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盐城中学2022年5月下旬中考模拟历史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计25分):1.在人类文明发展的今天,技术进步与战争灾难、经济发展与道德沦丧等问题并存。早在1988年,诺贝尔奖获得者汉内斯阿尔文在巴黎就宣称:“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多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文中“智慧”是指A.“兼爱”“非攻”B.“无为而治”C.“仁”和“礼”D.实行“法治”2.秦朝的统一,所起的历史作用包括①结束了长期割据分裂的局面 ②有利于人民安定生活 ③封建制度在中国开始确立起来 ④统一成为历史发展的主流A.①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3.“遣唐使”、“玄奘西行”、“鉴真东渡”等史实,反映出唐朝的时代特征是A.对外开放B.经济繁荣C.政治清明D.交通发达4.史书上有“国家根本,仰给东南”的说法,这种现象最早出现在哪一时期?A.隋朝B.明朝C.南宋D.元朝5.美国学者罗兹·墨菲在《亚洲史》中说:“在许多方面,宋朝在中国都是个最令人激动的时代,它统辖着一个前所未见的发展、创新和文化繁盛期。”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宋朝“创新和文化繁盛”表现的是 A.活字印刷术B.交子C.造纸术D.指南针6.在某朝代的疆域示意图中,我们盐城地区位于“河南江北行省”。这一朝代是 A.秦朝B.元朝C.唐朝D.汉朝7.电视连续剧《乾隆皇帝》剧组请你帮助查找与乾隆帝有关的史料,下列可推荐的是①派郑和远赴西洋②粉碎回部大小和卓叛乱③设立伊犁将军管辖新疆地区④两次雅克萨之战击败沙俄侵略者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③④8.中国古代的一位名人曾经赋诗明志:“遥知夷岛浮天际,未敢忘危负年华”。这里的夷岛是指A.台湾岛B.香港岛C.日本岛D.海南岛9.“万里出征,抬棺死战,驱外虏于西域,为民族第一功臣,此左宗棠也。”材料称赞左宗棠为“民族功臣”的依据是A.出使俄国,收回伊犁B.痛击阿古柏,收复新疆C.查缴鸦片,虎门销烟D.黄海大战,壮烈牺牲9.孙中山在领导中国民主革命的斗争中愈挫愈奋,直到临终前还在遗嘱中告诫革命党人:“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这里“革命尚未成功”主要是指A.没有建立起中华民国B.没有促进资本主义发展C.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D.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了10.1920年秋开始,全国各学校一二年级的国文都改成了白话文,到1922年冬季,所有的文章课本一律废止。这与下列哪一事件的大力倡导有关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116\n.1934年,张学良为东北大学校刊题词:“现在唯一救国之方,是坚确决心,把我自己无条件的贡献给社会和我的国家。”下列属于张学良实践自已誓言的行动是A.投身辛亥革命B.参加南昌起义C.发动西安事变D.卢沟桥抗战12.毛泽东曾对一位外国来访的同志说:“1927年,老蒋够厉害啦!他把我们像鸡蛋一样地摔在地上,可他没想到,当时国外的许多智者也没有想到,我们还会孵出小鸡来!”对“孵出小鸡来”最准确的理解是:A.发动了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武装起义B.完成了红军北上抗日的战略转移C.制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D.揭开了创建人民军队、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序幕13.洗雪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重新振兴的转折点是A.中华民国成立 B.抗日战争胜利C.五四爱国运动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4.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是因为A.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B.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C.提出“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口号D.北京学生举行抗议活动15.1953-1956年我国农业经济得到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A.土地改革运动B.人民公社化运动C.“大跃进”运动D.农业合作化运动16.“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这首歌谣赞颂的是A.建立经济特区,实行对外开放B.香港、澳门回归祖国C.进行国有企业改革D.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7.既是鸦片战争后第一批开放的通商口岸,又是新时期最早对外开放的经济特区是A.海南岛特区B.珠海特区C.汕头特区D.厦门特区18.伏尔泰说“这无疑是我们地球上的头等大事,因为在这以前,地球的一半对另一半一直是一无所知,迄今为止任何伟大业绩在这一新的创举面前都相形见绌。”这件“头等大事”是指A.新航路的开辟B.文艺复兴C.西进运动D.宪章运动19.假如你回到19世纪70年代的美国,你会发现美国在人权方面有了重大进步。这主要得益于A.颁布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B.杜鲁门主义的发表C.实行罗斯福新政D.《独立宣言》的颁布20.1943年3月,罗斯福在致斯大林的一封贺信中写道:“是你们制止了侵略浪潮,成为盟军反侵略战争的转折点。”这个“转折点”是指A.日本偷袭珍珠港B.莫斯科保卫战C.诺曼底登陆D.斯大林格勒战役21.有学者指出:“美国思想体系的传统,任何时候都不会转变为僵死的教条,而是在每一新的历史阶段,为回答时代的呼唤而获得新生。”20世纪90年代,美国“回答时代的呼唤而获得新生”的举措是A.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B.实行放任自由政策C.大力推行强权政治D.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22.“我们所以采取新经济政策,就是因为它为社会主义服务,当它不再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时候,我们就把它抛开(了)。”结合所学知识判断最有可能讲这番话的苏联领导人是A.列宁 B.斯大林 C.赫鲁晓夫 D.戈尔巴乔夫6\n23.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国情咨文中说:“美国政府在过去几十年一直在等待,即使美国存在的问题日益恶化。与此同时,中国却没有等待,实施经济改革。德国、印度也没有等待。这些国家没有原地踏步,也不想成为次要国家。……我无法接受美国成为二等国家。”这表明A.两极格局形成B.多极化趋势正在加强C.美国已沦为二等国家D.新的国际格局已经确立25.某学者在其《全球化、欲望和代表的政治》一文中认为,“全球化,不折不扣的是一个名称它试图一劳永逸地将整个世界当做一件价值连城的奖品,发达国家以全体名义得天独厚地占有这件奖品”。下列对这段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A.全球化推动了整个世界经济的大发展B.全球化更加有利于发达国家的发展C.全球化会极大地带动落后国家的发展D.经济全球化有利于政治多极化的发展二、综合分析题(共25分)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8分)材料一:一般认为,真正意义上的近代化开始于17世纪40年代到18世纪晚期。这一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出现了新变化,资产阶级革命推出了英国、法国、美国等早期资本主义国家,率先开始了近代化进程。20世纪的中国,几代人为之奋斗的目标不外乎是使中国走向近代化,中国走向近代化的过程,也是不断向西方学习的过程。材料二:“从民族的历史看,鸦片战争的军事失败还不是民族致命伤。失败以后还不明白失败的理由,力图改革,那才是民族的致命伤。……可惜道光、咸丰年间的人没有领受军事失败的教训,战后与战前完全一样,麻木不仁,妄自尊大。直到咸丰末年,英、法联军攻进了北京,然后有少数人觉悟了,知道非学西洋不可。所以我们说,中华民族丧失了二十年的宝贵光阴。”——蒋廷黻《中国近代史》材料三:翻开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近80年的历史„„人们发现温和的改良无法从根本上改变中国落后挨打的现实,必须彻底埋葬旧制度。于是人们举起义旗,发动革命,推翻旧王朝,建立了亚洲第一个共和国。然而这场革命引起的变化毕竟是有限的。清王朝皇冠落地,整个社会却依然笼罩在传统文化氛围中。(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17世纪40年代到18世纪晚期欧美国家在经济、文化方面的新变化具体指什么事件?(2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为何清王朝在鸦片战争后丧失了二十年的宝贵光阴?觉悟了的少数人是怎样学习西洋的?(2分)(3)材料三中“温和的改良无法从根本上改变中国落后挨打的现实”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近代先进的中国人为冲破传统文化的束缚而掀起的运动是什么?(2分)(4)新中国成立初期面对贫穷、落后的国情,党和政府采取怎样的经济措施推动我们工业化的起步?(1分)(5)你从中国艰难、曲折的近代化历程中得到什么认识?(1分)27.2022年11月29日,习近平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首次提出“中国梦”,并将其解释为民族复兴之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全体中华儿女的伟大梦想和共同愿望,也是中国近现代史的主题。请同学们用所学的知识一起来探寻中华民族的“追梦之旅”吧!(10分)【破碎的梦】6\n帝国主义列强入侵的炮声摧毁了大清王朝的沉梦,一个个不平等条约撕碎了中国美丽的山河。——《复兴之路》第一章《山河祭》(1)请回答:清政府所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中,哪一条约的哪一规定,最能说明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2分)【梦醒时分】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19世纪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受到了巨大的刺激,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受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国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其结果是入侵与反入侵的连锁反应……其中第三次失败是最为耻辱的,这次是败在近邻的手下……(2)第三次灾难之后让某些中国人有所惊醒,之后他们采取什么行动“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1分)【圆梦之旅】(3)抗日战争的胜利,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取得的第一次完全胜利。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是什么?(1分)【奋斗之梦】1927年,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后,中国共产党人深刻地认识到,苏俄式革命道路在中国行不通,经过艰难探索,中国共产党终于找到了一条使中国走向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正确革命道路,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4)材料中所述正确的革命道路是指什么?(1分)【富强之梦】20世纪的最后20年,在世界的东方,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解放了思想的中国人焕发出蓬勃的创造力,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复兴之路》(5)材料中“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是以我党哪次重大会议为开端?以此为开端,中国人民探索出了一条怎样的建设道路,带来了“光明前景”?(2分)他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他被称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1992年他在南方的谈话,促成中国建立起新的经济体制,为改革开放打开新的局面。(6)材料中“新的经济体制”是什么?(1分)(7)试举出新中国成立以来能体现我党“创新精神”的例子(至少两个)。(2分)28.根据图片和材料,回答问题。(7分)图一:凡尔登战役战壕的枯骨图二:不平衡的跷跷板6\n材料:赫鲁晓夫对美国记者说:我们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如果我们为和平联合起来,那么就不会有战争,那时,如果有某个疯子想挑起战争,我们只要用手指吓唬他一下,就足以使他平静下来。(1)图一中的战役出现在哪一次战争过程中?(1分)战后的世界形成了怎样的世界格局?(1分)(2)材料中赫鲁晓夫的话反映了当时出现了怎样的世界格局?(1分)这种世界格局被打破的标志是什么?(1分)(3)请指出上图“不平衡的跷跷板”反映了当今世界出现了什么样的政治格局?(1分)(4)综合以上内容,你认为导致世界格局变化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1分)中国应怎样做才能占据有利地位?(1分)6\n一、选择题题号12345678910111213答案CCACCBCCBCDCD题号141516171819202122232425答案BBDDDAADDBBB二、材料解析题26、(1)经济上:工业革命(1分)文化上:启蒙思想运动(1分)(2)失败以后还不明白失败的理由,力图改革。没有领受军事失败的教训,战后与战前完全一样,麻木不仁,妄自尊大。(1分)进行洋务运动,学习西方先进的技术(器物)。(1分)(3)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力量不强大。(1分)新文化运动(1分)(4)一五计划(1分)(5)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只有共产党,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1分)27、(1)《辛丑条约》(1分)清政府保证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活动。(1分)(2)戊戌变法(1分)(3)国共两党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1分)(4)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井冈山道路。(1分)(5)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1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1分)(6)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分)(7)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过程中的“赎买政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一国两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任选两个)(2分)28、(1)第一次世界大战(1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1分)(2)美苏争霸的两极格局(1分)1991年苏联解体(1分)(3)暂时形成“一超多强”,正在朝多极化趋势发展。(1分)(4)国家的经济实力,综合国力。(1分)中国应该致力于长期的持续的稳定的经济发展,力争在新的世界格局中占据有利地位。(1分)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