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26好的故事
第一课时第二课时
第一课时我们听过很多故事,故事一般都是有时间、地点、人物和情节的,但今天我们要读的这个故事却不一样。它没有特定的人物、特定的时间,也没有曲折的情节。这是一个怎样的故事呢?
写作背景此文写于1925年,当时的中国极其混乱,帝国主义正在迫害中国,广大的劳动人民生活很艰苦。在这种艰难的情况下,作者同广大人民一样,期望美好的未来尽快来到,故作此文寄以希望。
初读课文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由于本文写于上个世纪二十年代,语言表达与现在不完全一样,遇到难懂的词语可以先跳过去。
学认字kējiùqiésuōcēncīyān膝髁乌桕伽蓝蓑笠参差胭脂làcùní泼剌皱蹙虹霓澄碧荡漾退缩xuēshùnzhòudǒu瘦削瞬间凝视骤然凌乱陡然
学写字拼音开关ɡēzōnɡchénɡpínɡzǎoyànɡyàn搁综澄萍藻漾焰xuēshùnnínɡzhòuzhìdǒu削瞬凝骤掷陡左窄右宽
重难点字书写指导shùn书写时要注意“舛”左半部分的“夕”中间只有一点。
níng书写时要注意最右边部件上半部分不要少一点。
zhòu书写时要注意最后一笔是捺不是点。
píngzǎo书写时要注意草字头舒展,遮盖下半部分,下半部分中的三点水书写时要注意窄而长,和“平”“喿”高度相当,这样整个字才能显得平稳。
互动课堂再次默读课文,边读边勾画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可以尝试用下列方法理解词语。1.有些词语可以联系上下文先猜一猜意思,再借助注释解释。2.有些较难理解的词语,不用反复琢磨,具体解释,只要联系上下文知道其大概意思即可。3.有些词语如果联系上下文无法理解,可以在旁边作上记号。
汇报交流借助注释理解的词语石油旧时指煤油。山阴道指浙江绍兴西南一带风景优美的地方。
联系上下文能猜出具体意思的词语四近四周。膝髁膝盖。看起来成团成堆的云。“夏云头”指夏天云头成团成堆的、边缘参差不齐的云朵。皱蹙收缩。
联系上下文能猜出大概意思的词语建筑寺庙两岸边的乌桕,新禾……茅屋,塔,伽蓝,农夫和村妇……河边枯柳树下的几株瘦削的一丈红,该是村女种的罢。大红花和斑红花,都在水里面浮动……植物同一种植物
联系上下文无法理解的词语像这样联系上下文也无法理解的词语,我们可以利用工具书查找,还可以上网查找。大红花一朵朵全被拉长了,这时是泼剌奔迸的红锦带。泼剌拟声词,形容鱼在水里跳跃的声音。奔迸表示水的动态的动词。“泼剌奔迸”描绘了大红花倒影被拉长时的声音和动态。
读一读5关注逗号的停顿,将句中罗列的事物读清楚。
读一读7要读得紧凑一些关注逗号的停顿,将句中罗列的事物读清楚。
这篇文章可以划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分别讲了哪些内容?
一个267梦境1“我”在“昏沉的夜”闭2目养神83941051112“我”骤然惊醒,重6“我”在梦境中看到新回到“昏沉的夜”一个“好的故事”118前后呼应119
文章的开篇为我们渲染了怎样的环境?1喧嚣、昏暗
课堂演练一、比一比,再组词凝(凝结)掷(投掷)锦(锦绣)疑(疑问)郑(郑重)绵(绵延)
二、本文题目中“好的故事”指的是什么?一个梦境
第二课时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好的故事”写的是“我”的一个梦境。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梦境。
默读第3—9自然段,想一想这个梦境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圈画出可以概括这一印象的词语。4
这个故事的“美丽、幽雅、有趣”体现在哪里?请在文中勾画相关内容,并作简单批注。
一连串名词的罗列不仅令语句简洁,而且画面感极强。57
读一读这些词语思考这一段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用了相同的字词7
这句话中将什么比作了“夏云头”?5水中景物的倒影夏云头外形颜色
自由读第3—9自然段,感受梦境的美丽、幽雅、有趣,思考:这段文字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267128景致相似:都在描绘江南水乡39410511读到这里,你有什么不理解的126问题吗?为何反复提到“美的人和美的事”?111818为何要花大量笔墨描绘江南水乡11119的9景致?
默读全文,把不懂的地方标记出来,提出你的问题。
267要想进一步读1懂文章内容,解决2这8些问题,需要借3助9一些资料。410511126为何作者说真爱这个好故事?总记得这个好故事?这美好的梦境和昏沉的夜有没有什么特殊含义?118119
默读“阅读链接”结合课文内容填写图示。美的人和美的事理想对比现实昏沉的夜美好的生活美好的梦境黑暗的现实向往的生活象征对美好的生活追求“真爱/总记得好的故事”体现了()对黑暗现实的厌恶提示:方框内填写“梦境”和“昏沉的夜”代表什么,括号内填写作者想表达一种什么情感或者思想。
结合图示谈谈你对最后两个自然段的理解。美的人和美的事理想对比现实昏沉的夜美好的生活美好的梦境黑暗的现实向往的生活对美好的生活追求“真爱/总记得好的故事”体现了()对黑暗现实的厌恶在如此昏沉、黑暗、残酷的社会现实中,鲁迅并没有消沉,他执着地追求着美好的事物,追求着美丽、幽雅、有趣的生活。
让我们一起回忆一下,在学习本课和上一课时,我们借助了哪些资料?关于作者生活经历的资料关于作品创作背景的资料别人对这一作品的评论或注释
结构梳理对美好生好的故事活的向往现实梦境现实昏沉的夜美丽、幽雅、有趣昏沉的夜
主题概括本文选自鲁迅的散文诗集《野草》,“好的故事”指的是一个梦境,梦里“我”看到“许多美的人和事”。从这篇文章中,我们可以体会到黑暗现实美好生活作者对的厌恶和对的向往。
拓展延伸《野草》这本散文诗集共有23篇作品,作于1924年至1926年。这期间,鲁迅经受了一场持久、广泛、深刻、严峻的考验:先是女师大风潮,接着是“三一八惨案”,这中间贯穿了他同反动军阀及其形形色色走狗们的斗争。《野草》虽然也蒙上了阴暗的气氛,夹杂着颓唐的干扰,但其基本精神是积极的,体现了人民的情绪和希望。《野草》在艺术上的最大特征,是象征手法的广泛运用。诗情和哲理的结合,是《野草》艺术上的第二个特征。《野草》艺术上的第三个特征,是语言精练、隽永而富于生命力。
课堂演练文中多次出现“昏沉的夜”及“好的故事”,有什么特殊含义?都具有象征意义。“昏沉的夜”象征着封建军阀的黑暗统治,“好的故事”象征着作者所向往的美好生活。
课后作业读一读《野草》中的其他散文诗,不理解的地方可以和父母、老师交流,也可以到图书馆或者网上查阅资料。
谢谢观看Thank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