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学年宁夏吴忠市回民中学高三月考试卷语文第Ⅰ卷(45分)一、(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A、绿林露骨渗漉碌碌无为戮力同心B.况味框架诓骗粗犷豪放旷废学业C.畸变稽核跻身缉拿归案掎角之势D.维系觊觎社稷心有余悸浪迹天涯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缘分锐不可当名缰利锁万事具备只欠东风B、宣泄渊远流长无上荣光画虎不成反类犬C、滥觞好景不常不假思索惶惶不可终日D、厘定人才辈出陈词滥调图穷匕首现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句是:①毫无疑问,入世后凡是违反世贸组织规则的外资限制政策都必须。②人类活动的加剧会破坏原有的地表植被,加速沙尘天气发生的频率,加重沙尘天气发生的程度。③全军官兵要认清新的形势和任务,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忠实_____人民军队的神圣使命。A、取缔反而履行B、取消反而执行C、取缔从而执行D、取消从而履行4、下列各句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仿古建筑虽然也雕梁画栋、黄瓦红墙,但是缺少基本的古建筑常识,不伦不类,令人贻笑大方,不宜提倡。B、我们生活在大地上,对于宇航员的辛苦无法感同身受,顶多在飞机下降时略微体验一点失重的感觉。C、在审片的时候,孙玉胜副总编辑用了一个小时来思考如何既能揭露事实,又能保护线人,在发现无法两全的时候,他作出了忍痛割爱的决定。29/29D、在度过了一段低迷期后,李金羽居然一发而不可收拾,以12粒进球在射手榜上独占鳌头,曾经以个性张扬而闻名的阳光少年,在这个赛季再次让人领略到那逼人的青春气息。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许多有识之士认为,安全、诚信以及防止文化不受污染等问题,目前已经成为制约互联网行业进一步发展的最大瓶颈。B、携带两颗间谍卫星的日本H2-A型火箭从日本种子岛太空基地发射升空,但火箭在升空后不久即失去控制,地面控制人员不得不下达指令让火箭自行引爆。C、据专家介绍,出血热的发病区域集中在农村和城市边缘地带,而城市居民染上此病主要是因为在野外、草地或者其他潮湿的地方接触螨虫所致。D、首次载人航天飞机的圆满成功,进一步激发了中华民族开创美好未来、实现伟大复兴的信心和决心,必将带动和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蓬勃发展。6、依次填入下面两句中划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语意连贯的一组是:⑴现代战争使用电子干扰的主要目的是让敌方变成“瞎子”“聋子”和“哑巴”,_____,在彻底使敌方瘫痪的情况下再进行“外科手术”。⑵白帝城在四川奉节县城东4公里处,______。这是三国时刘备临终托孤之处。①摧毁其作战指挥的总系统②摧毁其“大脑神经网络”系统③高峡背依,长江下流,形势雄壮④背依高峡,下临长江,形势雄壮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二、(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转基因食品离我们不远如果有人对你说:“你肯定已经吃过转基因食品了。”29/29你可能有些不相信,虽然国外的转基因食品已经大规模产业化了,但要是联系到国人的现实生活,总感觉还隔了一层。事实上,我们吃的豆油很多是用美国的转基因大豆提炼的。我们平时喝的啤酒所用的菌种(酵母)也很有可能经过基因改良。所以,不知不觉之中,转基因食品已经在我们体内穿肠而过了。那么,到底什么是转基因食品,它对人体有破坏性吗?其实如今人类享用的任何一种生物,或多或少都已经经过“基因修整”。但是,过去的千百年以来,人们是通过自然基因突变来选择某种特定基因、特定性状的生物体,而现在的转基因技术则是通过分子生物学手段直接改变基因结构。例如,可以先把目标基因装在“载体”中,在大肠杆菌体内繁殖,然后转移到农杆菌中,让植物“感染”这种细菌,从而获得带目标基因的植物。利用这种技术开发出来的食品,产量高,营养丰富,抗病能力强。但是,这种技术创造出来的新型遗传基因有可能对生态环境造成难以清除的所谓遗传基因污染,最终祸害人类自身。一般在市面上出售的转基因食品对人的健康没有威胁,因为大部分此类食品只是改变了食品的营养结构,例如提高蛋白质含量,真正从人类的利益出发开发的转基因食品对我们是有益的。当然,这只是就短期而言,如果以一百万年为思考范围,人会不会因为吃了营养结构改变的食物而引起生理结构的改变?这样的改变对人类又有怎样的意义?以“蝴蝶效应”29/29为类比:纽约一只蝴蝶颤动翅膀,就有可能引起大洋彼岸的一场大风暴。恐龙的灭绝也有可能仅仅是因为它的主要食物中一条基因的改变。“应该在转基因食品上贴标签,不仅仅出于安全的考虑”,专家说,“如果消费者吃了转基因食品,至少应该让他知情。消费者有选择的权利。”转基因食品的优势在于产量高、营养丰富,这对于面临资源危机的人类,尤其是人口众多、土地资源相对贫乏的中国来说,无疑是一个好消息。而且用常规技术提高粮食产量、改变营养结构的可能性远远不及生物技术。可以说21世纪惟一有可能解决粮食问题的就是生物技术。但是如果从整个人类发展来看,转基因食品未必是我们的福祉。整个生物界从诞生以来都是优胜劣汰进化而来,转基因食品利用的技术却不一定符合进化论原则,也许会破坏几十亿年以来的生态平衡。从进化论角度看,生态平衡中起于青萍之末的微风有可能在进化的时间尺度上放大成足以毁灭物种的大风暴。20世纪以来除了核技术之外,转基因是最有争议的科学技术之一。它是人类埋下的自我毁灭的定时百万年的炸弹?抑或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在海滩上享受日光浴的同时体内就自动生成了营养素?希望是后者。相信随着人类对基因认识的不断完善,现存的问题会逐步解决。7、对文中有关概念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基因修整:通过自然基因突变来选择具有特定基因的生物体。B.转基因:通过分子生物学手段直接或间接改变生物的基因结构。C.转基因食品:利用“基因修整”技术生产出来的食品。D.遗传基因污染:转基因食品对生态环境造成的有害影响。29/298、转基因技术能给人类带来的益处有很多,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A.利用转基因技术开发出来的食品产量高、营养丰富、抗病能力强。B.所有在市面上出售的转基因食品只是改变了食品的营养结构,例如提高了蛋白质含量。C.转基因食品的优势对于面临资源危机的人类,尤其是人口众多、土地资源相对贫乏的中国人来说,无疑是一个好消息。D.用常规技术提高粮食产量、改变营养结构的可能性远远不及生物技术,21世纪解决粮食问题有可能就要依靠转基因技术。9、文中以“蝴蝶效应”为类比,对其作用理解最准确的一项A.转基因技术是人类埋下的自我毁灭的定时百万年的炸弹。B.恐龙的灭绝仅仅是因为它的主要食物中一条基因的改变。C.转基因食品虽然只是改变了生物的某个基因,但有可能对人类产生巨大的影响。D.人吃了营养结构改变的食物而引起了生理结构的改变。10、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A.“应该在转基因食品上贴标签,不仅仅出于安全的考虑”,由此可见市面上出售的转基因食品都没有贴标签。B.转基因食品中利用转基因技术创造出来的新型遗传基因会产生遗传基因污染,这种污染对生态环境会产生难以消除的影响,并祸及人类自身。C.转基因食品改变了食物的营养结构,人类长期食用这种食品就有可能改变生理结构。29/29D.随着转基因技术的发展,人类自身就能进行光合作用,产生人体所需的营养素。三.(1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11—15题。29/29初,楚人季布为项籍将,数窘辱帝。项籍灭,帝购求布千金;敢有舍匿,罪三族。布乃髡钳为奴,自卖于鲁朱家。朱家心知其季布也,买置田舍;身之洛阳见藤公,说曰;“季布何罪!臣各为其主用,职耳;项氏臣岂可尽诛邪?今上始得天下,而以私怨求一人,何示不广也!且以季布之贤,汉求之急,此不北走胡,南走越耳。夫忌壮士以资敌国,此伍子胥所以鞭荆平之墓也。君何不从容为上言之!”滕公待间,言于上,如朱家指。上乃赦布,召拜郎中,朱家遂不复见之。布母弟丁公,亦为项羽将,逐窘帝彭城西29/29。短兵接,帝急,顾谓丁公曰:“两贤岂相厄哉!”丁公引兵而还。及项王灭,丁公谒见。帝以丁公徇军中,曰:“丁公为项王臣不忠,使项王失天下者也。”遂斩之,曰:“使后为人臣无效丁公也!”29/29臣光曰:高祖起丰、沛以来,网罗豪桀,招亡纳叛,亦已多矣。及即帝位,而丁公独以不忠受戮,何哉?夫进取之与守成,其势不同。当群雄角逐之际,民无定主;来者受之,固其宜也。及贵为天子,四海之内,无不为臣;苟不明礼义以示之,使为臣者,人怀贰心以徼大利,则国家其能久安乎!是故断以大义,使天下晓然皆知为臣不忠者无所自容;而怀私结恩者,虽至于活己,犹以义不与也。戮一人而千万人惧,其虑事岂不深且远哉!子孙享有天禄四百馀年,宜矣!29/29(选自《资治通鉴第十一卷·汉纪三·太祖高皇帝中》)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项籍灭,帝购求布千金购:重金收买B、夫忌壮士以资敌国资:助C、帝以丁公徇军中徇:征求意见29/29D、虽至于活己,犹以义不与也与:亲附、结交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A、身之洛阳见藤公而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B、而丁公独以不忠受戮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29/29A、则国家其能久安乎呜呼,其竟以此而殒其生乎B、使天下晓然皆知为臣不忠者无所自容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13、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高祖“倡导礼仪”,“鄙弃贰心”的一项是()A、敢有舍匿,罪三族29/29民无定主,来者受之,固其宜也A、上乃赦布,召拜郎中使后为人臣无效丁公也!B、朱家遂不复见之人怀贰心以徼大利,则国家其能久安乎!C、戮一人而千万人惧,其虑事岂不深且远哉!丁公为项王臣不忠,使项王失天下者也。29/29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高祖之所以要缉拿季布,是因为高祖对季布曾经使他身陷绝境耿耿于怀。B、朱家不仅冒险收留了季布,而且为他奔走,寻找理由,当季布最终被赦免后,他又悄然退避,显示出高尚的人格。C、29/29丁公当年遇到身处危难之中的高祖,被高祖的好话所打动,不仅没有将高祖杀掉,还主动撤回了军队。A、对当年的仇敌,恨之入骨的季布最后被封官,有救命之恩的丁公却被找了个借口处死,高祖这样做,是从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的角度考虑的。15、下列对司马光一段话的认识,不正确的一项是()29/29A、司马光不仅认为高祖处置季布和丁公是必要的和恰当的,而且对处置的深远意义评价很高。B、司马光认为高祖之所以这样做不是恩将仇报,而是由于“进取”与“守成”的形势发生了根本的变化。C、司马光认为,高祖将丁公处死的目的是要让天下千千万万的人明白礼义并引以为戒。29/29A、司马光写这段话的目的是赞扬高祖富有远见与时俱进的政治才能。第Ⅱ卷(共105分)四、(15分)1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①逐窘帝彭城西。(2分)译文:29/29②以私怨求一人,何示不广也!(3分)答:17、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伤田家聂夷中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29/29我劝君王心,化作光明烛。不照绮罗筵,只照逃亡屋。注:粜:卖出。①在诗歌中“眼前疮”和“心头肉”分别比喻什么?(2分)答:②说说诗人在诗歌中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答:18、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两小题)(4分)29/29(1)三岁为妇,。,靡有朝矣。(《诗经·氓》)(2)时维九月,。,烟光凝而暮山紫。(王勃《》)(3)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声声慢》)五(18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19——22题隐身衣杨绛我们夫妇有时说废话玩儿。“给你一件仙家法宝,你要什么?”我们都要隐身衣;各披一件。我们只求摆脱羁束,到处游历,并不想为非作歹。可是玩得高兴,不免放肆淘气,于是惊动了人,隐身不住,得赶紧逃跑。“阿呀!还得有缩地法!”“还要护身法!”想得越周到,要求也越多,于是隐身衣也不要了。其实,如果不想干人世间所不容许的事,无需仙家法宝,凡间也有隐身衣;只是世人非但不以为宝,还惟恐穿在身上,像湿布衫一样脱不下。因为这种隐身衣的料子是卑微。身处卑微,人家就视而不见,见而无睹。29/29我记得我国笔记小说里讲一个人梦魂回家,见到了思念的家人,家里人却看不见他。他开口说话,也没人听见。家里人闲坐吃饭,他欣然也想入坐,却没有他的位子。身居卑微的人也仿佛这个人身的幽灵,会有同样的感受。人家眼里没有你,当然视而不见;心上不理会你,就会瞠目无睹。你的“自我”觉得受了轻视或怠慢或侮辱。人家却未知道有你;你虽然生活在人世间,却好像还未具人形,还未曾出生。这样活一辈子,不是虽生犹如未生吗?谁假如说,披了这种隐身衣如何受用,如何逍遥自在,听的人只会觉得这是发扬了阿Q精神,或阐述“酸葡萄论”吧?《儒林外史》二十六回里的王太太,津津乐道她在孙乡绅家的席上,坐在首位,一边一个丫头为她掠开黄豆大的珍珠拖挂,让她露出嘴来吃蜜饯茶。而《堂吉诃德》十一章里的桑丘,却不爱坐酒席,宁愿在自己的角落里,不装斯文,不讲礼数,吃些面包葱头。我国古人说:“彼人也,予亦人也。”这不过是勉人努力向上,勿自暴自弃。西班牙谚云:“干什么事,成什么人。”人的尊卑,不靠地位,不由出身,只看你自己的成就。我乡童谣有“荠菜花开赛牡丹”的话。我曾见草丛里一种细小的青花,常猜测那是否西方称为“勿忘我”的草花,因为它太渺小,人家不容易看见。不过我想,,野草野菜开一朵小花报答阳光雨露之恩,并不求人“勿忘我”,所谓“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苏东坡说:“山间之明月,水上之清风”是“造物之无尽藏”,可以随意享用。但造物所藏之外,还有世人所创之物呢。世态人情,比明月清风更饶有滋味;可做书读,可当戏看。人情世态,都是天真自然的流露,往往超出情理之外……29/29惟有身处卑微的人,最有机缘看到世态人情的真相,而不是面对观众的艺术表演。不过这一派胡言是废话罢了。急要挣脱隐身衣的人,听了未必入耳;那些不知世间也有隐身衣的人,知道了也是不会开眼的。平心而论,隐身衣不管是仙家的或凡间的,穿上都不便——还不止小小的不便。仙家隐身衣下面的血肉之躯,终究是凡胎俗骨,耐不得严寒酷热,也经不起任何损伤。穿了凡间的隐身衣也有同样不便。肉体包裹的心灵,也是经不起炎凉,受不起磕碰的。人生几何!凭一己的经历,沾沾自以为独具冷眼,阅尽人间,安知不招人暗笑。因为凡间的隐身衣不比仙家的法宝,到处都有,披着这种隐身衣的人多得很呢,他们都是瞎了眼吗?但无论如何,隐身衣总比国王的新衣①好。①“国王的新衣”指安徒生童话《皇帝的新装》中骗子为皇帝“制作”的“新装”。19、整体感知全文,回答下面三个问题。(6分)(1)文中“凡间的隐身衣”是指什么?(2分)答:(2)穿上“凡间的隐身衣”后有什么作用?(2分)答:(3)穿上“凡间的隐身衣”后有什么不便?(用自己的话回答)(2分)答:29/2920、作者在文中引用西班牙谚语和家乡童谣想要说明的道理是什么?(4分)答:21、结合文意,解释“但无论如何,隐身衣总比国王的新衣好”这句话的含义。(4分)答:22、下列对文章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4分)A.作者通过对穿仙家或凡间隐身衣的评说,赋予隐身衣以象征意义,表现出作者夫妇无意欺骗、危害他人的处世方式,也流露出想靠隐身衣掩饰自我的想法。B.作者笔下的隐身衣,不论是仙家的还是凡间的,都不可能改变穿它的人的血肉之躯和心灵思想,任何人也不可能靠隐身衣来实现自身的价值。C.文中运用《堂吉诃德》十一章里桑丘的故事,和《儒林外史》中的王太太形成鲜明的对比,又和上文中提到的“阿Q精神”和“酸葡萄论”形成呼应,足见作者行文的严谨。D.文中说:“这样活一辈子,不是虽生犹如未生吗?”这句话反映了作者对小人物所遭受的轻视、怠慢和侮辱的深刻的的同情,也是作者对人生哲理的深刻体验。A.作者引经据典,学贯中西。用轻巧、自然的笔法剖析复杂的人情世态,揭示深刻的哲理,给读者以极大的启迪。29/29答:【】【】六、(12分)23.命题“对任意实数X都有f(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