)=_________;该时间内反应速率v(CH3OH)=__________。(4)①>②0.04mol·L-10.16mol·L-1·min-1104\n(2022·全国卷Ⅰ)27.(15分)在溶液中,反应A+2BC分别在三种不同实验条件下进行,它们的起始浓度均为、及。反应物A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与①比较,②和③分别仅改变一种反应条件。所改变的条件和判断的理由是:②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2)实验②平衡时B的转化率为_________;实验③平衡时C的浓度为____________;(3)该反应的_________0,判断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该反应进行到4.0min时的平均反应速度率:实验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4\n(2022·广东卷)31.(16分)硼酸(H3BO3)在食品、医药领域应用广泛。(1)请完成B2H6气体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B2H6+6H2O=2H3BO3+________。(2)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反应H3BO3+3CH3OHB(OCH3)3+3H2O中,H3BO3的转化率()在不同温度下随反应时间(t)的变化见图12,由此图可得出:①温度对应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和平衡移动的影响是_____②该反应的_____0(填“<”、“=”或“>”).104\n(3)H3BO3溶液中存在如下反应:H3BO3(aq)+H2O(l)[B(OH)4]-(aq)+H+(aq)已知0.70mol·L-1H3BO3溶液中,上述反应于298K达到平衡时,c平衡(H+)=2.0×10-5mol·L-1,c平衡(H3BO3)≈c起始(H3BO3),水的电离可忽略不计,求此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H2O的平衡浓度不列入K的表达式中,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2022·山东卷)28.(14分)硫一碘循环分解水制氢主要涉及下列反应:ⅠSO2+2H2O+I2===H2SO4+2HIⅡ2HIH2+I2Ⅲ2H2SO42===2SO2+O2+2H2O(1)分析上述反应,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反应Ⅲ易在常温下进行b.反应Ⅰ中氧化性比HI强c.循环过程中需补充H2Od.循环过程中产生1molO2的同时产生1molH2(2)一定温度下,向1L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HI(g),发生反应Ⅱ,H2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104\n0~2min内的平均放映速率v(HI)=。该温度下,H2(g)+I2(g)2HI(g)的平衡常数K=。相同温度下,若开始加入HI(g)的物质的量是原来的2倍,则是原来的2倍。a.平衡常数b.HI的平衡浓度c.达到平衡的时间d.平衡时H2的体积分数(3)实验室用Zn和稀硫酸制取H2,反应时溶液中水的电离平衡移动(填“向左”“向右”或者“不”);若加入少量下列试剂中的,产生H2的速率将增大。a.NaNO3b.CuSO4c.Na2SO4d.NaHSO3(4)以H2为燃料可制成氢氧燃料电池。已知2H2(g)+O2(g)===2H2O(I)△H=-572KJ.mol-1某氢氧燃料电池释放228.8KJ电能时,生成1mol液态水,该电池的能量转化率为。104\n(2022·福建卷)J、L、M、R、T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J、R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右表;J元素最低负化合价的绝对值与其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等;M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1)M的离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元素T在周期表中位于第_____族。(2)J和氢组成的化合物分子有6个原子,其结构简式为______。(3)M和T形成的化合物在潮湿的空气中冒白色烟雾,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4)L的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甲的水溶液显碱性。①在微电子工业中,甲的水溶液可作刻蚀剂H2O2104\n的清除剂,所发生反应的产物不污染环境,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②一定条件下,甲在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分解反应(△H>0)并达平衡后,仅改变下表中反应条件x,该平衡体系中随x递增y递减的是_______(选填序号)。选项abcdx温度温度加入H2的物质的量加入甲的物质的量y甲的物质的量平衡常数K甲的转化率生成物物质的量总和(5)由J、R形成的液态化合物JR20.2mol在O2中完全燃烧,生成两种气态氧化物,298K时放出热量215kJ。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104\n(2022·上海卷)25.接触法制硫酸工艺中,其主反应在450℃并有催化剂存在下进行:1)该反应所用的催化剂是(填写化合物名称),该反应450℃时的平衡常数500℃时的平衡常数(填“大于”、“小于”或“等于”)。2)该热化学反应方程式的意义是.a.b.容器中气体的平均分子量不随时间而变化c.容器中气体的密度不随时间而变化d.容器中气体的分子总数不随时间而变化4)在一个固定容积为5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0.20molSO2和0.10molSO2,半分钟后达到平衡,测得容器中含SO30.18mol,则=mol.L-1.min-1:若继续通入0.20molSO2和0.10molO2,则平衡移动(填“向正反应方向”、“向逆反应方向”或“不”),再次达到平衡后,mol<n(SO3)<mol。0.10molO2时,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在此达到平衡时,SO3104\n的物质的量介于0.36和0.40之间。(2022·江苏卷)17.(8分)下表列出了3种燃煤烟气脱硫方法的原理。方法Ⅰ中氨水吸收燃煤烟气中的化学反应为:能提高燃煤烟气中去除率的措施有(填字母)。A.增大氨水浓度B.升高反应温度C.使燃煤烟气与氨水充分接触D.通入空气使转化为采用方法Ⅰ脱硫,并不需要预先除去燃煤烟气中大量的,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方法Ⅱ重要发生了下列反应:与反应生成的热化学方程式为。方法Ⅲ中用惰性电极电解溶液的装置如右图所示。阳极区放出气体的成分为。(填化学式)104\n(2022·重庆卷)29.(14分)钒(V)及其化合物广泛应用于工业催化、新材料和新能源等领域.(1)V2O5是接触法制硫酸的催化剂.①一定条件下,与空气反映tmin后,和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amol/L和bmol/L,则起始物质的量浓度为mol/L;生成的化学反应速率为mol/(L·min).②工业制硫酸,尾气用_______吸收.(2)全钒液流储能电池是利用不同价态离子对的氧化还原反应来实现化学能和电能相互转化的装置,其原理如下图所示.104\n①当左槽溶液逐渐由黄变蓝,其电极反应式为.②充电过程中,右槽溶液颜色逐渐由色变为色.③放电过程中氢离子的作用是和;充电时若转移的电子数为3.011023个,左槽溶液中n(H+)的变化量为.【2022高考真题精选】(2022·山东卷)2SO2(g)+O2(g)2SO3(g)是制备硫酸的重要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催化剂V2O5不改变该反应的逆反应速率B.增大反应体系的压强,反应速率一定增大C.该反应是放热反应,降低温度将缩短反应达到平衡的时间D.在t1、t2时刻,SO3(g)的浓度分别是c1、c2,则时间间隔t1~t2内,SO3(g)生成的平均速率为104\n(2022·浙江卷)已知:25℃时,Ksp[Mg(OH)2]=5.61×10-12,Ksp[MgF2]=7.42×10-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5℃时,饱和Mg(OH)2溶液与饱和MgF2溶液相比,前者的c(Mg2+)大B.25℃时,在Mg(OH)2的悬浊液中加入少量的NH4Cl固体,c(Mg2+)增大C.25℃时,Mg(OH)2固体在20mL0.01mol·L-1氨水中的Ksp比在20mL0.01mol·L-1NH4Cl溶液中的Ksp小D.25℃时,在Mg(OH)2悬浊液中加入NaF溶液后,Mg(OH)2不可能转化为MgF2(2022·四川卷)在一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X、Y,发生反应mX(g)====nY(g);ΔH=QkJ/mol。反应达到平衡时,Y的物质的量浓度与温度、气体体积的关系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n104\nB.Q<0C.温度不变,压强增大,Y的质量分数减少D.体积不变,温度升高,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2022·重庆卷)各可逆反应达平衡后,改变反应条件,其变化趋势正确的是( )【答案】D【解析】此题考查平衡状态的影响因素及平衡移动方向。A项,加入乙酸钠固体,增大(2022·广东卷)取五等份NO2,分别加入温度不同、容积相同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NO2(g)N2O4(g)ΔH<0反应相同时间后,分别测定体系中NO2的百分含量(NO2104\n%),并作出其随反应温度(T)变化的关系图。下列示意图中,可能与实验结果相符的是…( )(2022·江苏卷)I2在KI溶液中存在下列平衡:I2(aq)+I-(aq)(aq)某I2、KI混合溶液中,的物质的量浓度c()与温度T的关系如图所示(曲线上任何一点都表示平衡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I2(aq)+I-(aq)====(aq)的ΔH>0B.若温度为T1、T2,反应的平衡常数分别为K1、K2,则K1>K2C.若反应进行到状态D时,一定有v正>v逆D.状态A与状态B相比,状态A的c(I2)大104\n(2022·广东卷)硫酸锶(SrSO4)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一定时,Ksp(SrSO4)随c()的增大而减小B.三个不同温度中,313K时Ksp(SrSO4)最大C.283K时,图中a点对应的溶液是不饱和溶液D.283K下的SrSO4饱和溶液升温到363K后变为不饱和溶液(2022·广东卷)难挥发性二硫化钽(TaS2)可采用如下装置提纯。将不纯的TaS2104\n粉末装入石英管一端,抽真空后引入适量碘并封管,置于加热炉中。反应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不同温度区域,TaI4的量保持不变B.在提纯过程中,I2的量不断减少C.在提纯过程中,I2的作用是将TaS2从高温区转移到低温区D.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与TaI4和S2的浓度乘积成反比(2022·宁夏、辽宁卷)硫代硫酸钠溶液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S2O3+H2SO4====Na2SO4+SO2+S↓+H2O,下列各组实验中最先出现浑浊的是( )实验反应温度/℃Na2S2O3溶液稀H2SO4H2OV/mLc/(mol·L-1)V/mLc/(mol·L1-)V/mLA2550.1100.15B2550.250.210C3550.1100.15D3550.250.210(2022·天津卷)人体血液内的血红蛋白(Hb)易与O2结合生成HbO2,因此具有输氧能力。CO吸入肺中发生反应:CO+HbO2O2+HbCO,37℃104\n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220。HbCO的浓度达到HbO2浓度的0.02倍,会使人智力受损。据此,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CO与HbO2反应的平衡常数B.人体吸入的CO越多,与血红蛋白结合的O2越少C.当吸入的CO与O2浓度之比大于或等于0.02时,人的智力才会受损D.把CO中毒的病人放入高压氧仓中解毒,其原理是使上述平衡向左移动(2022·全国Ⅰ卷)下图表示反应X(g)4Y(g)+Z(g),ΔH<0,在某温度时X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有关该反应的描述正确的是( )A.第6min后,反应就终止了B.X的平衡转化率为85%C.若升高温度,X的平衡转化率将大于85%D.若降低温度,v正和v逆将以同样倍数减小104\n(2022·广东卷)已知汽车尾气无害化处理反应为2NO(g)+2CO(g)N2(g)+2CO2(g)。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升高温度可使该反应的逆反应速率降低B.使用高效催化剂可有效提高正反应速率C.反应达到平衡后,NO的反应速率保持恒定D.单位时间内消耗CO和CO2的物质的量相等时,反应达到平衡【答案】A【解析】本题以尾气处理反应为载体,考查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的相关知识。升温,(2022·北京卷)已知:H2(g)+I2(g)2HI(g);ΔH<0。有相同容积的定容密闭容器甲和乙,甲中加入H2和I2各0.1mol,乙中加入HI0.2mol,相同温度下分别达到平衡。欲使甲中HI的平衡浓度大于乙中HI的平衡浓度,应采取的措施是( )A.甲、乙提高相同温度B.甲中加入0.1molHe,乙不变C.甲降低温度,乙不变D.甲增加0.1molH2,乙增加0.1molI2104\n(2022·福建卷)某探究小组利用丙酮的溴代反应(CH3COCH3+Br2CH3COCH2Br+HBr)来研究反应物浓度与反应速率的关系。反应速率v(Br2)通过测定溴的颜色消失所需的时间来确定。在一定温度下,获得如下实验数据:实验序号初始浓度c/mol·L-1溴颜色消失所需时间t/sCH3COCH3HClBr2①0.800.200.0010290②1.600.200.0010145③0.800.400.0010145④0.800.200.0020580分析实验数据所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A.增大c(CH3COCH3),v(Br2)增大 B.实验②和③的v(Br2)相等C.增大c(HCl),v(Br2)增大 D.增大c(Br2),v(Br2)增大(2022·安徽卷)汽车尾气净化中的一个反应如下:NO(g)+CO(g)N2(g)+CO2(g)ΔH=-373.4kJ·mol-1在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平衡后,改变某一条件,下列示意图正确的是( )104\n(2022·江苏卷)联氨(N2H4)及其衍生物是一类重要的火箭燃料,N2H4与N2O4反应能放出大量的热。(1)已知:2NO2(g)====N2O4(g)ΔH=-57.20kJ·mol-1。一定温度下,在密闭容器中反应2NO2(g)N2O4(g)达到平衡。其他条件不变时,下列措施能提高NO2转化率的是______________(填字母)。A.减小NO2的浓度B.降低温度C.增加NO2的浓度D.升高温度(2)25℃时,1.00gN2H4(l)与足量N2O4(l)完全反应生成N2(g)和H2O(l),放出19.14kJ的热量。则反应2N2H4(l)+N2O4(l)====3N2(g)+4H2O(l)的ΔH=_______________kJ·mol-1。(3)17℃、1.01×105Pa,密闭容器中N2O4和NO2的混合气体达到平衡时,c(NO2)=0.0300mol·L-1、c(N2O4)=0.0120mol·L-1。计算反应2NO2(g)N2O4(g)的平衡常数K。(4)现用一定量的Cu与足量的浓HNO3反应,制得1.00L已达到平衡的N2O4和NO2的混合气体(17℃、1.01×105Pa),理论上至少需消耗Cu多少克?104\nkJ·mol-1向右移动,采取的措施有降低温度和增大气体压强,所以本题选BC。(4)计算中,要注意运用(3)题中的已知条件。(2022·浙江卷)超音速飞机在平流层飞行时,尾气中的NO会破坏臭氧层。科学家正在研究利用催化技术将尾气中的NO和CO转变成CO2和N2,化学方程式如下:2NO+2CO2CO2+N2为了测定在某种催化剂作用下的反应速率,在某温度下用气体传感器测得不同时间的NO和CO浓度如表:时间/s012c(NO)/mol·L-11.00×10-34.50×10-42.50×10-4c(CO)/mol·L-13.60×10-33.05×10-32.85×10-3 时间/s345104\nc(NO)/mol·L-11.50×10-41.00×10-41.00×10-4c(CO)/mol·L-12.75×10-32.70×10-32.70×10-3请回答下列问题(均不考虑温度变化对催化剂催化效率的影响):(1)在上述条件下反应能够自发进行,则反应的ΔH________0(填写“>”、“<”、“=”)。(2)前2s内的平均反应速率v(N2)=________。(3)在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___。(4)假设在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达到平衡时下列措施能提高NO转化率的是________。A.选用更有效的催化剂 B.升高反应体系的温度C.降低反应体系的温度 D.缩小容器的体积(5)研究表明:在使用等质量催化剂时,增大催化剂比表面积可提高化学反应速率。为了分别验证温度、催化剂比表面积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规律,某同学设计了三组实验,部分实验条件已经填在下面实验设计表中。实验编号T/℃NO初始浓度/mol·L-1CO初始浓度/mol·L-1催化剂的比表面积/m2·g-1Ⅰ2801.20×10-35.80×10-382Ⅱ 124Ⅲ350 124①请在上表空格中填入剩余的实验条件数据。②请在给出的坐标图中,画出上表中的三个实验条件下混合气体中NO浓度随时间变化的趋势曲线图,并标明各条曲线的实验编号。104\n(2022·山东卷)运用化学反应原理研究氮、氧等单质及其化合物的反应有重要意义。(1)合成氨反应N2(g)+3H2(g)2NH3(g),若在恒温、恒压条件下向平衡体系中通入氩气,平衡_________移动(填“向左”“向右”或“不”);使用催化剂________反应的ΔH(填“增大”“减小”或“不改变”)。(2)已知:O2(g)====(g)+e- ΔH1=1175.7kJ·mol-1PtF6(g)+e-==== ΔH2=-771.1kJ·mol-1104\n====(g)+ ΔH3=482.2kJ·mol-1则反应O2(g)+FtF6(g)====的ΔH=___________kJ·mol-1。(3)在25℃下,向浓度均为0.1mol·L-1的MgCl2和CuCl2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氨水,先生成________沉淀(填化学式),生成该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已知25℃时Ksp[Mg(OH)2]=1.8×10-11,Ksp[Cu(OH)2]=2.2×10-20。(4)在25℃下,将amol·L-1的氨水与0.01mol·L-1的盐酸等体积混合,反应平衡时溶液中c()=c(Cl-),则溶液显___________性(填“酸”“碱”或“中”);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NH3·H2O的电离常数Kb=__________。成Cu(OH)2沉淀。书写离子方程式时注意NH3·H2O是弱电解质,应写分子形式。(4)当104\n(2022·安徽卷)Fenton法常用于处理含难降解有机物的工业废水,通常是在调节好pH和Fe2+浓度的废水中加入H2O2,所产生的羟基自由基能氧化降解污染物。现运用该方法降解有机污染物p-CP,探究有关因素对该降解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设计]控制p-CP的初始浓度相同,恒定实验温度在298K或313K(其余实验条件见下表),设计如下对比实验。(1)请完成以下实验设计表(表中不要留空格)。实验编号实验目的T/KpHc/10-3mol·L-1H2O2Fe2+①为以下实验作参照29836.00.30②探究温度对降解反应速率的影响 ③ 298106.00.30[数据处理]实验测得p-CP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上图。(2)请根据上图实验①曲线,计算降解反应在50~150s内的反应速率:v(p-CP)=_____________mol·L-1·s-1。[解释与结论](3)实验①、②表明温度升高,降解反应速率增大。但温度过高时反而导致降解反应速率减小,请从Fenton法所用试剂H2O2的角度分析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实验③得出的结论是:pH等于10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思考与交流](5)实验时需在不同时间从反应器中取样,并使所取样品中的反应立即停止下来。根据上图中的信息,给出一种迅速停止反应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4\n【答案】(1)实验编号实验目的T/KpHc/10-3mol·L-1H2O2Fe2+① ② 31336.00.30③探究溶液的pH对降解反应速率的影响 (2022·上海卷)(1)在一定温度下,氧化铁可以与一氧化碳发生下列反应:Fe2O3(s)+3CO(g)2Fe(s)+3CO2(g)104\n①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该温度下,在2L盛有Fe2O3粉末的密闭容器中通入CO气体,10min后,生成了单质铁11.2g。则10min内CO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请用上述反应中某种气体的有关物理量来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某些金属氧化物粉末和Al粉在镁条的引燃下可以发生铝热反应。下列反应速率(v)和温度(T)的关系示意图中与铝热反应最接近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写出氢氧化铝在水中发生酸式电离的电离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欲使上述体系中Al3+浓度增加,可加入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0.015mol·(L·min)-1+H2O;碱式电离的离子方程式为Al(OH)3====Al3++3OH-,欲使Al3+104\n浓度增大,可加入盐酸、硫酸等以降低OH-浓度,使平衡向碱式电离的方向移动。(2022·宁夏、辽宁卷)2SO2(g)+O2(g)2SO3(g)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已知1molSO2(g)氧化为1molSO3(g)的ΔH=-99kJ·mol-1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A、C分别表示_________、_________,E的大小对该反应的反应热有无影响?_________。该反应通常用V2O5作催化剂,加V2O5会使图中B点升高还是降低?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2)图中ΔH=_________kJ·mol-1;(3)V2O5的催化循环机理可能为:V2O5氧化SO2时,自身被还原为四价钒化合物;四价钒化合物再被氧气氧化。写出该催化循环机理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如果反应速率v(SO2)为0.05mol·L-1·min-1,则v(O2)=_______mol·L-1·min-1、v(SO3)=_______mol·L-1·min-1;(5)已知单质硫的燃烧热为296kJ·mol-1,计算由S(s)生成3molSO3(g)的ΔH_______(要求计算过程)。104\n【2022高考真题精选】(2022·广东卷)对于反应2SO2(g)+O2(g)2SO3(g),能增大正反应速率的措施是( )A.通入大量O2 B.增大容器容积 C.移去部分SO3 D.降低体系温度(2022·上海卷)等质量的铁与过量的盐酸在不同的实验条件下进行反应,测定在不同时间t产生氢气体积V的数据,根据数据绘制得到下图,则曲线a、b、c、d所对应的实验组别可能是( )104\n组别c(HCl)/mol·L-1温度/℃状态12.025块状22.530块状32.550块状42.530粉末状A.4-3-2-1 B.1-2-3-4 C.3-4-2-1 D.1-2-4-3(2022·天津卷)对于平衡CO2(g)CO2(aq);ΔH=-19.75kJ·mol-1,为增大二氧化碳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应采用的方法是( )A.升温增压 B.降温减压C.升温减压 D.降温增压104\n(2022·广东卷)碘钨灯比白炽灯使用寿命长。灯管内封存的少量碘与使用过程中沉积在管壁上的钨可以发生反应:W(s)+I2(g)WI2(g) ΔH<0(温度T1<T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灯管工作时,扩散到灯丝附近高温区的WI2(g)会分解出W,W重新沉积到灯丝上B.灯丝附近温度越高,WI2(g)的转化率越低C.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是K=D.利用该反应原理可以提纯钨(2022·广东卷)将H2(g)和Br2(g)充入恒容密闭容器,恒温下发生反应H2(g)+Br2(g)2HBr(g) ΔH<0,平衡时Br2(g)的转化率为a;若初始条件相同,绝热下进行上述反应,平衡时Br2(g)的转化率为b。a与b的关系是( )A.a>b B.a=b C.a<b D.无法确定(2022·海南卷)X、Y、Z三种气体,取X和Y按1:1的物质的量之比混合,放入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X+2Y2Z,达到平衡后,测得混合气体中反应物的总物质的量与生成物的总物质的量之比为3:2,则Y的转化率最接近于:A.33% B.40% C.50% D.66%104\n (2022·宁夏卷)将固体NH4I置于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温度下发生下列反应:①NH4I(s)NH3(g)+HI(g);②2HI(g)H2(g)+I2(g) 达到平衡时,c(H2)=0.5mol·L-1,c(HI)=4mol·L-1,则此温度下反应①的平衡常数为A.9 B.16 C.20 D.25(2022·山东卷)高温下,某反应达平衡,平衡常数K=。恒容时,温度升高,H2浓度减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的焓变为正值B.恒温恒容下,增大压强,H2浓度一定减小C.升高温度,逆反应速率减小D.该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O+H2OCO2+H2104\n(2022·北京卷)工业上制备纯硅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SiCl4(g)+2H2(g)=Si(s)+4HCl(g);mol(Q>0)某温度、压强下,将一定量反应物通入密闭容器进行以上反应(此条件下为可逆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反应过程中,若增大压强能提高SiCl4的转化率B.若反应开始时SiCl4为1mol,则达平衡时,吸收热量为QkJC.反应至4min时,若HCl浓度为0.12mol/L,则H2的反应速率为0.03mol/(L·min)D.当反应吸收热量为0.025QkJ时,生成的HCl通入100mL1mol/L的NaOH溶液恰好反应(2022·四川卷)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H2(g)+I2(g)2HI(g),在温度T1和T2时,产物的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符合图示的正确判断是A.T1>T2,>0 B.T1>T2,<0104\nC.T1<T2,>0 D.T1<T2,<0(2022·全国Ⅱ)在相同温度和压强下,对反应CO2(g)+H2(g)CO(g)+H2O(g)进行甲、乙、丙、丁四组实验,实验起始时放入容器内各组分的物质的量见下表CO2H2COH2O甲amolamol0mol0mol乙2amolamol0mol0mol丙0mol0molamolamol丁amol0molamolamol上述四种情况达到平衡后,n(CO)的大小顺序是A.乙=丁>丙=甲 B.乙>丁>甲>丙C.丁>乙>丙=甲 D.丁>丙>乙>甲(2022·全国Ⅰ)已知:4NH3(g)+5O2(g)=4NO(g)+6H2(g),△H=-1025KJ/mol,该反应是一个可逆反应。若反应物起始物质的量相同,下列关于该反应的示意图不正确的是104\n(2022·重庆卷)N2O5是一种新型硝化剂,其性质和制备受到人们的关注。(1)N2O5与苯发生硝化反应生成的硝基苯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一定温度下,在恒容密闭容器中N2O5可发生下列反应:2N2O5(g)4NO2(g)+O2(g);ΔH>0①反应达平衡后,若再通入一定量氮气,则N2O5的转化率将_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②下表为反应在T1温度下的部分实验数据:t/s05001000c(N2O5)/mol·L-15.003.522.48则500s内N2O5的分解速率为__________。③在T2温度下,反应1000s时测得NO2的浓度为4.98mol·L-1,则T2___________T1。(3)下图所示装置可用于制备N2O5,则N2O5在电解池的_______区生成,其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4\n(1)硝基苯的结构简104\n(2022·上海卷)在2L密闭容器内,800℃时反应2NO(g)+O2(g)2NO2(g)体系中,n(NO)随时间的变化如表:时间/s012345n(NO)/mol0.0200.0100.0080.0070.0070.007(1)写出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__________。已知:K300℃>K350℃,则该反应是_______________热反应。(2)下图中表示NO2的变化的曲线是_____________。用O2表示从0—2s内该反应的平均速率v=_________。(3)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_____。a.v(NO2)=2v(O2)b.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c.v逆(NO)=2v正(O2)d.容器内密度保持不变(4)为使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增大,且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是_________。a.及时分离出NO2气体b.适当升高温度c.增大O2的浓度d.选择高效催化剂104\na.v(NO2)不能说明是NO2生成的速率还是减少的速率,同理v(O2)也是如此,因此不能判(2022·海南卷)反应A(g)+B(g)C(g)+D(g)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04\n(1)该反应是__________反应(填“吸热”“放热”);(2)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升高温度,A的转化率________(填“增大”“减小”“不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反应体系中加入催化剂对反应热是否有影响?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4)在反应体系中加入催化剂,反应速率增大,E1和E2的变化是:E1_________,E2________(填“增大”“减小”“不变”)。(2022·宁夏卷)已知可逆反应:M(g)+N(g)P(g)+Q(g),△H>0,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某温度下,反应物的起始浓度分别为:c(M)=1mol·L-1,c(N)=2.4mol·L-1104\n;达到平衡后,M的转化率为60%,此时N的转化率为 ; (2)若反应温度升高,M的转化率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若反应温度不变,反应物的起始浓度分别为:c(M)=4mol·L-1;c(N)=amol·L-1;达到平衡后,c(p)=2mol·L-1,a= ; (4)若反应温度不变,反应物的起始浓度为:c(M)=c(N)=1mol·L-1,达到平衡后,M的转化率为 。(2022·全国Ⅱ)红磷P(s)和Cl2(g)发生反应生成PCl3(g)和PCl5(g)。反应过程和能量关系如图所示(图中的△H表示生成1mol产物的数据)。104\n根据上图回答下列问题:(1)P和Cl2反应生成PCl3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2)PCl5分解成PCl3和Cl2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上述分解反应是一个可逆反应。温度T1时,在密闭容器中加入0.80molPCl5,反应达平衡时PCl5还剩0.60mol,其分解率α1等于 ;若反应温度由T1升高到T2,平衡时PCl5的分解率为α2,α2 α1(填“大于”、“小于”或“等于”);(3)工业上制备PCl5通常分两步进行,先将P和Cl2反应生成中间产物PCl3,然后降温,再和Cl2反应生成PCl5。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P和Cl2分两步反应生成1molPCl5的△H3=____________,P和Cl2一步反应生成1molPCl5的△H4__________△H3(填“大于”、“小于”或“等于”)。(5)PCl5与足量水充分反应,最终生成两种酸,其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4\nPCl3(g) ΔH=-306kJ·mol-1。(2)ΔH=生成物总能量-反应物总能量,反应PCl3(g)+Cl2(g)PCl5(g) ΔH=-93kJ·mol-1,故反应PCl5(g)PCl3(g)+Cl2(g) ΔH=+93kJ·mol-1。(2022·江苏卷)将一定量的SO2和含0.7mol氧气的空气(忽略CO2)放入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550℃时,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反应:2SO2+O22SO3(正反应放热)。反应达到平衡后,将容器中的混合气体通过过量NaOH溶液,气体体积减少了21.28L;再将剩余气体通过焦性没食子酸的碱性溶液吸收O2,气体的体积又减少了5.6L(以上气体体积均为标准状况下的体积)。(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请回答下列问题:(1)判断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填字母)104\na.SO2和SO3浓度相等 b.SO2百分含量保持不变c.容器中气体的压强不变 d.SO3的生成速率与SO2的消耗速率相等e.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2)欲提高SO2的转化率,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填字母) a.向装置中再充入N2 b.向装置中再充入O2c.改变反应的催化剂 d.升高温度(3)求该反应达到平衡时SO3的转化率(用百分数表示)。(4)若将平衡混合气体的5%通入过量的BaCl2溶液,生成沉淀多少克?104\n(2022·广东卷)某探究小组用HNO3与大理石反应过程中质量减小的方法,研究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所用HNO3浓度为1.00mol·L-1、2.00mol·L-1,大理石有细颗粒与粗颗粒两种规格,实验温度为298K、308K,每次实验HNO3的用量为25.0mL、大理石用量为10.00g。(1)请完成以下实验设计表,并在实验目的一栏中填出对应的实验编号:实验编号T/K大理石规格HNO3浓度/mol·L-1实验目的①298粗颗粒2.00(Ⅰ)实验①和②探究HNO3浓度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Ⅱ)实验①和__________探究温度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Ⅲ)实验①和____________探究大理石规格(粗、细)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② ③ ④ (2)实验①中CO2质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见下图:104\n依据反应方程式CaCO3+HNO3Ca(NO3)2+CO2↑+H2O,计算实验①在70—90s范围内HNO3的平均反应速率(忽略溶液体积变化,写出计算过程)。(3)请在答题卡的框图中,画出实验②、③和④中CO2质量随时间变化关系的预期结果示意图。【答案】(1)实验编号T/K大理石规格HNO3浓度/mol·L-1实验目的①298粗颗粒2.00(Ⅰ)实验①和②探究HNO3浓度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Ⅱ)实验①和③探究温度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Ⅲ)实验①和④探究大理石规格(粗、细)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②298粗颗粒1.00③308粗颗粒2.00④298细颗粒2.00(2)①70至90s,CO2生成的质量为:m(CO2)=0.95g-0.85g=0.1g104\n(2022·江苏卷)“温室效应”是全球关注的环境问题之一。CO2是目前大气中含量最高的一种温室气体。因此,控制和治理CO2是解决温室效应的有效途径。⑴下列措施中,有利于降低大气中CO2浓度的有: 。(填字母)a.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 b.植树造林,增大植被面积c.采用节能技术 d.利用太阳能、风能⑵将CO2转化成有机物可有效实现碳循环。CO2转化成有机物的例子很多,如:a.6CO2+6H2OC6H12O6 b.CO2+3H2CH3OH+H2Oc.CO2+CH4CH3COOH d.2CO2+6H2CH2=CH2+4H2O以上反应中,最节能的是 ,原子利用率最高的是 。⑶文献报道某课题组利用CO2催化氢化制甲烷的研究过程如下:104\n反应结束后,气体中检测到CH4和H2,滤液中检测到HCOOH,固体中检测到镍粉和Fe3O4。CH4、HCOOH、H2的产量和镍粉用量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仅改变镍粉用量,其他条件不变):研究人员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结论:HCOOH是CO2转化为CH4的中间体, 即:CO2HCOOHCH4①写出产生H2的反应方程式 。②由图可知,镍粉是 。(填字母)a.反应Ⅰ的催化剂b.反应Ⅱ的催化剂c.反应Ⅰ、Ⅱ的催化剂d.不是催化剂③当镍粉用量从1mmol增加到10mmol,反应速率的变化情况是 。(填字母)a.反应Ⅰ的速率增加,反应Ⅱ的速率不变b.反应Ⅰ的速率不变,反应Ⅱ的速率增加c.反应Ⅰ、Ⅱ的速率均不变104\nd.反应Ⅰ、Ⅱ的速率均增加,且反应Ⅰ的速率增加得快e.反应Ⅰ、Ⅱ的速率均增加,且反应Ⅱ的速率增加得快f.反应Ⅰ的速率减小,反应Ⅱ的速率增加【最新模拟】1.(2022·房山模拟)一定温度下,在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A(g)+2B(g)xC(g) ΔH<0,B、C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K27-1。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x=2B.反应开始2min内,v(C)=0.1mol·L-1·min-1C.2min后,降低温度平衡向右移动D.当容器内混合气体压强不再改变时,反应体系达到化学平衡状态104\n2.(2022·福州一中模拟)在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1molN2和4molH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达到平衡时,H2的转化率为25%,则平衡时的氮气的体积分数接近于( )A.5% B.10% C.15% D.20%3.(2022·河北模拟)—定条件下,在一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mA(g)+nB(g)qC(g) ΔH>0,C的体积分数变化如图实线a所示,若开始只改变某一条件,C的体积分数如图虚线b所示,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所改变的条件可能是加压B.所改变的条件可能是加入催化剂C.所改变的条件可能是升高温度D.增大压强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不变4.(2022·湖北重点中学联考]某密闭容器中充入等物质的量的气体A和B,一定温度下发生反应:A(g)+xB(g)2C(g),达到平衡后,只改变反应的一个条件,测得容器中物质的浓度、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如图K29-3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图K29-3104\nA.8min时表示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B.前20minA的反应速率为0.05mol/(L·min)C.反应方程式中的x=1,30min时表示增大压强D.40min时改变的条件是升高温度,且正反应为吸热反应5.(2022·江西模拟)汽车尾气里含有的NO气体是由于内燃机燃烧的高温引起氮气和氧气反应所致:N2(g)+O2(g)2NO(g) ΔH>0,已知该反应在2404℃时,平衡常数K=64×10-4。请回答:(1)某温度下,向2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N2和O2各1mol,5分钟后O2的物质的量为0.5mol,则N2的反应速率________。(2)假定该反应是在恒容条件下进行,判断该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________。A.消耗1molN2同时生成1molO2B.混合气体密度不变C.混合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D.2v(N2)正=v(NO)逆(3)将N2、O2的混合气体充入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下列变化趋势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4)向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充入等物质的量的N2和O2,达到平衡状态后再向其中充入一定量NO,重新达到化学平衡状态。与原平衡状态相比,此时平衡混合气中NO的体积分数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5)该温度下,某时刻测得容器内N2、O2、NO的浓度分别为2.5×10-1mol/L、4.0×10-2mol/L和3.0×10-3mol/L,此时反应________________(填“处于化学平衡状态”、“向正反应方向进行”或“向逆反应方向进行”),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4\n6.(2022安徽淮南一模)工业上采用乙烯和水蒸气合成乙醇的原理为:CH2=CH2(g)+H2O(g)CH3CH2OH(g)。下图是乙烯的转化率随温度、压强的变化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为吸热反应B.工业上采用7MPa左右,250~300℃,是综合考虑反应速率和乙醇的产率等因素的结果C.相同温度下,压强越大,乙烯的转化率越大,平衡常数越大D.给予足够的压强和适当的温度,可实现乙烯的转化率为100%化率不可能为100%。104\n7.(2022安徽“江南十校”3月联考)已知反应mX(g)+nY(g)qZ(g)+pW(s)的ΔH<0,m+n>q,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时,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A.通入氦气使密闭容器中压强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B.增加X的物质的量,混合气体的密度减小C.降低温度,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增大D.X的正反应速率是Y的逆反应速率的m/n倍8.(2022安徽合肥一模)在一定条件下,将PCl3(g)和Cl2(g)充入体积不变的2L密闭容器中发生下述反应:PCl3(g)+Cl2(g)PCl5(g);5min末达到平衡,有关数据如右表。PCl3(g)Cl2(g)PCl5(g)初始浓度(mol•L—1)2.01.00平衡浓度(mol•L—1)C1C20.4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若升高温度,反应的平衡常数减小,则正反应为吸热B.反应5min内,v(PCl3)=0.08mol•L-1•min-1C.当容器中为1.2molCl2时,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D.平衡后移走2.0molPCl3和1.0molCl2,在相同条件下再达平衡时,c(PCl5)<0.2mol•L-1【答案】A104\n9.(2022山东临沂期末)无水氯化铝是一种重要韵催化剂,工业上由Al2O3制备无水氯化铝的反应为:2Al2O3(s)+6Cl2(g)4AlCl3(g)+3O2(g)ΔH>0。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增大反应体系的压强,反应速率可能加快B.加入碳粉,平衡向右移动,原因是碳与O2反应,降低了生成物的浓度且放出热量C.电解熔融的Al2O3和AlCl3溶液均能得到单质铝D.将AlCl36H2O在氯化氢气流中加热,也可制得无水氯化铝10.(2022河南开封二检)已知在25℃时,FeS、CuS的溶度积常数(Ksp)分别为6.3×10-18、1.3×10-36。常温时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除去工业废水中的Cu2+可以选用FeS作沉淀剂B.向H2S的饱和溶液中通入少量SO2气体溶液的酸性增强C.因为H2SO4是强酸,所以反应:CuSO4十H2S=CuS↓+H2SO4不能发生D.将足量的CuSO4溶解在0.1mol/L的H2S溶液中,溶液中Cu2+的最大浓度为1.3×10-35mol/L11.(2022上海宝山期末)一密闭体系中发生反应:2SO2(g)+O2(g)2SO3(g),下图表示该反应的速率(v)在某一时间(t)段内的变化。则下列时间段中,SO3的百分含量最高的是104\nA.t0→t1B.t2→t3C.t3→t4D.t5→t612.(2022湖北黄冈中学模拟)运用化学反应原理研究碳及其化合物的反应有重要意义。(1)在一体积为10L的容器中,通入一定量的CO和H2O,在850℃时发生如下反应:CO(g)+H2O(g)CO2(g)+H2(g)。CO和H2O浓度变化如上图。①0~4min的平均反应速率v(CO2)=________。②下列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a.每消耗1molCO2的同时生成1molH2Ob.体系压强保持不变c.v正(CO)=v逆(CO2)d.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e.混合气体中H2O的体积分数保持不变f.CO2和H2的体积比保持不变t℃时物质浓度(mol·L-1)的变化时间/minCOH2OCO2H200.2000.3000020.1380.2380.0620.0623c1c2c3c34c1c2cc3104\n3[来源:学科网]50.1160.2160.08460.0960.2660.104③t℃(高于850℃)时,在相同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容器内各物质的浓度变化如上表。c1的数值大于0.08mol·L-1,则该反应正反应的反应热ΔH________0(填“>”或“<”)。反应在4~5min间,平衡向逆方向移动,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表中5~6min之间数值发生变化,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a.通入一定量氮气 b.增加了水蒸气的量c.使用催化剂 d.增加氢气的浓度e.降低温度(2)煤气化制合成气的主要化学反应为:C(s)+H2O(g)CO(g)+H2(g) ΔH>0。下列能增大碳的转化率的措施是________。(填字母代号)A.加入C(s)B.加入H2O(g)C.升高温度D.增大压强13.(2022海淀区模拟)在容积为2.0L的密闭容器内,物质D在T℃时发生反应,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的量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下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从反应开始到第一次达到平衡时,A物质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mol·(L·min)-1。(2)根据上图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____________。104\n(3)第5min时,升高温度,A、B、D的物质的量变化如上图,则该反应的正反应是________(填“放热”或“吸热”)反应,反应的平衡常数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下同),B的反应速率________。(4)若在第7min时增加D的物质的量,A的物质的量变化正确的是________(用图中a、b、c的编号回答)。(5)一定温度下,在1L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N2和3molH2并发生反应。若容器容积恒定,10min达到平衡时,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为原来的9/10,则N2的转化率α(N2)=______。14.(2022石家庄质检)已知反应①Fe(s)+CO2(g)FeO(s)+CO(g) ΔH=akJ·mol-1,平衡常数为K;反应②CO(g)+1/2O2(g)===CO2(g) ΔH=bkJ·mol-1;反应③Fe2O3(s)+3CO(g)===2Fe(s)+3CO2(g) ΔH=ckJ·mol-1。测得在不同温度下,K值如下:温度/℃500700900K1.001.472.40(1)若500℃时进行反应①,CO2的起始浓度为2mol·L-1,CO的平衡浓度为________。(2)反应①为___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反应。(3)700℃时反应①达到平衡,要使该平衡向右移动,其他条件不变时,可以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填序号)。A.缩小反应器体积 B.通入CO2C.升高温度到900℃D.使用合适的催化剂E.增加Fe的量(4)下列图像符合反应①的是________(填序号)(图中v为速率,φ为混合物中CO含量,T为温度且T1>T2)。104\n(5)由反应①和②可求得,反应2Fe(s)+O2(g)===2FeO(s)的ΔH=________。(6)请运用盖斯定律写出Fe固体被O2氧化得到Fe2O3固体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2022济南模拟)(1)将等量的CO(g)和H2O(g)分别通入到容积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CO(g)+H2O(g)CO2(g)+H2(g)ΔH=akJ·mol-1,得到下列数据:实验组温度[/℃起始量/mol平衡量/mol达到平衡所需时间/minH2OCOH21650241.652900240.9t104\n①在实验1中,以v(CO2)表示该反应前5分钟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mol·L-1·min-1;②在实验2中,t________5。(填“大于”“小于”或“等于”);③a______0(填“大于”“小于”或“等于”)。(2)在密闭容器中充有10molCO与20molH2,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CO(g)+2H2(g)CH3OH(g),CO的转化率(α)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如图所示。①p1______p2(填“大于”“小于”或“等于”);②若A、B两点表示在某时刻达到的平衡状态,此时在A点时容器的体积为10L,则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K=______________;③若A、C两点都表示达到的平衡状态,则自反应开始到达平衡状态所需的时间tA________tC(填“大于”“小于”或“等于”);④在不改变反应物用量情况下,为提高CO转化率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⑤达到平衡后将容器的容积压缩到原来的1/2,其他条件不变,对平衡体系产生的影响是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A.c(H2)减少B.正反应速率加快,逆反应速率减慢C.CH3OH的物质的量增加D.重新平衡时,c(H2)/c(CH3OH)减小104\n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