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的消化、呼吸、排泄、循环☞解读考点重要概念:1.人体的组织、器官和系统的正常工作为细胞提供了相对稳定的生存条件,包括营养、氧气等以及排除废物。2.消化系统包括口腔、食道、胃、小肠、肝、胰、大肠和肛门,主其要功能是从食物中获取营养物质,经备运输到身体的所有细胞中。3.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其功能是从大气中摄取代谢所需要的氧气,排出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4.血液循环系统包括心脏、动脉、静脉、毛细血管和血液,其功能是运输氧气、二氧化碳、营养物质、废物和激素等物质。5.泌尿系统包括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其功能是排除废物和多余的水。直击考点:1食物中的营养成分主要包括:水、无机盐、糖类、脂肪、蛋白质和维生素六大类。其中糖类、脂肪、蛋白质能提供能量,它们被称为“三大产热营养素”,储存能量最多的是脂肪;主要的供能物质是糖类。蛋白质是人体生长发育、组织更新和修复的重要原料。(蛋白质既能提供能量,又是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 水占人体总重的60%--70%,是细胞主要成分之一,参与各项生理活动。2、检测蛋白质用双缩脲试剂,呈现紫色反应;检测维生素C用加碘的淀粉溶液,呈现褪色反应。 3、夜盲症—--缺维生素A;坏血病—--缺维生素C;脚气病—--缺维生素B1;佝偻病—缺维生素D和钙;贫血--缺铁、蛋白质;牙龈经常出血--缺维生素C;青少年长身体---要补钙、多次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病人手术后--补蛋白质。 4、人消化系统包括消化管、消化腺两部分。消化道包括口腔、咽(是食物和空气的共同通道)、食管、胃、小肠、大肠、肛门等消化器官。消化腺有唾液腺、胃腺、肠腺、胰腺、肝脏;消化液有唾液、胃液、肠液、胰液、胆汁不含消化酶的消化液是胆汁(胆汁能乳化脂肪为脂肪微粒)。小肠适于消化和吸收的特点:长5-6米;有环形皱襞、小肠绒毛和微绒毛,增大了消化的表面积;小肠绒毛壁、毛细血管壁和毛细淋巴管壁都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最大的消化腺是肝脏。主要消化和吸收的场所是小肠。 5、消化:食物的营养成分在消化管内被水解成可吸收的小分子物质的过程。6.吸收:指食物中的水、无机盐、维生素,以及食物经过消化后形成的小分子物质,通过消化管的黏膜上皮细胞进入血液的过程。7、淀粉在口腔内初步分解为麦芽糖(大分子),在小肠内最终分解为葡萄糖(小分子)。蛋白质在胃39\n内初步分解为多肽(大分子),在小肠内最终分解为氨基酸。脂肪在小肠内先通过胆汁的乳化作用,最终消化为甘油和脂肪酸。 8、消化管的各部分的吸收功能。口腔、咽、食管:无吸收养分的功能;胃:部分的水和酒精;小肠:绝大部分的营养物质;大肠:少量的水、无机盐和部分的维生素 9、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都属于营养失调,造成营养失调的主要原因是不良的饮食习惯和不合理的饮食结构。合理营养:一天中,早、中、晚餐能量分别占30%、40%、30%。按“平衡膳食宝塔”,应摄入最多的食物是淀粉类物质。关注食品安全:应当关注食品包装上有关营养成分,是否有添加剂,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厂家和厂家地址等内容;根据生产日期和保质期推算有没有过期;购买蔬菜时,要看蔬菜的颜色是否新鲜,用手摸一摸是否硬挺,购买鱼肉时;看颜色是否有光泽,闻闻气味,买肉时还要看是否盖有检疫部门的印章。10、青少年应多吃含蛋白质和钙丰富的食物。贫血者多吃含铁和蛋白质的食物。11、血液的组成和功能。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12、血浆组成和作用。(1)顔色:淡黄色半透明的液体(2)成分:水、蛋白质、葡萄糖、无机盐和代谢废物等,含量最多的是水分。(3)功能:运载血细胞,运送营养物质和废物。13、血细胞的结构特点红细胞(RBC)白细胞(WBC)血小板(PLT)形态和结构特点数量最多、无细胞核,呈两面凹的圆饼状,富含血红蛋白圆球状、有细胞核,比红细胞大,但数量少不规则、没有细胞核、比红细胞和白细胞都小得多,数量男:5.0ⅹ1012个/L(血红蛋白(HB)120-160g/L)女:4.2ⅹ1012个/L(血红蛋白(HB)110-150g/L)(4—10)ⅹ109个/L(1—3)个ⅹ1011个/L功能运输氧和部分二氧化碳吞噬病菌、防御、保护作用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产生红骨髓红骨髓巨核细胞39\n相关病症红细胞或血红蛋白过少:贫血病。过多:炎症过少:流血不止血红蛋白的特性:在含氧量高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在含氧量低的地方容易与氧分离。当与氧结合时,血液中含氧量丰富,成鲜红色,这种血成称为动脉血,反之呈暗红色,为静脉血,运输氧气和一部分二氧化碳。贫血:血液中红细胞数量过少,或者血红蛋白含量过少。,前者的原因是营养不良,后者的原因是缺铁,应多吃含铁和蛋白质丰富的食物。14、血液的功能:运输氧和二氧化碳、运输营养物质和废物、防御和保护和调节体温。血浆与血清的区别:血清中不含纤维蛋白原,血浆中含纤维蛋白原。15、血量、输血和血型血量:约为人体体重7%~8%。输血和血型:(1)ABO血型:A型、B型、AB型、O型四种血型。(2)输血一般以输同型血为原则,紧急情况,O型为贡献者。大力提倡无偿献血:一次献血200—300mL(5%)是不影响健康。(注意:献血一般不超过血量的10%(约400毫升),一次失血超过30%、就有生命危险。如果一次失血不超过400毫升(10%),所丧失的血浆成分和血细胞,可以在短期内得到补充而恢复正常。健康的成年人每次可以献血200~300(5%)毫升。16、血管的类型和结构特点血管名称结构功能管壁特点血流速度瓣膜动脉较厚,弹性大。快无血液从心脏送到身体各部分静脉较薄,弹性小,管腔最大慢四肢静脉有静脉瓣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到心脏毛细血管数量多,分布广;管壁薄,只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管腔小,红细胞只能单行通过。最慢无血液与组织细胞充分进行物质交换毛细血管的特点管壁最薄;血流最慢;分布最广;数量最多;管腔最小。判断毛细血管的依据是红细胞单行通过。手上的“青筋”指的是静脉。动脉出血在近心端止血;静脉出血在远心端止血。17、心脏的结构和特点。39\n四腔关系是:同侧房室相通,异侧房室不相通。心脏由心肌构成,当心肌收缩时,血液送到全身,当心肌舒张时,血液回心脏,此时心脏处于休息状态。心脏四腔与连接的血管:左心室——主动脉;右心室——肺动脉;左心房——肺静脉;右心房——上、下腔静脉。房室瓣、动脉瓣、静脉瓣的位置、开放方向、保证血流的方向。房室瓣,心房与心室之间,向心室开,心房→心室;动脉瓣,心室与动脉之间,向动脉开,心室→动脉;静脉瓣,在四肢静脉内,向心脏方向开,静脉→心房。心室收缩时,房室瓣关闭,动脉瓣开放;心室舒张时,动脉瓣关闭,房室瓣开放。动脉中没有任何瓣膜。18、每分输出量、心率。每分输出量=每搏输出量Х心率每分输出量也叫心输出量,它是衡量心脏工作能量的一项指标。运动员主要通过提高每搏输出量来提高心输出量。19、血液循环途径。血液循环包括体循环和肺循环两条途径。体循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全身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此时血液中的氧气进入组织细胞,血液由动脉血变为静脉血。肺循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左心房,此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血液静脉血变为动脉血。 20、血压和脉博血压:血液在血管内向前流动时,对血管壁产生的侧压力。我们通常所说的血压是体循环的动脉血压。它的表示方式:收缩压/舒张压可用血压计在上臂肱动脉处测得。其数值通常用千帕来表示。心脏收缩时,动脉血压所达到的最高数值,叫收缩压。心脏舒张时,动脉血压所达到的最低数值,叫舒张压。健康成年人收缩压正常值是:12~18.7千帕,舒张压为8~12千帕。脉搏是指动脉的搏动,次数与心率相同,但意义不同,它测量的部位在桡动脉。21、食物的热价是指每克食物在体外充分燃烧时释放的能量,单位是KJ/g。食物中各成分贮存的能量的大小:脂肪38KJ/g,蛋白质23KJ/g,糖类17KJ/g。22、人体呼出气体与吸入的气体(空气)比较:氧气含量减少了,二氧化碳含量增加了。23、呼吸作用:生物体细胞内葡萄糖等有机物氧化分解并释放能量的过程。呼吸作用的实质: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一部分用于维持体温的恒定,另一部分用于推动各种生命活动。呼吸作用的意义:为生命活动提供动力。39\n24、呼吸系统的组成呼吸道和肺组成呼吸系统。呼吸道包括鼻、咽、喉、气管和支气管,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肺是人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1)鼻是呼吸道的起点,对吸入的气体变得温暖、湿润、清洁。痰的形成部位是在气管和支气管。(2)肺的结构特点:肺泡数量多,总面积大;肺泡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薄,仅由单层细胞构成等,所以很适合进行气体交换。25、肺通气。外界与肺泡之间的气体交换,就是呼吸,即肺通气。肺通气由胸廓和膈的运动引起的。胸廓由脊柱、肋骨、胸骨及肋间肌组成,底部由膈封顶。胸廓有节律地扩大和缩小,从而完成了呼气和吸气,这就是呼吸运动。通过呼吸运动实现了肺的通气。肋间外肌收缩→肋骨上提并外展,胸骨上移→胸廓的横径加大;膈肌收缩隔顶下降胸廓的纵径加长→胸廓容积扩大→肺容积扩张→新鲜空气由呼吸道进入肺,即吸气。肋间外肌和膈肌舒张→胸廓容积缩小→肺容积缩小→肺泡内部分气体排出提外,即呼气。因此,是胸廓的变化才引起吸气和呼气。26、肺的换气。肺的换气是指肺泡与血液之间进行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交换过程。此过程是通过气体扩散实现的。通过肺的换气使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27、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氧与血红蛋白结合,以氧合血红蛋白的形式运输,大部分二氧化碳在血浆中运输。28、组织气体交换。组织气体交换是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交换过程。此过程是通过气体扩散实现的。通过组织气体交换使动脉血变成了静脉血。呼吸过程:29、肺活量。肺活量是指一次呼吸运动中肺的最大通气量。肺活量反映一次呼吸运动中最大通气量,它是衡量肺工作能力高低的标志。30、代谢废物排出的途径排泄是人体将代谢废物如二氧化碳、尿素等以及多余的水和无机盐排出体外的过程人体的代谢废物包括。尿素、二氧化碳、水、无机盐。粪便不是代谢废物39\n人体排泄的途径。排汗(皮肤):一部分的水和少量的无机盐、尿素;呼气(呼吸系统);二氧化碳、少量的水;排尿(泌尿系统):绝大部分的水、无机盐和尿素(最主要的排泄途径)。排泄的意义。将代谢废物排出体外;调节体内水与无机盐的含量平衡;维持细胞生活环境的稳定。排粪便是排食物残渣,不算是排泄。32、泌尿系统的组成及功能肾脏:形成尿液的功能,最主要的器官是肾脏,构成肾脏的基本单位是肾单位,每个肾脏由100多万个肾单位构成。肾脏可分为:皮质、髓质和肾盂。肾单位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肾小体由肾小球和肾小囊组成,主要分布在皮质;肾小球主要分布在髓质。输尿管:输送尿液。膀胱:暂时储存尿液的功能尿道:排出尿液的功能。33、尿的形成肾小球滤过作用。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由肾小球滤过到肾小囊中形成原尿。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原尿流经肾小球时,原尿中的有用物质如大部分的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等被肾小管重新吸收进入血液中,剩下的物质形成尿液。原尿是通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在肾小囊中形成的;尿液是通过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后形成肾小球是毛细血管球,它两端连接的都是动脉。出球小动脉两端都是毛细血管网。尿液异常与其相对应可能发生病变的肾的结构:尿液中出现红细胞、蛋白质→肾小球。尿液中出现葡萄糖→肾小管;尿量多→肾小管。血浆、原尿和尿液成分上的区别:只有血浆中有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原尿中没有大分子物质但有葡萄糖;尿液中没有葡萄糖。34、尿液排出的途径: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体外。尿液的形成是连续的,排出是间歇的。35、皮肤的结构和功能皮肤的结构。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皮肤由表皮和真皮构成。皮肤下面是皮下组织,皮肤上有毛发、汗腺、皮脂腺、指(趾)甲等附属物。表皮:位于皮肤表层,由上皮组织构成,表皮分为角质层和生发层两部分。无血管、无神经。真皮:主要由结缔组织构成,内含大量的弹性纤维和胶原纤维。丰富的感觉神经末梢和毛细血管使皮肤具有调节体温和感受外界刺激的作用。39\n皮肤的功能。保护功能;分泌和排泄;调节体温;感受外界刺激;具有再生能力。☞2年中考[2022年题组]1.(2022年湖南省衡阳市中考生物试卷)用鼻呼吸比用口呼吸好的原因是( )①鼻毛可阻挡吸入的尘埃②鼻粘膜分泌的粘液可使吸入的空气清洁、湿润③嗅细胞接受气味的刺激④鼻粘膜内丰富的毛细血管能温暖吸入的空气.A.①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答案】D【解析】考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呼吸道的组成和功能。2(2022年湖北省黄石市中考理科综合生物试题)下列与“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有关的内容中,正确的是A.胆汁是由胆囊分泌的B.唾液中含有消化蛋白质的酶C.水、无机盐和维生素可以直接被人体吸收D.细嚼馒头有甜味,有甜味的物质是淀粉【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糖类、脂肪、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消化道壁,这些物质在消化管内分解成可以吸收的小分子物质的过程叫消化,分解的小分子物质通过消化道壁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叫做吸收,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必须经过消化才能被吸收,水、无机盐和维生素可以不经过消化而直接被消化道壁吸收。通过分析,胆汁是由肝脏分泌的,贮藏于胆囊中,通过胆管输送到小肠参与物质的消化,故选项A不正确;唾液是含唾液淀粉酶,参与淀粉的消化,故选项B不正确;选项C说法正确;细嚼馒头有甜味,有甜味的物质是麦芽糖,选项D不正确,因此本题选项是C符合题意。考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消化系统各器官的作用,以及食物的消化和吸收。3.(2022年江苏省苏州市2022年初中结业考试生物试题)观察右图人的心脏内部结构示意图,图中①和④所指的腔分别是心脏的39\nA.左心室、右心房B.右心房、左心室C.右心室、左心房D.右心室、左心室【答案】B【解析】考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心脏的结构。4.(2022年江苏省苏州市初中结业考试生物试题)右下图是某同学探究唾液淀粉酶对淀粉消化的实验操作过程,下列各项关于实验结果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①变蓝,②变蓝B.①变蓝,②不变蓝C.①不变蓝,②变蓝D.①不变蓝,②不变蓝【答案】B【解析】39\n考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探究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的基本方法,理解碘遇淀粉变蓝色的原理。5.(2022年江苏省苏州市初中结业考试生物试题)右图为人体某处的血管及血流情况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若c处尿素浓度降低,则b为肾小管周围的毛细血管B.若c处的葡萄糖含量增加,则b可能为消化道壁的毛细血管C.若c处氧含量增加,则b为组织内的毛细血管D.若c处含氧量降低,则b为肺泡外的毛细血管【答案】AB【解析】试题分析:图示为人体某处的血管及血流情况示意图,从血流方向可以判定,a是动脉血管,c为静脉血管;血液流经人体某一器官后血液成分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可以根据血液成分的变化来判断该器官的名称。肾动脉进入肾脏后经过反复分支形成入球小动脉,入球小动脉分出的数十条毛细血管弯曲盘绕形成肾小球,肾小球的毛细血管又在另一端汇集成出球小动脉,出球小动脉又分支形成毛细血管,包绕在肾小管外面,这些毛细血管又汇集成肾静脉;血液在沿这条路线流经肾脏时,通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血液中的部分尿素等废物随尿液排出,因此从肾静脉流出的血液中,尿素等废物减少;因此若c处尿素浓度降低,则b为肾小管周围的毛细血管,选项A符合题意。血液流经消化道壁的毛细血管后,血液中的营养物质会明显增加,若c处的葡萄糖含量增加,则b可能为消化道壁的毛细血管,故B符合题意。血液39\n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气进入血液,这样,血液由含氧较少、含二氧化碳较多的静脉血变成了含氧丰富的动脉血;因此若c处氧含量增加,则b为肺部毛细血管,故C不符合题意。当血液流经身体各部分的组织细胞周围的毛细血管时,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将运来的营养物质和氧气供给细胞利用,将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带走,这样血液就由含氧丰富的动脉血变成了含氧较少、含二氧化碳较多的静脉血;因此若c处氧含量降低,则b为组织内的毛细血管,故D不符合题意。考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血液循环的途径,发生在人体内的气体交换以及尿的形成。6.(2022年江苏省苏州市初中结业考试生物试题)下图表示淀粉、脂肪和蛋白质在消化道中各部位(依次用A、B、C、D、E表示)被消化的程度。据图分析,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X曲线代表脂肪消化的过程,Y曲线代表淀粉消化的过程B.淀粉、蛋白质、脂肪主要消化的部位是C胃C.在消化道D中,不含消化酶的消化液是胆汁D.食物进入大肠前,X被分解成葡萄糖,Y被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答案】CD【解析】39\n考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各器官的功能,蛋白质、脂肪和淀粉的消化过程,抓住以上知识点对照曲线图进行综合分析即可得出答案。7(2022年湖北省十堰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理科综合试题)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各系统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下图是血液循环模式图,A、B、C代表人体的不同结构。请据图回答:(1).人体的结构是与它功能相适应的。心脏能够强有力的收缩,将血液送到全身,由此推断心脏壁主要是由组织构成的。(2).血液流经A结构后,血液中的(填气体名称)含量增加。(3).图中B结构在尿液的形成过程中起作用。(4).C结构内有胆汁、胰液和肠液等液体,说明C结构有功能。【答案】(1).肌肉(2).氧气(3).滤过(4).消化【解析】39\n考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心脏的结构、血液循环的途径、尿的形成和小肠的结构特点。8.(2022年济宁市初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生物学试题)济宁──孔孟之乡,礼仪之邦,文化灿烂,食誉神州;据研究乾隆帝七次下江南,每次在济宁用膳时,对文家水饺(如图)都情有独钟。(1)你认为该盘羊肉胡萝卜水饺能为其提供_______________种营养物质。(2)水饺皮(小麦面粉)被消化的主要部位是____________________。(3)馅中的瘦羊肉最初被消化部位是__________,最后以___________的形式被吸收。(4)乾隆帝饭毕后在“龙行路”上散步,若能量由这盘水饺提供,你认为主要供能的是______。A.水饺皮B.瘦羊肉C.胡萝卜D.肥羊肉(5)下图是御医根据乾隆帝饭前、饭后血糖含量变化绘制的曲线图,你认为促使C~D段血糖含量下降的激素是___。A.胰岛素B.甲状腺激素C.生长激素D.雄性激素【答案】(1)6(2)小肠(3)胃氨基酸(4)A(5)A【解析】试题分析:(1)39\n人体的主要营养物质有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和维生素。糖类是供能物质,脂肪是贮能物质,蛋白质是基本物质,同时也可以提供能量,因此,糖类、脂肪和蛋白质是人体的三大产热营养素。水是人体重要的组成物质,有运输和调节人体体温等作用;无机盐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维生素既不提供能量,也不构成组织细胞,对人体生理活动有重要的调节作用,因此水、无机盐和维生素不为人体提供能量,对调节人体生理活动有重要的调节作用。消化系统由消化管和消化腺组成,其中消化管由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组成,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淀粉进行化学性消化的起点是口腔,初步分解成麦芽糖,到达小肠在酶的作用下分解为终产物是葡萄糖;蛋白质进行化学性消化的起点是胃,蛋白质在胃内进行初步消化,进一步推送到小肠在酶的作用下分解为最终的消化产物是氨基酸;脂肪进行化学性消化的起点是小肠,并且在小肠内消化为终产物是甘油和脂肪酸。通过以考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人体食物中主要的营养物质及功能,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的消化和吸收过程,胰岛素的作用。学生要从提供的情景材料中筛选有效利用信息,结合相关的生物学知识进行分析,同时要学会解读曲线图的基本方法。动脉①②③⑥静脉④⑤9.(2022年济宁市初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生物学试题)血液、尿检是反映人体健康状况的“晴雨表”,下表为医生对甲、乙、丙、丁四名男生体检时的血检结果统计【其中白细胞正常值为(4~10)×109/升,血红蛋白正常值为120~160克/升】。图则为肾单位结构示意图。请你据此分析回答: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型甲4.8×109140A乙5.2×10970B丙30×109150AB丁4.6×109130O(1)参照表中数据,四人中有炎症的应该是,患贫血症的是__________,若乙需要输血,甲、丙、丁积极主动,你认为三人较合适者应为____________。(2)图中标注的结构①④⑥中液体为原尿的是39\n(填序号)。原尿中的葡萄糖在流经肾小管时又全部回到血液的生理过程称为__________________。(3)假若①③的部位发生病变,⑥内的液体与正常人相比,多出的成分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丙乙丁(2)④重吸收作用(3)血细胞和蛋白质【解析】(2)肾单位是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单位。肾单位由肾小体和肾小管组成,肾小体由肾小球和肾小囊构成,肾小球是由入球小动脉(连结肾动脉)和出球小动脉组成。当血液由肾动脉流经入球小动脉,经过肾小球的毛细血管的滤过(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除)肾小囊腔中形成了原尿,这一过程称为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原尿流经肾小管,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的无机盐重吸收回到血液中,剩余的部分形成终尿,排出体外,这一过程称为肾小管的重吸收。通过以上分析,图中的①是肾小球的毛细血管,流的是来自于肾动脉的动脉血、④肾小囊中是原尿、⑥肾小管重吸收后剩余的物质形成的尿液,图中标注的结构①④⑥中液体为原尿的是④;原尿中的葡萄糖在流经肾小管时又全部回到血液的生理过程称为重吸收。(3)假若①肾小球和③肾小囊壁的部位发生病变,通透性增大,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滤过到肾小囊腔中,⑥肾小管不能重吸收回血液中,这样⑥内的尿液中与正常人相比,多出的成分应是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考点:39\n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血细胞的组成、功能、病症;输血的原则是输入同型血,但是遇到特殊情况下可以输入O型血;尿的形成,以及肾脏的病变判断。图表结合,考查的知识多,需要学生认真阅题,理解题意进行答题。10.(2022年四川省遂宁市初中毕业暨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理科综合生物部分)下图表示人体细胞新陈代谢与外界环境之间的关系,其中A~F表示具体生理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经过B过程中,食物中的淀粉最终被分解成▲后,能被人体吸收进入循环系统。(2)过程D被称为▲,经过该过程后,血液就变成了▲血。(3)经过E过程后,若尿液中含有红细胞和蛋白质,则最可能是肾脏的▲发生病变。(4)上述各种生理活动之所以能够顺利进行,主要是在▲调节下,依靠各种器官系统的分工协作。【答案】(1)葡萄糖(2)肺泡里的气体交换(3)肾小球(4)神经系统【解析】(2)人体呼吸有四个环节,肺通气通过呼吸动运动来完成;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是指肺泡与血液进行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交换,通过气体扩散来完成的,交换的结果是由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组织里的气体交换是指血液与组织细胞进行的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交换,也是通过气体扩散来完成,交换的结果是由动脉血变成了静脉血。通过以上分析,图中的D是肺泡内的气体交换,结果是由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3)当血液由肾动脉经过肾脏的入球小动脉,经过肾小球的滤过形成了原尿,除血液中大分子的蛋白质和血细胞外;原尿流肾小管,经过肾小管的重吸收,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的无机盐被肾小管吸收回到血液中,最后形成尿液,排出体外。如果尿液中有大分子蛋白质和血细胞的主要原因是肾小球的通透性增大引起的,如果尿液中葡萄糖则是肾小管的重吸收出现的病变。通过分析,经过E39\n是肾小球的滤过作用过程后,若尿液中含有红细胞和蛋白质,则最可能是肾脏的肾小球发生病变。(4)人体之所以形成一个统一整体,完成各项生命活动,是由于神经系统和激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神经调节起主导作用,故上述各种生理活动之所以能够顺利进行,主要是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依靠各种器官系统的分工协作。考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食物的消化、气体交换、尿的形成及人体的自我调节等内容。[2022年题组]1、(2022年中考山东省潍坊市卷)下列关于人体与外界气体交换的叙述,错误的是()A、在人体一次呼吸过程中,吸气结束瞬间肺内气压等于外界大气压B、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量最多的两种成分依次是氮气、二氧化碳C、呼吸运动需要肋间肌和膈肌提供动力D、人工呼吸依据的是呼吸运动原理【答案】B【解析】考点:肺通气的基本知识。2.(2022年中考山东省潍坊市卷)某实验小组通过查阅资料得知,馒头中的淀粉遇碘变蓝,淀粉被分解后蓝色会消失。为探究影响馒头在口腔内消化的因素,他们取等量的四份馒头和相同的四支试管,进行如下表所示实验,下列分析不科学的是()A、实验过程中四支试管都应置于37℃温水中B、试管1和试管4对比适合探究唾液的消化作用39\nA、试管2和试管3对比适合探究牙齿咀嚼的作用B、试管2和试管4对比适合探究舌的搅拌的作用【答案】B【解析】【考点定位】本题考查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关键是要理解唾液消化的条件,对照实验的设计,难度中上,属于学会层面。3、(2022年中考山东省潍坊市卷)右图表示人体消化道内吸收营养物质的一种结构,该结构的名称及其能够吸收的部分物质分别是()A、小肠皱襞;甘油、氨基酸B、小肠绒毛;脂肪微粒、水C、小肠绒毛;维生素C、脂肪酸D、十二指肠;葡萄糖、无机盐【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小肠是消化管中最长的一段,细长,有环形皱襞,小肠绒毛和微绒毛,增加了水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面积,同时小肠壁、毛细淋巴管壁和毛细血壁都很薄,仅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所以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本图表示小肠绒毛结构图。小肠绒毛壁吸收的营养物质有水分、维生素、无机盐、甘油、脂肪酸、葡萄糖和氨基酸。故选C。考点:小肠的结构特点和吸收的营养物质。4、(2022年中考山东省潍坊市卷)右图表示人体皮肤的结构,在炎热环境中,加快散热依靠其中的()39\nA、1和2B、1和4C、3和5D、2和3【答案】D【解析】考点:皮肤的功能,理解皮肤的结构。5、(2022年中考湖南省衡阳市卷)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能有效预防坏血病。因为新鲜的蔬菜和水果中含有丰富的()A.维生素DB.维生素CC.维生素BD.维生素A【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水果和蔬菜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缺乏维生素C易患坏血病。【考点定位】维生素缺乏症6、(2022年中考山东省东营市卷)图4示截取人体某部位连通的三种血管的片段,其中的血液依次流经()A.①一③一②B.③一②一①C.②一③一①D.③一①一②【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血管①管腔较大,是静脉血管;血管②管腔较小,管壁较厚,是动脉血管;血管③管腔最细,是毛细血管。血流方向是动脉→毛细血管→静脉。39\n【考点定位】血管的特点7.(2022年中考广东省梅州市卷)下面是显微镜下观察人血涂片的一个视野图(④指血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①数量最多,具有运输氧的功能B.②数量过少时,会造成人体贫血C.③形状不规则,能够吞噬病菌D.血液的颜色主要决定于④【答案】A【解析】考点:血液的组成、血细胞的形态结构特点和功能。8、(2022年中考湖北省黄冈市卷)下列对两幅曲线图的分析,不正确的是()A.若图甲中曲线表示南瓜雌花中子房发育随时间的变化,子房体积出现bc段变化可能是没有完成传粉受精B.若图甲曲线表示人体在平静呼吸时肺容积的变化,bc段肋间肌和膈肌处于舒张状态C.若图乙中y表示正常人肾单位中葡萄糖含量的变化,则AB段表示肾小管D.若图乙中y表示消化道中蛋白质含量的变化,则AB段表示小肠【答案】D39\n【解析】试题分析:图甲中曲线随着时间的推移,果实的体积由有变无,即慢慢的凋落,只有花没有传粉和受精才会出现这种情况,A正确;bc段胸腔容积缩小,表示呼气,则肋间外肌、膈肌舒张,B正确;尿液的形成包括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通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尿素等滤过到肾小囊腔中形成原尿;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原尿中的全部葡萄糖、一部分水分、无机盐被重吸收回血液中;可见图乙中AB段表示肾小管,C正确;初步消化蛋白质的场所是胃,所以若图乙中y表示消化道中蛋白质含量的变化,则AB段表示胃,D错误。考点:果实和种子的形成、呼吸运动、尿液的形成过程、营养物质的消化。9、(2022年中考湖南省湘潭市卷)人在吸气时,膈肌和肋间肌的活动状态是()A.膈肌收缩,肋间肌舒张'`4i(K3`_5^6ZB.膈肌舒张,肋间肌收缩"Q(b^1_7A4c&ZC.膈肌舒张,肋间肌舒张.Q"f0W)U*?9K$A-V'C#bD.膈肌收缩,肋间肌收缩.F,]3e"Z%a8C1C3b(U5?2K【答案】D【解析】考点定位:人的呼吸运动。10.(2022年中考湖南省湘潭市卷)右图是正常人肾小管内某种物质的含量变化曲线示意图,该物质是()A.尿素B.无机盐C.葡萄糖D.水【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血液流经肾小球时,经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形成原尿,原尿流过肾小管,经过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后,形成尿液。在肾小球的滤过作用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以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过滤到肾小囊中,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全部葡萄糖、大部分水和部分无机盐等被肾小管重新吸收。故选C考点定位:尿液的形成过程。11、(2022年中考山东省潍坊市卷)下图是人体尿液形成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39\n(1)图中方框标出的结构称为。经①过程后,血浆成分中不会减少的是。(2)经过①②过程后,血液中对人体有害的代谢废物等基本被清除。(3)②过程消耗的氧气是通过作用从血液进入组织细胞的,请按顺序写出肺泡内氧气到达该组织细胞所经过的主要血管及心脏腔室的名称。(4)B比A中显著增多的物质是,该物质主要由血液中的运输。【答案】(1)肾小体大分的蛋白质(2)尿素(3)扩散肺泡周围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组织内毛细血管(4)二氧化碳血浆【解析】(3)(4)血液流到肾小管周围的毛细血管将血液中的氧气扩散进入组织细胞,同时将二氧化碳扩散进入血液,结果是动脉血变成静脉血。血液从肺泡处的气体交换,再将血液从心脏到肾小管周的毛细血管处的物质交换,经过肺循环和体循环的过程。肺泡内气体交换的结果是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体循环交换的结果是由动脉血变成静脉血,A处流的是动脉血,B处流的是静脉血,这样B比A是显著增辊的物质是二氧化碳,氧气减少,二氧化碳主在通过血浆中进行运输,氧气主要与血红蛋白输送。因此,(3)②过程消耗的氧气是通过扩散作用从血液进入组织细胞的,请按顺序写出肺泡内氧气到达该组织细胞所经过的主要血管及心脏腔室的名称肺泡周围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组织内毛细血管。B比A中显著增多的物质是二氧化碳,该物质主要由血液中的血浆运输。考点:尿的形成,血液循环的途径。12、(2022年中考湖南省衡阳市卷)根据心脏结构和人体血液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39\n(1)图甲是人体心脏结构示意图,心脏结构中,心壁最厚的是____,保证血液从心房流向心室的结构是(填字母)。(2)图乙由3到2为——循环。经过此循环后,血液成分的变化是____。(3)小李同学感冒咳嗽,服用感冒药后,药物到达心脏四腔的先后顺序是____(用图乙中的数字表示)。(4)“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其中所蕴含的生物学原理是。【答案】(1)BC(2)肺静脉血变成动脉血(3)1→3→2→4;(4)饭后百步走的“后“绝不是刚吃完饭就出去散步,而是在饭后大约半小时以后再开始散步.如果饭后即开始散步,人体内的血液就会更多地分布于躯干、四肢等活动部位,使胃肠道血液供应量相应减少,导致胃、肠蠕动减弱,消化腺的分泌功能降低,分泌的消化液减少,从而影响食物的消化。【解析】(2)肺循环是指血液由3右心室进入肺动脉,流经A肺部的毛细血管网,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进入血液,这样,静脉血就变成了动脉血,再由6肺静脉流回2左心房的循环。(3)根据血液循环的路线,小李同学感冒咳嗽,服用感冒药后,药药物到达肺部所经历的途径是: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病灶。(4)饭后百步走的“后“39\n绝不是刚吃完饭就出去散步,而是在饭后大约半小时以后再开始散步。如果饭后即开始散步,人体内的血液就会更多地分布于躯干、四肢等活动部位,使胃肠道血液供应量相应减少,导致胃、肠蠕动减弱,消化腺的分泌功能降低,分泌的消化液减少,从而影响食物的消化。考点:心脏的结构、血液循环途径13、(2022年中考山东省东营市卷)考场上的你,信心满满,大脑如陀螺般飞速运转,笔尖轻快地写下答案。这些生命活动需要消耗能量,能量来自于细胞内有机物的氧化分解。这个过程是怎样的呢?(l)人体细胞中的有机物来源于食物,食物中含能量的物质有。(2)食物中含有能量的物质,进入消化系统后,逐步被消化。请参照图11中两种物质在消化道各部位消化程度的示意曲线,绘出淀粉的消化曲线。(3)淀粉在消化道内最终被分解成葡萄糖,在小肠处经过吸收进入血液。小肠适于吸收的结构特点有。(4)葡萄糖被吸收后随血液循环到达脑部细胞的过程中,经过下列结构的顺序是(填写序号)。①主动脉②肺静脉③左心室④右心房⑤下腔静脉(5)葡萄糖的氧化分解需要在氧气的参与下进行。图12所示吸气过程中,肋间肌和膈肌处于状态。此时,肺内气压(小于/大于)外界气压。(6)氡气在肺泡处进入血液,与结合随血液循环到达脑部组织细胞周围的毛细血管,再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进入脑细胞。(7)最终,在脑细胞的中,葡萄糖在氧气的作用下氧化分解释放能量。【答案】(l)糖类(淀粉)、脂肪、蛋白质39\n(2)(3)①小肠很长②小肠内表面有大量环形皱襞③小肠皱襞上有许多小肠绒毛④绒毛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塞磊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组成(4)⑤④②③①(5)收缩小于(6)血红蛋白(7)线粒体【解析】(4)葡萄糖被小肠吸收进入血液循环后,流经的具体路线为:⑤下腔静脉→④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网→②肺静脉→左心房→③左心室→①主动脉→脑部组织细胞外的毛细血管。(5)人体吸气时,肋间肌与膈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胸廓容积增大,肺随之扩大,造成肺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完成吸气过程。(6)血红蛋白有运输氧的功能,氧气在肺泡处进入血液,会与血红蛋白结合随血液循环到达脑部组织细胞周围的毛细血管,再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进入脑细胞。(7)葡萄糖随着血液循环到达组织细胞内的线粒体,在氧气的参与下通过呼吸作用把葡萄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用于人体的各项生理活动和维持体温。考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血液循环路线、呼气和吸气14、【2022年中考湖北省黄冈市卷44题】._______(7分)下图为人体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①—⑧表示生理过程,请回答问题:39\n(1)完成②生理过程的主要器官是_______。营养物质最终在组织细胞中_______内被彻底氧化分解,释放能量。(2)给患者输液时,选择静脉注射,在静脉中有防止血液倒流的_______;血液中运输氧气的细胞是_______。(3)心脏四个腔中,_______壁最厚,它的收缩把血液输送到全身。(4)人体内各组织细胞产生的尿素由图中_______(填代号)排出体外。(5)当惊闻“东方之星”客船在长江翻沉,我们心情沉重,心跳加快,这是由于内分泌系统中_______分泌的激素增多,通过⑤直接进入血液,参与对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结果。【答案】(1)小肠;线粒体;(2)静脉瓣;红细胞;(3)左心室;(4)⑥;(5)肾上腺。【解析】考点定位:此题通过人体消化、呼吸、循环及排泄等生理活动的示意图,考查了营养物质的吸收、血液循环过程中血液成分的变化、尿的形成以及排泄的途径等知识。15、(2022年中考湖南省娄底市卷)右图是人体消化系统的部分模型图,请据图回答:(1)人体的消化系统主要由消化道和组成。(2)消化系统中消化吸收的主要器官是图中的【】(填标号)39\n(3)消化道中能对蛋白质进行初步消化的器官是图中的【】(填标号)(4)每日三餐要合理搭配,早中晚的能量比例为。(5)为保证食品安全,在日常生活中你能做些什么?(答一点即可)。【答案】(1)消化腺(2)⑥(3)④(4)3﹕4﹕3(5)不吃过期食品不买无生产厂家的食品举报食品生产经营中的违法行为等(答一点合理即可)【解析】考点:消化系统的组成、功能;蛋白质的消化;食品安全等知识,难度中等,属于理解层次。☞易错易混1、食物中各种营养物质作用的区别。2、维生素缺乏引起的病症区别。3、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各器官的结构特点。4、脂肪、蛋白质、淀粉的消化与吸收过程。39\n5、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的结构特点、以及功能的区别。6、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区别。7、心脏的腔体及每个腔体连结的血管。8、体循环和肺循环的区别。9、呼吸系统的组成及各器官的结构特点。10、肺泡内的气体交换与组织里的气体交换的区别。11、吸气与呼气的原理。12、人体的三条排泄途径的区别。13、泌尿系统的组成和各器官的区别,14、肾小球的滤过与肾小管的重吸收的区别。15、血浆、原尿、尿液的区别。16、血浆、血清的区别。例1:(2022年中考湖北省宜昌市卷)小王的手指不慎划破出血,血液中与伤口止血和避免发炎有关的成分分别是()A.血小板、白细胞 B.血小板、血浆C.红细胞、血浆 D.白细胞、血浆【答案】A【解析】考点:血液的组成和功能。2.(2022年济宁市初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生物学试题)春节晚会上小品“扶不扶”演出后,曾一度引发国人热议。我市某校学生吴庆珅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生物学知识的重要性,证明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能在这一代人身上发扬光大。某天放学回家的路上,一位老爷爷突然摔倒在马路上,且前臂流血,吴庆珅见状后立即用手按压老爷爷的伤口近心端,血流如初;他又改为按压伤口远心端,血流立即停止。据此推测老爷爷受伤的血管是A.动脉B.静脉C.毛细血管D.三种皆存在可能【答案】B【解析】39\n试题分析:动脉是运血出心的血管,血流速度最快,呈喷射状,颜色鲜红,因为要将血液输送到全身的组织细胞,压大较大,当血管出血时要在伤口的近心端进行止血,才阻止血液外流,达到止血的目的;静脉是运输血液回心脏的血管,血流速度较慢,颜色暗红,当血管出血时要在伤口的远心端止血,才能阻止血管继续流血;毛细血管最小,数量最多,血流速度最慢,毛细血管流血采用压迫即可止血。根据题意,按血管压近心端,继续出血,说明不是动脉出血;压迫远心端即血流停止,说明是静脉出血,故B选项符合题意。考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动脉和静脉的特点,以及止血的方法。3.(2022年中考湖南省娄底市卷)从肾小囊中、肾小管的末端抽取的液体,分别是()A.血液和原尿B.原尿和尿液C.原尿和血液D.血液和尿液【答案】B【解析】【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尿的形成,难度中等,属于掌握的层次。4.(2022年中考湖南省衡阳市卷)下面是关于尿液形成的有关知识,据图回答问题:(1)图乙中①③⑤组成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称为____。在尿液形成过程中,血液经过图中标号的过滤作用,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图中标号时发生重吸收作用,形成尿液。(2)图甲表格中,代表尿液的是(填“X”或“Y”或“Z”),是。(3)人体细胞在生命活动中产生的尿素除了通过肾脏形成的尿液排出体外,还有一部分尿素可以由排出体外。【答案】(1)肾单位①⑤(2)Y液体中不含葡萄糖和蛋白质(3)皮肤39\n【解析】考点:尿的形成和排出☞解题技能1、掌握消化与吸收、体内物质的运输、呼吸及排泄等基本知识,注意生物核心概念的理解,学会基本生物学知识的迁移运用。2.生物识图题是生物学考查的重点内容,学生的学会读图,识图,提取图中的基本生物学信息,同时利用已学的生物学基本知识进行解题。3、实验是生物学考查的重点,也是难点,学生要学会探究实验的基本方法,注意探究实验的对照实验和变量的控制,以及对实验数据的科学处理方法。另外对于实验题要读懂题意,利用提供的素材进行解题。4、注意联系生活生产实际,利用所学的基本生物学知识解释相关的生物学现象。☞1年模拟1.(2022年湖北省丹江口市初中毕业生适应性考试生物试题)如图是人体吸气和呼气时胸廓与膈肌的状态,及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示意图.请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甲图表示吸气状态,此时膈肌收缩,膈的位置下降,胸廓容积扩大,肺内气体压力小于外界气体压力,气体被吸入。B.乙图表示吸气状态,此时膈肌收缩,膈的位置上升,胸廓容积缩小,肺内气体压力小于外界气体压力,气体被吸入。C.吸气动作和呼气动作交替进行,实现了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D.丙图表示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是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气体交换后,血液变为含氧丰富,颜色鲜红的动脉血。39\n【答案】B【解析】考点:本题考查呼吸运动的原理,肺换气和肺泡里的气体交换。2.(2022届内蒙古乌海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下列关于“口腔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A.该实验可证明唾液能消化淀粉B.馒头的消化与牙齿、舌的作用分不开C.要让唾液发挥最佳作用,温度应保持在37℃左右D.试管内的混合液,如果加碘变蓝,则证明试管内淀粉已被唾液消化【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探究口腔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因为取的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在适宜的条件下混合在淀粉中,滴加碘液不变蓝色,因为唾液将淀粉解成了麦芽糖,从而证明唾液能消化淀粉,选项A正确。食物的消化有物理性消化和化学性消化,并且是同时进行的,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可以使食物磨碎,消化液充分的混合,减轻胃肠的负担,有利于食物的充分消化,选项B正确。唾液对淀粉的消化条件是需要唾液淀粉酶,适宜的温度等,保持适宜的温度有利于充分的发挥酶的活性,选项C正确。加唾液的试管,加碘液不会变成蓝色,因为唾液将淀粉分解成了麦芽糖,麦芽糖遇碘不会变成蓝色,选项D不正确。故选D。考点:本题考查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3.(2022届广东省中山市九年级下学期教育联合体五月质量调研生物试题)右图是人体消化、呼吸、循环及排泄等生理活动示意图,其中的A、B、C、D表示人体的几大系统。①-⑥表示人体的某些生理过程。其中属于排泄途径的有39\nA.②④⑤B.②⑤⑥C.②④⑤⑥D.①②③④⑤⑥【答案】B【解析】考点:本题考查排泄的途径。5、(2022年湖南省株洲市初中毕业学业考试模拟试卷生物试题二)如图肺容积由a变化到b时,肋间肌和膈肌的舒缩状态分别是A.收缩、舒张B.收缩、收缩C.舒张、舒张D.舒张、收缩【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引起胸腔有规律的扩大与缩小叫呼吸运动,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呼吸运动实现了肺的通气,即肺内气体与外界气体进行交换。平静呼吸时,吸气:肋间外肌、膈肌收缩→39\n肋骨向上向外移动、膈肌顶部下降→胸廓扩大→肺扩张→肺内气压<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呼气:肋间外肌、膈肌舒张→肋骨下降,膈肌顶部回升→胸腔容积缩小→肺回缩→肺内气压>外界大气压→肺内气体排出。图中肺容积由a变化到b时,容积增大,表示肺的吸气过程,这样肋间肌和膈肌的舒缩状态分别是收缩和收缩。考点:本题考查呼吸运动的原理。6、(2022年湖南省株洲市初中毕业学业考试模拟试卷生物试题二)体循环和肺循环的共同规律是A.心房→动脉→身体各器官→静脉→心室B.心室→动脉→身体各器官→静脉→心房C.心室→静脉→身体各器官→动脉→心房D.心房→静脉→身件各器官→动脉→心室【答案】B【解析】考点:本题考查体循环和肺循环的共同特点。7、(2022年湖南省株洲市2022届初中毕业学业考试模拟卷三)生物试题关于右图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A.①分泌的消化液含有消化脂肪的酶B.②能初步消化蛋白质C.③分泌的消化液含有多种消化酶D.④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①]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分泌胆汁,贮存在胆管中,通过胆管输送到小肠中参与脂肪的消化,但是胆汁不含消化酶,但是将脂肪乳化为脂肪微粒,选项A不正确;[②39\n]是胃,具有暂时贮存食物和初步消化蛋白质的作用,选项B正确;[③]是胰腺,分泌有多种消化酶,对多种物质有消化作用,选项C正确;[④]小肠是消化管中最长的一段,细长,有环形皱襞,小肠绒毛和微绒毛,增加了水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面积,同时小肠壁、毛细淋巴管壁和毛细血壁都很薄,仅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所以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选项D正确。故选A。考点:本题考查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8、(湖南省株洲市2022届初中毕业学业考试模拟卷三)生物试题食物在人体消化道内消化过程中,下列各物质出现的先后顺序是①甘油等物质的形成②少量麦芽糖的形成③脂肪的乳化A.①②③B.②③①C.③①②D.②①③【答案】B【解析】考点:本题考查淀粉和脂肪的消化过程。9、(2022届湖南省株洲市初中毕业学业考试模拟卷一)生物试题右图是肾单位模式图,其中重吸收作用发生的部位和②内形成的液体分别是A.①、血液B.②、血浆C.④、原尿D.③、尿液【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39\n尿的形成由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两个连续的过程。当血液由肾动脉流经入球小动脉,经过③][肾小球的滤过作用,但血液中的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除外,血液经过肾小球的滤过的液体到[②]肾小囊腔中形成了原尿,这一过程称为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原尿流到[④]肾小管,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的无机盐重吸收回到血液中,剩余的部分形成终尿,排出体外,这一过程称为肾小管的重吸收。故选C。考点:本题考查尿的形成。10.(2022—2022年山东省泰安市新泰西张庄中学下期初三中考模拟考试生物试题)下列四个选项分别是四位同学的早餐食谱,你认为较合理的是()A.一份烤鸭肉、一杯炖鸡汤B.一块面包、一杯牛奶、少量的蔬菜和水果C.一个苹果、几粒葡萄、少量蔬菜D.一包薯片、几块糖果、一杯可乐【答案】B【解析】考点:本题考查平衡膳食的概念。11.(2022年山东省新泰市初中生物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试题)过去航海的水手容易得坏血病,是因为在长期的航海过程中不易得到新鲜的蔬菜水果,新鲜的蔬菜水果中富含()A.维生素AB.维生素BC.维生素CD.维生素D【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维生素引起夜盲症(常在傍晚时看不清东西);维生素C缺乏引起坏血病;维生素D缺乏引起佝偻病;维生素B1缺乏引起脚气病。故选C。考点:本题考查维生素C引起的缺乏症。12、(2022年湖南省株洲市初中毕业学业考试模拟卷三)生物试题右图是人血涂片示意图,对该图的叙述中错误的是39\nA.缺铁或蛋白质会影响①的功能B.②能吞噬入侵的病菌C.人患炎症时②的数量会增多D.输血时血型不合③会凝集成团【答案】D【解析】考点:本题考查血细胞的种类和功能。13.(2022年湖北省老河口市中考适应性考试生物试题)请分析如图并回答问题:(1)①过程所需的消化液是由分泌的.过程②③发生的主要部位是。(2)B1进入A通过现,B2进入循环系统则是通过实现的.B2随血液首先到达心脏的哪个腔.(3)我们在对溺水者实施人工呼吸之前,首先要清除其口、鼻内的异物和污物,这是为了保持的通畅.(4)D内的血液中比C内的血液中大分子物质浓度明显升高,这主要与作用有关.若发现E中含有红细胞和蛋白质,则可能是发生了病变.39\n【答案】(1)肝脏小肠(2)呼吸运动气体扩散左心房(3)呼吸道(4)肾小球的滤过肾小球【解析】(2)A表示肺通气,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通过[B1]呼吸运用实现的;肺泡内的气体交换,表示肺泡的氧气[B2]扩散到血液中,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扩散进入血液中,交换的结果是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B2表示肺循环,过程是血液—右心室—肺动脉—肺泡的气体交换—肺静脉—左心房。因此,(2)B1进入A通过呼吸运动现,B2进入循环系统则是通过气体扩散实现的.B2随血液首先到达心脏的哪个腔左心房。(3)溺水患者要清除其口、鼻内的异物和污物,这样保持呼吸道的畅通,根据呼吸运动的原理,进行人工呼吸,让患者胸廓有节律的收缩,从而有利于恢复呼吸,同时请专业医生进救治。因此,我们在对溺水者实施人工呼吸之前,首先要清除其口、鼻内的异物和污物,这是为了保持呼吸道的通畅。(4)图中的C表示肾动脉,D表示肾静脉,肾动脉中的血液中除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余的物质可以经过[1]肾小球的滤过作用进入到[2]肾小囊内形成原尿,原尿经过[3]肾小管的重吸收剩下的液体形成尿液,原尿中的全部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少量的无机盐回到血液中,这样肾静脉中的大分子蛋白质浓度增大,因为血液流经肾小球后一部分水形成尿液排出。如果在尿液中有红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则病变部位是在肾小球。因此,D内的血液中比C内的血液中大分子物质浓度明显升高,这主要与肾小球的滤过作用有关.若发现E中含有红细胞和蛋白质,则可能是肾小球发生了病变。考点:本题考查脂肪的消化和吸收、呼吸的过程和尿的形成。14.(2022年湖北省丹江口市初中毕业生适应性考试生物试题).如图是人体血液循环简图,A、B、C、D代表心脏的腔,E、F、M、N、P、Q代表血管。回答有关问题:39\n(1)食物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等物质都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这些物质主要在消化道的内被消化。(2)肺泡是肺的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肺的主要功能是的场所。(3)如果F是肾脏里的毛细血管,那么血管N内的血液与血管M内的血液比较,血管N内血液中物质的明显变化是氧气和减少,二氧化碳增多。(4)血液在血管中循环流动的动力来自心脏,心脏的结构与功能是相适应的。如“心脏主要由心肌构成,与其泵血功能相适应”,请再举一条心脏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例子。如左心室壁最厚,与输送血液距离相适应。【答案】(1)小肠 (2)气体交换 (3)尿素 (4)最远【解析】(2)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气体交换的主要场。肺脏有许多的肺泡组成,肺泡外缠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肺泡壁、毛细血管壁都很薄,仅由一层上皮细胞组成,增加了肺泡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的面积和利于气体交换。因此,肺泡是肺的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肺的主要功能是气体交换的场所。39\n(3)如果F是肾脏里的毛细血管,M是肾动脉,N是肾脏静脉,肾动脉是体循环中的一部分,流的是动脉血,含氧丰富,血液经肾小球的滤过到肾小囊中形成原尿,血液中除大分子的蛋白质、血细胞外,其余的成份都可以滤过到肾小囊腔中,原尿经过肾小管的重吸收,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无机盐回到血液中,剩下的液体形成尿液,尿液中的尿素增加,血液中的尿素减少。同时,血液中的氧气扩到组织细胞,组织细胞中的二氧化碳扩散到血液,结果是由动脉血变成了静脉血,血液中氧气、尿素减少,同时二氧化碳增加。因此,如果F是肾脏里的毛细血管,那么血管N内的血液与血管M内的血液比较,血管N内血液中物质的明显变化是氧气和尿素减少,二氧化碳增多。考点:本题考查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和心脏的结构、功能。15、(2022年湖南省株洲市初中毕业学业考试模拟卷一)ABCD4种食物(各100克)的部分成分如下表所示,请据表回答问题:(“…”表示未检出)食物糖类脂肪蛋白质维生素C维生素DA5.03.519.3…22.6B…12…12.0C561012151D590.12.5200(1)上表四种食物(各100克)中,能提供最多能量的是食物(填字母)。(2)家长定期给孩子补钙,但仍患了佝偻病,你可建议其选择食物定期食用。(3)食物可预防牙龈出血,但长期将其作为主要食物,会有哪些弊病?(4)参与消化食物B的消化液有,请写出吸收其消化终产物的主要器官的一项结构特点:。【答案】(1)C(2)A(3)D糖尿(4)肠腺、胰腺丰富的小肠绒毛【解析】39\n试题分析:(1)糖类是主要的供能物质,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蛋白质是基本物质,提供少量的能量;脂肪是贮能物质,一般贮存在皮下。通过分析,以上四种食物中C提供的能量最多。(2)(3)维生素既不提供能量,也不构成组织细胞,但是人体生命活动调节很重要的物质,维生素C主要是维持正常的新陈代谢,促进伤口的愈合,增强抵抗力,如果缺乏维生素C引起坏血病;维生素D促进钙磷的吸收和骨骼的发育。如果食物中含糖量过高,长期食物可能会引起糖尿病,需要注意食物的合理搭配,满足人体对各种营养物质的需要。因此,(2)家长定期给孩子补钙,但仍患了佝偻病,你可建议其选择食物A定期食用。(3)食物D含维生素C比较丰富,但是含糖量过高,食物D可预防牙龈出血,但长期将其作为主要食物,会有引起糖尿病。考点:本题考查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及作用,脂肪的消化和吸收。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