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期末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在生活中,我们要学会克制自己的欲望,根据家庭生活的实际需求合理消费,其中,( ),进行有计划的消费,就是一种健康的消费观。A.量入为出B.入不敷出2.下面哪个行为我们应该点赞?( )A.同学们都去上体育课了,小玲看到教室里的灯没关,她随手关了灯B.小亮写作文没有思路,把只写了几个字的好几张白纸揉成团扔到了垃圾桶C.小强每次吃饭都要抢着把好吃的夹到自己碗里,最后吃不了剩下不少饭菜3.下列不是调查研究方法的是( )。A.观察B.采访C.查阅资料D.想象4.你认为“中国创造”和“中国制造”( )。A.没有区别B.制造的核心是加工,而创造的核心是设计C.区别不大5.( )不是真正的朋友。A.考试遇到了难题,同桌小亮递过来一张纸条B.只要有错误,明明就给我委婉地指出来C.肖扬总是和我一起爬山、游泳、读书,共同进步\n6.身份最高贵的劳动者是( )。A.司机B.农民C.董事长D.没有最高贵的劳动者7.成语“食言而肥”是告诉我们( )。A.为人处世要讲信用B.失信不会伤害到自己C.失信不会伤害别人8.民间艺术衰落的原因不包括( )。A.外来文化的冲击B.城市文化的冲击C.社会的发展D.很容易学习9.当同学获奖时,你应该( )。A.不服气B.向他学习C.到处说他坏话10.交通警察是一种劳动者,他们的工作内容是( )。A.清扫马路B.指挥列车运行C.指挥交通D.治病救人二.填空题(共10题,共34分)\n1.填一填:你知道以下农历日期对应的中国传统节日名称吗?请写下来。农历正月初一——( );农历五月初五——( )农历八月十五——( ):农历九月初九——( )2.与我们成长有关的风俗寄托了长辈对晚辈的( )。3.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各种各样的生活用品,这些生活用品是由( )提供的。4.“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这句话启示我们要养成( )的好习惯。5.除了饮食方面的浪费,在我们身边还“( )”着形形色色的浪费。因为其频繁和细微,我们根本没有( )。 6.( ),无以立;( ),讲道义。7.《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明确规定,未成年人不得有“打架斗殴、( );强行向他人( )”等不良行为。8.农业为我们提供( ),为工业生产提供( )。9.一旦对他人( ),就要想办法尽力完成。10.拜年是中国传统习俗,除了以往的拜年方式,又兴起了电话拜年、( )等方式。三.判断题(共10题,共20分)1.我国是一个工业大国。( )2.清明节原是祭祀祖先的节日,至今已有两千年多年的历史。( )3.景德镇瓷器是出自于江西。( )4.节约粮食光荣,浪费粮食可耻。生活中,我们要知道古人“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的善意提醒。( )5.新买的水彩笔没水了,你应该要求超市退换。( )6.东东在学校把吃不完的米饭偷偷倒进垃圾桶。( )7.每个人都应当做到言必行,行必果。( )8.工作没有高低贵贱,只要为社会做出贡献,都应该得到社会的尊重。( )9.餐桌消费我们要倡导“吃多少点多少”,减少浪费。( )10.十二生肖是中国特有的风俗。( )四.连线题(共1题,共10分)1.下列这段话是雯雯的一次购物心得,请你连一连。购物是门大学问, 维权意识不能少。合格商品才能买, 几个要点该记牢。商家要选信誉好, 看清包装很重要。\n购物言行需文明, 消费别忘留发票。学会协商与投诉, 注意尊重和礼貌。五.简答题(共5题,共27分)1.当我们在校外受到欺负时,应该如何保护自己?2.中国制造和中国创造有什么区别?说说你的理解。3.你们当地有什么独特的节日?请举一例说明你是如何过这个节日的?4.请你说一说春节有哪些民俗活动。5.列举三条有关诚信的名言(或格言、警句)。六.辨析题(共2题,共16分)1.课间,我在学校内被高年级刘明踢打,事后,我快步跑进教室准备上课。这样做对吗?应该怎样做?2.几天前,小倩在商场看到了一款名牌书包,那个书包虽然价格昂贵,但确实非常漂亮,可是她最近刚买了一个新书包,她想:“如果我背着这个名牌包去学校,肯定许多同学都会羡慕的”问:(1)你觉得小倩的父母会同意购买吗?为什么?(2)你在现实生活中想买的东西父母都会满足吗?你的心愿都合理吗?(3)当我们的要求得不到满足时,我们应该怎么做?七.材料题(共1题,共8分)1.曾子的妻子要到集市上去,她的孩子跟在后面,哭哭啼啼地闹着也要去。她就哄孩子说:“你回去,等我回来了杀猪给你吃。”妻子刚从集市回来,曾子就要去抓猪准备杀掉它。妻子制止他说:“我只不过是和小孩子说着玩罢了,你怎么当成真了呢?”曾子说:“和小孩子是不能随便开玩笑的。他们没有分辩的能力,都是效仿着父母的样子做事,听父母的指教成人的。现在你欺骗他,这是教孩子学骗人啊!做母亲的欺骗孩子,孩子也就不会相信他的母亲。这不是教育孩子的办法呀!”说完,他就把猪杀了,真的让孩子吃上了猪肉。(1)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2)你生活中有说话算数的人吗?跟大家讲讲他们的故事吧。八.综合题(共3题,共21分)1.查一查我们身边爱惜粮食和浪费粮食的现象。在生活中你有哪些爱惜粮食的好办法?2.我们过春节有哪些有趣的风俗?在有的习俗前的○内画“√”。\n○打扫清洁卫生 ○倒贴“福”字 ○放鞭炮 ○贴春联○舞狮子 ○包饺子 ○做年糕 ○迎新火○吃团圆饭 ○拜年 ○看春节联欢晚会3.说一件你自己印象深刻的,曾经说到做到的事情,并写出当时是什么动力让你坚持下去的。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A2.A3.D4.B5.A6.D7.A8.D9.B10.C二.填空题1.春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2.美好祝愿3.工业生产4.勤俭节约5.潜伏;察觉6.人无信;诚待人7.辱骂他人;索要财物8.食物;原材料9.做出保证10.网络拜年/短信拜年三.判断题1.×2.√3.√4.√5.√6.×\n7.√8.√9.√10.×四.连线题1.如图:五.简答题1.要保持冷静,不要害怕;观察周围的环境,寻找脱身的办法;向路过的大人或附近的居民求助;可以先妥协,但要记住对方特征,以便事后报警。2.中国制造的核心就是加工,而中国创造的核心技术是设计;中国制造的产品版权不属于中国,中国只是简单的生产和加工,所提供的是简单的劳动而不是知识智慧和脑力;中国创造就是版权持有者是中国,由中国创新、发明。3.示例:我们家在西藏拉萨,我们这里过藏历新年,节日期间,人们会进行传统赛马与表演活动。4.拜年、吃饺子、贴春联等。5.①伟大人格的素质,重要的是一个诚字。——鲁迅②一丝一毫关乎节操,一件小事、一次不经意的失信,可能会毁了我们一生的名誉。——林达生③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论语颜渊》④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孔子六.辨析题1.这样做不对,当我们在校园内受到欺负的时候,应该主动给请老师和同学帮忙,进行调解和沟通;如果沟通无果,可以利用法律来维权。2.(1)不同意,因为她刚买了一个新书包,要求不合理。(2)示例:有时候不会满足,我的心愿有不合理的时候。(言之有理即可)\n(3)当我们的要求得不到满足时,一是我们要体贴父母,多想父母的辛苦和难处,不提让父母为难的要求。二是不赶时髦,不盲目攀比。三是转移注意力。四是和父母好好协商。七.材料题1.(1)曾子用自己的行动教育孩子要言而有信,诚实待人。同时这个故事也教育成人,自己的言行对孩子影响很大。待人要真诚,不能欺骗别人,否则会将自己的子女教育成一个待人不真诚的人。(2)生活中说话算数的人非常多,小明昨天放学答应帮我检查作业,今天来到学校,他第一件事就是放下书包,来检查我的作业。张琳的父母为了激励张琳做家务,就约定好每天都帮忙做一件家务就可以给她一个奖励,张琳养成了每天饭后洗碗的习惯。八.综合题1.(1)餐厅里有好多剩饭剩菜。(2)好办法有:在日常生活和来客人时,要看菜下饭,够吃就行;到餐馆就餐点菜时要根据人数多少点菜,吃不完的要打包。2.如下:3.在我的生活中有许多诚信的故事,其中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就是帮助父母做家务。在我刚刚上四年级的时候,我对妈妈说,我长大了,我可以帮助妈妈做一些家务了,妈妈笑着说,可以啊,不过你只要说到了就一定要做到,否则就是一个不诚信的孩子了呢!直到今天我都一直在帮助妈妈做家务,有时虽然很累,但我从来没有停止过,这样的动力源自于自己对妈妈的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