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22】高考地理5年高考真题精选与最新模拟专题20环境保护(选修6)【2022年高考真题精选】(2022·福建卷)[选修6——环境保护]图17为2000年中国南北方城市生活垃圾的成分构成。读图回答下列问题。图17(1)指出中国城市生活垃圾中不可回收物成分构成的地区差异,并从气候角度说明其原因。(2)简述城市生活垃圾产生的主要危害。(2022·江苏卷)[环境保护]图21是我国水土流失重点区和生态安全战略工程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图21(1)我国水土流失重点区水土流失严重的共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nA.位于地势二、三级阶梯的交界处B.气温年较差大C.降水集中D.植被破坏严重(2)以流水作用为主的侵蚀区界线以西的主要外力作用是________。(3)对减轻长江、黄河中下游地区旱涝灾害都有重要意义的生态安全战略工程是______、______(填图中代号)。①工程所在区域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________。(4)分别从地形和气候两方面比较分析①、④建设防护林的条件。(2022·课标全国卷]环境保护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近百年来,上海市饮用水主要水源地发生了很大变化:1910年为苏州河,1928年改至黄浦江中、下游,1978年改至黄浦江中、上游,2022年改至长江青草沙(见图13)。图13(1)分析上海市饮用水主要水源地变化的原因。(2)提出保护城市水源地应采取的措施。\n(2022·山东卷)环境保护下表为我国西北某区域三个年份各类盐渍化土壤面积统计表。读表回答问题。(单位:km2) 年 份类型 1990年2000年2022年重度盐渍土153425755中度盐渍土133219293轻度盐渍土952801694合计123814451742(1)分析该区域1990-2022年土壤盐渍化变化的特点。(2)指出该区域农业生产中防治土壤盐渍化应采取的措施。(2022·天津卷)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二氧化碳排放是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1)图9中甲省的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为什么?请列举两条原因。\n图9 我国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分布示意图a城市应对矿产资源枯竭问题,更加重视发展旅游业。(2)请填表说明,发展旅游业对促进a城市持续发展的作用。某地理小组的学生考察了中国与新加坡合建的中新天津生态城。图10 中新天津生态城位置示意图图11 新加坡位置图(3)学生发现,生态城所在地有多项可利用的自然资源。请据图10列举三项。(4)有学生认为,新加坡重视环保,利用太阳能、风能发电应当很普遍。经过探究,大家认识到新加坡的太阳能、风能并不丰富。请参考图11说明原因。【答案】(1)甲省是全国能源基地(多火电厂;重工业或耗能工业比重大;第二产业比重大),二氧化碳排放量大;甲省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以传统产业部门为主),GDP相对较低。(2)社会效益:提供就业岗位(促进文化交流;促进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经济效益: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收入;优化产业结构)生态效益:改善环境质量\n(3)荒地资源;水资源;海洋资源;风能、太阳能资源。(答出其中三项即可)(4)新加坡终年受赤道低气压控制,盛行上升气流,云量多,光照少;终年盛行上升气流,近地面风力小。【2022年高考真题精选】(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环境保护]重金属污染物对人体健康危害巨大。图26为重金属污染物进入人体的路径示意图,图27为某高速公路两侧土壤中铅、镉浓度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10分)图26图27(1)产生重金属污染物的生产活动有▲和▲。重金属污染物进入人体的途径有▲和▲。(4分)(2)下列示意图①、②、③能正确表示重金属元素在环境中循环过程的是▲。(2分)\n①②③(3)高速公路两侧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物浓度的分布特点是▲;其主要是▲。(2分)(4)降低高速公路两侧土壤重金属污染物浓度的有效措施主要有▲。(2分)【答案】(1)化石燃料燃烧有色金属冶炼从环境摄取摄食(2)③(3)距高速公路越远,浓度越低汽车尾气(4)使用无铅汽油;推广新能源汽车;发展汽车节能技术(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课标版,44)环境保护(10分)某区域内湿地呈斑块状分布。表1中的数据反映该区域湿地的变化。表1年份湿地斑块数目(块)湿地总面积(hm2)湿地比率(%)197622518889342.99198637213963919.1720221973192309.30阅读资料,分析该区域不同时段湿地变化的特点,说明湿地变化对环境的不利影响。\n【答案】变化特点:1976~1986年,湿地斑块数量显著增加,湿地破碎,湿地面积大幅度减少。1986~2022年,湿地斑块数量和面积明显减少,湿地萎缩。不利影响:涵养水源能力减弱;小气候变差;植被覆盖率下降:土壤侵蚀加剧;生态平衡破坏;生物栖息地减少:生物种类(数量)减少等。(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福建卷,40)【选修6——环境保护】图21示意1986~2022年我国长江三角洲某地区地面沉降的发展变化。读图回答下列问题。(l)指出1986~2022年该地区地面沉降的空间变化特点,并分析其人为原因。(9分)(2)简述地面沉降的防治措施。(6分)【2022年高考真题精选】(2022年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江苏卷)\n【环境保护】图21为生态系统中的硫循环示意图,图22为我国三省原煤生产量、煤炭消费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柱状图。读图回答问题。(10分)(1)大气中的硫主要来源于▲、▲和▲。(3分)(2)影响图示省区二氧化琉排放量的主要因素是▲。(2分)(3)我国北方二氧化琉排放量高于南方,而南方的酸雨却比北方严重,产生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2分)(4)酸雨的危害有▲。(3分)\n【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我国酸雨的污染来源、危害以及南北方的差异,南方的二氧化硫排放量虽然不及北方,但南方多降水。从图示能源消费情况,结合中国的能源消费结构和能源现状,不难看出中国硫化物的主要来源是煤炭。【答案】(1)化石燃料 无机硫 硫化物 (2)煤炭消费量 (3)降水(4)河湖水酸化,影响鱼类的生长繁殖;土壤酸化,影响森林和农作物的生长;危害人体健康;腐蚀建筑物(2022年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海南卷,26)(10分)环境保护高速公路属于全封闭的带状人工建筑物,当其通过自然保护区时,对野生动物的影响很大。试述高速公路对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的不利影响,并提出减少其不利影响的合理建议。(2022年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福建卷)[选修6——环境保护]苏州河是上海的一条城市内河(贯穿城区的河流),其沿岸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对河流水质产生了明显的影响。图16示意苏州河沿岸土地利用类型和水质的变化趋势(水质污染综合指数高表示污染严重)。读图,结合有关知识,完成下列各题。\n(1)指出1989-2022年苏州河水质变化的总体趋势,并分析原因。(7分)(2)简述改善城市内河水质的主要措施。(8分)【2022年高考真题精选】(2022年高考山东卷,32)(10分)【地理一环境保护】图13050100150种越南坦桑尼亚马来西亚菲律宾墨西哥印度巴西印度尼西亚哺乳类鸟类\n图13是2000年世界濒危物种数量位居前列的部分国家的濒危哺乳动物、鸟类种数统计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l)归纳图中濒危物种分布国家的地理位置特点。(4分)(2)分析印度尼西亚濒危物种数量较多的原因。(6分)【考点定位】①地理位置;②生物多样性保护。(2022年高考江苏卷)[环境保护]图19是20世纪80年代洞庭湖示意图。图20是洞庭湖1825-2022年间同水位湖面面积变化柱状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1)洞庭湖面积变化的趋势是,主要原因是、。(3分)(2)洞庭湖是我国重要的湖泊湿地。洞庭湖面积的这种变化,将严重削弱其、等生态价值和、等经济价值。(4分)(3)洞庭湖湿地生态环境保护需注意哪些问题?(3分)\n【考点定位】①湖泊面积萎缩的原因分析;②湖泊功能分析(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等);③湿地生态环境的保护问题。(2022年高考福建卷)【环境保护】 图12为某流域示意图。该流域是我国实施环境综合整治的重点区域,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分别说出甲、乙地区环境保护的侧重点,并说明理由。(2)针对甲地区近年来水资源供需紧张的形势,提出水资源合理利用与保护措施。\n(2)甲珠江三角洲地区近年来水资源供需紧张,主要由于珠江流域生态环境恶化、上下游用水不协调,珠江三角洲地区对水资源需求量增加、水污染和水资源浪费严重等原因引起的,结合原因就容易找到水资源合理利用与保护的具体措施。【考点定位】该题通过珠江流域考查环境问题的表现及其分布特点以及水资源合理利用的具体措施。(2022年高考广东地理单科卷,37)2022年7月,我国颁布实施了新的饮用水国家标准。目前,饮用水安全问题依然存在。根据下列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4)题。(10分)资料一:见图24。资料二:见图25。\n(1)从污染物来源分析,我国饮用水安全威胁主要来自________、________等。(2分)(2)关于我国饮用水污染事故的发生环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多选题,填选项字母)(3分)A.蓄水池防护出现的问题最少B.水源污染是最主要的环节C.饮用水污染事故发生环节的构成单一D.自来水管网出现的问题不到1/5E.水源和自来水管网出现的问题超过了70%(3)分析饮用水污染造成的主要危害。(2分)(4)提出饮用水污染事故的防控措施。(3分)【答案】(1)生活污染 工业污染(2)B D E(3)主要危害:①影响居民的正常生活 ②危害居民身体健康。(4)防控措施:①水源取水口周围应划定水源保护区 ②加强供水体系的日常管理和维护 ③建立应对水污染等突发事件的应急方案 ④加强监督管理和加强执法力度⑤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和切实保护饮用水源的自觉行动。\n(2022年高考海南卷,26)(10分)(选修6环境保护)根据图中信息及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基岩沙地冲积平原洪积—冲积平原坡积带聚落20001000北南聚落图10我国半干旱地区某地的地形剖面示意海拔/m(1)说明灌渠附近农业用地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及其成因。(6分)(2)简述聚落面临的环境问题及其成因。(4分)\n【2022年高考真题精选】(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宁夏卷)溶解氧DO是指溶解于水中的氧的含量,是衡量水质的重要指标。生化需氧量BOD是微生物分解水中的有机物体时需要消耗氧的数量,它用于监测水体有机物的污染状况。图4为某河由M河段至Q河段水中溶解氧和生化需氧量浓度变化曲线。据此完成10~11题。1.图4中有机污染源在A.1B.2C.3D.42.最容易导致鱼类死亡的河段是A.MB.NC.OD.P【答案】C【解析】最容易导致鱼类死亡的河段是O段,因为该区域溶解氧最少。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我国东南部某城市,随着经济的发展,出现了一些环境问题。根据下述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4)题。(共10分)资料一:气溶胶粒子是指固体粒子、液体粒子或它们在气体介质中形成的悬浮体。大气中某些气溶胶粒子达到一定程度时,可形成混浊天气现象,造成大气污染。资料二:见图甲资料三:见图乙\n(1)该市混浊天气出现日数最多的是________月,出现日数最少的是__________月。(2分)(2)出现混浊天气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填正确项字母)。(3分)A.大量工业废气的排放B.交通运输工具的增多C.连续的阴雨天气D.近地面存在逆温现象E。城市森林覆盖率高(3)该市SO2污染源的空间分布特点是_________。分析原因。(2分)(4)防治该市大气污染可采取哪些措施?(3分)(202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江苏卷)[环境保护]图2l为“195l~2000年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受沙尘暴影响强度比例统计圈”。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n (1)我国北部受沙尘暴影响强度的空间分布特点是。(1分) (2)北京市受沙尘暴影响的强度总体上为度。我国北部的沙尘暴多发生在季,主要因为该季节我国北部地区气候,植被稀少,且常有天气系统活动,风力强劲。(4分) (3)首钢集团的搬迁使北京市的大气环境质量得到了明显改善。首钢搬迁所运用的主要环境管理手段是(填选项字母)。(2分) A.行政手段 B.法规手段 C.经济手段 D.教育手段 (4)为贯彻“绿色奥运”理念,你认为进一步改善北京市的大气环境质量应采取哪些措施。(3分)(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32)(10分)[地理-环境保护]能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图13是我国2022年一次能源消费结构图(一次能源指在自然界现成存在,不改变其形态就可直接取用的能源)。读图回答下列问题:\n天然气3.0%水能、核能、风能、地热能等7.2%石油20.4%煤炭69.4%图13(1)在图示能源消费结构下,能源利用过程中产生的主要大气环境问题有哪些?(6分)(2)水能是目前广泛使用的可再生能源,说明在其开发利用过程中应注重的环境问题。(4分)(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海南)(10分)(选修6环境保护)至2022年,已经发现世界海洋中共有200个“死亡地带”,及海洋中由于污染而威胁鱼类和其他海洋生物生生存的区域。联合国于2022年10月19日发表的一份报告说,目前“死亡地带”的数量比2022年增加了34%。联合国一位官员说:“这些地带正在对渔业资源以及靠捕鱼为生的渔民构成重大威胁。”完成下列要求。(1)国际公海“死亡地带”的主要污染源有哪些?(4分)(2)简述国际公海“死亡地带”的分布规律及防治措施。(6分)\n防治措施:进行国际合作,制订国际公海海域相关法规,加强国际公海海域的环境管理(2分);防止油轮泄漏,控制向国际公海海域排放各类废弃物(2分)。(其他合理答案可酌情评分。)【最新模拟】1.2022年3月26日,由WWF(世界自然基金会)发起的“地球一小时”活动在全球展开。全球数千个城市,在当地区时20点30分至21点30分这一个小时内,依次熄灭电灯、关闭电源。WWF还在3月22日到3月26日(周一至周六)推出“地球一小时”低碳生活周,引领公众在日常生活中作出真正的低碳改变。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地球一小时”活动已经开展了四年,简述开展该活动的地理意义。(2)下面是“地球一小时”低碳生活周的相关活动,请根据自己的认识完成下表内容。时间目标具体行动3月22日(周一)家庭节水3月23日(周二)办公室节能3月24日(周三)低碳出行3月25日(周四)低碳购物3月26日(周五)节约能源(3)“地球一小时”活动可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大规模化石燃料的使用也可导致雨水酸度的增加,某校地理兴趣小组欲对当地降水的酸碱度及产生的原因、解决措施进行研究。请你帮助设计研究方案。(2)(答案合理即可)\n时间目标具体行动3月22日(周一)家庭节水重复高效利用家庭用水3月23日(周二)办公室节能尽量减少办公室的打印用纸;节约用电3月24日(周三)低碳出行选择公共交通,少开私家车;骑自行车出行3月25日(周四)低碳购物自带环保袋,拒绝塑料袋3月26日(周五)节约能源减少不必要的电耗等(3)设计方案:第一步:观测前仪器准备、搜集相关资料。第二步:观测时测量、记录。第三步:数据整理、分析,得出结论,形成报告。2.下图为“影响我国土地荒漠化面积扩大的因素统计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读图判断影响我国土地荒漠化面积扩大的最大影响因素和最小影响因素。(2)分别说出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的主要自然原因和新疆绿洲区土地荒漠化的主要人为原因。(3)针对我国草原地区过度开垦、过度放牧现象,请提出防治荒漠化发展的有效措施。\n3.高速公路属于全封闭的带状人工建筑物,当其通过自然保护区时,对野生动物的影响很大。试述高速公路对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的不利影响,并提出减少其不利影响的合理建议。4.下表为浙江省强烈级以上水土流失面积数据表(km2),下图为浙江地形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年份杭州宁波温州嘉兴湖州绍兴金华衢州舟山台州丽水1987192.5040.00275.0007.5072.50152.50287.50055.002.501997434.6884.18476.60.4434.2299.12209.00183.89139.96112.50420.332000210.5860.53238.552.4018.4452.68105.6888.0818.3789.41271.34(1)据表,关于浙江省水土流失叙述正确的是( )A.东部比西部严重 B.北部比南部严重C.湖州波动幅度最小D.丽水波动幅度最大(2)与1987年相比,2000年强烈级以上水土流失面积总体呈________趋势。(3)简述嘉兴市强烈级以上水土流失面积小的主要原因。\n(4)浙江省治理水土流失的对策。5.农业污染危及食品安全。读图完成下列要求。(1)农业污染的特点是________。引起土壤污染的原因,除过度使用化肥以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等。(2)过度使用化肥造成的危害主要有哪些?(3)简述应对农业污染的主要措施。6.根据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图a为我国2022年4月10日下午沙尘暴区域(阴影部分)图。\n材料二 我国某研究机构,2022~2022年在B沙地进行了放牧试验,试验分为3个放牧强度进行,即重牧(HG)(6只羊/公顷)、中牧(MG)(4只羊/公顷)、轻牧(LG)(2只羊/公顷),主要研究不同放牧强度对草地植被的影响。图b是根据实验结果绘制的图表。(1)说出图示沙尘暴区域的地表环境特点。(2)图中A荒漠带有南迁的趋势,其主要原因是什么?(3)分析图b可以看出,在放牧试验的最初两年,各放牧强度的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均呈现_______趋势,变化幅度由大到小的排序是:__________。但从第三年开始,________区的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明显下降。从实验中可以看到,要保持沙质草地牧区植被的物种丰富度和植物多样性应采取放牧强度为__________________。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n材料:2022年3月11日13时46分,日本本州岛附近海域发生里氏9级地震,引发海啸,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同时造成福岛核电站发生核泄漏(如下图)。核泄漏会产生很多气体状的物质,爆炸的时候许多物质会形成微粒,这些微粒也会漂浮在空气中,一部分重的颗粒还会掉在周边的范围内,但是一部分比较轻的气溶胶,会飘洒的比较远。结合材料试分析此次地震对日本的生态环境带来影响?【答案】地震引发的海啸会导致盐碱化;核泄漏将会污染水源和土壤;核泄漏会影响北海道渔场以及周边海域,造成海洋污染;核泄漏产生很多气体状的物质造成大气污染;并随着大气环流影响到其它周边国家地区。8.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我国2022年工业碳排放地区分布图\n根据材料,简述我国华北地区碳排放分布特点及其原因。9.下图示意1986- 2022年我国长江三角洲某地区地面沉降的发展变化。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指出1986- 2022年该地区地面沉降的空间变化特点,并分析其人为原因。(2)简述地面沉降的防治措施。【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1986 2022年,沉降面积不断扩大,深度不断加深。这种变化的人为原因是我国长江三角洲该地区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人口密度不断增大,生产、生活需水量加大,过度开采地下水造成的。第(2)题,合理开采地下水等管理措施,植树种草等生物措施,人工回灌等工程措施,可以减弱地面沉降。\n【答案】(1)沉降面积不断扩大,深度不断加深。该地区城市规模不断扩大,生产、生活需水量加大,过度开采地下水。(2)合理开采地下水等管理措施;植树种草等生物措施;人工回灌等工程措施。10.下图是我国某城市土地利用类型和城市空气质量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10微米的可吸入颗粒物)的变化情况。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据图描述1975年以后该城市空气质量的变化趋势,并分析其原因。(2)简述改善该城市空气质量的主要措施。11.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1)图示地区是我国荒漠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分析我国荒漠化形成的主要原因有哪些。(2)目前,随着该地区的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水资源已不能满足正常生产和生活的需要。针对水资源供不应求的状况,写出开发利用当地水资源的合理可行的措施。【解析】\n该地区是我国荒漠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形成的原因要从自然和人为两个方面分析;自然方面抓住干旱、植被稀少、物质来源、动力等要点,人为方面主要是过度开发利用自然资源。解决水资源不足问题的措施应从开源、节流两方面考虑。12.下图示意吉林省某地1970 2000年湿地面积、年均温与年降水量的变化。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说出1980年以后该地湿地面积的变化,并分析自然原因。(2)简述1990年后湿地变化可能对当地生态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并提出对策。13.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考察了该校附近的地理环境,并绘制了学校周边的简易地理图(如下图)。该小组在考察时发现,学校附近的工厂尚未对污染进行治理。请你结合示意图帮他们完善研究成果。\n(1)根据调查发现:学校可能受到来自三个方面的环境污染,分别是:①;②;③。(2)根据研究成果,小组成员向学校建议:改善学校环境,在学校周边进行绿化,减少污染,建议建造两条绿化带。请用阴影在图中画出来,分别标明D带和E带,并在下面写出这两个绿化带的作用:D带。E带。14.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电子废弃物正成为新的危险废物污染源,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电子电器产品是20世纪增长最快的产品之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革新,电子产品更新速度越来越快,电子产品的使用寿命相应会缩短,这将使电子废弃物的数量呈直线增长。材料二:20世纪90年代以后,在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开始研究并进行了工业规模的回收利用。电子废弃物处理的基本工艺流程大致如下图所示。(1)不合理的电子废弃物处置方式会引起哪些主要危害?(2)从源头控制的角度来看,生产者采取哪些措施可减少电子垃圾的危害?【答案】\n(1)废旧电子产品任意丢弃并直接焚烧,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有毒物质(重金属)任意丢弃会对土壤造成严重污染;处理废旧电子产品的废水和废渣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江,使得江水及地下水污染,从而给人们的健康带来极大威胁。(2)积极研发环保替代零部件,减少有毒有害物质的使用;延长产品使用寿命;提高产品的再使用和再利用特性;提高产品零(部)件的互换性;合理使用包装材料,采取易于回收和再利用或易处理的包装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