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慈溪市横河初级中学2022届九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一次五校联考试题新人教版一、书写(2分)二、积累与运用(24分)1、根据拼音在下面的横线上填上汉字(2分)一扇天窗,xiè()下轻轻柔柔的月光。一束束,盈盈的,如水似乳在青砖地上画成一团银亮的光斑。那一方窄窄的小小天窗,足以把稚嫩的视线放大,把美丽的想象撑起,星空的神秘和趣味便注满了我幼年幻想的心域。常常,母亲的声音róng()着天窗下的那片亮光,如小溪的流水chánchán()地抚遍我的全身,yì()进我的心坎。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2分)()A、对老师的家访,他很感激,恭恭敬敬的送上了一杯茶。B、同学们都兴高采烈的去参加义务劳动。C、大家去游玩,我本来不想去,但经不起大家的生拉硬拽,也只得随声附和地跟着。D、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是需要有想象力的有计划的探索。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端午节的赛龙舟、吃粽子、插艾蒲、佩午囊、采百草等习俗在民间广为流传。B、我们要引导广大青少年学生用美的心灵去感受世界,用美的眼光去观察世界。C、京剧“国粹”行当全面、表演成熟、气势恢宏,深受戏迷和中老年朋友的喜爱。D、经过专家们评议,使明代永乐年间的青花瓷摘得头筹,成为杭州的“民间国宝”。4、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的这两句诗运用比喻和夸张,将庐山瀑布雄伟壮观的景象描绘得极为生动。B。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的国民经济快速发展。抚今追昔,想起的是春天的故事;极目望远,看到的是秋天的收获。C.语文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要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既包括精神的充实,情感的完善与人格的提升,也包括听说读写能力的养成。D.天摇地动,怎能摧垮万众一心的钢铁意志?桥断路绝,怎能斩断心心相系的骨肉深情?抗震救灾,是对民族精神的一次洗礼;是对民族团结的一次检验。5、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上的诗句,正确的一项是()(2分)一提到雨,也就想到雪。“____________”自然是江南日暮的雪景;“_____________”则雪月梅的冬宵三友,会合在一道,在调戏酒姑娘了;“____________”是江南雪夜更深人静后的景况;“__________”又到了第二天的早晨,和狗一样喜欢弄雪的村童来报告村景。①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②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③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④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A①②③④B③②①④C①④③②D③④①②6、古诗文默写(7分)(1)会当凌绝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浅草才能没马蹄。(3)了却君王天下事,_____________________。(4)苏轼在《水调歌头·8\n明月几时有》中,表达与亲人共赏人间美景的心愿,体现自己乐观的人生态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5)范仲淹心系天下,笔画江山。《岳阳楼记》里,洞庭湖波汹涌澎湃,“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_____________”;《渔家傲》中,边塞落日雄奇壮美,“千嶂里,_____________”。7、下列名著描述错误的两项是(4分)( )()A、豹子头误入白虎堂,刺配沧州,到沧州后,被高俅安排看管草料场。不久,草料场被烧,林冲为躲避仇人追杀,与花和尚雪夜上梁山。B、师徒四人来到火焰山,被大火所阻。悟空向铁扇公主借芭蕉扇,铁扇公主因红孩儿被观音收伏而与悟空结仇,不但不肯借扇,还想加害悟空。后来,悟空借来真扇,熄灭了大火。C、贝多芬身患重病,耳朵失聪,可是他告诉自己“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凭着超凡的毅力和执著的精神,他坚持从事音乐创作,写出了不少传世之作。D、鲁滨逊热爱航海,他瞒着父亲出海。第一次航行就遇到大风浪,船只沉没,他幸好被一艘葡萄牙货船救起。船到巴西后,他在那里买下一个庄园,做了庄园主。可是他不安于现状,第二次又出海,到非洲贩卖奴隶。8、阅读下面几则材料,按要求答题。(3分)材料一:下面是我省教育厅公布的学生体质状况最新监测结果。(箭头代表升降幅度)监测项目升降幅度监测项目升降幅度身高↑肺活量↓体重↑视力↓胸围↑男子1000米、女子800米↓材料二 :宁波市全面全面启动“学生阳光体育运动”(1)从材料一中,你发现青少年体质状况呈现出什么特点?(1分)(2)“阳光体育运动”中“阳光”有哪两层含义?(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现代文阅读(26分)(一)笔墨祭余秋雨(11分)中国传统文人有一个不存在例外的共同点;他们都操作着一副笔墨,写着一种在世界上很独特的毛笔字。笔是竹竿毛笔,墨由烟胶炼成。浓浓地磨好一砚,用笔一舔,便簌簌地写出满纸黑生生的象形文字来。在毛笔文化鼎盛的古代,文人们的衣衫步履、谈吐行止、居室布置、交际往来,都与书法构成和谐,他们的生命行为,整个儿散发着墨香。但如今毛笔文化,似乎已经无可挽回的消逝。其实,我们今天失去的不是书法艺术,而是烘托书法艺术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古代文人苦练书法,也就是在修炼着自己的生命形象。由此,一系列现代人难以想象的奇迹也随之产生。传说有人磨墨写字,日复一日,把贮在屋檐下的几缸水都磨干了;有人写毕洗砚,把一个池塘的水都洗黑了;有人边走路边在衣衫上用手指划字,把衣衫都划破了……在这么一种整体气氛下,人们也就习惯于从书法来透视各种文化人格。苏东坡和董其昌也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文人。在董其昌看来,浓冽、放达、执著的苏东坡连用墨都太浓丽了,竟讥之为“墨猪”。他自己则喜欢找一些难贮墨色的纸张,滑笔写去,淡远而又浮飘。有些书法家的人格更趋近自然,因此他们的笔墨也开启出另一番局面。汉代书法家蔡邕则一心想把大自然的物象纳入笔端,他说:“凡欲结构字体,皆须像其一物,若鸟之形,若虫食禾,若山若树,纵横有托,运用合度,方可谓书。”8\n这些书法家在讲写字,更在吐露自己的人生观念。只有把书法与生命合而为一的人,才会把生命对自然的渴求转化成笔底风光。终于,有了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终于,有了胡适之和白话文。终于,有了留学生和“烟土披里纯”。(英文“灵感”一词的音译)终于,有了化学分子式和数学定理。毛笔文化的一统世界开始动摇了。新文化队伍中的人士,写毛笔字在总体上不如前代。对他们来说,“文房四宝”,已完全维系不住他们的人格构架。毛笔它敌不过钢笔和墨水。在总体上,它应该但淡隐了。这并不妨碍书法作为一种传统艺术光耀百世。喧闹迅捷的现代社会时时需要获得审美慰抚,书法艺术对此功效独具。我知道健全的人生须不断立美逐丑,然而,有时我们还不得不告别一些美,张罗一个个酸楚的祭奠。世间最让人消受不住的,就是对美的祭奠。只好请当代书法家们好生努力了,使我们在祭奠之后还能留下较多的安慰阅读全文,回答以下问题9、请根据下文意思,揣摩作家的内心,你认为在余秋雨看来,“我们今天失去的不是书法艺术”,而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10、文章连用四个“终于,有了--------”,而且单独成段,作用何在?(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如何理解“喧闹迅捷的现代社会需要获得审美慰抚,书法艺术对此功效独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12、自古书画一体,“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是文中提到的哪位诗人评价哪位诗人的作品?。(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读完全文,请你阐述一下你对该标题"笔墨祭“的理解(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 守住孤单 (15分)①电影《梅兰芳》刻画了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截然不同的两面人生:舞台上神采飞扬,光鲜亮丽;生活中却木讷寡言,不谙世事,甚至不懂幽默。在其经纪人邱如白看来,正是由于平日里的这种孤单,才使得梅兰芳事业高度专一、成就卓然不群。②孤单耶?寂寞也。“古来圣贤皆寂寞”。历代成大器者,几乎无一不承受着自己那份孤单。周文王被拘禁而推演出《》,孔子在困厄中著述《春秋》,屈原被放逐写出《》,左丘明双目失明作成《国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往圣先贤的旷世之才、盖世之功、万世之名,都是在磨难痛苦后的长期孤单中孕生的。不过他们的孤单均带有外在强制性,是难以抗拒状态下的无可奈何。但后来许多仁人志士悟透了孤单的真谛,便躲避尘世、主动隐居、自寻孤单。正如诸葛亮所说:“非淡泊无以明志,________________”③孤单与其说是一种闲静,不如说是一种煎熬。它需要远离奢华,远离功名,甚至远离感官和肉体的幸福。古人宁静孤单难,今人宁静孤单更难。市场经济大潮营造了一个缤纷绚丽的世界。这个信息过剩、眼花缭乱的时代,诱惑太多、浮躁日盛,守住孤单实在不易。④交往甚广者难守孤单——这样的人整天忙着应酬,马不停蹄地穿梭于各种酒场饭局之间,左右逢源,八面玲珑,无所不能企及,仿佛跟谁都可以套瓷,把驾驭人脉关系当资本,以结织官款星腕为荣耀,将通达人情世故作美誉,结果交际圈越大越是心无定所,神不守舍。⑤物欲甚重者难守孤单——8\n吃要星级酒楼,穿要品牌档次,住要豪华寓所。他们也许会得到暂时好处,但就其一生而言,却是得不偿失。⑥守住孤单,不是倡导过古人那种田园牧歌、闲云野鹤式的生活,而是希望人们不染浮躁,保持一份心灵的恬静。⑦当然,孤单不是孤僻、孤冷、孤傲,不是旁若无人的自恃清高,也不是心灵封闭的孤芳自赏。我们追求的孤单,应当是超凡脱俗的豁达、心如止水的意境。孤单者须有云消气度松柏精神,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在浮躁的社会生态环境中,孤单是修身明志的心灵空调。做自己命运的船长,当自己灵魂的舵手,就得守住孤单。14、补全诸葛亮名句.(1分)“非淡泊无以明志,__________________。”15、阅读文章②段,请在书名号内填上人物的作品,并横线处补上两个事实论据。(6分)周文王被拘禁而推演出《》,------屈原被放逐写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面对市场经济大潮营造了一个缤纷绚丽的世界,本文论述的主要观点是什么?(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④-⑤段列举是为了论述怎样一个道理?(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文章大量运用事实论证外,还运用哪些主要论证方法?(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作为一个学生,你觉得“守住孤单“对我们有何意义?(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文言文(18分)(一)(10分)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20、解释加点字(4分):①莫之许②枉驾顾之③凡三往④遂用猖蹶21、.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①谓为信然②必以长安君为质B.①诸葛孔明者,卧龙也②其文理皆有可观者C.①凡三往,乃见②羲之之书晚乃善D.①而智术浅短②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2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句子。(2分)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23、上文从哪些侧面烘托了诸葛亮的才能?请简要概括。(2分)_____(二)任座直言(8分)魏文侯使乐羊伐中山①,克之;以封其子击②。文侯问于群臣曰:“我何如主?”皆曰:“仁君。”任座曰:“君得中山,不以封君之弟而以封君之子,何谓仁君?”文侯怒,任座趋出。次问翟璜,对曰:“仁君。”文侯曰:“何以知之?”对曰:“臣闻君仁则臣直。向者任座之言直,臣是以知之。”8\n文侯悦,使翟璜召任座而反之,亲下堂迎之,以为上客。注:①魏文侯:战国时魏国国君。中山:中山国。②击:魏文侯之子,即魏武侯。24、解释字义(4分)①克之 ② 趋出 ③向者 ④反之25、句子翻译(1分)臣是以知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6、翟璜为什么说文侯是仁君?(1分)27、从魏文侯由“怒”到“悦”这件事,你领悟出怎样的道理?(2分)五、作文(50分):28、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作文无论是读书还是旅行,心灵或身体,我们总得有一个让他在路上--------在路上,可以欣赏到被忽略的风景;在路上,可以感悟被忘却生命的真谛;在路上,可以重新审视生命的厚度;在路上,会遇到你自己——一个全新的你------请以“在路上,我___________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将题目补充完整;可叙事、也可发表议论、抒发感情,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2022学年度第二学期语文答卷一、书写(2分)二、积累与运用(24分)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2、()3、()4、()5、()(各2分)6、古诗文默写(7分)(1)______________________。(2)(3)_____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n(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各2分)8、阅读下面几则材料,按要求答题。(3分)(1)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2)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三、现代文阅读(26分)(一)11分9、在余秋雨看来,“我们今天失去的不是书法艺术”,而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10、文章连用四个“终于,有了--------”,而且单独成段,作用何在?(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如何理解“喧闹迅捷的现代社会需要获得审美慰抚,书法艺术对此功效独具。”(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自古书画一体,“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是文中提到的哪位诗人评价哪位诗人的作品?。(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读完全文,请你阐述一下你对该标题"笔墨祭“的理解(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15分14、“非淡泊无以明志,__________________。”(1分)15、周文王被拘禁而推演出《》,屈原被放逐写出《》(各1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各2分)16、面对市场经济大潮营造了一个缤纷绚丽的世界,本文论述的主要观点是什么?(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④-⑤段列举是为了论述怎样一个道理?(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文章大量运用事实论证外,还运用哪些主要论证方法?(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作为一个学生,你觉得“守住孤单“对我们有何意义?(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文言文阅读(18分)(一)(10分)8\n20、解释加点字(4分):①许②顾之③凡④遂用21、()(2分)22、翻译(2分)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3、上文从哪些侧面烘托了诸葛亮的才能?请简要概括。(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8分)24、解释字义(4分)①克之 ②趋 ③向者 ④反25、翻译(1分)臣是以知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6、翟璜为什么说文侯是仁君?(1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7、从魏文侯由“怒”到“悦”这件事,你领悟出怎样的道理?(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作文(50分)2022学年度第二学期五校第一次初三联考语文答案一、书写(2分)二、积累和运用(24分)1、泻融潺潺溢(共2分)2、C3、A4、B5、B(各2分)6、(1)一览众山小(2)乱花渐欲迷人眼(3)赢得生前身后名(4)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5)横无际涯长烟落日孤城闭(7分)7、A D (和林冲雪夜上梁山的是朱贵。)(各2分)8、(1)青少年体质状况呈现出下降的趋势;或:青少年体质下降了。(1分)(2)①表层含义是在阳光下(操场上、大自然中、户外),②深层含义是指体魄强健、意志坚强、充满活力。(每点1分,共2分)三、现代文阅读(26分)一:笔墨祭(11分)9、失去了烘托书法艺术:“社会氛围(整体氛围、社会风气、社会环境)、或文化人格”。(取其一便得分)10、醒目的展现新的文化不断涌现的现象,强调作家对毛笔文化衰退的内心无奈感和遗憾。(一点1分)11、理解可以从“书法艺术”对人的精神抚慰作用入手分析。(分析有理即得分)(2分)12、苏轼王维(各1分)8\n13、运用象征手法,以“笔墨”作为传统文化的代表载体,以“祭”为名,来表达作者对越来越多的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文化消失的伤感;同时将伤感写得含蓄而独具美感,从而唤起人们对传统文化的保护意识。(3分)二:守住孤单(15分)14、非宁静无以致远(1分)15、《周易》《离骚》(各1分)孙膑被处膑刑修成《孙子兵法》;司马迁身受腐刑著成《史记》(各2分)16、观点:做自己命运的船长,当自己灵魂的舵手,就得守住孤单。(2分)17、这个信息过剩、眼花缭乱的时代,诱惑太多、浮躁日盛,守住孤单实在不易。(2分)18、引用论证对比论证理论论证(三选二)(各1分)19、从“孤单其实是一种专注的精神、坚韧的品质、淡泊的心境,这些品质对我们学习的有益之处”这个意义上去理解,意思对即可。(2分)四、文言文阅读(18分)一(10分)20、承认、同意,拜访,总共,因此(4分)21、C(2分)22、然而我的志向到现在还没有罢休,你说该采取怎样的办法?23、崔州平、徐庶与诸葛亮交好,认可其才能;徐庶的赞语;“将军宜枉驾顾之”的建议;刘备总共去了三次。(每点1分,答对两点2分,意思对即可,共2分)(二)(8分)24、攻打,快走,刚才,返回(各1分)25、我因此知道您是个仁君。(1分)26、翟璜说文侯是仁君的理由是“君仁则臣直”,任座在文侯面前能直言,说明文侯是仁君。(2分);27、文侯“怒”是因为任座的直言进谏,由此可见,国君往往不愿听逆耳之言;文侯“悦”在于翟璜讲究了一点说话的技巧,由此可见,要取得好的进言效果,要讲究言辞的技巧。(2分)五、作文(50分)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