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植物的生活方式☞解读考点重要概念:1.植物的生存需要阳光、水、空气和无机盐等条件(实验)。2.绿色植物能利用太阳能(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贮存了能量的有机物,同时释放氧气。3.在生物体内,细胞能通过分解糖类等获得能量,同时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直击考点:1、叶片的结构2、“验证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的实验步骤:植物黑暗处理—叶片部分遮光(对照实验)—光照—酒精脱色—清水漂洗—碘液显影(对植物进行黑暗处理的原因:使叶片内的淀粉运走耗尽)。实验现象:叶片见光部分呈深蓝色,遮光部分不变色。实验结论: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光是光合作用的必需条件。3、光合作用的原料:二氧化碳、水;产物:有机物(主要为淀粉)、氧气;条件:光、叶绿素;场所:叶绿体。4、光合作用的反应式:5、光合作用的概念: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变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主要是淀粉),并且释放氧气的过程。6、光合作用的实质包含了两种变化:一是物质转变,即把简单的无机物转变成复杂的有机物,并且释放氧气;二是能量转化,即把光能转化为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实质是制造有机物,贮存能量。7、光合作用的意义:1)是生物所需的有机物的来源,2)是生物生命活动的能量来源,3)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含量相对稳定。8、光合作用的应用:应尽量提高光能利用的效率。如:立体高效种植。9、呼吸作用的反应式:10、呼吸作用的概念:绿色植物吸收氧气,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11、呼吸作用的原料:有机物、氧气;产物:二氧化碳、水;场所:叶绿体。12、实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13、呼吸作用的意义: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一部分为各种生命活动提供动力,一部分转化为热量散失。14、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区别: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进行部位有叶绿体的细胞所有活细胞进行时间白天白天和晚上原料二氧化碳、水有机物、氧气24\n产物有机物、氧气二氧化碳、水物质变化合成有机物分解有机物能量变化储存能量释放能量15、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当细胞液浓度﹥周围溶液浓度时,细胞吸水;当细胞液浓度﹤周围溶液浓度时,细胞失水。16.根的基本结构(从下向上)。根冠:位于根的最底部,起保护的作用。分生区:细胞小,有很强的分裂能力,不断产生新的细胞补充伸长区的细胞。伸长区:细胞体积不断增大,是根伸长最快的部位。成熟区:上面有大量的根毛,增大根吸收的表面积,是根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17.根毛的结构:细胞壁极薄,细胞质少,液泡大。18.根吸水的原理:根毛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大于土壤溶液浓度时,水从土壤中进入到细胞。当土壤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水从细胞中流出到土壤中。19、无机盐的吸收植物的根不但从土壤吸收水分还要吸收无机盐,其中需要量最多的是含氮、含磷和含钾的无机盐,如果缺乏就会出现相应的症状。无机盐作用缺乏症状含氮的促进细胞的分裂和生长,使枝叶长得繁茂叶片发黄,植株矮小含磷的促进幼苗的发育和花的开放,使果实和种子成熟提早植株特别矮小,叶片暗绿色或紫色含钾的使茎杆长得粗壮,促进淀粉的形成和运输植株易倒伏20、无土栽培.根据植物生活需要的无机盐的种类、数量和比例配置营养液,用营养液来栽培植物的方法。常用水培、沙培、砾培。21、蒸腾作用。植物体体内的水分以水蒸气形式散失到体外的过程,叫蒸腾作用。水分蒸腾主要通过叶片的气孔完成,叶柄和嫩茎也能进行一定的蒸腾作用。22、气孔是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控制气孔的开闭:保卫细胞(成对的半月形,内有叶绿体)。保卫细胞吸水,气孔打开;保卫细胞失水,气孔闭合。23、蒸腾作用的意义。降低叶面温度,防止叶肉细胞被阳光灼伤;促进水的吸收和运输及无机盐的运输;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水,调节气候,促进生物圈中的水循环。24、蒸腾作用的应用:(1)大树底下好乘凉(2)移栽植物时要去掉一部分枝叶、选择阴天和傍晚、移栽以后要遮阴等,都是为了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有利于植物成活。25、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将枝条插入稀释的红墨水中,一段时间后,茎内被染成红色的部位是木质部,说明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是通过木质部中的导管自下而上运输的。水分运输的途径:根毛→根内导管→茎和叶脉中的导管26、有机物的运输。枝条中部被剥去一圈树皮后,切口上方会形成枝瘤。证明了有机物的运输是通过树皮内韧皮部中的筛管自上而下运输。有机物的运输。☞2年中考24\n[2022年题组]1.(2022年中考江苏省苏州市卷)马铃薯露出地面的部分常常会变成绿色,而地下部分则不会。这个事实直接说明A.叶绿体中含叶绿素B.光合作用能制造淀粉C.叶绿素只有在光下才能合成D.叶绿素在光下才能进行光合作用【答案】C【解析】考点:探究影响叶绿素形成的环境因素,光照是叶绿素形成的重要条件。2.(2022年中考山东省济宁市卷)2022年9月16日省运会在我市开幕,为响应市委“办好省运会,当好东道主”的号召,园艺工人在美化、绿化济宁城时。为提高苗木的成活率,他们选择阴天或傍晚移栽,有时还要去掉部分枝叶,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降低A.呼吸作用B.吸收作用C.蒸腾作用D.光合作用【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叶片是蒸腾作用的主要部位.移栽植物的根系或多或少的会有一定的破坏,吸水的能力会降低,因此在移栽植物时,往往要剪掉大量的枝叶,以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避免移栽植物出现萎蔫现象,提高移栽植物的成活率。故选:C。考点:蒸腾作用的意义。3.(2022年中考山东省济宁市卷)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只有叶片才能制造有机物B.通过光合作用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来源于光能C.二氧化碳和水既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又是呼吸作用的产物D.植物进行呼吸作用最重要的意义是为自身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A、24\n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变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光合作用.条件是光,场所是叶绿体.植物体中含有叶绿体的细胞,只要有光都能进行光合作用。所以A是错误的。故选:AB、绿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在叶绿体中合成淀粉等有机物,并且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过程,称为光合作用;光合作用的实质是物质转化和能量转化:物质转化是指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的过程,能量转化是指将光能转化为储存在有机物里化学能的过程.因此光合作用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来自光能。故正确。C、二氧化碳和水既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又是呼吸作用的产物。故正确。D、呼吸作用指的是细胞内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植物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呼吸作用.植物通过呼吸作用释放出来的能量,除一部分转变为热能散失以外,其余部分用于植物体的各项生命活动,如植物体对矿质营养的吸收、有机物的合成与运输、细胞的分裂与生长等.故正确。考点:光合作用的概念;光合作用过程中的物质转化和能量转化;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的区别和联系。4.(2022年中考江苏省苏州市卷)下列各种生活现象中,不能表明植物进行呼吸作用的是A.贮存大量蔬菜的地窖比空地窖暖和得多B.地窖内的蔬菜因腐烂而散发出霉味C.萌发种子释放出的气体可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混浊D.进入贮存水果的仓库,发现点燃的蜡烛燃烧不旺【答案】B【解析】考点:呼吸作用,分析生活中的实际例子。5.(2022年中考江苏省苏州市卷)下列生理过程中,在玉米种子萌发过程中不会发生的是A.光合作用B.呼吸作用C.细胞分裂D.细胞分化【答案】A24\n【解析】考点:种子萌发进行的生理过程。6.(2022年中考江苏省苏州市卷)右图为某植物叶片上气孔的开放和关闭的示意图,箭头表示某种物质进出保卫细胞导致开合的情况。则该种物质是A.水B.氧气C.空气D.二氧化碳【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在叶片的表面由两个半月形的保卫细胞构成的结构叫做气孔,是气体进出和水分蒸发的门户。植物光合作用吸收的氧气、呼吸作用分解释放的二氧化碳要从气孔进出;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的水分以气体状态从体内散失到体外的过程,水分散失也是气孔,但是从图进行分析,气孔由开放状态到关闭状态的调节主要是植物的蒸腾作用进行调节,当蒸腾作用强时气孔开放,当蒸腾作用减弱时气孔关闭,可见图示表示了蒸腾作用散失水分由强到弱,故本题选A符合题意。考点:是蒸腾作用的调节与气孔的关系。7.(2022年中考四川省遂宁市卷)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主要是A.淀粉B.二氧化碳C.氧气D.水【答案】A【解析】24\n试题分析: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贮藏能量的有机物,主要是淀粉,并释放氧气的过程。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产物是有机物和氧气,动力是光能,场所是叶绿体,故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主要是淀粉,选项A符合题意。考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条件和动力。8.(2022年中考四川省遂宁市卷)新鲜水果用保鲜薄膜包裹或放入冰箱冷藏室可延长存放时间,主要是因为包裹或冷藏后可以A.不让水分散失B.阻挡细菌进人C.减少水果皮损伤D.抑制呼吸作用【答案】D【解析】考点:呼吸作用的实质和意义,影响呼吸作用的因素。9.(2022年中考福建省泉州市卷)下图表示榕树叶片在24小时内二氧化碳和氧气的进出情况,其中发生在黑暗环境的是【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呼吸作用有光无光都可进行,呼吸作用在所有的活细胞每时每刻都能进行,为生物的基本特征,光合作用的条件是光照,所以在黑暗环境中进行的是呼吸作用,即消耗氧气,放出二氧化碳,故选D。考点: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的区别和联系。10.(2022年中考湖南省湘潭市卷)在建设两型社会,营造绿色宜居家园的绿化中,移栽大树时常采用一系列的保障措施;剪去大部分枝叶;树干捆上稻草绳;盖上防晒网;种植时用几根打孔的大塑料管通往根部;在树根培上厚土层,并用三角架固定;必要时可像医生给病人输液治病一样,给树木输送各种营养液、杀虫剂等。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24\n(1)剪去大部分枝叶,树干捆上稻草绳;盖上防晒网,从而大大减弱了树木的,减少水分散失,提高树木成活率。(2)移栽时用几根打孔的大塑料管通往根部,让根部更加通风透气,有利于根细胞进行作用。(3)给树木输送各种营养液,其中重要的作用之一是促进根细胞的和生长,尽快长出新根。(4)栽种众多的绿色植物,不仅美化了环境,还能通过绿色植物的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降低温室气体的含量。(5)“低碳生活”代表着更健康、更自然、更安全,返璞归真的去进行人与自然的活动。“低碳生活”要求在日常生活中尽力减少能量的消耗,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等,从而降低环境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你能为“低碳生活”做些什么?(至少写出两条来和大家分享) 。【答案】⑴蒸腾作用 ⑵呼吸作用⑶分裂⑷光合作用(5)随手关灯、节约用水、少使用汽车等【解析】24\n考点:蒸腾作用的意义;根尖结构以及与吸收功能相适应的特点;呼吸作用的概念;人类活动与生态环境的关系。11、(2022年中考山东省济南市卷)下面左图是绿色植物叶片的结构示意图,右图是植物细胞内进行生命活动的示意图,甲为细胞内有关结构,a、b分别表示某种气体。请据图分析回答:(1)植物吸收的水绝大部分通过__________作用散失,其失水的“门户”是左图中的[]_________。(2)若右图a、b分别表示二氧化碳和氧气,则甲代表的结构是__________,此时细胞内正在进行的生命活动为__________作用,该项生命活动能合成贮存能量的__________,并能维持大气中的__________平衡。(3)若b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右图表示细胞内正在进行__________作用,其主要意义是为植物体的各项生命活动提供__________。【答案】(1)蒸腾5气孔(2)叶绿体光合有机物碳—氧(3)呼吸能量【解析】24\n考点:叶片的结构和功能,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2022年题组]1.(2022年中考山东省潍坊市卷)下列有关植物蒸腾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蒸腾作用越强,根对无机盐和水的吸收速度越快B、多数植物的叶片通过下表皮散失的水分比上表皮多C、干旱地区植物的叶片往往较小,这反映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D、蒸腾作用的强弱受光照强度、环境温度等因素的影响【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蒸腾作用过程中,水分从气孔蒸发,是植物体内产生一种将水分向上运输的拉力,从而促进根不断地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同时也吸收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水分从叶表面大量散失,降低了叶表面的温度,参与了生物圈的水循环,增加大气湿度,调节气候。温度、光照的强弱影响植物的蒸腾作用的强弱,温度越高,光照越强,蒸腾作用越强,有利于促进水分根对水分的吸收,但是超过一定的限度,蒸腾作用反而退弱。同时,大多数植物的蒸腾作用主要叶片的下表皮,因为下表皮的气孔多于上皮;干旱地区植物的叶片往往较小,可以减少水分的蒸发。故选A。考点:植物蒸腾作用的概念,影响的因素。2、(2022年中考山东省潍坊市卷)深秋季节,临朐石门坊呈现出“霜叶红于二月花”的美景,对此解释正确的是()A、光照变弱,叶绿体中的叶绿素逐渐变为红色B、温度降低,叶绿体中的花青素增多,液泡中的叶绿素减少C、温度降低,叶绿体中的叶绿素减少,液泡中的花青素增多D、光照变弱,叶绿体中的叶绿素不变,液泡中的花青素增多【答案】C【解析】24\n考点:细胞内叶绿素随环境的变化。3、(2022年中考湖北省孝感市卷)玉兰、海棠等植物在早春时节,当叶片还没有完全长出时,却可以开出满树娇艳的花朵。推测这些花瓣中有机物的主要来源,正确的是()A.它们是根从土壤中吸收并运输到花瓣的B.它们是花瓣在光照条件下进行光合作用合成的C.它们是树皮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变成有机物再运输到花瓣的D.它们是叶在上一年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并储存于树干,在开花时通过筛管转运到花瓣的【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贮存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筛管是植物体内运输有机物的管道。多年生植物在有叶片时制造有机物贮存在体内,叶片脱落后动用贮存在体内的有机物通过筛管输送到相应的器官,维持生命活动对营养物质的需要。根吸收的是水分和无机盐;花瓣中没有叶绿体没有进行光合作用;树皮中没有叶绿体,没有进行光合作用;玉兰、海棠等植物在早春时节,当叶片还没有完全长出时,却可以开出满树娇艳的花朵。推测这些花瓣中有机物的主要来源,它们是叶在上一年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并储存于树干,在开花时通过筛管转运到花瓣的。故选D。考点:植物光合作用的概念和意义。4、(2022年中考湖北省宜昌市卷)“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中,叶片经酒精脱色并滴加碘液后,遮光和不遮光部分显示的颜色分别是()A.蓝色 蓝色 B.蓝色黄白色 C.黄白色黄白色 D.黄白色蓝色【答案】D【解析】24\n【考点定位】本题考查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中等题,属于理解层次。5.(2022年中考湖南省娄底市卷)春季植树时,移栽的树苗常被剪去部分枝叶,主要原因是()A.降低蒸腾作用B.减少光合作用C.方便树苗运输D.减少养分消耗【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蒸腾作用是植物将水分以水蒸气的形式从体内散失到体外的过程,主要在器官是叶片,有99%的水分从叶片的气孔散失外到外界的,移栽植物时,选择阴天或是傍晚移栽,或是去掉部分枝叶,这样可以减少植物体内水分的散失,提高植物移栽的成活率。故选A。考点:蒸腾作用在农业生产中的运用。6.(2022年中考湖南省湘潭市卷)1864年德国科学家萨克斯将天竺葵的绿色叶片放在暗处12小时,再将此叶片一半曝光,一半用锡箔遮光。经过一段时间光照后,用碘蒸汽处理叶片,结果发现叶片的曝光部分显蓝色,遮光部分显棕色(右图),该实验的结论是()①光合作用需要叶绿素②光合作用需要光③光合作用产生氧气④光合作用产生淀粉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答案】B【解析】考点:植物的光合作用7、(2022年中考江苏省连云港市卷)图中表示“探究阳光在植物生长中的作用”实验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暗处理的目的是消耗掉叶片中积累的淀粉等有机物24\nB.部分遮光的实验操作不必要,因为已经进行了暗处理C.酒精脱色后,大烧杯内的清水呈绿色,小烧杯内酒精无色D.滴加碘液和显色以后,叶片上用黑纸片遮光的部分呈蓝色【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A、在进行“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中,对叶片暗处理的目的是将叶片内的淀粉运走耗尽,以排除原有的淀粉对实验的干扰,保证实验结果所检测到的淀粉是实验过程中形成的,A正确.B、将叶片的一部分用黑纸片遮盖起来,目的是在叶片上形成见光与不见光的对照实验,看看叶片遮光部分和没有遮光部分是不是都能制造淀粉,使实验更有说服力,B错误.C、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烧杯中,隔水加热,使叶片含有的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至叶片变成黄白色.叶绿素为绿色,脱色后大烧杯内的清水呈无色,小烧杯内酒精绿色,C错误.D、叶片的见光(未遮盖)部分遇到碘液变成了蓝色,实际是淀粉遇碘液变蓝,说明叶片的见光部分产生了淀粉,进而说明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叶片的遮光部分遇碘没有变蓝,说明遮光的部分没有产生淀粉,D错误考点:探究光合作用的条件、原料和产物。8、(2022年中考湖南省衡阳市卷)图甲表示植物的三种生理活动,图乙表示植物叶片结构,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中A、B、C表示植物正在进行的三种生理活动。其中[A]表示的生理活动是___。(2)植物根吸收的水分绝大部分以水蒸气的形式从——(填图乙中标号)散失。(3)据统计,l公顷树木,每天吸收约150-500千克的二氧化碳,并释放出60-400干克的氧气。这是大树的[C]____活动的结果。(4)随着城市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城市生态环境面临“大雨成水涝,久晴变酷暑”的局面,形成此局面的主要原因是____。①城市排水系统建设不到位②城市地面硬化面积大③城市绿化面积大④城市绿化面积少24\nA.①②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5)在大棚作物种植中,通过提高光合作用效率增加蔬菜产量“,可采取的措施:___。(至少答出二个正确措施,才能给分)【答案】(1)呼吸作用(2)⑤(3)光合作用(4)A(5)①适当增加光照时间,光照时间越长,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时间越长,制造的有机物就越多。②适度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植物会因原料充足而光合作用增强。【解析】试题分析:(1)呼吸作用的原料是有机物和氧气,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A表示消耗氧气,释放二氧化碳,因此是呼吸作用。(2)植物体内的水分主要用于蒸腾作用,因此,植物的根吸收的水分绝大部分以水蒸气的形式从⑤气孔散发到大气中。(3)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储存能量,同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光合作用,所以,1公顷树木,每天吸收约150-500千克的二氧化碳,并释放出60-400千克的氧气,这是大树的光合作用的结果。(4)城市具有以下特点:①城市排水系统建设考点:呼吸作用、光合作用、蒸腾作用。9、(2022年中考湖北省鄂州市卷)回答下列有关实验的问题:(1)用1、2号两支试管(1号试管盛有土壤浸出液,2号试管盛有蒸馏水)各培养一株生长状况基本相同的健壮玉米幼苗。一段时间后,观察两株幼苗的生长情况,结果如图。分析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2)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在“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中,用银边天竺葵作为实验材料完成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步骤,请你根据以下实验步骤,回答下列问题:24\n①在步骤④中,隔水加热的目的是脱去叶片中的_____________。②该实验中,叶片的b、c两处形成了相互对照,其变量是_______。③步骤⑦中叶片c处变蓝。请解释叶片c处变蓝的原因:。(3)利用右图装置探究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一段时间后,玻璃管中的红色液滴将移动。【答案】⑴植物的生长需要无机盐⑵①叶绿素②光③叶片的见光部分(c处)进行光合作用产生了淀粉,淀粉遇碘变蓝⑶向左【解析】试题分析:(1)土壤浸出液中含有各种无机盐以及营养物质,蒸馏水中不含无机盐等营养物质,一段时间后,土壤浸出液中培养的幼苗生长健壮,而蒸馏水中的幼苗生瘦弱,由实验可知,植物的生长需要无机盐。(2)①在“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中,要用酒精脱去叶绿素,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考点:探究植物的生长需要无机盐、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呼吸作用的实验。☞易错易混1、植物的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原料,产物、条件、场所的区别。2、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3、导管和筛管的结构和功能的区别。24\n4、含氮、磷和钾无机盐的的作用和缺乏症。5、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实质的区别。6、注意区别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腾作用、吸收作用和运输作用在生活中的运用。7、注意探究叶绿在光下合成淀粉实验的步骤和注意事项。8、注意叶片结构各部分的区别。例1:(2022年中考湖北省鄂州市卷)如图是植物的叶释放氧气的量随时间t变化的曲线,下列对该图的描述,正确的一项是A.AB段植物的叶只进行呼吸作用,不进行光合作用B.B点时植物的叶不进行光合作用C.CD段植物的叶只进行光合作用,不进行呼吸作用D.B点过后,植物的叶的光合作用强于呼吸作用【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B段释放出的氧气量为负值,说明此时呼吸作用消耗的氧气超过光合作用释放出的氧气,即呼吸作用的强度大于光合作用的强度,B点释放出的氧气量为0,说明呼吸作用消耗的氧气等于光合作用释放出的氧气,即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强度相等,BC、CD段释放的氧气量为正值,说明呼吸作用消耗的氧气少于光合作用释放出的氧气,即光合作用的强度大于呼吸作用的强度,故选D。考点: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区别与联系。例2.(2022年中考湖南省湘潭市卷)有关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说法不正确的是A.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呼吸作用主要场所是线粒体B.光合作用只在白天进行,呼吸作用只在夜晚进行C.光合作用是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呼吸作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D.合理密植和中耕松土分别是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原理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答案】B【解析】24\n考点: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的区别和联系。例3.(2022年黑龙江省龙东地区初中毕业学业统一考试生物试题)“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种庄稼、养花都需要施肥,肥料为植物生长提供()A.有机物B.无机盐C.能量D.水分【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植物的生长需要多种无机盐,无机盐必须溶解在水中植物才能吸收利用,植物需要量最大的无机盐是含氮、含磷、含钾的无机盐,氮肥作用:促使作物的茎,叶生长茂盛,叶色浓绿,钾肥的作用:促使作物生长健壮,茎秆粗硬,增强病虫害和倒伏的抵抗能力,促进糖分和淀粉的生成,磷肥的作用:促使作物根系发达,增强抗寒抗旱能力,促进作物提早成熟,穗粒增多,籽粒饱满,施肥的目的就在提供植物生长必需的无机盐。故选B。考点:本题考查的是植物的生长需要无机盐。例4.(2022年湖南省郴州市中考生物试题)俗话说“树怕剥皮,不怕空心”,其道理是( )A.树皮中有筛管,能运输水分B.树皮中有导管,能运输水分C.树皮中有筛管,能运输有机物24\nD.树皮中有导管,能运输有机物 【答案】C【解析】考点:分清两种管道﹣﹣导管与筛管,在植物体内的分布及功能与生活应用。☞解题技能1、掌握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腾作用、吸收作用和运输作用的基本知识,注意生物核心概念的理解,学会基本生物学知识的迁移运用。2.生物识图题是生物学考查的重点内容,学生的学会读图,识图,提取图中的基本生物学信息,同时利用已学的生物学基本知识进行解题。3、实验是生物学考查的重点,也是难点,学生要学会探究实验的基本方法,注意探究实验的对照实验和变量的控制,以及对实验数据的科学处理方法。另外对于实验题要读懂题意,利用提供的素材进行解题。4、注意联系生活生产实际,利用所学的基本生物学知识解释相关的生物学现象。☞1年模拟1.(2022届甘肃省白银市平川区第四中学九年级中考模拟考试三生物试题)在“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中,实验后向叶片滴加碘液,未变蓝的部位是A光照部位B遮光部位C整个叶片D叶片边缘【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实验结果是未遮光的叶片变成蓝色,吸收了二氧化碳,在光照下进行了光合作用制造了淀粉,淀粉遇碘变成蓝色;遮光的叶片部分因为没有光照,叶片没有进行光合作用,没有制造淀粉物质,遇碘不变成蓝色。故选B。考点:本题考查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现象。2.(2022年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小协镇初级中学初中生物学业水平模拟试题)24\n下列措施中,与利用光合作用原理提高农作物产量无关的做法是A.降低夜间温度,减少有机物的消耗B.增加二氧化碳浓度C.合理密植D.种植大棚蔬菜,阴天开灯增加光照【答案】A【解析】考点:本题考查影响植物光合作用的因素。3.(2022--2022学年江西省修水县第一中学下学期九年级生物第一次月考试卷)森林地区的降雨往往较多,主要原因是()A.光合作用旺盛,释放的水分多B.呼吸作用使大气湿度增大C.蒸腾作用旺盛,产生的水蒸气多D.森林保持水土,蓄积水源【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蒸腾作用是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主要是叶子)以水蒸汽状态通过气孔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蒸腾作用是根吸水的动力,促进了水和无机盐的运输,蒸腾作用还能降低温度,植物的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约占植物吸收水的99%以上。因此,蒸腾作用还能增加大气湿度,增加降水,降低大气温度,调节气候,促进了地球的水循环。故选C。考点:本题考查蒸腾作用的意义。4.(2022--2022学年江西省修水县第一中学下学期九年级生物第一次月考试卷)人们经常在草坪上行走,会造成土壤板结,从而影响草的生长,土壤板结影响植物生长的主要原因是()A.植物缺少无机盐,影响生长24\nB.植物缺少水,影响光合作用C.土壤缺少氧气,影响根的呼吸D.气孔关闭,影响蒸腾作用【答案】C【解析】考点:本题考查呼吸作用在农业生产中的运用。5.(2022—2022年下期山东省泰安市新泰西张庄中学初三中考模拟考试生物试题)取一段带有叶片的木本植物枝条,插入装有稀释红墨水的瓶子里,过一段时间,将该枝条纵切,看到被染成红色的部分是()A.韧皮部B.导管C.筛管D.形成层【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输导组织组成导管和筛管,导管运输水分和无机盐,方向由下向上;筛管是运输有机物,方向由上向下。导管和筛管贯穿于植物体的各种器官之中,运输植物生长发育需要的营养物质。取一段带有叶片的木本植物枝条,插入装有稀释红墨水的瓶子里,过一段时间,将该枝条纵切,看到被染成红色的部分是导管,位于木质部,向上运输水分和无机盐。故选B。考点:本题考查导管的结构和功能。6.(2022--2022学年下学期下湖北省黄冈市启黄中学九年级生物第三次月考试卷)如图一表示叶片的结构示意图,图二表示某植物图一中【2】部分细胞进行生理活动的过程,其中甲和乙表示细胞中某个结构,①②③表示有关物质;图三表示该植物一昼夜(O﹣K段)对二氧化碳的吸收、释放量,请分析回答:24\n(1)叶片呈绿色,是因为构成图一中标号所示结构的细胞内含有叶绿体.图二中表示的叶绿体在进行光合作用,①表示的物质是;若环境温度降低,乙所示结构进行的生理活动会。(2)在图2中,植物进呼吸作用的时间是段(填图中代码);在时间段,植物积累有机物。【答案】(1)2甲氧气下降(2)OKAG【解析】试题分析:图一中1是上表皮,2是叶肉,3是下表皮,4是叶脉,5是气孔。植物体呼吸作用吸收氧气,放出二氧化碳;光合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从图二中可以看出甲表示的结构是叶绿体,乙表示的是线粒体,①表示的是氧气,②表示二氧化碳,③表示的是水。图三中进行光合作用的时段是AG段,进行呼吸作用的时段是OK段。(1)植物体的2叶肉细胞内含有叶绿体,所以叶片呈绿色。从图二中可以看出甲表示的结构是叶绿体,乙表示的是线粒体,①表示的是氧气,②表示二氧化碳,③表示的是水.呼吸作用是细胞内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这一过程发生在乙线粒体中。影响植物呼吸作用的因素有温度、氧气、二氧化碳和水等;植物二氧化碳的释放量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少,这是因为在一定范围内,温度越低,植物的呼吸作用下降。因此,叶片呈绿色,是因为构成图一中标号2所示结构的细胞内含有叶绿体。图二中甲表示的叶绿体在进行光合作用,①表示的物质是氧气;若环境温度降低,乙所示结构进行的生理活动会下降。(2)图三中植物体进行呼吸作用的时段是OK段,植物在白天、夜间每时每刻都在呼吸,白天呼吸作用释放的二氧化碳被光合作用吸收了,导致呼吸作用不明显,因此植物在白天也进行呼吸,进行光合作用的时段是AG段,因为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使二氧化碳还没释放出来有一部分就被吸收了,导致释放量越来越少,最后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多于呼吸作用放出的二氧化碳,在图三中表现出吸收二氧化碳。因此,在图2中,植物进呼吸作用的时间是OK段(填图中代码);在AG时间段,植物积累有机物。考点:本题考查植物叶片的结构和功能、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基本知识。7.(2022年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小协镇初级中学初中生物学业水平模拟试题)泰安市十大名优农产品“新泰黄瓜”,清脆可口,深受消费者喜爱。新泰黄瓜多采用温室大棚栽培,上市较早。请联系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24\n(1)黄瓜播种后通常采用地膜覆盖,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提高种子的萌发率。(2)果实慢慢成熟的过程的中,需要大量的水分和无机盐,它们是通过植株根尖的成熟区吸收,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________________。(3)右图是某温室从16点开始持续密封48小时,测得的温室内二氧化碳体积分数的变化情况。试分析:曲线b~c大幅度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曲线c~d上升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学习了物理光学的有关知识后,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产生了疑问,既然日光由红、蓝、黄等七色光构成,那么不同的单色光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相同吗?带着这个问题,实验小组的同学广泛查阅资料,得知叶绿体中的色素对红光和蓝紫光吸收的量最大。实验小组设计了如下的方案,来探究不同的单色光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①选择一棵生长旺盛的植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将红色、蓝紫色、黄色半透明玻璃纸和不透光的黑纸剪成相同形状的小纸片。(注:某种颜色半透明玻璃纸只允许该种颜色单色光透过)③将这四种不同颜色的小纸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日光下照射几小时后,将实验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使叶片脱色。⑤清水漂洗叶片,滴加碘液,观察实验部位颜色变化。请预测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菜农利用某种技术,在南瓜植株上收获了黄瓜,这种技术叫做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提高(地表)温度(2)蒸腾作用(3)光合作用消耗了大量的二氧化碳光合作用逐渐减弱,直到停止,而呼吸作用不断释放二氧化碳(4)①将其套上不透明物品暗处理24小时③遮住同一叶片的不同部位(或生长状况相同的不同叶片)实验现象:实验部位叶子颜色深浅不一,黑色纸片遮盖的部位不变蓝,红色、蓝紫色纸片遮盖的部位蓝色最深,黄色纸片覆盖的部位蓝色较浅(或红色、蓝紫色、黄色纸片遮盖的部位变蓝,但蓝色深浅不同)。(5)嫁接24\n【解析】(3)植物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在光照条件下进行,制造有机物,产生氧气;呼吸作用吸收氧气,分解有机物为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能量。据图分析,a—b段二氧化碳增加,说明植物的光合作用减弱,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b—c大幅下降的原因是因为植物的光合作用增强,吸收的二氧化碳增加,曲线下降;c-d曲线上升,表明植物的光合作用减弱,直到停止,植物呼吸作用不断产生二氧化碳,曲线逐渐上升。因此,右图是某温室从16点开始持续密封48小时,测得的温室内二氧化碳体积分数的变化情况。试分析:曲线b~c大幅度下降的原因是光合作用消耗了大量的二氧化碳;曲线c~d上升的原因是光合作用逐渐减弱,直到停止,而呼吸作用不断释放二氧化碳。(4)探究实验的步骤是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方案,实施实验,得出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在探究实验中要设计对照实验,原则是实验组和对照组中只有一个因素不相同,其它条件要全部一样,这样实验结果才科学合理。同时,要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得出实验结论,当结论与假设不一致时进一步分析原因。本实验探究红、黄、蓝等不同光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首先要对叶片进行暗处理,目的是让淀粉运走耗尽,避免对实验的干扰;其次是对植物的叶片进行不同位的遮光,接受不同的光照和未光照;再是光照处理;第四是酒精脱色,清水漂洗;碘液染色。实验现象是实验部位叶子颜色深浅不一,黑色纸片遮盖的部位不变蓝,红色、蓝紫色纸片遮盖的部位蓝色最深,黄色纸片覆盖的部位蓝色较浅。因此,①选择一棵生长旺盛的植株,将其套上不透明物品暗处理24小时。③将这四种不同颜色的小纸片遮住同一叶片的不同部位(或生长状况相同的不同叶片)。④日光下照射几小时后,将实验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使叶片脱色。⑤清水漂洗叶片,滴加碘液,观察实验部位颜色变化。请预测实验现象:实验部位叶子颜色深浅不一,黑色纸片遮盖的部位不变蓝,红色、蓝紫色纸片遮盖的部位蓝色最深,黄色纸片覆盖的部位蓝色较浅(或红色、蓝紫色、黄色纸片遮盖的部位变蓝,但蓝色深浅不同)。。24\n考点:本题考查种子的萌发条件、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腾作用、嫁接等基本知识,探究不同光照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8.(2022年山东省新泰市初中生物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试题)某生物兴趣小组将三组基本相似的同种植物幼苗,分别放入甲、乙、丙三个透明玻璃钟罩中,密封。经一昼夜暗处理后,置于室外相同环境下,其中甲做遮光处理,乙、丙不遮光(如图)。(注:丙钟罩内的氢氧化钠溶液能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1)甲和乙作为一组对照实验,所探究的问题是?(2)甲和丙不是一组对照实验的原因是。图8(3)一段时间后,将甲、乙、丙中的叶片分别经酒精脱色、滴加碘液处理后发现:甲中的叶片不变蓝,乙中的叶片变蓝,这说明是光合作用的产物;丙由于缺少,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所以叶片不变蓝。(4)图表示0点到24点之间二氧化碳浓度的连续变化情况。甲、乙、丙三个装置中,二氧化碳浓度变化情况与图相符的是。分析图中0点到6点的曲线变化情况,可知该时间段植物主要进行作用。【答案】(1)光会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吗?或光是植物光合作用的条件吗?(2)变量不唯一或有两个变量(3淀粉二氧化碳(4)乙呼吸【解析】24\n(4)植物的呼吸作用是吸收氧气,分解有机物为二氧化碳和水,并且释放出能量,只要是活细胞都在进行呼吸作用。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吸收的气体是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但是在白天,或是光照下进行,夜间和无光情况下未进行光合作用。通过分析图中在0—6点时,植物进行呼吸作用,释放出二氧化碳,但是植物没有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这样二氧化碳含量增加;在6—18点为,植物不仅在进行光合作用,而且进行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被植物吸收用于光合作用,于此二氧化碳含量增加;18点以后二氧化碳曲线上升,说明植物未进行光合作用,只进行呼吸作用,此时二氧化碳含量增加。因此,图表示0点到24点之间二氧化碳浓度的连续变化情况。甲、乙、丙三个装置中,二氧化碳浓度变化情况与图相符的是乙。分析图中0点到6点的曲线变化情况,可知该时间段植物主要进行呼吸作用。考点:本题考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基本知识,并且要与图表进行结合是关键。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