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文学文化常识试题精选1.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闻一多,诗人、学者、民主战士,诗集代表作有《红烛》《死水》,学术代表作有《神话与诗》《唐诗杂论》。B.《木兰诗》选自北宋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它与《孔雀东南飞》合称为“乐府双璧”。C.史书编撰体例有编年体、纪传体和国别体等,《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D.谥号,是古人死后依其生前行迹而为之所立的称号。如,欧阳修的谥号是“文正”。【答案】D【解析】D.欧阳修的谥号是“文忠”。在历史上能得到“文正”这个谥号的人,大多都是当时文人敬仰的对象,如范仲淹、曾国藩等;故选D。2.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黄梅时节家家雨”中的“黄梅时节”指的是夏初江南梅子黄熟的时节,即梅雨季节。B.“不问苍生问鬼神”中的“苍生”指的是百姓。C.《木兰诗》是我国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选自北宋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D.《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春秋到五代共1362年的历史。【答案】D【解析】《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的历史。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黄河颂》选自组诗《黄河大合唱》,由光未然创作,后经聂耳谱曲后,这部音乐作品响彻中华大地,激发了中国军民的抗日热情。B.《木兰诗》选自北宋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乐府民歌,写的是一位女子代父从军的故事。C.“唐宋八大家”指的是唐代韩愈、柳宗元和宋代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等人,他们因为在散文创作上成就突出而获此称号。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D.《伟大的悲剧》选自《人类的群星闪耀时》,作者是奥地利作家茨威格,其代表作有小说《象棋的故事》、传记《三位大师》等。【答案】A【解析】A.《黄河颂》作曲冼星海;B.C.D无误。故选A。4.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人称谓有谦称和尊称的区别,比如:“家君”“家严”是谦称自己的父亲,“尊君”“令尊”是尊称对方的父亲。B.叶圣陶,原名叶绍钧,作家、编辑家、教育家,从张中行的《叶圣陶先生二三事》一文,我们能感受到叶老待人宽、律己严的处世风格。C.《伟大的悲剧》节选自《夺取南极的斗争》,作者是美国作家茨威格,其代表作有小说《象棋的故事》、传记《三位大师》等。D.《阿长与<山海经>》《二十四孝图》《五猖会》等作品均出自鲁迅散文集《朝花夕拾》。【答案】C【解析】茨威格是奥地利作家,不是美国的,故选C。5.下列文学常识叙述有误的一项是( )A.《阿长与〈山海经〉》选自小说集《呐喊》。是现代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写的一篇怀念儿时保姆的文章。B.《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该书是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从战国到五代到期间一千多年的史事。C.作家、翻译家杨绛在《老王》这篇文章中,通过回忆老王的窘迫的生活状况以及与老王交往的生活片段,凸现了孤苦寒微的老王纯朴、仁义、善良的品性,表达了作者对人性之美的讴歌,对不幸者的悲悯关怀,对自身的反省,以及对生命的慨叹。D.《卖油翁》的作者是北宋时期的政治家、文学家欧阳修,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阿长与〈山海经〉》选自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故选A。6.以下文学常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A.闻一多是我国现代著名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代表作有诗集《死水》《红烛》,学术著作《神话与诗》《唐诗杂选》等。B.《孙权劝学》节选自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写的《资治通鉴》,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C.《木兰诗》选自《乐府诗集》,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诗歌。它与《孔雀东南飞》合称“乐府双璧”。D.《回忆鲁迅先生》的作者萧红是我国现代著名女作家,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呼兰河传》《生死场》等。【答案】B【解析】B.《资治通鉴》为司马光主持编撰,而非其自己编写。选项错误;故选B。7.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木兰诗》是我国北宋时期北方的一首民歌,选自郭茂倩编写的《乐府诗集》。B.中国古代称谓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如“孤常读书”中的“孤”是古时王侯的自称,“卿今当涂掌事”中的“卿”是古代君对臣的爱称。C.《阿长与<山海经>》选自鲁迅先生的散文集《朝花夕拾》,表达了作者对阿长这位劳动妇女真诚的怀念。D.《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资治通鉴》是由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撰的一部编年体史书。【答案】A【解析】A.《木兰诗》是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民歌。故选A。8.下列有关文体、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唐宋八大家”是唐宋八位散文家的合称。《登飞来峰》的作者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人称半山居士,唐宋八大家之一。B.《假如生活欺骗了你》选自《普希金诗集》,普希金,俄国诗人,代表诗作有《自由颂》《致大海》《致恰达耶夫》等。C.《陋室铭》是唐代的刘禹锡写的一篇铭文。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D.《泊秦淮》的作者杜牧,字牧之,号樊川居士,唐代诗人、文学家,与李白并称“大李杜”。【答案】D【解析】D.杜牧人称小杜,和李商隐合称“小李杜”,以别于李白杜甫的合称“李杜”。故选D。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邓稼先》一文的作者是杨振宁,邓稼先被称为“‘两弹’元勋”。B.闻一多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诗人、学者。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C.《回忆鲁迅先生》的作者是现代女作家萧兰,主要作品有小说《生死场》《呼兰河传》D.《孙权劝学》选自宋代史学家司马光编著的《资治通鉴》,《资治通鉴》是一部上起战国,下至五代的编年体史书。【答案】C【解析】C.错误,《回忆鲁迅先生》的作者是现代女作家萧红,不是萧兰。故选C。10.下列有关传统文化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这是一部由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B.《木兰诗》选自北宋郭茂倩编写的《乐府诗集》,是南北朝时期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木兰诗》是一首叙事诗,与汉乐府民歌《孔雀东南飞》一起誉为我国乐府民歌中的“双壁”。C.“唐宋八大家”,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D.古人称谓有谦称和尊称的区别,比如“家君”是谦称自己的父亲,“尊君”是尊称对方的父亲,“鄙人”是谦称自己,“令爱”是敬称对方的女儿。【答案】B【解析】B.《木兰诗》是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选项中“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说法错误;故选B。11.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孙权劝学》节选自《资治通鉴》。《资治通鉴》是西汉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B.《带上她的眼睛》的作者刘慈欣,凭借科幻小说《三体》获得了雨果奖最佳长篇小说奖。C.《伟大的悲剧》的作者茨威格,是奥地利作家,代表作有《三位大师》《象棋的故事》等。D.中医诊病有四种方法:望诊,闻诊、问诊、切诊。望诊是第一步,即观察病人气色。【答案】A【解析】A.“西汉司马光”判断错误,应当是“北宋司马光”,故错误;故选A。12.(2021·江苏无锡·七年级期末)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错的一项是( )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A.《木兰诗》选自《乐府诗集》,它是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展现了木兰的英雄气概,也表现了她的儿女情怀。B.唐代最伟大的两位诗人李白和杜甫,被人合称为“李杜”,杜甫评价李白的诗“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C.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本学期我们学习了他的《陋室铭》。D.《最苦与最乐》的作者是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中国近代思想家、学者,著有《饮冰室合集》。【答案】C【解析】C.有误。《陋室铭》的作者是唐代的刘禹锡。故选C。13.下列文学常识和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是( )A.古代男子18岁时行冠礼,即成年礼,戴上帽子以示成年,“弱冠”一词由此得来。而及笄是特指女子15岁可以盘发插笄的年龄。B.古代的称谓语有很多,其中“鄙人”“小生”“仆”都属于谦称。C.《木兰诗》中的“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运用了互文的写作手法。D.说,是古代一种文体名,体质短小,文辞精炼,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读来铿锵有力。【答案】B【解析】A.古代男子是20岁时行冠礼,不是18岁;C.该句是一般叙述,没有互文的修辞。互文,是由上下文意互相交错,互相渗透,互相补充来表达一个完整句子意思的修辞方法;D.“说”是古代的一种议论文体,用以陈述作者对社会上某些问题的观点。这种文体一般不用韵;故选B。1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未选择的路》其实也是写“选择”,因为未选择也是一种选择。B.“化作春泥更护花”,表现了作家虽告老还乡,却希望继续为国效力的思想感情。C.《驿路梨花》以梨花为喻,驿路为线索,在寻找小茅屋主人的过程中,讴歌了青年一代的优秀品质。D.《最苦与最乐》作者是梁启超,号饮冰室主人,中国近代思想家,戊戌变法领袖之一。【答案】C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解析】C.“驿路为线索”有误。《驿路梨花》以梨花为喻,为线索,在寻找小茅屋主人的过程中,讴歌了青年一代的优秀品质。故选C。15.为了解中外文化名人,小明搜集到以下资料,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纂了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B.与韩愈、王安石同为唐宋八大家的欧阳修,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C.作家、翻译家杨绛的代表作有散文《干校六记》、译作《堂吉诃德》等。D.苏联诗人普希金的诗歌作品有《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未选择的路》等。【答案】D【解析】普希金是俄国诗人,不能说是苏联;《未选择的路》是美国诗人罗伯特·弗罗斯特创作的文学作品。故选D。16.下列文学文化常识有误的一项是( )A.“铭”和“说”都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例如《陋室铭》和《爱莲说》。B.普希金是俄国诗人,他的创作对俄国文学和语言的发展影响极大,被誉为“俄国文学之父”。C.儒家典籍“五经”,指的是《诗经》《论语》《礼记》《易经》《春秋》。D.欧阳修和王安石都是北宋的政治家、文学家,都属于“唐宋八大家”。【答案】C【解析】C.“五经”指的是《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五部作品,《论语》属于“四书”之一。故选C。17.下面关于文学作品内容及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劝说别人需要艺术。《孙权劝学》中,孙权以君主的身份居高临下,命令吕蒙要当权掌管事务就务必学习。吕蒙迫不得已“乃始就学”。可见孙权说话无艺术,对下属不关心。B.小人物也有光芒。阿长粗俗却善良,杨绛笔下的老王悲苦却仁义,《台阶》中的父亲卑微却坚韧。这些作品中的小人物,令作者或感激怀念,或悲悯愧疚,或敬重疼惜。C.革命理想高于天。《黄河颂》中光未然借歌颂黄河进而歌颂伟大坚强的民族精神,《老山界》则真实叙述了红军翻越老山界的全过程,展现红军坚强的意志和乐观主义精神。D.抒情方式有不同。《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中,诗人普希金直抒胸臆,以第二人称真诚劝慰人们要相信未来;而《未选择的路》中,弗罗斯特则借助树林、荒草等意象来阐释哲理。【答案】A【解析】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A.孙权并不“居高临下”,而是现身说法,阐明读书的好处。吕蒙也并不是迫不得已,而是觉得孙权说的有道理。劝学时,孙权先指出“学”的必要性,再现身说法,使吕蒙“乃始就学”。可见孙劝对下属的关心和说话的艺术。故选A。18.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人以山南水北为阳,故济水之北称济阳。B.“五经”是五部儒家经典的合称,即《易》《书》《诗》《礼》《春秋》。C.春社,即古代立春后祭灶神(土地神),祈求丰收的日子。D.成语多出自古代典籍,如“柳暗花明”出自《游山西村》,“刮目相待”出自《史记》。【答案】D【解析】D.“刮目相待”出自《资治通鉴》,不是出自《史记》。故选D。19.(2021·河北廊坊·七年级期末)找出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 )A.《紫藤萝瀑布》——宗璞——当代——《铁箫人语》B.《骆驼祥子》——老舍——长篇小说——祥子C.《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普希金——德国——《普希金诗集》D.《爱莲说》——周敦颐——北宋——《周敦颐集》【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C.《假如生活欺骗了你》选自《普希金诗集》,作者是俄国诗人普希金。故选C。20.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春秋到五代共1362年的历史。B.刘禹锡的《爱莲说》一文中,作者托“莲花”的形象突出自己不同流合污、洁身自好的品质。C.“文房四宝”指“笔、墨、纸、砚”,是书房中常备的四种文具。D.“端午”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等等都是端午节的习俗。【答案】A【解析】A.《资治通鉴》是由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史书,不是“纪传体”。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的历史,不是“春秋到五代”。故选A。21.下列关于文化常识、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气冲斗牛”中的“斗”“牛”都是星宿名,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名称即来源于此。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B.牍是古代书写用的木片,《陋室铭》的“案牍”指代书信,此外“尺牍”“鸿雁”“双鲤”“彩笺”也是书信的别称。C.《孙权劝学》节选自《资治通鉴》,《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的史事。D.谥号,是古代帝后、诸侯、大臣等去世后,朝廷根据他们的事迹和品德给予的称号,如欧阳修谥号为“文忠”。【答案】B【解析】B.“案牍”指官府文书,不是指代书信;故选B。22.下列有关文学作品内容及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梁启超在《最苦与最乐》一文中提出负责任是人生最大的苦,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乐的观点,体现了他的智慧与旷达。B.诗人普希金在《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中以劝说的口吻、和缓的语气鼓励人们相信生活,相信未来;美国诗人弗罗斯特在《未选择的路》中借自然界的路表达对人生之路的思考。C.说,是古代一种议论性的文体,写法不拘一格,行文自由活泼。《爱莲说》用托物言志的方法,表现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D.散文是一种自由的文体,作者能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写景状物,寄寓自己的情思,如《驿路梨花》中对小草屋的描写就表现了对淳朴民风的赞美。【答案】D【解析】《驿路梨花》的文体是小说,故选D。23.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在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B.纪昀的《阅微草堂笔记》主要讲述各种狐鬼怪谈、奇闻异事。C.《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是俄国诗人普希金创作的一首抒情诗。D.《伟大的悲剧》选自英国作家茨威格的《人类的群星闪耀时》。【答案】DD.茨威格是奥地利作家。故选D。24.下列有关文化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卖油翁》出自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欧阳修的笔记小说《归田录》。“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中的两个“公”,文中意思都是对男子的尊称。B.《伟大的悲剧》作者是奥地利作家茨威格。作者在创作时既参考了大量的原始文件资料,体现了传记的文学性,同时在叙述中又加上了自己的理解和想象,体现传记的真实性。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C.《带上她的眼睛》作者是刘慈欣,本文属于科学幻想小说,它以大胆的科学幻想,细腻的情感描写,以及精彩的悬念伏笔,给人以极大的阅读兴趣。D.《木兰诗》选自《乐府诗集》。这是一首叙事诗,虽写的是战争题材,但着墨较多的是生活场景和儿女情态。既展现了木兰的英雄气概,更表现了她的女儿情怀。【答案】B【解析】B.应为:《伟大的悲剧》作者在创作时,参考了大量的原始文件资料,力求真实、细致地再现历史,体现传记的真实性;同时,在叙述和描写中,又加上了自己的理解和想象,体现了传记的文学性。故选B。25.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木兰诗》是南北朝时北方的民歌,与《孔雀东南飞》合称为“乐府双璧”。B.《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该书是北宋司马迁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C.《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是治学、待人、为文等方面记叙叶圣陶先生生前的一些琐事,表现了先生待人宽、律己严的品德。D.《最苦与最乐》的作者是梁启超,别号饮冰室主人,思想家、学者。【答案】B【解析】B.《资治通鉴》是由北宋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通史,选项中“司马迁”表述错误;故选B。26.下列作家作品、朝代(或国籍)及对作品名称的短语类型判断都正确的一项是( )A.叶圣陶——现当代——《最苦与最乐》——并列短语B.陆游——唐——《游山西村》——动宾短语C.贾平凹——当代——《一棵小桃树》——偏正短语D.茨威格——奥地利——《伟大的悲剧》——补充短语【答案】C【解析】A.《最苦与最乐》的作者是梁启超,不是叶圣陶;B.陆游是南宋爱国诗人,不是唐代的;D.《伟大的悲剧》是偏正短语,不是补充短语;故选C。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