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刘景文教学目标:1.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中的含义。2.体会诗人的写作动机,感受秋天的美丽,懂得生活总有其美好的一面,我们要积极地去面对。3.欣赏情意丰富的古诗,能正确地朗读、背诵课文。教学流程:一、回忆导入,明确主题1.同学们,四季更迭,秋天已然悄悄地来到我们跟前。关于“秋天”,我们以前学过不少课文,你还记得吗?(学生背诵相关片断)2.总结自己对秋天的经验。按句式说话:“在我的印象中,秋天。”3.在古代大诗人苏轼的心目中,秋天又是怎样的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古诗《赠刘景文》。二、初读古诗,感知诗意1.配乐范读,想象画面。2.读准、读通诗句。思考讨论:诗中写出哪些景物?3.通读全诗,注意读出诗的节奏。三、赏析诗句,把握诗蕴1.夏日荷花是什么样子的?(当学生说不清时,可引导背诵已学课文《荷花》片断,板画“荷叶”理解“擎雨盖。)到了秋末,荷花又变成什么样了?(出示“荷尽”图,理解“尽”。)
1.秋天的菊花在枯萎时与夏日的荷花有什么不同?(出示“菊残”图,理解“傲霜枝”)2.比较两图,读前两行诗。你体会到了什么?3.“菊残犹有傲霜枝”,菊花的精神,令诗人对秋天平添了一分敬畏,而秋天的果实更以她沉甸甸的收获,令诗人对秋天偏爱有加。(出示诗句: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读诗句,想想秋天除了“橙”和“橘”,还有哪些果实也成熟了?(学生说不出时,可引导背诵《秋游景山》片断“这里的果树果实累累。……”)再读诗句,说说从这句诗中你读懂了什么?四、诵读全诗,体味诗情1.学生自由吟诵,配乐朗读、背诵。2.讨论:诗人赠给朋友刘景文的是什么?除了这首诗,还有什么?3.阅读现代文《秋天的窗口》。4.补充句段,或写一段话。没有春花的明艳,没有夏日的葱郁,但是秋天有,有,有,秋天是美丽的。虽然秋风萧瑟,秋叶飘零,但是秋天也有美好的一面,、、,秋天是美好的。五、抄写古诗。六、课外延伸。查找有关苏轼及其作品的资料,进一步了解苏轼其人其文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