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船借箭》练习 一、同音不同形,组词要分清。dù ____鹃 调___ 嫉___ __船 心知___明jiān ____并 __督 ___锐 汉___ 举步维___chénɡ ___相 ___恳 __序 __罚 __前启后 二、给多音字组词。 diào( ) xiànɡ( ) ɡān( ) dānɡ( )调 相 干 当 tiáo( ) xiānɡ( ) ɡàn( ) dànɡ( ) 三、比一比,组词。瑜( ) 援( ) 寨( ) 呐( ) 幔( )榆( ) 媛( ) 塞( ) 纳( ) 漫( ) 喻( ) 缓( ) 赛( ) 钠( ) 慢( ) 四、把句子中的黑体字换一换1.周瑜请诸葛亮来商议军事。 ( )2.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却。 ( )( ) 3.周瑜吩咐军匠们,叫他们故意迟延。 ( )( ) 五、用“然”字组词填空。 谁能在三天内造十万支箭呢?( ),这是周瑜在刁难诸葛亮。如果三天内交不出箭,诸葛亮( )会有杀身之祸。( )诸葛亮明知这是周瑜的诡计,为什么还要答应呢?原因有二:一是诸葛亮此时只能团结周瑜,( )就会影响联吴抗曹大计;二是诸葛亮才智过人,一定会有办法化险为夷的。后来,诸葛亮( )借箭成功,挫败了周瑜的奸计 六、句子万花筒。 1.词语巧换位。 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话句改为转述句。 诸葛亮对鲁肃说:“你借给我二十条船,每条船上要三十名军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句子瘦身美。有胆、有识、有谋的诸葛亮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句子模仿秀。如果说历史是一本好书,时间就是优美的文字;如果说历史是一幅彩画,时间就是__________;如果说历史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说历史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用上因果关系的关联词组成三句话。 (1)诸葛亮挺有才干。 (2)周瑜用限期造箭来为难诸葛亮。(3)周瑜妒忌诸葛亮。 (4)诸葛亮三天就交出十万支箭。(5)周瑜自叹不如诸葛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补充与《三国演义》有关的歇后语 1.( )失荆州——骄兵必败。2 2.( )请蒋干——别有用心。 3.( )败走华容道——不出所料。 4.( )借荆州——只借不还。 5.诸葛亮用兵——( )。 6.徐庶进曹营——( )。 八、点击课文。 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天还没亮,船已经靠近曹军的水寨。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儿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大声呐喊。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 …… 二十条船靠岸的时候,周瑜派来的五百个军士正好来到江边搬箭。每条船大约有五六千支箭,二十条船总共有十万多支。鲁肃见了周瑜,告诉他借箭的经过。周瑜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 1.透过“吃惊”看出鲁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透过“饮酒取乐”看出诸葛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诸葛亮断定曹操不敢出兵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用波浪线画出与“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攻,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相照应的句子。4.“神机妙算”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课文围绕“神机妙算”来突出诸葛亮,他到底“算”到了什么呢?5.这个故事的表面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实际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 6.你了解了借箭过程后有什么感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课外拓展。 《草船借箭》是我国著名长篇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的一个故事。在课外把它找来读一读,然后说一说下列人物的个性风采。 诸葛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周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曹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几个人物中你喜欢谁?为什么?、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