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22】高考历史5年高考真题精选与最新模拟专题18现代中国的三大理论成果与科教、文化【2022高考试题】(2022·福建卷)学者殷海光在论及五四运动时,认为它以iconoclasm(打倒偶像)和enlightenment(启蒙)为动力,是一场“中国知识最光荣的运动”。在他看来,这场运动主要倡导( )A.自强与求富B.进化与革新C.改良与革命D.民主与科学(2022·广东卷)词语和概念的变化,可以为探究历史提供重要信息。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在中国,对science的翻译经历了从“格致”到“科学”的用词变化。中国古代本有“科学”一词,如宋人文集中有“自科学之兴,世为士者往往困于一日之程文,甚至于老死而或不遇”之句。明末清初,受古代“格物致知”的影响,时人将science意译为“格致”。19世纪中叶后,“研格致,营制造者,乘时而起”,“格致”一词大量使用。19世纪末,梁启超等效仿日本的做法,将science译为“科学”,呼吁“从事科学,讲求政艺”。民国初年,学界还将science音译作“塞因斯”,意在强调科学的理性精神。——据《近代汉字术语创制的两种类型》等材料二 随着“代议制民主”概念的形成和逐渐流传,民主概念发生了重大的转化。不仅古代“直接民主”是“民主”,而且近代“间接民主”也是“民主”。随着后一种民主在实践中的不断扩展和完善,它几乎成了人们所知的西方民主的惟一形态,日常使用的“民主”一词,指的已不是古代直接民主。——据《美国革命时期民主概念的演变》等(1)材料一中的中国古代“科学”一词与何种选官制度相关?程朱理学中“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什么?14\n(2)19世纪中叶以后,从“格致”到“赛因斯”,反映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内容经历了怎样的变化?并分析变化的原因。(3)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从西方民主政治发展的角度,简要分析“民主”概念变化的原因。(4)从“经济”“中学”“粉丝”3个词语中任选1个,说明其含义或用法的历史变化。(2022·海南卷)1918年1月,孙中山说:“此后我国形势,应注重于西北。若俄国现在之革命政府能稳固,则我可于彼方图大发展也。”对这段话的正确理解是,孙中山( )A.已经确立三大政策B.决定走俄国人的路C.认为中国革命与世界革命存在关联D.确定了日后国民革命的战略(2022·广东卷)周恩来说:“共产国际的领导同志都还担心我们离工人阶级太远了。我说我们在农村里经过长期斗争的锻炼,有毛泽东同志的领导,完全可以无产阶级化。共产国际的一些同志听了之后大哗,不以为然。”对这段话的正确理解是( )A.中国工人阶级尚未登上政治舞台B.共产国际反对农民参加中国革命C.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D.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答案】D 【解析】14\n本题考查中国共产党与共产国际的关系。材料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不再盲目听从共产国际的意见,而是有了自己对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独立见解,故选D项。A项错误,早在五四运动时工人阶级就已登上政治舞台;B项错误,共产国际并不反对农民参加中国革命;C项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外交政策。【2022高考真题精选】(2022年上海卷文综10)右图是中国近代史上某革命组织机关刊物的书影,该组织是A.兴中会B.光复会C.强学会D.同盟会【答案】D【解析】根据课本知识,图中所示《民报》是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的机关博物。(2022年四川卷文综17)图5是一幅驳斥清末“民智未开”观点的漫画,它试图传达的观念是A.反满兴汉B.官逼民反C.政治民主D.暴力革命【2022年高考真题精选】(10年广东卷)17下列说法体现了“双百”方针内涵的是14\nA.“要革命派,不要流派”B.争论会引起党内思想不一致”C.“让样板戏占领革命舞台”D.“不打棍子、不戴帽子、不抓辫子”(10年四川卷)17.中国革命成功的关键在于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社会具体情况相结合。下述毛泽东的革命斗争策略中,与此认识相吻合的有①重视农村根据地建设②重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③重视共产国际的指导④重视工农运动有机结合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B【解析】只有①②④三项才是“与中国社会具体情况结合”,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10年上海历史卷)26.毛泽东思想被确定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在A.中共七大B.遵义会议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D.中共十二大(10年重庆卷)17.1913年2月,一位国民党领导人在国民党湖北支部举行的欢迎会上说:“我们此时要致力于选举运动,……要在国会里头,获得过半数以上的议席,进而在朝,就能组成一党的责任内阁。”这位领导人是A.孙中山B.蔡锷C.宋教仁D.黄兴答案:C解析:题目的几个关键词,1913年、国国民党、国会、责任内阁,可以判断是宋教仁,改组国民党之后成为第一大党,希望能组建责任制内阁。14\n(10年山东卷)13.1938年10月,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六届六中全会上所作的政治报告中指出:没有抽象的马克思主义,只有具体的马克思主义。他在这里强调的是A.少谈些抽象的主义,多研究具体的问题B.马克思主义必须与中国具体的实践相结合C.必须研究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具体历史条件D.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方法比基本原理更重要【2022高考真题精选】1.(2022年重庆文综,12)1901年1月,清廷发布上谕:“世有万古不易之常经,无一成不变之治法。……盖不易者三纲五常,昭然如日星之照世。而可变者令甲令乙,不妨如琴瑟之改弦。”这里的“改弦”指的是()A.洋务运动B.百日维新C.清末新政D.预备立宪【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词是“1901年”和“清廷”,可知是清末新政。【答案】C2.(2022年上海单科,28)当历史学家谈起《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反法西斯主义、黑人民权运动等史实时,人们会不由自主地想到下列哪一概念?()A.共和B.社会保障C.人权D.君主立宪3.(2022年上海单科,21)在20世纪上半叶的革命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人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独特道路,这条道路是()A.采取暴力革命B.领导工人运动14\nC.农村包围城市D.国共两党合作【解析】注意题干时间:20世纪上半叶,独特的革命道路是指“工农武装割据”、农村包括城市。【答案】C4.(2022年山东基本能力,11)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就是包括,以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将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②科学发展观③邓小平理论按照形成的先后顺序填入空格,正确的是A.①②③B.①③②C.②①③D.③①②1.(2022广东单科,7)《民报》创刊号刊登黄帝像(见下图)的主要目的是()A.提倡民主自由B.宣传排满革命C.倡导个人崇拜D.反对帝国主义答案B2.(2022广东理基,63)“各班会党日昌明……男子共和争促进”。该情形出现于()A.辛亥革命时期B.义和团运动时期C.抗日战争时期D.太平天国运动时期答案A3.(2022海南单科,17)列宁在辛亥革命后指出,孙中山的思想首先是同“防止资本主义的愿望结合在一起的”。列宁具体指的是孙中山的()14\nA.民族主义思想B.民权主义思想C.民生主义思想D.国民革命思想答案C【最新模拟】1.20世纪五六十年代是极不寻常的时期,当时面对严峻的国际形势,为抵制帝国主义的武力威胁和核讹诈,50年代中期,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党中央领导集体,根据当时的国际形势,为了保卫国家安全、维护世界和平,高瞻远瞩,果断地制定的决策是( )A.科教兴国 B.863计划C.载人航天工程D.两弹一星2.2022年1月11日上午,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大会给谷超豪、孙家栋两位院士颁发了2022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这个奖项每年授予人数不超过2名,获奖者必须在当代科学技术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或者在科学技术发展中有卓越建树;在科学技术创新、科学技术成果转化和高技术产业化中,创造巨大经济效益或者社会效益。这则材料说明( )①坚持科教兴国战略,是我国一项重要政策 ②应该坚持把科技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 ③知识和科技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④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必须尊重知识和人才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能力。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的召开和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颁发,体现了党和国家对科技教育的重视,也是为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到来的重大举措,故①②③④都正确。答案: A3.14\n1955年,植物学家胡先骕因为批评前苏联生物学家李森科而遭到批判。周恩来与中科院负责人谈话:“科学是科学,政治是政治……如果李森科不对,我们没有理由为李森科辩护,我们就向被批评的胡先骕承认错误。”该谈话( )A.体现了“双百”方针的精神B.实现了思想路线上的拨乱反正C.反映了学术问题政治化的要求D.蕴含了“科教兴国”的战略思想4.邮票是国家的名片,还具有历史档案的功能。右图是标题为《毛主席的革命文艺路线胜利万岁》系列邮票的一张,根据所学知识,此邮票应该发行于( )A.过渡时期B.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C.“文革”时期D.改革开放以来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分析能力。从邮票名称“革命文艺路线”可以推断邮票反映的是“文化大革命”时期。答案: C5.下图为恢复高考制度以来报考与录取人数变化示意图。此图不能反映( )A.高等教育越来越受民众重视B.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逐步发展为大众教育C.“文革”严重影响了高校正常招生14\nD.高等教育质量不断提升6.邓小平曾在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上提出:“我们国家要赶上世界先进水平,从何着手呢?我想,要从科学和教育着手”,“不抓科学、教育,四个现代化就没有希望,就成为一句空话”。在此基础上,中国政府于20世纪90年代进一步提出( )A.“载人航天工程”B.“双百”方针C.“科教兴国”战略D.“三个面向”方针7.该作品以19世纪法国社会为背景,以离奇的情节和对人物性格入木三分的刻画,歌颂了人世间的美、善和光明,鞭挞了丑、恶与黑暗,是一部典型的浪漫主义文学作品。这部作品是( )A.《西风颂》B.《巴黎圣母院》C.《安娜·卡列尼娜》D.《人间喜剧》8.19世纪初期,世界文学艺术作品紧密结合社会现实,从侧面揭示和抨击了当时的社会,充分体现了工业革命时代人们的浪漫情怀。下列作品最能体现这一时代特征的是( )A.《人间喜剧》B.《自由引导人民》C.《伏尔加河上的纤夫》D.《围着时钟摇吧》解析: 首先根据题干提供的艺术特征可以判断这种文学艺术作品是浪漫主义文学作品,然后根据时间“19世纪初期”逐项分析排除。《人间喜剧》《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是现实主义作品,《围着时钟摇吧》是20世纪50年代摇滚乐的代表作品,排除A、C、D三项。答案: B9.乔治·戈登·拜伦在他的作品里塑造了一批“拜伦式英雄”:远离社会、孤傲、狂热、充满反抗精神,甚至不惜付出生命。其作品风格属于( )14\nA.现代主义B.现实主义C.浪漫主义D.印象主义10.瑞典文学院2022年10月8日宣布,将2022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德国女作家和诗人赫塔·穆勒。瑞典文学院在颁奖词中说,穆勒的作品“兼具诗歌的凝练和散文的率直,描写了一无所有、无所寄托者的境况”,体现了作家具有( )A.古典主义风格B.浪漫主义风格C.现代主义风格D.现实主义风格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从作家“描写了一无所有、无所寄托者的境况”这一评述语可以看出,作家关注社会现实,具有较突出的现实主义风格。答案: D11.2022年2月4日新华社报道,佳士得拍卖行2日在伦敦举行的拍卖会上,毕加索为他的第二任妻子杰奎琳绘制的肖像画(右图)以810万英镑(约合1300万美元)的成交价拍出。观察右图,该画作所属的绘画流派是( )A.浪漫主义B.现实主义C.印象派D.现代主义14\n解析: 本题考查世界近现代美术流派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并从该画的创作手法上看,其应属于现代主义流派。答案: D12.(影视艺术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影响主要有( )①以其特有的技术手段,使人感受到视觉冲击和心灵启迪②丰富和充实了人们的生活 ③促进了社会制度的更替④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③④1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依我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从长远看,要注重教育和科技……我们要千方百计,在别的方面忍耐些,甚至牺牲一点速度,把教育问题解决好。——邓小平材料二 教育对提高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作用。我们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认真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教育创新,深化教育改革,不断强化素质教育,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和人才保证。——胡锦涛请回答:(1)“文革”后初期,最牵动人心、最能说明“把教育问题解决好”的事件是什么?起了怎样的作用?(10分)(2)邓小平在教育方面的主要贡献有哪些?(10分)(3)材料二对教育发展提出了哪些具体要求?(4分)14\n14.文艺作品是反映现实生活的一面镜子。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二幅不同时期以圣母和圣婴为题材的宗教绘画作品。材料二 右图是1907年毕加索创作的作品《亚威农少女》。当时有人批评道:“(他)好像在表示我们应该换换口味,用麻屑和石蜡来代替我们吃惯的东西。”而直到30年后的1937年,《亚威农少女》的价值才为人们所认识,这一年它的转让价是240万美元。因为,这是毕加索对以往艺术方法的彻底诀别,成为一个新的美术画派的风云人物。(1)你认为材料一中哪一幅绘画作品是文艺复兴的产物?请说明你的理由。(10分)(2)材料二中“新的美术画派”有何特点?(6分)解析:本题围绕近代文学、艺术的发展历程命题。回答时要注意文学、艺术和时代的密切联系,注意它所出现的时代背景,即把文学、艺术的内在含义发展放到具体的时代背景下理解。答案:(1)图二。理由:图一带有中世纪呆板拘谨的宗教气息,神情呆滞,不可亲近;图二则洋溢着母性的慈爱和幸福,像是一位普通的母亲,展示了人性的美。(10分)(2)特点:对色彩和视角进入深入研究,采用夸张、变形与抽象的表现方法,大胆运用各种新材料。(6分)14\n15.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雪莱《西风颂》材料二 我的作品有它的地理,有它的谱系和它的家族,它的场所和它的特产,它的人物和它的事件,正如法国有它的盾徽,有它的贵族和平民,有它的手艺者和农民,有它的政治家和花花公子,有它的军队一样,总之,有它的整个社会!——巴尔扎克《人间喜剧·序言》材料三 爱斯特拉冈:咱们走吧。弗拉季米尔:咱们不能。爱斯特拉冈:为什么不能?弗拉季米尔:咱们在等待戈多。——贝克特《等待戈多》请回答:(1)材料一作品的突出特征是什么?(6分)(2)材料二与材料一的风格有何不同?(6分)(3)概括材料三作品的艺术特点?(8分)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905年爱因斯坦发表《论动体的电动力学》,为物理学的发展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为纪念这一成果诞生100周年,2022年被定为世界物理年。(1)19世纪以来物理学取得了巨大成就。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表格。(9分)14\n科学家创立的科学理论牛顿爱因斯坦量子假说(2)新中国成立后,物理学理论的应用推动了中国国防和空间科技的发展。图一、图二反映了我国哪两大科技成就?(6分)20世纪初,爱因斯坦提出的物理学理论为核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爱因斯坦得知美国向广岛和长崎投下原子弹,平民伤亡惨重时,感到非常痛心。他说,致信罗斯福提议研制核武器,是自己一生最大的错误和遗憾。他甚至懊悔当初从事科研,“早知如此,我宁可当个修表匠。”(3)就科技发展对人类社会的影响,简要谈谈你的看法。(5分)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