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战高考】2022高中政治难点突破+典型例题错误分析专题19从实际出发新人教版1.正确理解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1)客观规律性是第一性的,主观能动性是第二性的。规律的客观性和人的主观能动性不是相互制约的。(2)规律的客观性和人的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统一关系。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和基础,否则在行动中必然遭到失败。因此,规律的客观性制约着人的主观能动性。但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它不受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制约。如果认为主观能动性能制约客观规律,则是唯心主义的观点。2.规律的客观性与人的主观能动性体现了唯物论、辩证法和认识论的统一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必须以遵循客观规律为前提,不能违背客观规律,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以承认规律的客观性为前提,这是坚持这一问题中的唯物论;认识和利用规律又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在变化发展中把握规律,体现了这一问题的辩证法;在认识过程中不断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又体现了认识论。例1、(2022·高考北京卷)抗生素的发明和使用,使病菌一度不再是人类的致命威胁。但是,在人类使用抗生素治疗疾病的同时,病菌的耐药性也在增强。由于滥用抗生素,出现了目前难以控制的“超级病菌”。上述事实表明( )①量变达到一定程度会引起质变②发挥主观能动性受客观规律的制约③事物始终处于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中④事物经过辩证的否定实现了向自身的回归A.①② B.①③C.②④D.③④-14-\n。【答案】 A【点拨】 在运用辩证唯物论的知识分析问题时,常用到两个重要的关系,一是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二是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关系。难点二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是人们正确认识世界、有效改造世界的根本立足点。想问题、办事情只能一切从实际出发,不能从意识(主义、思想、理论)出发,不能从人民的愿望、利益出发,但要以人民的利益为目的、归宿。要区分好出发点与落脚点。例2、(2022·高考重庆卷)东北亚地区的和平与发展符合时代的主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在韩国,受“身土不二”(意即“生我养我的土地上生产的东西才是最适合我的”)传统理念影响,吃本土食品、用国货蔚然成风;韩国政府也制订了保护本国产品的关税政策。这为其民族产业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但随着时代的发展,“身土不二”的理念受到了巨大冲击。2022年,韩国白菜严重减产,政府降低农产品进口税率,引导民众搁置“身土不二”的观念,从国外进口白菜,缓解了“白菜危机”。结合材料,运用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哲学知识,谈谈韩国处理“白菜危机”给我们的启示。难点三了解国情,立足国情;从实际出发,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了解国情、立足国情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要求和具体表现要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就是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出发制定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要坚持贯彻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发展经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14-\n【特别提醒】 本考点看似冷考点,实际上年年都在考,大多以我国具体的国情进行考查。如“三农”问题;“老少边”地区的发展致富问题;东中西部生产力布局问题及中部崛起问题;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制定问题等。2.党的基本路线与我国国情的关系(1)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是:中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时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方面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另一方面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于初级阶段。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是客观存在的,是实际情况。(2)党的基本路线可以概括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根据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制定出来的,是适合我国国情的路线、方针、政策,是正确的思想意识,是主观的东西。(3)党的基本路线贯彻了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是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正确的政治路线。难点四从知识的内在联系的角度进行命题考查。1.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我国宏观经济政策作出重大调整,持续多年的扩张性财政政策将过渡为稳健的财政政策。规模有可能在亿元的基础上继续减发400亿元—500亿元。国债资金减发后,为使财政政策更好地发挥作用,国家将采取有保有控的方式,调整和优化财政资金的使用方向和支出结构,增强财政对公共产品、公共服务、社会管理、社会保障等公共事业方面的供给,加强财政支持农业、能源交通、教育、科技、卫生领域的力度,加快向经济结构调整、生态环境建设、西部开发、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城乡居民收入增加等方面倾斜。结合上述材料,运用辩证唯物论有关知识简要分析我国调整财政政策的依据。2.材料一:某市齐岳山牧区,是我国南方面积最大的草地牧区。为摆脱贫困,近年来,牧区依据市场需求变化,不断调整畜群结构,引进国内优质畜品种。为促进畜牧业的发展,经过不断探索,依据高寒气候和远离城市,无公害、无污染等特殊条件,大力生产反季节蔬菜,每年蔬菜收入大约有40%投入到种草养畜,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14-\n材料二:为了让牧民富裕的步子迈得更快,当地政府深入牧区,考察资源,为牧民提供致富信息。组织牧民利用现有马群推出跑马游业,使国内外投资者纷纷到这里投资,建宾馆、滑冰场、养猪场、老人疗养院等等。市政府有关领导亲自解答客商提出的问题,让客商看到这里招商引资、合作开发的诚意。齐岳山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农牧民摆脱了贫困,走上了致富的道路。(1)从经济学角度说明该地区的农牧民是如何摆脱贫困、增加收入的?(2)从哲学角度说明该地区的农牧民在致富的过程中是如何做的?(3)该地区政府的做法体现了政治常识的什么道理?【特别提醒】易错点是组织答案只见知识点而不见材料的信息的论证过程,没有做到材料与知识的辩证统一,而失去得分点。【易错点点睛】易错点1从一切实际出发、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进行考查。1.“按图索骥”这一成语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A.要继承前人经验,不能割断历史B.要从实际出发,不能迷信书本C.要发挥能动性,不能消极等待D.要重视实践,不能思想僵化中国传统艺术如绘画、诗词、音乐、舞蹈、雕塑、园林等都讲求“意境”。意境既是艺术家个人情感的流露,也是外在社会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反映和再现,这种情境相融的境界往往使人回味无穷。回答2(29)—3(30)题。2.意境最充分地体现了-14-\nA.主观和客观的统一B.形式和内容的统一C.社会和个人的统一D.继承和创新的统一3.意境不是意和境简单相加,而是意与境谐,并在此基础上生出“景外之景”、“象外之象”、“韵外之致”。例如王维,《雪中芭蕉图》将夏日的芭蕉和雪景画在一起,产生出独特的美感。这表明A.艺术创作是意识能动性的集中体现B.艺术创作不需要反映现实生活C.艺术创作不是由客观存在决定的D.艺术创作纯属人的主观创造【特别提醒】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是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结合:承认具体的统一(强调与客观实际相符合)主要体现唯物论的观点;承认历史的统一(强调用发展的观点)主要体现辩证法的观点。要深刻领会这一观点的含义,并运用他分析、理解社会现象。【变式探究】《中国青年报》载文强调,要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救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运用所学知识,回答1—2题。1我们在对待马克思主义问题上,必须反对教条主义。下列关于“教条主义”的说法,错误的是①教条主义的出发点是书本上的个别词句和结论②教条主义的出发点是狭隘的局部经验③教条主义是实际工作中的主观主义④教条主义是实际工作中的唯物主义A.②③B.①④C.②④D.①③2教条主义违背了辩证唯物论的下列哲理A.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14-\nB.办事情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C.意识是人脑的机能D.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3云南省地处边陲,气候温暖湿润,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该省经过分析认为,本省具有资源、气候、区位三大优势,也有基础产业薄弱、经济结构单一、人口文化素质较低三大劣势。根据这种状况,该省制定了自己的发展战略,即建立绿色经济强省,民族文化大省和中国面向东南亚的国际大通道。云南省制定发展战略的思想主要体现了哪些哲学道理?A.两者的观点反映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B.甲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乙的观点是形而上学的C.甲的观点是唯物主义的,乙的观点是唯心主义的D.两者的根本分歧在于物质与意识谁决定谁的问题-14-\n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是坚持唯物论的起码要求。据此回答2-3题。2.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A.是从实际出发还是从书本出发B.是否承认人类出现以前自然界就存在C.对物质与意识的关系的不同回答D.对物质与意识何为第一性的不同回答3.客观唯心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A.人的思想意识B.具体的物质形态C.意识之外的万事万物D.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意识之外的“神仙”、“上帝”等【特别提醒】物质与意识的关系与唯物主义、唯心主义之间的联系是密切的,应正确把握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唯物主义又分为:辩证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和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对物质概念的理解、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的回答是不同的)。唯心主义又分为主观唯心主义与客观唯心主义。对这些知识的准确把握是分析、判断基本观点正确与否的前提。【变式探究】古希腊的泰勒士提出了“水是万事万物的本源”的论点,春秋时代《管子》书中的《水地》篇中也表达了“水是万物的根源”的学说。据此回答1—2题。1“水是万物的本源”,“水是万物的根源”的观点A.承认世界的本源是物质B.承认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C.否认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D.否认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14-\n答案:A解析:两者共同的观点都承认“水”是世界的本原。2上述观点A.是完全正确的,属于辩证唯物主义观点B.不符合客观实际,属于唯心主义观点C.是一种朴素唯物主义观点D.否认意识是物质的反映,属于唯心主义的观点2典故给我们的启示是A.要从实际出发,不能相信书本知识B.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C.要承认事物的客观性D.坚持主观与客观相结合-14-\n3“心诚则灵,心不诚则不灵”的说法是A.主张物质和意识具有统一性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B.主张思想就是物质的唯心主义观点C.认为世界是绝对精神外化的客观唯心主义观点D.夸大了意识能动作用的主观唯心主义观点4孔子提出“畏天命”的观点,说“获罪于天,无所祷也”,这是A.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B.客观唯心主义观点C.主观唯心主义观点D.形而上学的观点5目前人们已经制造出一些转基因的动植物品种,且呈现越来越多的趋势。这表明A.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以人的意志为转移B.人的主观能动性是第一位的C.自然物人工化的水平越来越高D.随着科技进步,人类正在逐步摆脱自然规律的束缚6在谈到作文的夸张时,鲁迅曾有关于“燕山雪花大如席”的精彩论述。语文老师在教我们作文时,也总要求发挥想像力。其实,人的任何想像A.都来自于客观世界B.都是对客观事物正确的反映-14-\nC.都是对客观事物的主观臆造D.都来源于人脑7胡锦涛同志在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突出强调在全党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之所以突出强调在全党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这是因为A.正确的思想决定着社会发展进程B.社会存在的性质决定社会意识的性质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D.正确的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有促进作用8、在演员脸上涂上某种颜色以象征角色的性格和品质是京剧的特色,如红脸表示赤胆忠心,禀性耿直。这一特色A.是高于现实的科学预测B.是源于艺术家的主观想象C.是源于客观存在的艺术抽象D.是对人类性格和品质的真实反应9京剧是通过不断吸收地方戏曲的精粹和其他艺术形式的特长,丰富发展起来的。这给我们的启示是,要维持艺术的长盛不衰,关键在于能否在A.全面吸收各种艺术的精粹B.全面挖掘和抢救古代优秀剧目C.不断迎合市场需求和观众口味D.不断推陈出新,博采其他艺术精华-14-\n10在浙江省工业大会上,省委、省政府提出加快制造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着力推进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提高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目标。专家建议“浙江制造”应该走技术密集型的“精密制造”道路,这一建议①是从浙江的实际出发的②具体分析了浙江的省情③体现了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④体现了主观与客观的统一A.①②B.①②④C.③④D.①②③④中共十六后四中全会强调:“大力营造理论创新的社会环境,反对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破除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抵制各种否定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运用所学知识,回答11~13题。11之所以要进行理论创新,是因为A.客观实际是变化发展的B.人们改造社会的活动是自觉的活动C.意识不能直接作用于客观事物D.意识有正确与错误之分12主观主义是实际工作中的唯心主义。下列选项中属于主观主义的是①从许多事实的总和出发②从已被实践证明的科学理论出发③从书本上的个别词句和结论出发④从自己在实践中得到的经验出发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13主观主义违背了辩证唯物主义的下列道理-14-\nA.有了人脑就有了意识B.错误的意识比正确的意识具有更大的反作用C.物质对意识具有决定作用D.自然界的现象是纷繁复杂的教条式地对待马克思主义是错误的、有害的。据此回答14~15题。14我们在对待马克思主义问题上,必须反对教条主义。下列关于“教条主义”的说法,错误的是①教条主义的出发点是书本上的个别词句和结论②教条主义的出发点是狭隘的局部经验③教条主义是实际工作中的主观主义④教条主义是实际工作中的唯物主义A.②③B.①④C.②④D.①③15教条主义违背了辩证唯物论的下列哲理A.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B.办事情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C.意识是人脑的机能D.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如果把实际情况比作“地形”,理论就是“地图”。当实际情况发生很大变化的时候,我们不要期望按照“地图”来修正“地形”,而只能是根据“地形”来矫正“地图”。据此回答16-17题。16从哲学上看,“地形”与“地图”的根本区别在于A.前者是第二性的,后者是第一性的B.前者是客观的,后者是主观的C.前者是有规律的,后者是无序的D.前者是社会现象,后者是自然现象-14-\n胡锦涛总书记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指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理论特征。”运用所学知识,回答18~19题。18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是承认①世界的本质是物质②世界上先有物质后有意识③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④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答案:A解析:③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舍去含③的B、C、D项。19下列属于唯物主义观点的是①巧妇难为无米之炊②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③大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④“心外无物”⑤不怕做不到,只怕想不到⑥谋事在人,成事在天A.①②③B.①③⑤C.②③⑥D.①②④答案:A解析: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根本对立的哲学派别,对于是物质还是意识是世界的本原,两者的观点完全对立;承认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属于唯物主义,相反,认为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属于唯心主义。“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承认主观能动性要受到客观规律和客观条-14-\n-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