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为正义高歌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一、【学习目标】1、通过预习检测,初步知道公平需要正义,正义要求每一个人都遵守制度规则和程序,分清什么是正义行为,什么是非正义行为。2、通过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初步认识和理解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具有基本的道德判断和辨别是非能力,能够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地做出选择。3、通过学习,帮助学生树立规则意识,尊重规则,尊重权利,尊重法律,追求公正,具有强烈的社会正义感。二、【学习重点、难点】重点:辨别正义行为和非正义行为,培养正义感,难点:正义的含义三、【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要求:读一读:阅读课本内容,解决以下问题,并标出答案。1.什么是正义、非正义行为?(区分衡量的标准)。2.什么是正义制度?正义制度要求对社会成员的基本要求是什么?3.怎样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想一想:把不明白的地方标记出来。议一议:组内交流存在的疑惑。(二)互助探究请您列举生活中常见的正义行为和非正义行为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三)快乐背诵【分层训练】(一)基础题(单项选择)1、下列说法中,关于正义的描述错误的是()A.社会进程中,凡是促进人类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都是正义的行为B.社会进程中,凡是维护公共利益和他人利益的行为都是正义行为C.社会进程中,凡是阻碍人类社会进步与发展的行为都是非正义行为D.社会进程中,凡是损害公共利益和他人正当权益的行为都是非正义行为2.我国相关制度的规定体现了正义,下列制度中,不属于正义制度的是()A.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失业保险制度B.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C.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制度D.平均分配制度2\n3.正义的最起码要求是()A遵守纪律B抵制歪风邪气C不伤害他人、不侵犯他人的基本权利D见义勇为、拔刀相助(二)提高题(多项选择)1.下列行为或言辞中,没有体现正义感的有()A拔刀相助、哥们义气B为人正直、爱憎分明C无私无畏、光明磊落D得过且过、趋炎附势2.这是一对身有残疾的拾荒父子,他们一家5口人蜷缩在城市边缘一间破破烂烂、低矮漏雨的房子里,每日靠捡破烂维持惨淡生计,日常生活常靠政府和好心人救济。然而,“远在天边”的云南彝良发生地震后,他们却义无反顾向灾区同胞捐出了一份“巨款”——47块2毛钱,被网民尊称为“菩萨行”。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捍卫正义是公民的义务,每个人都应该为之。B我国每个公民都能自觉做到助人为乐C社会弱势群体的社会责任感更强烈D拾荒父子身虽卑微,但爱心尤显尊荣(三)升华题1.当前我国进城务工人员的随迁子女有2000多万,他们升学考试问题日益突出。2022年9月,国务院要求各地按照教育部等部门的联合通知,在2022年底,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有关随迁子女升学考试的方案必须出台...(1)国家为什么要实施异地升学考试方案?(两方面)(2)为促进我国教育发展,你有哪些建议?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