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东北(ZDB)三校联考2022年高二下语文期中考试试题卷(2022/4)命卷人:海盐元济高级中学范萍审卷人:海盐元济高级中学沈丁飞联考学校:平湖中学嘉善高级中学海盐元济高级中学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A.撇下(piē) 牡牛(mǔ)踯躅(zhú)寥廓(kuò)B.挣断(zhèng)蹒跚(shān)按捺(nà)虬曲(qiú)C.静谧(mì) 忧悒(yì)钥匙(yào)戏谑(xuè)D.驯服(xùn)惬意(qiè)蹩脚(biè)蓦然(mò)2.下列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就从三只装着订书机工具的浅蓝色罐子说起吧,这永远是遗失的东西当中丢失得最神秘的几件。B.不但那条通往用麦秸作顶的大窝棚的林阴路,连大窝棚本身也都可以一览无遗了。C.托翁笔下有一类贵族,谈吐优雅,雍荣华贵,但道德败坏,利欲熏心,醉生梦死。D.素芭从自己屋子步出,走到从小就熟悉的河岸那未经修葺的埠头处,扑倒在绿茸茸的草地上。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①科学传播不可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如果谁这样想,谁就会▲科学,最终将会危害科学。②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只要作家们能深入到生活中去,去努力▲,就会发现生活并不平静,也不简单。③亚太经合组织自1989年成立以来,已经从初期的一般性地区经济论坛▲为本地区最高级别的政府间经济合作组织。A.误解挖掘演变B.曲解挖掘演变C.误解发掘演化D.曲解发掘演化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沪指连续七周下跌,很多被套股民备受煎熬,想尽快弥补巨额亏损,因此一度消失的非法“代客理财”又东山再起。B.泰国的“大象画家”彼得为它的大象伙伴画的肖像画惟妙惟肖,色彩缤纷,游客们都觉得不可理喻,惊得目瞪口呆。C.年逾花甲的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谈起《论语》来如数家珍,其深厚的中华文化功底,让在场嘉宾不禁暗暗称道。D.作为央视数一数二的花旦主持人,她以“央视工资低”11/11为由毅然抽身,竟使自己在央视的前程戛然而止。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加拿大的一些矿井正在使用一个通过雷达进行勘测的裂纹识别系统,以检查矿井底下是否存在裂缝和危险区域。B.墨西哥一家舞厅发生了一起有多人丧命的踩踏惨案,警方称,原因是由于夜总会老板故意制造恐慌和紧急出口处受阻引起的。C.虽然无家可归之人数量众多,但解放军和武警官兵的艰苦努力,使边远地区的灾民也全部得到毯子、衣服、帐篷和救援物资。D.奥运村使用了可再生能源、先进的循环系统和朴素的建筑外观,一旦完全投入使用,奥运村每年的碳排放量可减少8000吨。6.下列各句中,标点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守株待兔”的“株”是什么呢?《说文解字》的解释是“木根也”,段玉裁在注释时则说得更明确:“今俗语云桩。”B.当我恼火时、当我没有烟抽时,我只给一个平均数;当我心情舒畅、精神愉快时,我就用五位数字来表示我的慷慨。C.一到晚上,他就坐在起居室里收拾葫芦;收拾好了,就装上酒,用手巾包好,放在罐子里,又把罐子藏在火炉箱中,然后去睡觉。D.这种力量似乎是消极的、否定的,但实际上它是在教导你怎样去实现自己的天命。7.下面语句中,与上文街接最好的一项是()全球经济高速发展,但人类在创造丰富的物质文明的同时,其生存环境也受到极大的破坏,水土流失及荒漠化日益严重。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已开始实施,要保证西部大开发的完全成功,▲。A.应该从客观上注意保护我们中华民族的生存环境。B.西部的水土保持与荒漠化治理必须提到议事日程上来。C.应该关注全球经济高速发展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影响。D.西部人民生存环境的问题必须早日列入议事日程。8.选出下列有关小说知识的说法不当的一项()A.传统小说在叙事时,多用“讲述”方式,这种方式多采用全知视角和第三人称,叙述者时不时要亮相,甚至对小说中的人与事“指手画脚”。B.作为背景出现的风景,往往对事件有相应的衬托作用,只不过有时是“同调同质同方向”的“正衬”,有时是“反调异质反方向”的“反衬”。C.虽然小说的主题应包孕于形象中,用事实说话,但主题必须鲜明,主题鲜明是评价小说的最重要标准之一。11/11D.呈现事实并非小说的目的,真正的小说是一种创造,是以想像和虚构为双翼的自由飞翔,它追求的是人生最重要的真实——心灵的真实。9.下列有关作家作品的对应关系,不正确的一项是()A.戈埃罗——巴西——《炼金术士》——影响读者心灵一辈子的现代经典。B.海明威——美国——《太阳照样升起》——“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品。C.卡夫卡——意大利——《变形记》——“表现主义”的代表作品之一。D.雨果——法国——《巴黎圣母院》——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重要作品。10.依次填人下列各句,使用比喻最恰当的一组是()①夏夜,柳丝是些温寂垂悬的▲,在月光里睡着。(司马中原《如歌的行板》)②许多美的人和美的事,错综起来像一片▲,而且万颗奔星似的飞动着,同时又展开去,以至于无穷。(鲁迅《好的故事》)③我看到红色羽毛和黄色羽毛的朱鹂鸟,啄着葡萄架上的青葡萄。美丽的朱鹂鸟常常成群的飞进院子里来……一粒粒的青色葡萄在往地上跌落,跌出碎细的▲。(萧白《六月的眸光》)A.帘幕雾霭耳语B.帘幕云锦珍珠C.睫毛云锦耳语D.睫毛雾霭珍珠二、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1-15题(10分)(戚)继光至浙时,见卫所军不习战,而金华、义乌俗称慓悍,请召募三千人,教以击刺法,长短兵迭用,由是继光一军特精。又以南方多薮泽,不利驰逐,乃因地形制阵法,审步伐便利,一切战舰、火器、兵械精求而更置之。“戚家军”名闻天下。(嘉靖)四十年,倭大掠桃渚、圻头。继光急趋宁海,扼桃渚,败之龙山,追至雁门岭。贼遁去,乘虚袭台州。继光手歼其魁,蹙余贼瓜陵江尽死。而圻头倭复趋台州,继光邀击之仙居,道无脱者。先后九战皆捷,俘馘一千有奇,焚溺死者无算。总兵官卢镗、参将牛天锡又破贼宁波、温州。浙东平,继光进秩三等。闽、广贼流入江西。总督胡宗宪檄继光援。击破之上坊巢,贼奔建宁。继光还浙江。明年,倭大举犯福建。自温州来者,合福宁、连江诸倭攻陷寿宁、政和、宁德。自广东南澳来者,合福清、长乐诸倭攻陷玄钟所,延及龙严、松溪、大田、古田、莆田。是时宁德已屡陷。距城十里有横屿,四面皆水路险隘,贼结大营其中。官军不敢击,相守逾年。其新至者营牛田,而酋长营兴化,东南互为声援。闽中连告急,宗宪复檄继光剿之。先击横屿贼。人持草一束,填壕进。大破其巢,斩首二千六百。乘胜至福清,捣败牛田贼,覆其巢,余贼走兴化。急追之,夜四鼓抵贼栅。连克六十营,斩首千数百级。平明入城,兴化人始知,牛酒劳不绝。继光乃旋师。抵福清,遇倭自东营澳登陆,击斩二百人。而刘显亦屡破贼。闽宿寇几尽。于是继光至福州饮至,勒石平远台。及继光还浙后,新倭至者日益众,围兴化城匝月。会显遣卒八人赍书城中,衣刺“天兵”11/11二字。贼杀而衣其衣,绐①守将得入,夜斩关延贼。副使翁时器、参将毕高走免,通判奚世亮摄府事,遇害,焚掠一空。留两月,破平海卫,据之。初,兴化告急,时帝已命俞大猷为福建总兵官,继光副之。及城陷,刘显军少,壁城下不敢击。大猷亦不欲攻,需大军合以困之。四十二年四月,继光将浙兵至。于是巡抚谭纶令将中军,显左,大猷右,合攻贼于平海。继光先登,左右军继之,斩级二千二百,还被掠者三千人。纶上功,继光首,显、大猷次之。帝为告谢郊庙,大行叙赉。继光先以横屿功,进署都督佥事,及是进都督同知,世廕千户,遂代大猷为总兵官。(《明史·戚继光列传》)注:①绐(dài),欺骗。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俘馘一千有奇奇:余B.延及龙严、松溪、大田延:引进C.余贼走兴化走:逃往D.会显遣卒八人赍书城中赍:送1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乃因地形制阵法B.教以击刺法不如因而厚遇之需大军合以困之C.继光邀击之仙居D.继光乃旋师宗宪复檄继光剿之今其智乃反不能及1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不属于同一种活用现象的一项是()A.继光手歼其魁B.总督胡宗宪檄继光援C.继光副之D.壁城下不敢击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嘉靖年间,东南沿海一带,倭患横行,当地人民苦不堪言,平倭战争获得人民的拥护和欢迎。B.戚家军之所以闻名天下,主要因为戚继光治军有方,而且战略战术运用得当,所以屡战屡胜。C.戚继光驻守浙江,倭寇大举侵犯福建,俞大猷檄令戚继光前来剿灭倭寇,连打胜仗。D.戚继光智勇双全,领导抗倭取得重大胜利,获得了朝廷的封赏,得到了提拔。15.把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贼杀而衣其衣,绐守将得入,夜斩关延贼。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6-17题。(6分)宿云梦馆(宋)欧阳修北雁来时岁欲昏,私书归梦杳难分。井桐叶落池荷尽,一夜西窗雨不闻。【注】欧阳修曾坐“朋党”之罪出放外任,这诗是外放时途经云梦驿馆之作。11/1116.这首诗抒写了诗人怎样的情感?结合第一、二句诗做简要分析。(2分)答:。17.这首诗的第四句化用了哪位诗人的哪个名句?作用是什么?(4分)答:。四、阅读下面文段,然后完成18-20题。(8分)每年灯节前后,大雪飘飘,天气很冷,从村子通往城里的路也总是覆盖着雪。可今年是个暖冬,只下了很少一点儿雪。几乎整个冬季,阳光闪亮。田里芳草青青,农民们把牲畜赶往草场。不过也都在抱怨这样干燥的气候,会使冬季作物歉收的。经过很长时间的犹豫之后,硝皮匠决定把家里的山羊兹拉特卖了。因为它老了,挤的奶也很少。城里的屠夫费佛尔答应给他八个盾。这样一笔钱足够他买灯节用的蜡烛,以及土豆、煎鸡蛋薄饼的油、给孩子们的衣物和全家过节的种种开支了。于是,勒文叫他的大儿子阿隆把山羊牵到城里去。……十二岁的阿隆见过各种各样的天气,但他没见过这么大的雪。漫天的雪花,被大风戏谑着,顷刻,整个大地被白雪覆盖。通往城里的路本来就又窄又弯,这时根本看不清路了。阿隆已弄不清楚他现在在什么地方。风雪中,他几乎什么也看不见了。凛冽的风很快又穿透了他单薄的棉衣。起初对这种天气的变化,兹拉特并不感到担忧。它也十二岁了,知道冬天是怎么回事。但当它的腿在雪中越陷越深时,它开始转过头去,惊讶地看看阿隆。它那温和的眼睛似乎在问:“这么大的风雪,我们为什么不回家?到底要去哪儿?”阿隆希望有个农民赶车路过,可却连个人影也见不到。……他一直就喜爱兹拉特,现在,兹拉特在他眼里,简直就像是他的妹妹。他便一边捋着兹拉特的毛一边问它:“兹拉特,我们现在的一切,你是怎么想的?”“咩——”兹拉特说。“如果我们没有找到这个草垛,我们俩现在不都得冻僵了?”阿隆说。“咩——”山羊又答道。“如果大雪仍然继续这样下的话,我们可能要在这儿呆几天。”阿隆解释说。“咩——”兹拉特叫了一声。“咩——是什么意思?你最好说得更明白些。”阿隆要求道。“咩——咩——”兹拉特试着要说明白。“噢——11/11你不会说话,可我明白你的意思。你是说,我需要你,你也需要我。是吗?阿隆耐心地说。“咩——”18.小说中刻意安排了暴风雪这一情节,有何用意?(2分)19.小说在描绘兹拉特时,运用了什么笔法?刻画了兹拉特怎样的形象?(2分)20.小说采用了什么叙述视角?这样的视角有何利弊?(4分)五、阅读下面一篇小小说,完成21-24题。(10分)丈夫走后,对于她来说,剩下的只有可怕的孤独和没有目标的生活。尽管医生给丈夫做出了癌症晚期的诊断,斯特拉还是心理准备不足。他们没有子女,但有共同的事业,总是一起分享生活。现在,大卫走后的第一个圣诞节就要到了,斯特拉越来越深地意识到,现在只有她一个人了。收音机里播放着圣诞音乐。屋角有一棵圣诞树。离假日不到一个星期了,但她却没心情去装饰圣诞树。突然间,一切都被无边无际的孤独吞没了,斯特拉将脸埋在手中,泪水禁不住流了下来。她怎样才能快些度过圣诞节和那没有止境的冬天呢?这时门铃出乎意料地响了起来,斯特拉不禁发出了一声吃惊的尖叫。现在还有谁会来拜访她?她通过门上的猫眼儿诧异地向外看。在门外走廊上,站着一个陌生的年轻人,胳膊下夹着一个大大的纸箱。斯特拉鼓起勇气,轻轻地把门开了一条缝。“泽西夫人?”年轻人问。 她点点头。 “这里有您的一个包裹。”好奇心战胜她心中的谨慎。她推开门,让年轻人进来。年轻人小心地将那个纸箱放在地板上,然后从他的衣袋中取出一个信封。当他把信递给她时,箱子里传出了一个声音。斯特拉吓得跳了起来。那个人抱歉地笑了一下,将箱子盖打开,让她看里面装着什么。那是一条狗! 年轻人将小狗抱起来,解释说:“这是您的,夫人。它已经有6星期大了,而且已经完全习惯了室内生活。”从黑暗的盒子里解放出来的小狗快活地摇着尾巴。“我们本应该在圣诞节前夜将它送来。”他边说边试图躲开小狗那湿漉漉舌头的“进攻”。“但是狗舍的工人明天就要放假了。希望你不会介意早一点收到礼物。”惊异已经让她无法清楚地思考什么了。她已经无法说出完整的句子,她结结巴巴地问,“可是……我不知道……我的意思是,谁,谁送的?”年轻人把狗放在地板上,用手指在她举着的信封上点了点:“信里写得很详细。狗7月份就被预订了,它还在娘肚子里时,它就被指定为圣诞节礼物了。” 11/11所有的解释都在信中。斯特拉看到那熟悉的笔迹时,完全忘了小狗,她强忍住已经满溢的眼泪去读丈夫的信。他是在去世前3星期写这封信的。他说,他已经和狗的主人约定将这只小狗作为他最后一次送给她的圣诞礼物,由他们负责送给她。她明白了,丈夫送她这只小狗的目的是,让它接替他作为她的伙伴。这是丈夫对她的爱意的表达,希望她坚强地活下去。21.这篇小说在不同的杂志上有不同的题目,有的是“礼物”,有的是“丈夫送来的礼物”,有的是“来自天堂的礼物”。你认为上述题目中哪个最好?为什么?(2分) 22.第二段强调“现在只有她一个人了”,这在情节和主题上分别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原文具体回答。(4分)23.“小狗快活地摇着尾巴”“小狗那湿漉漉舌头的‘进攻’”,这样的细节描写在小说中有什么用意?(2分)24.某杂志转载这篇小说,将最后一段删掉了。假如你是编辑,请你谈谈删掉最后一段的理由。(2分)六、语言运用(6分)25.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完成(1)、(2)题。(6分)特别重要的是,这一次将有一名航天员进行出舱行走。三名航天员中,不管是哪一位可以更幸运地有机会走出舱门,我们都可以自豪地说,那不是源自国外的空中芭蕾,而是中国制造的①;那不是世界三大男高音的美声联唱《我的太阳》,而是“女子十二乐坊”的②《赛马》;那不是强调逼真透视的油画写实,而是八大山人、江南四才子的③;那不是金字塔、凯旋门、自由女神雕像、埃菲尔铁塔,而是④,是故宫,是苏州园林,是九龙腾云壁,是中国一切美好东西的华美之舞。奥运之后,世界还没有回过神来,我们又抛给世界一个惊奇。太空这个荧幕够大。如今在巡演的是中国的神七大片,也叫神奇大片。观众是全世界。(1)在①②③④处分别填上恰当的词语或短语,要求与上下文语意和谐,语气连贯。(4分)①②③④(2)给这段文字拟个标题,不超过10字。(2分)11/11七、作文(40分)26.请以“春天的故事”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主题自定,体裁不限,不得抄袭或套作。浙东北(ZDB)三校联考高二下语文期中考试答案命卷人海盐元济高级中学范萍审卷人海盐元济高级中学沈丁飞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D【蹩脚(bié)】2.C【“荣”改为“容”】3.A【误解:理解的不正确。曲解:错误的解释(多指故意地)。发掘:指努力去发现那些未被发现的事物。挖掘:指把深藏的东西找出来,使它显现。演变:发展变化。演化:演变(多指自然界的变化)】4.C【如数家珍:像数家藏珍宝那样清楚,比喻对所讲事物十分熟悉。 A.东山再起,泛指失势后重新得势。此处应为贬义词“死灰复燃”。B.不可理喻:不能用道理使他明白。形容愚昧、固执或蛮横。此处应为“不可思议”。D.戛然而止:突然停止,多指声音。】5.A【B项句式杂糅,C项“毯子、衣服、帐篷和救援物资”不能并列,D项“使用……朴素的建筑外观”搭配不当】6.B【第一处“、”改为“,”】7.B【注意陈述对象和针对性】8.C【小说最忌讳“主题鲜明”,主题鲜明并非评价小说的最重要标准】9.C【卡夫卡是奥地利人】10.C【由“睡着”“展开”“碎细”等词及语境推断C为最佳选项】二、(10分)11.B【延:扩展】12.C【他们,代倭寇。A、按照,介词;趁机,副词B、用,介词;来,表目的的连词;D、于是,就,副词;竟然,却,副词】13.A【亲手,名作状。B发檄文,名作动;C担任副将,名作动;D扎营,名作动】14.C【不是俞大猷,而是胡宗宪。】15.(2分)译文:贼兵杀了(这八名官兵),穿了他们的衣服,骗过守城将领而进入兴化城中,夜晚打开城门把大批倭寇迎进城来。11/11三、(6分)16.这首诗抒写了诗人思念家人,渴望与家人团圆的思想感情以及思念不得的愁绪。(1分)第一、二句借“北雁“岁欲昏”点出季节和时令,岁暮正是与家人团圆的时节,妻子的来信更勾起归家之念,于是诗人渴盼团圆的情感自然就显现出来了,本当团圆,却要远行,无奈的诗人只能在梦中与家人团聚,而秋凉岁昏,则烘托出了难以团聚的愁绪。(1分)17.“一夜西窗雨不闻”化用了李商隐(1分)“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的诗句(1分),巧妙地表达了思念家人,渴盼归家的思想情感,既亲切自然,又增加了诗的内涵。(2分)四、(8分)18.(2分)这是小说情节的转折点,正是因为遭受暴风雪,山羊在困境中救了小主人,才使自己最终的命运得以改变,也更突出了人与动物之间特有的感情,为升华小说的情感主题作了铺垫。19.(2分)拟人。忠诚、善良、温顺、本分。20.(4分)上帝俯瞰或全知视角。(1分)好处:(1)叙述者全知全能,无所不在,绝对控制,什么都为读者安排妥当了。(2)容量丰富,讲述自由,既可以超越时空,又可以深入人物内心,阅读时信息清楚了然,不必让读者劳神费心,苦思冥想。(2分)不足:叙述缺乏亲切感,使小说与读者之间容易产生距离感。(1分)五、(10分)21.这是一个开放性题目。“礼物”最好:既切合全文情节,又不至于在题目上就泄露天机,使小说失去应用的悬念;而另外两个题目都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悬念。 “来自天堂的礼物”最好:切合情节,而且饱含对“丈夫”天使般的爱的歌颂之情,而另外两个题目就没有这样的深情。(以上答案均可2分。答“丈夫的礼物”,只要能自圆其说,也可适当给分,但不能满分。)22.(1)情节上:为下文做铺垫。正因为是只有一个人,所以圣诞节虽然就要来临了,她却没有装饰圣诞树的心情;也正因如此,当门铃响时她才会“吃惊的尖叫”,后来看到礼物时才会惊异得说不出话。(2分) (2)主题上:因为只有一个人,“一切都被无边无际的孤独吞没了”,在这样的情况下,丈夫送来能够陪伴她的礼物才显得珍贵,如此才能更好地体现丈夫那伟大的爱。(2分)23.这样的细节写出了小狗的活泼可爱。只有小狗是活泼可爱的才能达到丈夫的目的:陪伴孤独的妻子,给妻子带来欢乐。(2分,意到即可。)11/1124.最后一段所说的主题意义文章前面已经自然流露,不需要再点明。点明了,反而失去了小说应有的含蓄,不能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2分,意到即可。)六、(6分)25.(1)(4分,每格1分)①嫦娥飞天②丝竹管弦③水墨写意④长城(2)(2分)参考示例:世界瞩目,华人行空。(或:世界瞩目,华人漫步太空)【要求:紧扣要点,适度文采,酌表述程度给分】七、作文(参照会考评分标准)基准分30分左右分四等评分:一等(40—34分):切合题意,中心明确,内容充实,感情真挚,语言通畅,结构完整,符合文体要求,不少于800字。可以37分为基准分上下浮动。二等(33—28分):符合题意,中心基本明确,内容较充实,感情真实,语言通顺,结构基本完整,大体符合文体要求,不少于800字。可以30分为基准分上下浮动。三等(27—20分):基本符合题意,有一定内容,语言基本通顺,结构不够完整,不少于700字。可以24分为基准分上下浮动。四等(19分以下):有下列情况之一者:①与话题完全无关;②语病极多;③字数不足600个。说明:①每出现3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的不计,扣到3分为止。②字体美观、卷面整洁者,酌加1—3分;字迹模糊、卷面不洁者酌减1—3分。③不拟题目者,扣2分。【附古文参考译文:】戚继光调到浙江时,见卫所官军打仗不行,而金华、义乌一带民俗剽悍,他请求召募民间壮士3000人,亲自训练,教给他们击刺法,长短兵器并用,因此戚继光的一支军队特别精良。他又根据南方多湖泊沼泽,不便于骑兵作战的特点,按照地形特点因地制宜,排练了新阵法,为了部队进退适宜,步伐便利,一切战舰、武器和装备都要求精良,重新进行了配备。由此,“戚家军”名闻天下。嘉靖四十年,倭寇在桃渚、圻头一带大肆劫掠。戚继光率军急奔宁海,扼守桃渚,在龙山打败了倭寇,又一直追击到雁门岭。倭寇远逃,乘虚袭击台州。戚继光亲手击毙倭寇头目,把残余倭寇紧逼到瓜陵江全部消灭。而这时圻头倭寇再次进攻台州,戚继光在仙居拦截,敌寇无一人逃脱。先后9次战斗,战战皆捷,俘获斩首1000多人,烧死的淹死的无计其数。总兵官卢镗、参将牛天锡又在宁波、温州大破倭寇,浙东地区平定,戚继光官秩进升三等。福建、广东贼兵窜入江西,总督胡宗宪檄令戚继光率军增援。戚继光在上坊巢打败贼军,残敌逃奔建宁、戚继光率军返回浙江。11/11第二年,倭寇大举侵犯福建。一路倭寇从温州而来,会合福宁、连江倭寇接连攻陷寿宁、政和、宁德等城。一路倭寇从广东南澳而来,会合福清、长乐倭寇攻陷玄钟所,并乘势攻陷龙岩、松溪、大田、古田、莆田。当时宁德城已屡次陷入敌手。距城十里有一处叫横屿,四面都是水路,地势险峻,倭寇在上面扎下大营。官兵不敢攻击,双方相持了一年多。又新来了一批倭寇,在牛田扎营,而当地酋长在兴化扎营,在东南两个方向互相呼应声援。福建连连告急,胡宗宪又檄令戚继光剿灭倭寇。戚继光率军首先向横屿发动进攻,戚家军每人抱一捆草,填平水沟水坑进兵,捣毁了横屿倭寇大营,斩首2600人。乘胜进攻福清,在牛田大败倭寇,捣毁其巢穴,残敌逃往兴化。戚家军紧追不舍,深夜四更抵达倭寇营寨,接连攻克60营,斩首1000多级。黎明时分进入兴化城,人民才知道戚家军来了,纷纷杀牛送酒前来慰劳。戚继光率军凯旋,抵达福清,遇到一股从东营澳登陆的倭寇,奋力出击,杀死两百人。同时刘显也接连大破倭寇。福建多年来的倭寇被歼灭殆尽。于是戚继光到福州,在宗庙和众将士合饮庆功告捷,并在平远台刻石纪功。及至戚继光返回浙江之后,新来入犯福建的倭寇一天比一天多,他们包围兴化城已一个多月。这时刘显派了八名士兵带着书信送往城中,衣服上刺有“天兵”两个字。贼兵杀了(这八名官兵),穿了他们的衣服,骗过守城将领而进入兴化城中,夜晚打开城门把大批倭寇迎进城来。副使温时器、参将毕高逃跑脱险,通判奚世亮代理府事,被杀害,全城焚烧劫掠一空。过了两个月时间,倭寇又攻破平海卫,并驻兵占领。当初,兴化城告急,其时皇上已任命俞大猷为福建总兵官,戚继光为副。及至兴化城被攻破,刘显兵力少,扎营城下而不敢攻城。俞大猷也不想攻城,而需要调集大批军队合围而困死倭寇。嘉靖四十二年四月,戚继光率领浙兵来了。于是巡抚谭纶命令戚继光率领中军,刘显率领左翼,俞大猷率领右翼,兵分三路联合进攻平海倭寇。戚继光中军先入敌阵,左翼右翼紧随其后,将倭寇斩首2200人,救回被劫掠的官军3000人。谭纶奏报请功,以戚继光为首功,刘显、俞大猷为次功。皇上为这次大捷专门祭祀天地祖宗,报告战果,感谢福佑,并论功行赏。戚继光原先以横屿战功,提升为都督佥事,到这次大捷又提升为都督同知,子孙世袭千户之职,戚继光于是接替俞大猷担任总兵官。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