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地与海洋【知识梳理】一、世界的海陆分布1.全球海陆比例:_____占29.2%,_____占70.8%。2.半球海陆分布:(1)从南、北半球来看:陆地主要分布在_______,海洋主要分布在_______;北极地区以_____为主,南极地区以_____为主。(2)从东、西半球来看:陆地主要分布在_______,海洋主要分布在_______。【答案】陆地海洋北半球南半球海洋陆地东半球西半球二、七大洲、四大洋1.七大洲:(1)名称:由大到小依次是_____、非洲、北美洲、南美洲、_______、欧洲、_______。(2)分布:①赤道穿过的大洲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全部位于北半球的是_______和欧洲。③全部位于南半球的是_______。④主要位于东半球的有_____、非洲、_____、大洋洲。⑤主要位于西半球的是_______和_______。【答案】亚洲南极洲大洋洲亚洲、非洲、大洋洲、南美洲14\n北美洲南极洲亚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3)界线:①亚、欧两洲:乌拉尔山脉、_______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_______海峡。②亚、非两洲:_______运河。③南、北美两洲:_______运河。④亚、北美两洲:_____海峡。【答案】乌拉尔土耳其苏伊士巴拿马白令2.四大洋:(1)由大到小依次是_______、大西洋、_______、北冰洋。(2)特点:_______最大、最深,岛屿最多;_______形状略呈“S”形;_______最小、最浅,跨经度最广。(3)分布:①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跨南北半球,其中_______大部分位于南半球,_______全部位于北半球。②太平洋、大西洋、北冰洋,跨东西半球,_______全部位于东半球。【答案】太平洋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北冰洋印度洋北冰洋印度洋三、世界的地形1.陆地地形:(1)地面高度的计算方法。【答案】10001200(2)五种基本地形:如上图中各点所在地形类型分别为A_____、B_____、C_____、D_____和E_____。【答案】山地高原盆地丘陵平原14\n(3)地形的基本特征。地形类型主要特征海拔高低地势起伏平原低(____米以下)平坦广阔高原较高(____米以上)起伏不大、边缘陡峭山地较高(____米以上)坡度较陡、沟谷较深丘陵较低(500米以下)坡度和缓、相对高度一般不超过____米盆地周围_____、中间______【答案】200500500200高低(4)部分世界陆地地形区之最。地形区类型地形区名称世界最大的平原___________世界最大的高原_________世界最高的高原_________世界最长的山脉___________世界最高的山脉_____________世界最大的盆地____________【答案】亚马孙平原巴西高原青藏高原安第斯山脉喜马拉雅山脉刚果盆地2.海底地形:(1)大陆架:陆地向海洋的自然延伸部分,水深一般在____米以内。(2)海沟:海洋底部_____的地方。(3)大洋中脊:大洋中新海底诞生的地方,_____活动比较强烈。(4)大陆坡:_______向外倾斜的陡坡。【答案】200最深火山大陆架四、海陆变迁1.地表形态变化:(1)海洋变陆地。喜马拉雅山地区发现了大量古老的______________。(2)陆地变海洋。台湾海峡海底发现_________________、东非大裂谷将变成_____。14\n2.大陆漂移假说:(1)时间及提出者:20世纪初由德国科学家_______提出。(2)科学证据:南美洲东岸的凸出部分,恰好与大西洋彼岸的非洲西岸凹入部分遥相对应。【答案】海洋生物化石森林遗迹和古河道海洋魏格纳3.板块构造学说:(1)主要内容。①地球岩石圈是由_____拼合而成的。②海洋与陆地的相对位置是___________。③一般来说,板块的内部,地壳比较_____;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有的_________,有的_________,地壳比较_____。(2)两大火山地震带:_________火山地震带和____________________火山地震带。板块不断变化的稳定张裂拉伸碰撞挤压活跃环太平洋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归纳总结】一、七大洲和四大洋1.七大洲轮廓位置和四大洋位置可借助下面几何图形识记14\n2.构建脑图世界上七大洲、四大洋的相互位置关系,可联系地图进行空间记忆,按一定的方向或顺序,在大脑中构建空间分布图,如北冰洋周围的三个大洲由亚洲开始按顺时针分布为亚洲、欧洲、北美洲。在以南极为中心的地图上,南极半岛和南美洲隔海峡相望。联系世界海陆分布图,从南美洲按顺时针方向依次是南美洲、大西洋、非洲、印度洋、大洋洲、太平洋。3.歌诀记忆七大洲相对位置站在北京向西看,亚欧两洲连成片。东南方是大洋洲,非洲大陆在西南。站在北京往东看,南北美洲在彼岸。南极洲位置最特殊,位于地球最南端。二、板块构造学说14\n1.板块图的阅读(1)箭头的含义:“←→”表示张裂运动,“→←”表示碰撞挤压运动。(2)在六大板块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其余板块既包括大陆,又包括海洋。(3)印度半岛、阿拉伯半岛和澳大利亚大陆属于印度洋板块。(4)冰岛介于亚欧板块与美洲板块交界处,新西兰南北二岛介于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2.通过图中板块运动方向解释一些地理现象地理现象所处板块位置板块运动方向结果预言几千万年后喜马拉雅山“长高”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之间相对运动挤压迫使喜马拉雅山抬高红海面积扩大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之间相背运动张裂使红海不断扩大红海成为新大洋地中海面积缩小亚欧板块、非洲板块之间相对运动挤压迫使地中海缩小地中海消失【易错提醒】1.易混点:大陆和岛屿(1)大陆:面积广大的陆地。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陆是亚欧大陆,最小的大陆是澳大利亚大陆。14\n(2)岛屿:面积较小的陆地。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岛屿是北美洲的格陵兰岛。2.易错点:(1)陆半球并不是说半球陆地面积大于海洋面积,而是陆地面积在所有半球中所占比例最大。(2)阿拉伯半岛虽然位于亚洲,但是属于印度洋板块。(3)无论怎样平分地球,任何一个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4)由于大陆和大洲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因此,有关大陆和大洲的纬度位置就存在一定的差异。例如,赤道穿过的大陆有:非洲大陆和南美大陆;而赤道穿过的大洲有:亚洲、大洋洲、南美洲、非洲。(5)地球仪上所有经线都穿过南极洲,因此南极洲是跨经度最广的大洲,跨经度360°。亚洲是跨纬度最多的大洲,也是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典题探究】【典题探究1】大洲和大洋 【例1】人类对地球海陆分布的认识经历了极其漫长的过程。早期,人们只能认识人类足迹和视野所及的地方,直到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人类对地球表面的海陆分布才有一个基本正确的认识。下图为世界海陆分布图,读图回答(1)、(2)题。(1)图中,关于①②③所代表的地理事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B.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C.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D.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世界上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亚洲B.大洋①将缩小,大洋②将扩大C.地球表面以海洋为主,陆地主要集中在南半球D.北美洲与南美洲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14\n【典题探究2】板块构造学说 【例2】2022年3月19日台湾花莲县附近海域发生里氏5.6级地震。关于其成因,下图中能正确表示的是【解析】D。台湾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多火山、地震。【探究提高】板块运动对陆地地形的影响:(1)板块之间的碰撞挤压运动会使板块之间的海洋缩小,甚至消失,进而隆起形成高大山脉,如由于非洲板块向北漂移,与欧亚板块挤压碰撞,使地中海面积逐渐缩小,并隆起形成高大的阿尔卑斯山脉。(2)板块之间的张裂运动,在陆地上依次形成裂谷→海洋→新的大洋,如红海目前仍在继续扩大,将来有可能成为新的大洋。【变式思考】纵贯南、北美洲西部的科迪勒拉山系是世界上最高大的山系。请你用板块构造学说的理论,尝试解释一下它的成因。【答案】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南极洲板块互相挤压碰撞,地壳隆起形成高大的科迪勒拉山系。【针对练习】 根据下图中的信息,回答1-2题。14\n1.图中甲、乙、丙分别代表大洲或大洋,其排序正确的是( )A.南美洲、大西洋、非洲B.北美洲、太平洋、非洲C.非洲、大西洋、南美洲D.南美洲、太平洋、非洲2.图中信息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 ( )A.甲、丙两大洲可能曾经连为一体B.甲、丙两大洲之间距离不断缩短C.鸵鸟具有长途飞行能力D.海牛具有远渡重洋的游泳能力【答案】1.A2.A3.关于下图中字母所代表地理事物名称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A是半岛B.B是海峡C.C是岛屿D.D是群岛【答案】3.B【解析】沟通两个海洋的狭窄水道是海峡。B是海湾。我国有一探险队,准备沿图中所示航线进行环球航行,读图完成4~6题。14\n4.本次环球航行中没有经过的大洋是()A.太平洋B.印度洋C.大西洋D.北冰洋5.关于探险队出发地所在大洲的描述错误的是()A.跨南、北两半球B.跨东、西两半球C.西面直接濒临大西洋D.与北美洲以白令海峡为分界线6.航船由①→②经过了A、B两大洲分界线()A.巴拿马运河B.乌拉尔河C.苏伊士运河D.马六甲海峡【答案】4.D5.C6.C7.世界上最大的大洲和最小的大洋分别是()A.非洲和印度洋B.亚洲和印度洋C.亚洲和北冰洋D.北美洲和北冰洋【答案】7.C【解析】世界最大的大洲和大洋分别是亚洲、太平洋;最小的大洲和大洋分别是大洋洲、北冰洋。8.下列不能证明海陆变迁的现象是()A.地中海面积在不断缩小,最终将消亡B.海岛涨潮被淹没,退潮露出C.台湾海峡海底发现森林遗迹和古河道D.喜马拉雅山上有海洋生物化石【答案】8.B【解析】海岛涨潮被淹没,退潮露出,是潮汐现象,不能证明海陆变迁。9.读图判断下列描述错误的是()14\nA.由海牛和鸵鸟的分布可以推测甲、丙两块陆地曾经在一起B.甲是南美洲,乙是大西洋,丙是非洲C.图示是大陆漂移说的一项科学依据D.甲位于南美洲板块上,丙位于非洲板块上【答案】9.D【解析】此题反映了大西洋两岸生物的相似性,它为大陆漂移说提供了科学依据,甲是南美洲,但位于美洲板块上。10.北京时间2022年4月11日16时38分,印度尼西亚北苏门答腊西海岸(图中A处)发生里氏8.9级地震。关于这次地震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是地球内部能量的急骤释放B.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C.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D.是地壳运动的结果【答案】10.B11.下列半岛位于亚欧板块的是()A.索马里半岛B.阿拉伯半岛C.印度半岛D.中南半岛14\n【答案】11.D【解析】A属于非洲板块,B、C属于印度洋板块。此处难点是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都属于亚洲,但不属于亚欧板块,此题需熟记板块构造图。12.读“东西半球海陆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1)根据图中字母代号填出各大洲的名称。ABCDEFG大洲名称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2)根据图中数字代号填出各大洋的名称。①②③④大洋名称北冰洋(3)赤道穿过的大陆有________大陆和_________大陆。(4)跨经度最多的大洲是________;四大洋中面积最大的是________。(5)苏伊士运河是______洲和_______洲的分界线。【答案】(1)南美洲非洲亚洲(2)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3)非洲南美洲(美洲)(4)南极洲太平洋(5)亚非14\n13.(探究创新题)某班学生在学习“板块的运动”时,用纸张和书本做了一个实验。阅读实验方法及示意图回答问题。【实验】课桌上有一本书和一张纸。如图一,用手挤压书本,观察书本发生了什么变化?如图二,用手向两侧撕拉纸张,观察纸张发生了什么变化?(1)实验中的纸张(书本)代表了地球上的________。图一实验反映了板块的_______运动,这种运动在地球上会产生什么现象?图二实验反映了板块的_________运动,这种运动会产生什么现象?(2)举例说明地球上哪些地方存在着图一这种运动并说明板块名称。(3)在图中红海两侧的板块上画出其运动方向,预测红海面积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14\n(4)根据板块构造学说,请你预测地中海的发展趋势。【答案】(1)板块挤压褶皱隆起形成山脉或引发火山、地震。张裂断裂产生裂谷或新的海洋或引发火山、地震。(2)喜马拉雅山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挤压运动。(3)画图略。逐渐扩大红海两侧的印度洋板块和非洲板块做张裂运动(4)地中海位于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之间,从板块运动方向看,地中海两侧的两大板块做挤压运动,因此,地中海面积会逐渐缩小。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