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性必修一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十五单元 官员的选拔与管理\n模块总结\n〔网络构建〕\n\n\n〔阶段特征〕线索1: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考核和监察制度的发展演变。古代选官制度经历了春秋战国时期的依举荐为官和军功爵制、秦朝的“以法为教”“以吏为师”制度、汉朝的察举制、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九品中正制和隋唐至明清时期的科举制;每个时期都有相应的监察和考核制度。\n线索2:西方文官制度的建立。西方资本主义制度建立后,并未马上建立文官制度。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公平竞争的思想深入人心,文官制度逐渐在英美等西方国家建立。线索3:近现代中国公务员制度建立的曲折历程。1905年科举制被废除,但是并未建立新的考核官吏的制度,加剧了中国政局的动荡;北洋政府时期建立了文官考试制度;南京国民政府逐步建立了公务员制度;新中国成立后,沿用了民主革命时期的干部制度,改革开放后,逐步进行干部制度改革,2005年公务员制度正式形成。\n〔拓展深化〕一、以唯物史观全面认识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时间选官制度特点原因作用晚清废科举制,学堂选官和留学毕业生选官制浓厚的封建性自然经济逐渐瓦解;民族危机加剧;西方宪政思想影响;科举制弊端促进思想解放;推动工业化进程;推动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n时间选官制度特点原因作用民国文官考试制度浓厚的西方化西方文官制度的影响为知识分子参政提供机会,体现政治民主。无力发挥实际效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干部管理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经济体制改革深化,市场经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完善;经济全球化和国际竞争增强初步建成规模大、门类全、素质高的人才队伍,基本满足现代化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n二、现代中国的公务员制度与西方文官制度的区别(1)不搞“政治中立”。中国公务员必须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坚决捍卫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2)坚持党管干部。强调坚持党的组织领导,贯彻党的组织路线,保持党对政府重要领导人选的推荐权。(3)不搞“两官分途”。我国公务员制度没有“政务官”和“事务官”的划分。(4)坚持服务于民的宗旨。做人民公仆,为人民办事,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