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期末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下列方法不能使我们了解到家乡发展变化的是( )。A.询问家中长辈B.收集家乡建设的信息C.登录政府公众信息网D.靠自己想象2.下列选项不属于元宵节风俗的是( )。A.观灯展B.登高远眺C.猜灯谜3.我国将每年( )日定为“中国农民丰收节”。A.秋分B.夏至C.立冬D.春分4.应该提倡的消费观念是( )。A.攀比B.因需而购C.过度消费D.便宜就好5.三国时期吕岱欣赏徐原,认为徐原是他的益友。原因是:( )。A.徐原敢于批评吕岱\nB.徐原善于关心吕岱,帮助吕岱C.徐原对吕岱宽宏大量6.下列属于正确的维权手段是( )。①和商家协商②向消费者协会投诉③到工商管理部门投诉A.①③ B.②③ C.①②③7.下列做法属于量入为出的消费方式的是( )。A.每个月没有任何储蓄,只能靠借钱来维持生活B.购买食物过多,导致浪费C.购买时控制自己的食量,不囤积过多食品D.每月都超支,入不敷出8.下列节日中,逐渐被人遗忘的节日是( )。A.清明节B.端午节C.七夕节D.重阳节9.选购食品时( )。A.离生产日期越近越好B.价格越低越好C.包装越漂亮越好10.关于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国家鼓励和支持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设立非物成文化遗产展示场所和传承场所,展示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nB.有些景区展示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性项目,只是为了发展经济C.对于一些民间艺术活动或形式,我们要毫无保留地继承下去二.填空题(共10题,共26分)1.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各种各样的生活用品,这些生活用品是由( )提供的。2.应该提倡的消费观念是( )。3.“由俭入奢易,( )。”这句话是古人从生活经验中总结出来的自勉警示之语。4.《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消费者有权索要( )。5.( )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要养( )的好习惯。6.( )是我们的衣食之源,我们吃穿用都离不开。7.“我”浪费过粮食、( )、( )、( )等。8.家乡的建设靠( ),家乡的发展需要我们共同努力。9.在购物过程中,我们要有( ),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10.( )总是给我们温暖,让我们感受到真情的存在。三.判断题(共10题,共20分)1.俗话说:“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所以我们可以只说不做。( )2.只要是我们喜欢的东西,就要想方设法把它买回家。( )3.节约粮食光荣,浪费粮食可耻。生活中,我们要知道古人“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的善意提醒。( )4.好朋友有了缺点千万不要指出来,不然会产生矛盾。( )5.被同学欺负时,我们要大打出手,用拳头保护自己。( )6.遇到同学在校园中被欺负时,应当赶紧躲开,做到不鼓掌、起哄,不看热闹。( )7.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消费者有权索要发票。( )8.好朋友之间总有说不完的开心事。( )9.在我的家乡,一般人过生日都要吃长寿面。( )10.过春节越来越没有什么意思,春节没有传承的必要。( )四.连线题(共1题,共4分)1.农业是我们的衣食之源,我们吃的、用的、穿的、住的、行的样样离不开农业。农业为我们提供食物,为工业生产提供材料。你能把下面的物品与农业生产的相关行业用线连接起来吗?地瓜 畜牧业木材 渔业\n牛羊肉 种植业螃蟹 林业五.简答题(共5题,共28分)1.举例说明你身边存在哪些浪费的现象。2.当我们在校园受到欺凌时该怎么办?3.为了避免出现麻烦和纠纷,我们在购物时应注意哪些问题?(至少说3点)4.作为小学生,我们可以为保护民间艺术做些什么呢?5.请你说一说合理消费的好处。六.辨析题(共2题,共12分)1.现在生活条件好了,甲同学认为还应节俭,乙同学认为浪费点无所谓,要开个辩论会,你赞成谁的观点?说说你的理由。2.如果你的同学说话不算数,你会做些什么?七.材料题(共1题,共8分)1.曾子的妻子要到集市上去,她的孩子跟在后面,哭哭啼啼地闹着也要去。她就哄孩子说:“你回去,等我回来了杀猪给你吃。”妻子刚从集市回来,曾子就要去抓猪准备杀掉它。妻子制止他说:“我只不过是和小孩子说着玩罢了,你怎么当成真了呢?”曾子说:“和小孩子是不能随便开玩笑的。他们没有分辩的能力,都是效仿着父母的样子做事,听父母的指教成人的。现在你欺骗他,这是教孩子学骗人啊!做母亲的欺骗孩子,孩子也就不会相信他的母亲。这不是教育孩子的办法呀!”说完,他就把猪杀了,真的让孩子吃上了猪肉。(1)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2)你生活中有说话算数的人吗?跟大家讲讲他们的故事吧。八.综合题(共3题,共26分)1.周末小丽去超市买学习用品,出来结账时警报器突然响了,保安说她夹带了没付款的商品,要翻看小丽的口袋和书包,这时小丽该怎么办?到家后,小丽发现在超市买的彩笔有几支笔没水了,她返回超市退换,超市员工说她拆了包装就不能退换了,这时小丽该怎么办?2.请说出一个关于诚信的故事,并说一说诚信的重要性。3.各种浪费现象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让我们组成“浪费现象调查小组”深入了解一下浪费现象吧,挑选某一个方面的浪费行为进行调查研究。(1)我们小组调查的浪费现象是( )方面的。(2)我们看到的现象:( )。\n(3)这些浪费行为的危害:( )。(4)产生这些浪费行为的原因:( )。(5)关于减少这些浪费,我们的建议:(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D2.B3.A4.B5.C6.C7.C8.D9.A10.A二.填空题1.工业生产2.量入为出、合理消费3.由奢入俭难4.发票5.勤俭节约;勤俭节约6.农业7.电、;水;文具、纸等8.大家9.维权意识10.友谊三.判断题1.×2.×3.√4.×5.×6.×7.√8.√9.√\n10.×四.连线题1.如图:五.简答题1.洗完手不关水龙头;在食堂吃饭时剩菜剩饭;练习本一张没用完就翻页;用作业本折飞机等等。2.要保持镇定。受到欺凌时,最好不要表现出恐惧,这会让欺负你的恶人觉得你很好欺负而继续欺负你。要及时求助。为了避开欺凌者,最好和他人一起行动,及时向老师、家长或警察求助。要及时报告。看见别的同学受欺负时,也要向老师报告,不要视而不见,成为冷漠的旁观者。3.(1)在购物的时候不要随意拆开商品包装;(2)购买时注意商品的保质期;(3)消费完一定要索要发票。4.①做民间艺术小宣传员,让人们了解民间艺术;②力所能及的学习民间艺术,传承民间艺术;③不断丰富挖掘民间艺术的内涵,让更多同学喜爱并传承民间艺术。5.合理消费能够通过精打细算、量人为出,将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条,有滋有味。六.辨析题1.我赞成甲同学的观点。因为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浪费行为更是对劳动者劳动成果的不尊重。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要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2.如果我的同学说话不算数,我会提醒我的同学,告诉他要诚实守信;如果他还不改正的话,我就找老师帮忙调解。七.材料题\n1.(1)曾子用自己的行动教育孩子要言而有信,诚实待人。同时这个故事也教育成人,自己的言行对孩子影响很大。待人要真诚,不能欺骗别人,否则会将自己的子女教育成一个待人不真诚的人。(2)生活中说话算数的人非常多,小明昨天放学答应帮我检查作业,今天来到学校,他第一件事就是放下书包,来检查我的作业。张琳的父母为了激励张琳做家务,就约定好每天都帮忙做一件家务就可以给她一个奖励,张琳养成了每天饭后洗碗的习惯。八.综合题1.第一种情况小丽应该拒绝保安的翻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经营者不得搜查消费者的身体及其携带的物品。第二种情况小丽应该首先与超市老板协商这件事,如果协商未果,保存好购物发票和彩笔,向消费者协会去投诉。2.曾子杀猪。诚信是对自身良知的忠实,自己说出口的话即是一种承诺,而承诺便是种责任,这既是对他人也是对自己良知的责任。我们在社会中行走,就应该遵从一定的规则,有章必循,有诺必践,有法必依。否则:就是失去立身之本,整个社会也就失去运行之规。3.关于节约用水;洗手或洗菜时不关水龙头,让水一直流着。出门之前,或接待客人未关水龙头,学校自来水管坏了,未及时修理等。这些浪费行为的危害是增加开支,不利于国家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等。责任心、节俭意识不强。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不浪费一滴水、一粒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