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期末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爱保证”同学多次说话不算数,会( )。A.没有人再相信他的话B.拥有越来越多的朋友C.赢得大家的信任和好感2.“余杭滚灯”是哪个地区的民间艺术?( )A.浙江省杭州市B.陕西省寿阳县C.云南省石林彝族自治县3.下列不是清明节习俗的是( )。A.祭奠逝去的亲人B.祭扫烈士陵墓C.登高远眺4.下列( )不是关于诚信的名言。A.学季布,诺千金B.人无信,无以立C.言必行,行必果D.一寸光阴一寸金5.下列不属于诚信的名言的是( )。A.立木为信B.一诺千金C.守株待兔\n6.下列( )体现了合理消费。A.董成买东西一味省钱,所以从来只选最便宜的买B.兵兵看上了一个非常好玩的玩具,但考虑到价格太贵,就买了一个其它玩具C.小雨每次到美食城,一见到好吃的,就暴饮暴食,不知约束7.下列成语中,与诚信无关的是( )。A.一诺千金B.立木为信C.揭竿而起D.抱诚守真8.景德镇瓷器是( )的民间艺术。A.江苏B.浙江C.江西D.新疆维吾尔自治区9.羽绒服里的羽绒来自( )。A.种植业B.畜牧业C.林业10.网上购物时,应该( )。A.只要价钱便宜就行B.货比三家C.查看评价情况,无差评就行D.以上都要关注二.填空题(共10题,共40分)\n1.在我们的身边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冲突。只有正确认识产生冲突的( ),才能更好地( )。2.正规商品的外包装上一般都有( )、( )、( )等内容,这是我们了解( )的重要渠道。3.尽管人们从事着( )的劳动,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称呼“( )”,我们的父母和其他亲人也是其中的( )。4.一粥一饭,当思( );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5.“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这句话启示我们要养成( )的好习惯。6.随着社会的( )和人们生活( )的提高,需要工业产品的生产不断( )和变化。7.在购物过程中,如果遇到一些侵犯自己权益的行为,我们要有( )意识,维护自身( )。8.《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明确规定,未成年人不得有“打架斗殴、( );强行向他人( )”等不良行为。9.农民利用( )保温保湿,精心培育和护理秧苗。10.我们的生活离不开( )劳动者的付出。三.判断题(共10题,共20分)1.被人欺负是痛苦的,如果我们不抵抗,欺负可能变本加厉,痛苦会加剧。( )2.我们穿的衣服是在工厂生产出来的。( )3.对自己说话算数只能靠自觉。( )4.患难与共的朋友才是真正的朋友。( )5.保护道路环境是清洁工人的事,和我们小学生没啥关系。( )6.如果一个人不懂分享,说话、做事与同学格格不入,就很难交到好朋友。( )7.课间一个小同学在走廊里快速奔跑,执勤的同学真诚劝告他。( )8.商场的工作人员为我们提供了交通方便。( )9.寿光的经济发展日新月异,我们的生活水平一天比一天好,可是有些人在饭店吃饭把剩余的饭菜打包带回家没有必要,显得很小气。( )10.我国设立农民丰收节,体现了国家重视农业、尊重农民、感恩劳动的文化传统。( )四.连线题(共1题,共10分)1.把地方与相对应的民间艺术连起来。\n五.简答题(共5题,共26分)1.请你说出三种秋天收获的农作物。2.从人们的生活需要出发,想想你可以改善和发明什么产品?3.你认为可以通过什么方式了解你家乡的发展变化?4.面对民间艺术的衰落,我们应该怎么办?5.为什么有的人交不到朋友?六.辨析题(共2题,共18分)1.陈刚快过生日了,他给妈妈列了一个购物清单,1个“豪华铅笔盒”80元,活动铅笔1支5元,进口铅笔2支36元,自动铅笔刀18元。请判断一下,哪些是不合理的要求?你将怎样规劝陈刚。2.几天前,小倩在商场看到了一款名牌书包,那个书包虽然价格昂贵,但确实非常漂亮,可是她最近刚买了一个新书包,她想:“如果我背着这个名牌包去学校,肯定许多同学都会羡慕的”问:(1)你觉得小倩的父母会同意购买吗?为什么?(2)你在现实生活中想买的东西父母都会满足吗?你的心愿都合理吗?(3)当我们的要求得不到满足时,我们应该怎么做?七.材料题(共1题,共8分)1.森林被破坏,无法涵养水源,易造成洪涝灾害。 森林被破坏,水土流失加重,易引起山体滑坡。\n 图上呈现的是丽丽家乡的情景,这里原本有成片的森林,近年来人们为了获取更多的利益而乱砍滥伐,破坏了山坡上的森林和植被。当雨季来临时,这里时常发生山体滑坡,造成公路阻断,人们无法通行。不仅如此,洪涝、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也频频发生。(1)丽丽的家乡经常出现哪些自然灾害?(请至少说出三种)(2)请结合资料分析,丽丽家乡频发的各种自然灾害与人们乱砍滥伐行为有着怎样的关系?(3)人们还有哪些不合理的行为可能诱发或加重自然灾害?八.综合题(共3题,共30分)1.夏日午后,大人们上班去了。张明一个人在家听着外面的知了叫,睡不着。他想,我何不出去买瓶汽水喝!于是,他拿钱去村口的小卖部买了瓶汽水,边喝边逛。不知不觉太阳西斜,他已经离家很远了。这时,在一条僻静的小路上,他被三四个高年级学生堵住了。其中一个冲着他喊:“嘿,有钱吗?”张明说:“没有。”另一个男孩对同伴一使眼色,说:“搜他!”……请你仔细分析一下,张明怎样尽快脱身?张明从这件事上又应该吸取哪些教训。\n2.各种浪费现象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让我们组成“浪费现象调查小组”深入了解一下浪费现象吧,挑选某一个方面的浪费行为进行调查研究。(1)我们小组调查的浪费现象是( )方面的。(2)我们看到的现象:( )。(3)这些浪费行为的危害:( )。(4)产生这些浪费行为的原因:( )。(5)关于减少这些浪费,我们的建议:( )。3.今天是周日,也是张伟的生日。瞧,他请来了他们班一多半同学,在本城最有名气的饭店为他“庆生”。看着春风满面的张伟,刘小玲羡慕地说:“我要是有这么多的朋友该多好啊!”江东东说:“难怪张伟有这么多朋友呢,原来他经常请同学吃饭聚会啊!”文宾疑惑地问:“难道花钱才能获得和维持友谊吗?”花钱请客吃饭能“买”到真正的友谊吗?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A2.A3.C4.D5.C6.B7.C8.C9.B10.D二.填空题1.原因;解决冲突2.厂名厂址;使用说明;生产日期;商品信息3.不同;劳动者;一员4.来之不易5.勤俭节约6.进步;需求;发展7.维权;合法权益\n8.辱骂他人;索要财物9.塑料地膜10.各行各业三.判断题1.√2.√3.√4.√5.×6.√7.√8.×9.×10.√四.连线题1.如图:五.简答题1.玉米、水稻、大豆等。2.示例:我想发明一台可以清洁的机器人。机器人可以帮助人们打扫马路,人行道等。这样,我们中国的环境会变得越来越好。3.①以收集材料、观察等方式,了解家乡生活服务设施方面的变化。②以采访家人的方式,了解家乡教育方面发生的变化。③以实地参观、采访的方式,了解家乡医疗事业的发展。④还可以登录家乡政府公众信息网,手机家乡的建设信息。\n4.呼吁大家保护民间艺术,对民间艺术的发展贡献出自己的力量。5.没有用真心待人,没有包容;太计较;妒忌等。六.辨析题1.“豪华铅笔盒”和进口铅笔都是不合理的购物要求,这两件东西价格过于昂贵;我想告诉陈刚的是:父母的收入是他们辛苦所得,要体贴父母,任何时候都要注意节约,合理消费,不过度消费。2.(1)不同意,因为她刚买了一个新书包,要求不合理。(2)示例:有时候不会满足,我的心愿有不合理的时候。(言之有理即可)(3)当我们的要求得不到满足时,一是我们要体贴父母,多想父母的辛苦和难处,不提让父母为难的要求。二是不赶时髦,不盲目攀比。三是转移注意力。四是和父母好好协商。七.材料题1.(1)洪涝灾害、水土流失、山体滑坡;(2)丽丽家乡的各种自然灾害是由于人们的乱砍滥伐的行为而产生的,它们密不可分。(3)长时间的开车、开空调等产生二氧化碳,导到温室效应,使海平面上升,加重自然灾害的发生。八.综合题1.①保持冷静,不要害怕。②把剩余的钱给他们,同时记住对方特征,以便事后报警。张明吸取的教训是:①尽量不独自出门;②不要离家太远;③不要在外时间过长;④不去偏僻的地方。2.关于节约用水;洗手或洗菜时不关水龙头,让水一直流着。出门之前,或接待客人未关水龙头,学校自来水管坏了,未及时修理等。这些浪费行为的危害是增加开支,不利于国家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等。责任心、节俭意识不强。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不浪费一滴水、一粒粮食。3.不能,友谊不能用金钱或名利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