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基本知识点59、宪法的尊严和权威关系到国家的命运、社会的稳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宪法是公民的最高行为准则。因此,公民守法,首先要遵守宪法,不遵守宪法就意味着其他法律得不到实施。60、我国每个公民增强守法意识、树立法制观念,首先要增强遵守宪法、维护宪法的意识,树立宪法观念,大力宣传宪法在国家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61、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在我国,依法治国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它要求国家公职人员必须依法行政,公民要严格守法。62、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条件,也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实行依法治国是维护社会国家长治久安的最有效、最根本的办法,也是最重要、最可靠的保障。63、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基本要求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目标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立和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前提和先决条件是有法可依,即加强立法工作。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中心环节是有法必依,就是要求任何组织和个人严格遵守法律的规定。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重要条件是执法必严。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重要保障是违法必究。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对我们青少年来说,就要做知法、守法、护法的合格公民,为依法治国做出应有的贡献。64、在我国,所有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都有权对各种法律活动的合法性进行监督。法律监督的主要内容包括立法监督、执法监督、司法监督等。法律监督是整个社会主义法制的重要环节,是实行依法治国的重要手段。在我国,每个公民都依法享有监督权,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公民依法享有批评权和建议权。65、公民依法行使批评权和建议权,有利于国家机关加强廉政建设,督促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严格依法办事,防止违法乱纪形象;有利于促进国家机关提高决策水平和办事效率。我们青少年要学会依法行使监督权利,为健全社会主义法律监督和制约机制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