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泉州市南安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性1.运用元素周期律分析下面的推断,其中错误的是( )A.已知Ra是第七周期、ⅡA族的元素,故Ra(OH)2的碱性比Mg(OH)2的碱性强B.已知As是第四周期、ⅤA族的元素,故AsH3的稳定性比NH3的稳定性强C.已知Cs的原子半径比Na的原子半径大,故Cs与水反应比Na与水反应更剧烈D.已知Cl的核电荷数比Al的核电荷数大,故Cl的原子半径比Al的原子半径小2.已知一般情况下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相等的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氟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示意图为。下列原子中,与氟元素原子的化学性质相似的是( )3.下列各组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错误的是( )A.Li、Be、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多B.P、S、Cl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依次升高C.B、C、N、O、F原子半径依次增大D.Be、Mg、Ca、Sr、Ba的金属性依次增强4.下列有关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原子序数为15的元素的最高化合价为+3 ②ⅦA族元素是同周期中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 ③第二周期ⅣA族元素的原子核电荷数和中子数一定为6 ④原子序数为12的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三周期ⅡA族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5.同一周期的X、Y、Z三种元素,已知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顺序为HXO4>H2YO4>H3ZO4,则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原子半径:X>Y>ZB.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X>H2Y>ZH3C.元素原子得电子能力:X>Y>ZD.阴离子的还原性:Z3->Y2->X-6.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比较正确的是()①同主族元素的单质从上到下,非金属性减弱,熔点增高②所有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在数值上等于它所在的族序数③同周期主族元素的原子半径越小,越难失去电子④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它的气态氢化物水溶液的酸性越强⑤酸性:HClO4>H2SO4>H3PO4>H2SiO3-3-\nA.①③B.②④C.③⑤D.②⑤7.元素的原子结构决定其性质和周期表中的位置,下列有关结构和性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形成离子键的阴阳离子间只存在静电吸引力B.元素周期表中,第三周期最右端的元素得电子能力最强C.最易失去的电子能量最高D.目前使用的元素周期表中最长的周期含有36种元素9.W、X、Y、Z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X、Y是金属元素,X的焰色呈黄色。W、Z最外层电子数相同,Z的核电荷数是W的2倍。工业上一般通过电解氧化物的方法获得Y的单质,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W、X、Y形成的简单离子核外电子数相同B.Z和W可形成原子个数比为1:2和1:3的共价化合物C.Y和Z形成的化合物可以通过复分解反应制得D.X、Y和Z三种元素形成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两两反应10下列物质中,具有离子键的是()A.NH4NO3B.NH3·H2OC.HFD.Na11.下列化学式既能表示物质的组成,又能表示物质分子式的是()A.NH4NO3B.SiO2C.NO2D.Cu12.(1)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短周期的一部分,下列有关A、B、C、D四种元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大小比较为A>B>C>DB.生成的氢化物稳定性为A>B>C>DC.A与C形成的阴离子可能有AC32-、A2C42-D.A、B、C、D的单质常温下均不导电(2)下列曲线分别表示元素的某种性质与核电荷数的关系(X为核电荷数,Y为元素的有关性质)。把与下面元素有关的性质相符的曲线标号填入相应的空格中:①第ⅡA族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_________;②第三周期元素的最高化合价________;③F-、Na+、Mg2+、Al3+的离子半径__________。-3-\n(3)元素X、Y、Z、M、N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已知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核外电子总数之比为3∶4,M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电子层数之比为4∶3;N-、Z+、X+的离子半径逐渐减小;化合物XN常温下为气体。据此回答:①N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②工业上制取单质M的化学方程式为。13.W、X、Y、Z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同一短周期元素,W、X是金属元素,Y、Z是非金属元素。(1)W、X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可以反应生成盐和水,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2)W与Y可形成化合物W2Y,该化合物的电子式为________。(3)Y的低价氧化物通入Z单质的水溶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4)比较Y、Z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________>________(用分子式表示)。(5)W、X、Y、Z四种元素简单离子的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练习卷(52)参考答案1B2D3C4C5A6C7C8D9C10A11C12.(1)C (2)①B ②C ③A(3)①HClO4②SiO2+2CSi+2CO↑13.(1)Al(OH)3+OH-===AlO+2H2O(2)Na+[]2-Na+(3)SO2+Cl2+2H2O===H2SO4+2HCl(4)HCl H2S(5)S2- Cl- Na+ Al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