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高考政治备考30分钟课堂专练系列专题16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教师版)(注意:主观题考查知识全面铺开)一、选择题(共15小题)1.(2013届山东省泰安市新泰一中高三月考)2012年,我国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以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尽管2012年政策的基本取向跟2011年相同,但是,同样的政策组合在具体操作上将会有所不同。这符合①体和部分的辩证统一关系原理②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观点③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④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理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答案】D【解析】2012年,我国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是社会存在的反映。2012年政策的基本取向跟2011年相同说的是矛盾普遍性原理。同样的政策组合在具体操作上将会有所不同说的是矛盾特殊性原理。同样体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故本题选D项。①项不符合题意故排除。【考点定位】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2.(2013届山东省泰安市新泰一中高三月考)某校学生会向全校学生发出倡议:“不要问父母和长辈能为自己做些什么,但要问自己对父母和长辈做了些什么;不要问别人能为自己做些什么,但要问自己能为别人做些什么;不要问社会与国家为我们做了什么,但要问自己为社会与国家做了些什么。”这一倡议的哲学依据是A.有价值的人生不考虑个人利益B.人生价值只能在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中实现C.贡献和索取在人生价值中同等重要10\nD.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对实现人生价值同等重要3.(2013届陕西省长安一中高三第二次质量检测)2012年是雷锋逝世50周年。50年来,雷锋精神蕴含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干一行爱一行”、“勤奋好学,严于律己”、“在帮助和成就他人幸福中,也成就了自已的幸福人生”的价值追求,已经成为一代代中国人的宝贵精神财富。这表明①劳动是人的存在方式 ②索取和奉献是统一的③实现人生价值取决于主观条件 ④要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人生价值A.①②B.②④C.①④D.②③4.(2013届甘肃省永昌县第一中学高三模拟)“老牛拉车不回头,当官一场手空空,退休又钻山沟沟;拼了老命建林场,二十多年绿荒山,创造资产几个亿,分文不取乐悠悠……”这首民谣体现了当地群众对原云南省保山地委书记杨善洲的敬重。材料表明( )①人的劳动创造力是人生价值的源泉 ②个人活动对社会发展产生能动影响③实现人生价值要求放弃个人的利益 ④实现人生价值取决于客观现实条件A.②③B.①②C.③④10\nD.①④5.(2013届浙江省余姚三中高三月考)“蹲点”、“一线”、“民情”,这些特色鲜明的关键词频繁出现在新闻媒体新开设的栏目中。自全国新闻战线组织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以来,一大批来自基层、清新朴实、生动鲜活的报道受到社会各界好评。这一活动的开展及其积极效果表明( )①人民群众在任何时期都是社会变革的主力军 ②人民群众的生产活动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③人民群众的实践是一切精神财富形成和发展的源泉④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证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6.(2013届浙江省绍兴一中高三月考)1987年,凡高的《向日葵》在伦敦拍卖会上被日本人以3990万美元买走。1990年,凡高的《加歇医生像》以8250万美元创造了当时的世界拍卖最高价。而凡高生前却得不到人们的认可,37岁即以自杀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人们对凡高艺术价值的认识过程体现的哲学道理有①艺术的美属于价值范畴,人们不可能取得广泛的认同②人们对艺术和美的理解也是不断发展的③人生价值的实现离不开人们的广泛认同④新事物前进的道路不是一帆风顺的10\nA.②④B.②③C.①③D.③④7.(2013届江苏省启东中学高三考试)哲学家费尔巴哈说:“自然神不是别的,就是自然本身;人神不是别的,就是人本身。”这说明A.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B.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C.社会意识推动社会存在发展D.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8.(2013届浙江省绍兴一中高三月考)在广泛听取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公安部新修订的《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即将在明年1月实施。驾驶新规对严重危害交通安全的违法行为大幅加大惩处力度,多种行为将一次记满12分。这次驾驶新规修订反映的哲学道理是A.生产关系应适应生产力的要求B.政治制度决定制定法规实践的变化C.上层建筑应适应经济基础的要求D.社会意识能脱离社会存在而发展【答案】C10\n9.(2013年高考政治专题闯关密训)当前,拥有私家车的人越来越多,我国正在迈向汽车社会。汽车社会的来临呼唤“汽车道德”——如自觉遵守交通规则、不闯红灯、不酒驾等。从唯物史观看,“汽车道德”的出现体现了A.世界是不断变化发展的B.社会意识具有反作用C.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D.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10.(2013年高考政治专题闯关密训)“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民族英雄林则徐的这一诗句,不仅激励了几代中国人抗击外国侵略、维护民族利益的斗争精神,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仍是宝贵的精神财富。这句诗体现了对人的价值的评价是()①人的价值主要看他对社会的贡献②人的价值不应考虑个人利益③对社会的贡献大小决定了人的价值的高低④个人对社会的贡献主要看精神贡献A.①②B.①④C.①③D.③④10\n11.(2013年高考政治密破仿真预测卷)有人认为:低碳经济是“生态文明”、“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战略思想的要求,也是中华传统文化“天人合一”、“道法自然”、“仁信礼德”与当代社会经济发展的价值通道。从哲学角度看,这一观点体现了A.社会意识的变化与社会存在的变化是同步的B.价值观促进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C.正确价值观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符合人类的根本利益D.人们的价值判断因时而异,价值观具有社会历史性12.(2013年高考政治密破仿真预测卷)2012年《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指出:“宁要微词,不要危机;宁要‘不完美’的改革,不要不改革的危机。”面对全新的历史改革方位,改革者当以无私无畏的责任担当,不失时机的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体制改革创新,才能为党和国家赢得一个光明的未来。这是因为①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使生产力适应生产关系的变化②改革就是从根本上改变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③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有重要的导向作用④只有通过不断解决矛盾,才能推动社会不断进步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0\n13.(2012年江苏高考题例)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谢觉哉说:“雷锋同志是平凡的,任何人都可以学到;雷锋同志是伟大的,任何人都要努力学到。”这句话说明,学习雷锋同志更加需要( )A.走出自我的狭隘天地B.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C.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D.排除外界的各种干扰④不同的价值判断源自不同的认识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0\n15.(2013年广东高考题例)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学生可通过高考入学的“农转非”政策取得城镇户口。但近年来,随着农村土地综合效益的提高,城镇户口的吸引力逐渐下降,有些已办理“农转非”的学生甚至有了“非转农”的念头。从哲学上看,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A.时代精神的精华发生了变化B.主体的认识能力发生了变化C.社会存在发生了变化D.社会生活的本质发生了变化二、主观题16.(2013年高考试题预测题改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当前,我国文化“走出去”的行动不断加强,但还存在较多问题。如某些国产电影因缺乏想象力、制作工艺粗糙、营销手段落后等,在国际电影界备受冷落。但文化“走出去”也不乏成功的例子,如中国交响乐团在德国演奏了改编创作的交响京剧《贵妃醉酒》,以德国人喜爱的形式充分展现了中国京剧的魅力。因此,文化要“走出去”,更应“走进去”。材料二:感动是一种精神、感动也是一种力量、感动更是一种自觉的行动。“最美教师”张丽莉身上闪烁着人性的光辉:无私精神——为了学生的安全,她选择了用自己的身体遮挡学生;敬业精神——为了学生的学习,她选择了先不要孩子,把时间用在学生身上;钻研精神——为了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她积极参加学习和培训,成为青年骨干教师。虽然,她只是代课教师,但是她从来没有把自己看成是编外人。10\n(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交流与文化创新的相关知识,谈谈对中国文化要“走出去”,更应“走进去”的认识。(12分)(2)结合材料二,运用所学哲学知识,说明张丽莉老师的事迹对我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启示。(12分)题型限制:谈谈…认识10\n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