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22】高考地理5年高考真题精选与最新模拟专题19自然灾害与防治(选修5)【2022年高考真题精选】(2022·北京卷)图4是某地区大地震后救灾工作程序示意图。读图,回答8~9题。图48.图中所示救灾工作程序还可能适用于( )A.鼠害 B.洪涝C.旱灾D.寒潮9.为降低大城市震后救灾活动强度,应采取的主要防灾减灾措施包括( )①完善城市功能区划②调整产业结构③人口外迁④房屋加固⑤组建志愿者队伍⑥避灾自救技能培训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③④⑤⑥D.①④⑤⑥【答案】D 【解析】34\n本题主要考查防御自然灾害采取的措施以及论证和探究地理问题的能力。为降低大城市灾后救灾强度,可以先期完善城市功能规划,使城市各功能区布局合理;对房屋加固可以减少地震中房屋倒塌的几率;组建自愿者队伍可以在灾后紧急救援过程中发挥作用;避灾自救技能培训可以减少灾害中的人员伤亡。而人口外迁和产业结构调整不是解决此类问题的根本办法。(2022·福建卷)[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红层地貌是地质历史时期红色砂砾岩等岩层上发育的侵蚀地貌,多陡崖,岩性具有软硬互层特点。图16示意中国某区域红层地貌的分布。读图回答下列问题。图16(1)指出图示红层地貌区由外力作用引起的主要地质灾害类型,并说明该类灾害形成的自然原因。(2)简述红层地貌区地质灾害的主要危害。【解析】本题考查地质灾害发生的原因及危害。第(1)题,从图文材料可知,该地地貌为侵蚀地貌,多陡崖,岩性具有软硬互层特点,因此易发生崩塌、滑坡、泥石流灾害,其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从岩性、坡度、降水等方面分析。第(2)题,该地质灾害会造成水土流失,破坏农田、造成经济损失等危害。34\n(2022·广东卷)图1所示为我国东南部某地出现的灾害现场,其灾害类型是( )图1A.泥石流B.地面沉降C.陨石坠落D.滑坡(2022·课标全国卷]自然灾害与防治读图12,完成下列要求。图12示意美国本土飓风、地震灾害的空间分布。图12(1)判断甲、乙自然灾害的种类并说明判断的依据(2)说明为防范上述灾害应采取的措施。34\n(2022·山东卷)自然灾害与防治图9为我国某区域图。读图回答问题。图9(1)指出A地洪水灾害多发的月份,并分析其气候原因。(2)指出A、B两地预防洪涝灾害应采取的不同措施。【解析】第(1)题,由区域定位可知,此区域位于长江流域的洞庭湖附近,气候类型为亚热带季风气候,6月份进入梅雨季节,因此多洪涝。第(2)题,A地位于河流上游,因此应植树造林以及修建水库防御洪涝灾害;B地位于洞庭湖附近,因此应退耕还湖,修建分洪、堤防等水利工程。34\n(2022·浙江卷)自2022年7月始,泰国发生了持续3个多月的洪涝灾害,多个全球知名IT企业在泰国设立的硬盘生产工厂在此灾害中遭受不同程度损毁,导致当年硬盘销售价格上涨。完成5~6题。图15.从气候与地形角度看,泰国洪涝灾害严重的原因有( )①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多且集中②热带雨林气候,终年多雨③中南部地势低平,积涝成灾④北部地势低洼,排水不畅A.①③ B.②③C.②④ D.①④6.全球知名IT企业在泰国设立硬盘生产工厂,主要原因是该国( )A.软件产业发达B.国内市场广阔C.运输条件优越D.劳动力价格较低34\n(2022·浙江自选]“自然灾害与防治”模块读美国本土主要自然灾害分布示意图,图中阴影部分①~④代表不同的灾害类型。完成(1)~(3)题。(1)图中灾害类型与序号对应正确的是( )A.①龙卷风 ②海啸 ③飓风 ④暴风雪B.①海啸②暴风雪③龙卷风④飓风C.①海啸②飓风③龙卷风④暴风雪D.①飓风②暴风雪③龙卷风④海啸(2)下列关于美国本土自然灾害发生时间的叙述,正确的是( )A.飓风一般发生在春季B.暴风雪主要发生在冬季C.海啸一般发生在白天D.龙卷风主要发生夜晚(3)龙卷风能把地面上的物体或人畜“吸”起卷入空中,往往造成严重的财产损失与人员伤亡。试从地形与气候角度分析美国本土龙卷风多发的原因。【答案】(1)C(2)B(3)地形:平原地形有利于冷暖空气长驱直入。气候:春夏季,向大陆输送的暖湿空气与来自西部的干燥冷空气相遇,积聚到一定强度后产生龙卷风。(2022·重庆卷)图1是我国某省级行政区略图,读图1完成1~4题。34\n图11.图1中影视城是我国著名的电影电视拍摄基地,该基地的外景景观特色是( )A.林海雪原 B.奇山秀水C.椰风海韵D.大漠孤烟2.该省级行政区的城市发展特征是( )A.城市化水平高B.城市南多北少C.处于逆城市化阶段D.城市沿河分布明显34\n3.该省级行政区拟建设一个快递货物集散中心,从交通因素考虑该中心最适宜布局在( )A.固原B.中卫C.银川D.石嘴山4.图2是该省级行政区某高速公路沿线四处道路地质剖面图,其中易发生滑坡的是( )图2A.①B.②C.③D.④【答案】C 【解析】34\n本题主要考查地质灾害的分布以及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图①中岩层为花岗岩,属于岩浆岩,质地坚硬,不易被侵蚀,故不容易发生滑坡,故A项错误;图②为沉积岩,但岩层完整未受破坏,也不易发生滑坡,故B项错误;图③中为沉积岩,且岩层不完整,上层岩层倾向于公路面,若遇暴雨,岩层易滑落错位,发生滑坡,故C项正确;虽然图④岩层不完整,但上层岩层倾斜方向与公路面相反,不易发生滑坡,故D项错误。【2022年高考真题精选(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北京卷)图2为某年中国发生地质地貌灾害词数最多的6个省级行政区。读图,回答第2题。云贵陕青冀川灾害数量(次)1.该年发生地质地貌灾害次数最多的山地可能是A.横断山和秦岭B.太行山和雪峰山C.大巴山和巫山D.祁连山和唐古拉山(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北京卷)在图3所示的山区自然灾害链中,①②③④依次是34\n①②③④暴雨堰塞湖图334\n①②③④暴雨堰塞湖图334\n①②③④暴雨堰塞湖图334\nA.滑坡、泥石流、地震、崩塌B.泥石流、地震、崩塌、滑坡C.地震、崩塌、滑坡、泥石流D.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震【答案】C【解析】以联系图为情景,考查自然灾害的关联性,思维能力主要体现为推理判断、探究、试误,属于较易试题。(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31)【自然灾害与防治】图12为1969-2022年山西省长治市寒潮发生总次数等直线图。读图回答问题图12(1)指出该区域寒潮发生总次数的空间分布特征,并说明该特征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2)当地菜农在寒潮来之前,常采用浇水的方法来防御寒潮对蔬菜的冻害,其中的原理是什么?34\n(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课标版,43)自然灾害与防治(10分)长江下游某城市边缘分布着丘陵,丘陵的基岩上有黄土覆盖(如图11所示)。近年来,由于城区扩展,大量开挖山坡,该地在夏季暴雨后曾发生多起黄土崩塌、滑坡灾害。图11阅读图文资料,简要分析该地黄土崩塌、滑坡多发的原因。【答案】黄土垂直节理发育,孔隙度大,人工开挖边坡,破坏了坡面地形的稳定性。暴雨容易诱发坡地黄土崩塌;雨水下渗,在基岩和黄土之间容易形成滑动面,造成黄土滑坡。【解析】注意题干的提示信息“丘陵的基岩上有黄土覆盖”容易被侵蚀,“近年来,由于城区扩展,大量开挖山坡”破坏了坡面地形的稳定性,夏季暴雨后容易诱发坡地黄土崩塌,雨水下渗,在基岩和黄土之间容易形成滑动面,造成黄土滑坡.【2022年高考真题精选】(2022年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海南卷,25)(10分)自然灾害与防治近年来,我国部分城市遭遇暴雨时,常出现水漫街面、低洼处建筑被浸泡等内涝现象,造成交通阻塞、财物损失甚至人员伤亡。34\n试分析这些城市暴雨成灾的原因。(2022年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福建卷)[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图15甲、乙分别示意广东省社会经济易损性和防洪标准。读图,结合有关知识,完成下列各题。图15(1)指出图中A地区防洪标准与社会经济易损性的关系,并分析原因。(7分)34\n(2)简述B地区为减少洪水引发的次生地质灾害的危害应采取的措施。(8分) 【解析】(1)考查读图能力.从图中不难看出A地区防洪标准与社会经济易损性的关系.从地形和社会经济水平等方面分析原因。(2)考查国土整治措施.B地区地处丘陵山区,洪水可能会引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所以需要采取植树造林,生态退耕等生物措施;修建护坡和修水库工程措施.要相互结合。 【答案】(1)关系:正相关(A地区社会经济易损性高,防洪标准也高)。原因:A地处珠江三角洲,地势低平,排水不畅,发生洪涝灾害的危险度高;人口密集,经济发达,洪灾造成的(2)社会经济损失大,所以应提高防洪标准。植树造林,生态退耕;修建护坡工程;修建水库;迁出高风险区。34\n(2022年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浙江卷)“自然灾害与防治”模块(10分)影响我国的台风有西移、西北移、转向三种移动路径,其中转向路径台风常到达我国东部海面或我国沿海地区登陆后转向东北方向,路径呈抛物线状。图1是西太平洋台风转向点的平均经纬图,括号内是台风统计次数,实折线上各点表示纬度,虚折线上各点表示经度。图2是西太平洋部分地区示意图。读图1、图2,完成下列问题。(1)台风转向点自西北向东南方向变化的时段是__________。(3分)图2A.5—6月B.6—8月C.8—10月D.10—11月(2)图2中,台风中心正从东南向西北偏北力向移动,靠近台湾东部沿海,速度明显减小,有转向的迹象,这个台风可能出现的时段是___________。(3分)A.5—6月B.6—7月C.9—10月D.10—11月(3)图2中的台风靠近台湾时,对台湾的危害主要是通过哪些方式造成的?(4分)【答案】(1)C(2)B(3)狂风;暴雨;风暴潮。【2022年高考真题精选】(2022年高考福建卷) 【自然灾害与防治】堰塞湖是指河道因山崩、冰碛物、泥石流或火山熔岩阻塞而成的湖泊。下图为“5·12”汶川地震中北川县地质灾害发育程度分区示意图。结合有关知识,读图回答下列问题。34\n(1)说出汶川地震引发的地质灾害类型。据图说明极重灾区空间分布的特点。(2)分析唐家山堰塞湖形成的自然原因。【答案】(1)崩塌、滑坡或泥石流。沿河谷呈条带状分布(或沿东北——西南走向和西北——东南走向分布)(2)地质构造不稳定;岩性疏松;地形高差大、河谷陡峻(山高谷深);地震发生引发地表物质滑落,阻塞河道;降水较多,河流水量较大。【解析】(2022年高考海南卷,25)(10分)(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阅读资料,完成下列要求。风暴潮是一种海洋灾害,具有来势猛、速度快、强度大、破坏力强的特点,可冲毁海堤、道路,吞噬沿海地区的码头、工厂、村镇,酿成巨大灾难。2022年我国风暴潮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192.24亿元。(1)指出引发我国沿海地区风暴潮灾害的天气系统。(2分)(2)简要回答海南岛沿海风暴潮类型、空间分布特点及减灾对策。(8分)34\n(2022年高考山东卷,31)(10分)【地理一自然灾害与防治】表6为2022年气象卫星监测的我国西南三省林区火灾次数统计表。读表回答下列问题。表6(单位:次)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贵州2135545000000368四川23726800000003云南25104534155190000006(l)说明西南三省林区火灾发生的时间分布特征,(2分)并分拆其原因。(2分)(2)请从水土保持的角度指出森林火灾对当地造成的危害。(6分)【2022年高考真题精选】(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31)(10分)[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涝渍灾害是我国主要自然灾害之一。图12是我国涝渍灾害主要分布地区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34\n南海诸岛图例涝渍灾害区河流图12(1)说明图示涝渍灾害空间分布形成的原因。(6分)(2)如何有效预防涝渍灾害?(4分)(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海南,26)(10分)(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2022年6月下旬至7月中旬,淮河流域出现了自1991年以来最大的一次洪水。为缓解水位上涨压力,政府启用安徽省境内部分蓄洪区实行分洪,安全搬迁群众4.6万人;还启用了怀洪新河分洪等措施(图10)。完成下列要求。34\n(1)说明形成这次大洪水的主要原因。(4分)(2)说明蓄洪区分洪的作用及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怀洪新河的主要功能。(6分)【答案】(1)(淮河流域受副热带高压北缘影响,导致主要雨带转入江淮流域,或江淮流域汛期,或梅雨季节或出现持续强降雨。淮河干支流水位普遍上涨。)多雨(梅雨)季节(2分),持续强降雨(2分)。(2)蓄洪区分洪是为了削减淮河洪峰对下游的影响,(或减少下游人民生命财产所受损失)(2分)。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提高了淮河中下游防洪能力,(或几乎控制了淮河干流在其以上的全部洪水)(2分)。怀洪新河:分洪、除涝、灌溉、航运等(2分)。【解析】本题考查副热带高压与我国雨带移动,防洪工程蓄洪区分洪的作用。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文科基础山区发生地震后,需要防范由其引起的下列次生自然灾害是①山体崩塌②泥石流③水土流失④滑坡⑤水库块堤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⑤C.①③④⑤D.②③④⑤【最新模拟】读我国自然灾害致灾指数和成灾指数分布图,回答1-2题。34\n1.甲地区成为双最高值区的主要原因是( )A.地壳运动活跃,农业机械化水平高B.石漠化面积广大,工业化水平高C.水旱灾害频发,经济发展水平高D.气候干旱,城市化水平高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致灾指数和成灾指数成正比B.自然环境过渡地带致灾指数较高C.乙地为最低值区,生态环境良好D.丙地成灾指数高,不适宜农业发展【答案】1.C 2.B3.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022年11月,共有6次冷空气过程影响中国,频繁冷空气导致东北地区及内蒙古出现雪灾。34\n(1)分析内蒙古地区雪灾多发的原因?(2)试列举雪灾给当地人民的生产、生活带来的危害。【解析】第(1)题,内蒙古地区多雪灾的原因与山地的迎风坡和偏西风有关。第(2)题,本题为开放性题目,答案合理即可。【答案】(1)内蒙古距离冬季风的源地近,且地处两山区的风口和山地迎风坡地带;冬季水汽含量大的偏西风强劲,易在此地产生深厚的积雪,出现雪灾。(2)大雪冰冻造成牲畜死亡,交通堵塞,电力、通信中断等。4.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据图说明该区域什么坡度和土质发生滑坡的可能性最大?(2)该区域滑坡多发,应采取哪些应对措施?34\n5.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相关问题材料一 2022年~2022年冬季,新疆呈现降水偏多但时空分布不均匀的气候特征,主要气象灾害有暴雪、冻害等气象灾害,给群众生活、交通运输、农牧业生产带来极大的影响。材料二 下图为2022年“北疆降雪分布图”。(1)据图描述该地暴雪的空间分布特点,并说明该地多暴雪的原因。(2)从自然地理整体性考虑,分析暴雪融化后,大量融水可能带来的危害。6.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2022年3月11日34\n13时46分,日本本州岛附近海域发生里氏9级地震,引发海啸,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同时造成福岛核电站发生核泄漏。核泄漏会产生很多气体状的物质,爆炸的时候许多物质会形成微粒,这些微粒也会漂浮在空气中,一部分重的颗粒还会掉在周边的范围内,但是一部分比较轻的气溶胶,会飘洒的比较远。材料二 美国加州理工学院3月13日发表报告称,大地震致使日本东部移动了12英尺(约合3.6米)。材料三 日本及周边地区示意图。(1)若图中等温线表示1月份0℃等温线,请分析A、B两处等温线的差异并解释成因。(2)指出大地震使日本向什么方向移动,并说明判断理由。(3)专家指出,本次日本核危机对中国影响较小,请从地理角度解释原因。(4)此次地震将对日本农业生产环境造成哪些危害?7.阅读资料,完成下列要求。风暴潮是一种海洋灾害,具有来势猛、速度快、强度大、破坏力强的特点,可冲毁海堤、道路,吞噬沿海地区的码头、工厂、村镇,酿成巨大灾难。下34\n图为发生在我国某海区的某次风暴潮的海面水位分布图,读图回答下面问题。(1)请说明此刻渤海地区的风向及受灾严重的地区。(2)请说出减轻风暴潮灾害的措施。8.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2022年5月1日中央气象报发表一篇题目为:今年以来强度最大、范围最广沙尘暴袭击北方地区的文章:今年1至4月,我国沙尘天气过程是2000年以来最少的。根据历史数据显示,我国常年1至4月的沙尘天气过程平均有11.5次,但今年只有6次。北方地区沙尘暴发生最频繁的时间是3月下旬至4月上中旬,这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属于沙尘暴高发期。沙尘天气分为四个等级,即浮尘、扬沙、沙尘暴和强沙尘暴。材料二 4月28日~30日我国沙尘暴分布图。34\n(1)简述这次沙尘天气的影响范围。据图分析沙尘暴或强沙尘暴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2)简要分析此次沙尘天气的形成原因。9.阅读下面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2022年5月25日,云南省公布了《2022年云南省地质灾害防治方案》。该方案表明,去年全省共排查地质灾害隐患点1.66万个;另据预测,2022年云南省地质灾害高发时期为6月上旬至10月下旬。在地质灾害重点防范区中,公布了7大重点防范地理区域。预测今年云南省滑坡、泥石流灾害高发区域主要有滇西北“三江”流域高山峡谷区、滇东北高中山区、大盈江流域、红河中下游地区;滇中、滇西南、滇东南地区在建公路、铁路沿线,水利、水电开发建设区,矿山开采区等人为工程活动强烈的地段,亦属地质灾害高发区域。根据材料分析预测云南省地质灾害高发时期为6月上旬至10月下旬的原因和滑坡、泥石流灾害高发区域分布特点。(10分)【解析】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明显受地形、地质和降水条件的控制,6月上旬至10月下旬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集中且多暴雨的季节,根据材料中云南省滑坡、泥石流灾害高发区域的预测,进行归纳总结可得到滑坡、泥石流灾害高发区域分布特点。【答案】原因:云南省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6月上旬至10月下旬是降水大且多暴雨的季节,容易引发地质灾害。分布特点:沿河、沿交通线的山区和34\n人为工程活动强烈的地段10.(2022·河北衡水模拟)西藏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是青藏高原的主体部分,常年受高空西风急流(盛行于西风带对流层上层或平流层中一股强气流)的影响,也是我国沙尘暴的主要发生区域。下图为西藏沙尘暴年均日数等值线分布图。指出西藏沙尘暴年均日数的空间分布规律,并分析其自然原因。11.【山东威海2022届高三月考试题】阅读材料,新华社3月25日报道 料峭的冬日刚刚过去,一场前所未有的沙尘暴即席卷了半个中国。3月16日沙尘暴首先在甘肃民勤等地出现,随即而生的扬沙天气迅速蔓延至甘肃全省。几乎在同时,从蒙古高原上卷起的弥漫黄沙随着强劲大风席卷南下,不到三天,就几乎淹没了中国。“半空中,黑黄上下,渐渐混合,结成一片深灰的沙雾,遮住阳光。太阳所在的地方,黄中透出红来,像凝固了的血块。”3月19日的北京,正如老舍先生《正红旗下》中的描写。“沙雾”并未就此停步。三天之内,它随西北风一路而南,经西北和华北跨越黄河,随后越过长江,向湖北、湖南、安徽、浙江、福建等地进发,直达港台。回答问题:(1)导致扬尘、沙尘暴加剧的原因主要是 ( )①人们过度放牧,羊群破坏草原②采掘发菜,导致草场破坏,泥沙裸露③西西伯利亚冷高压势力逐年增强,风力逐年增大④世界气候变暖,蒸发量不断增大34\n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2)对扬尘、沙尘暴起影响作用的天气系统是( )A.气旋B.暖锋C.冷锋D.反气旋(3)以下哪一个不是形成沙尘暴所必须的条件( )A.强风B.沙源C.不稳定的天气D.干旱12.(2022届黑龙江哈三中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2022年8月中旬,四川暴雨不断,导致山谷中发生严重的地质灾害,致使道路损毁中断,同时也给人民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回答问题。(1)此次地质灾害是A.洪水B.地震C.泥石流D.暴雨(2)四川此次发生灾害的相关因素不包括A.暴雨B.植被破坏C.山高谷深D.火山喷发(3)灾害发生后为减少损失应立即采取的措施是A.预警、预报B.抢修道路C.植树造林D.修护坡工程【答案】(1)C(2)D(3)B【解析】本题考查自然灾害。(1)暴雨在山谷地区容易引发泥石流灾害。而洪水和暴雨不属于地质灾害,地震发生与暴雨无关。(2)泥石流的发生与火山喷发无关。(3)灾害发生后为减少损失应迅速开展灾害自救,以减少损失。13.风暴潮是一种海洋灾害,又称”风暴海啸”,具有来势猛、速度快、破坏力强的特点,可冲毁海堤、道路,吞噬沿海地区的码头、工厂、村镇,酿成巨大灾难。阅读发生在我国渤海海区的某次风暴潮的海面水位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34\n(1)请说出此时渤海海区的风向及受灾严重的地区。(2)就如何减轻风暴潮灾害,提出合理化建议。14.读下列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2022年10月,河南、山西、河北、山东、江苏、安徽、陕西等省降水量明显偏少,部分冬麦区旱情严重。材料二:北方冬麦受旱区适宜灌溉气象等级预报图说明:日平均气温在3℃以下,不适宜灌溉;日平均气温回升至3℃以上,适宜灌溉。(1)据图比较甲、乙两地的气温差异,并分析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2)为减轻干旱对北方冬麦的不利影响,试列举一些及时、可行的措施。34\n15.某段高速公路(G)经过单面山(顺向山)地区,地质剖面如下图所示。为防止滚石、滑坡等灾害,对施工立面H进行了加固,还在L坡面上打入”岩锚”,以固定表层岩层。2022年春,该单面山的上部山体大规模滑落,导致约200米长的公路被毁。分析这次地质灾害发生的原因。【答案】顺向岩层因公路施工失去稳定性。”岩锚”加固使得单面山上部岩层形成整体。(降水、地震等因素导致)深处地层松软(层面松动)使得该单面山上部山体滑落,对公路产生巨大推力,导致该公路被毁。16.近年来,我国部分城市遭遇暴雨时,常出现水漫街面、低洼处建筑被浸泡等内涝现象,造成交通阻塞、财物损失甚至人员伤亡。试分析这些城市暴雨成灾的原因。17.下图为登陆我国南部沿海地区的某台风路径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34\n(1)台风过境A地前后,该地气压和风速有何变化?(2)该台风在A、B两地引发的主要次生灾害有何不同?说明B地预防这些次生灾害的工程措施。18.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读”各类自然灾害对农业损失面积比例图”,完成下列问题。(1)从图中看出危害我国农业生产最严重的自然灾害是和,形成这两种灾害的自然原因是什么?(2)每年自然灾害对我国农业造成的损失严重,请从防灾减灾方面,对我国农业的发展提出建议。34\n19.下面A、B两图为两个潜在的滑坡山体等高线示意图(两图比例尺相同,等高线单位:米),图中粗虚线为滑坡面与山坡面交线投影。(1)根据图中显示的信息,图表示的山体更容易发生滑坡,理由是。(2)可能诱发滑坡的自然或人为因素有许多,如、和。(3)人类预防滑坡灾害,可以采取的措施是()①确定潜在的滑坡位置②切除滑坡体下部③加强对滑坡体的观察④滑坡体表面用水泥固结⑤锚固山体A①③⑤B①②③C②④⑤D③④⑤34\n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