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六中2022级高一政治第16周自主学习材料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1、某科技企业除对科技人员支付工资外,还采取科技成果入股的激励方式,调动科技人员积极性,企业效益不断提高,这说明()①按生产要素分配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②分配关系的调整有利于推动生产力的发展③科技人员的脑力劳动能创造更大的价值④科技人员的收入取决于科技成果的使用价值A.①③B.②③C.①④D.③④2、财政政策是我国重要的宏观调控手段。2022年我国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安排财政赤字1.2万亿元。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适度的财政赤字可以()A.扩大社会总需求,促进经济增长B.减轻企业的税负,改善经济结构C.优化预算的结构,完善社会保障D.增加社会总供给,扩大居民消费3、从1994年至今,山东省已12次调整最低工资标准。2022年3月山东省再次调整提高了最低工资标准。最低工资标准分三档,分别调整为1500元、1350元、1200元,分别提高120元、130元、120元,平均增长比例为10%,最高档在全国处于第5位。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是()A.获得劳动权益的基础B.再分配更注重效率的体现C.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D.初次分配重视公平的措施4、强化激励,用好人才,使发明者、创新者合理分享创新收益,打破阻碍技术成果转化的瓶颈,才能使企业真正成为创新主体。为此,需要()A.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B.弱化按劳分配,强化按生产要素分配C.强化非公有制经济,消除收入差距D.增加发明者、创新者的劳动报酬5、目前我国许多地方在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实行“土地换股权”模式,在农村土地流转和村办企业建设的过程中,农民可以将土地承包权作为资产入股,并享受分红。对此模式认识正确的是()①农民获得的收入属于按劳分配收入②有利于促进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发展③农民所获收入属于非农业劳动收入④保障农民权益、反哺集体经济发展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6、2022年5月14日,国务院批复同意“建立由国家发改委牵头的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部际联席会议制度”,我国的分配制度改革逐步走向深化。下列对我国分配制度的认识正确的是①允许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有利于推动生产力发展②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有利于共同富裕,不利于提高效率③我国分配制度改革必须处理好效率与公平关系④效率是公平的保障,公平是提高效率的前提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7、2022年1月14日,国务院发布《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改革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破除养老保险“双轨制”,逐步建立资金来源多渠道、保障方式多层次、管理服务社会化的养老保险体系。这一决定体现了①劳动报酬比重的不断提高②初次分配能提高效率10③社会保障制度的日趋完善④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8、孔子认为“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在现有条件下,下列措施中与孔子主张的合理性一致的是①完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制定全国统一的最低工资标准②提高国有资本收益上缴公共财政比例,更多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③改革完善收入分配方案,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④防止垄断性企业通过不正当手段无偿或低价占有和使用公共资源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022年11月14日,财政部发布数据显示,2022年前10个月财政收入101032亿,同比增长11.2%。其中10月份财政收入10444亿,同比增长13.7%。据此回答9~10题。9、在世界经济增速减缓的背景下,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是我国财政收入不断增长的根本原因。这说明()A.财政收入制约着经济发展水平B.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C.分配政策制约着财政收入的规模D.价格水平对财政收入有着重要的影响10、在10月份全国财政收入10444亿元中,税收收入9382亿元,非税收入1062亿元,这表明()A.税收收入是财政收入最重要的来源B.非税收收入是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C.税收收入中主要是流转税收入D.非税收收入主要包括利润和债务收入11、2022年中央财政安排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5750.73亿元,增长21.9%,重点支持实现新型农村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进一步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补助标准、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加大就业扶持政策力度等。这表明()A.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的物质保障B.财政能够促进资源合理配置C.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D.我国财政赤字逐年增加12、2022年11月24日,杭州地铁1号线正式运营。杭州地铁一号线全长48公里,贯通杭州市南北主城区,总投资额约为220亿元。地铁一号线的开通运行,对缓解杭州市内交通压力、优化综合交通体系、提高公共交通整体效率具有重要意义。这说明()A.财政是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B.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C.财政能够促进国民经济的平稳运行D.财政是巩固国家政权的物质保证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财政收支平衡是指财政收支完全相等B.坚持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是实现公平的有效手段C.提高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是解决通货膨胀可行的财政政策D.在公有制经济中获得劳动收入一定是按劳分配1014、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在《关于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中明确指出,自2022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对年应纳税所得额低于6万元(含6万元)的小型微利企业,其所得减按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这一规定()①是国家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的具体体现②违背了税收的固定性特征③是国家运用行政手段对经济进行调控④有利于减轻小型微利企业的资金困难,提高应对危机的能力A.③④B.①③C.②③D.①④15、漫画《上调》告诉我们,个人所得税的上调有利于()①增加国家财政收入②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③降低中低收入者的税负④调节过高收入,实现社会公平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③④16、发票是消费者的购物凭证,也是税务部门进行税务管理的基础和依据。漫画《优惠税钱》()A.是骗税行为B.表明商家有经营自主权C.是偷税行为D.可使消费者得到实惠,因而可以原谅17、在我国,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公民应自觉诚信纳税,这是因为()①每个公民都是直接的纳税人②国家的兴旺发达、繁荣富强与每个公民息息相关③国家职能的实现,必须以税收作为物质基础④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个人利益始终是一致的A.①②B.②③C.①②③D.①②③④18、近日,国家发改委价格监督检查与反垄断局对山东两家药厂开出共计700万元的巨额罚单,理由是两家公司非法控制复方利血平原料药,导致该药供应紧缺,给中低收入消费者带来了很大影响。发改委的这一做法①能促进市场公平竞争,杜绝价格欺诈行为②表明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国家的宏观调控③有利于政府直接参与市场经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④有利于维护正常的市场秩序,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19、2022年我国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棚户区改造住房共1000万套,未来五年我国将建设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3600万套。我国政府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有利于①增加供给,平抑房价②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10③引导公众消费心理,改善心理预期④使政府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20、下列属于宏观调控经济手段的是A.国家提高烟草税率B.国家修订个人所得税法C.工商部门给新成立的企业颁发执照D.国务院下令关闭污染严重的小煤窑21、以下关于“霸王条款”说法正确的是A.违背了公平有序的竞争规则B.违背了诚实守信的市场交易原则C.违背了开放的市场准入规则D.违背了自愿、平等的市场交易规则22、“地沟油”含有剧毒的黄曲霉素,毒性是砒霜的100倍。有关部门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每年返回餐桌的地沟油有200万~300万吨,严重威胁着消费者的健康。导致一些人生产、销售和使用“地沟油”的原因有①获取利润是市场主体的唯一目标②政府有关部门监管不力③单纯的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④经营者职业道德和法制观念缺失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2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是A.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B.实现共同富裕C.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D.大力发展生产力24、下列属于我国现阶段社会主义个人消费品分配基本原则的具体体现形式的有()A.张某在私营企业中获得的工资收入B.王某在农村集体经济联产计酬中获得劳动收入C.某国有企业总经理由于经营得法,年终获得的奖励性收入D.农村获得的土地出让金25、我国每年都举行“诚信兴商宣传月”活动,倡导商家诚信经营,营造良好的市场经营环境。之所以在全国各地启动“诚信兴商宣传月”活动,是因为()①诚实守信是现代市场经济正常运行必不可少的条件②诚实守信是建立良好经济秩序的必然要求③诚实守信是市场交易原则之一④每个经济活动参加者都应该树立诚信观念A.①②④B.②③C.①②③D.①②二、非选择题26.现代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地发展,必须重视“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的作用,只有“手拉手”经济才能往前走,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根据上述材料回答:(1)“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分别指什么?(6分)(2)怎样发挥二者的作用,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12分)1027.(28分)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体现了国民总收入在政府、企业、居民三者之间的分配比例关系。根据图2,概括1996—2022年我国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居民收入分配份额的整体变动趋势。(4分)(2)从2022年到2022年,若在国民总收入实现倍增的同时,居民收入所占份额从45%逐步增加到65%,居民收入年均增长率应(小于、等于或大于)国民总收入年均增长率。(4分)(3)如何促进社会公平?(12分)28.针对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党中央、国务院适时调整宏观调控的方向和重点,从“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到“保持经济增长,控制通货膨胀”,再到当前为应对金融风险,防止经济衰退而实行的“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把扩大内需作为当前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这些政策的调整都传递出中央稳定经济、保持增长的坚定决心和信心。请运用财政的相关知识为我国扩大内需,稳定经济,保持增长出谋划策。(12分)班级:姓名:考场号淄博六中2022级高一第一学期第16周自主训练(政治答题纸)一、单项选择题1―5:6-10:11-15:16-20:21-25:二、非选择题1026.(1)(2)27.(1)(2)10(3)28.淄博六中2022级高一政治第16周自主学习材料(答案)1、【答案】B10【思路分析】本题考查难度适中,较易得分,试题以某科技企业对分配关系的调整为背景,从分配关系调整的作用上切入,考查考生关于生产要素分配的相关知识,涉及到技术要素分配及其作用等等,考查考生理解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此企业采取科技成果入股的激励方式,这种按生产要素分配不利于缩小收入差距,所以排除①,④说法太绝对,排除。②③符合题意。故正确答案为B。2、【答案】A【思路分析】本题考查难度适中,较易得分,试题以适度的财政赤字为切入点,考查考生关于财政、税收、国家宏观调控等方面的知识。财政赤字即国家的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国家扩大财政支出在市场形成社会总需求,从而促进经济增长,拉动生产,故A项正确;B项中的税负的减少不是财政赤字造成的结果,排除;C项与题目无关,排除;财政支出形成的是社会需求增加,D项与题意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为A。3、【答案】D4、【答案】A【思路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收入分配知识。B中的“弱化按劳分配”的表述错误,排除;C中的“消除收入差距”的表述错误,排除;此处发明者的报酬不是劳动报酬,而是按生产要素中的按技术要求分析,故D错误。强化激励,用好人才,需要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A正确。5、【答案】D【思路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收入分配知识。农民将土地承包权作为资产入股享受分红,这是按土地要素进行的分配,不是农民自己耕种土地获得收入,故不是按劳分配,①说法错误;土地流转并未改变土地性质,仍然是搞活集体经济,与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发展无关,②说法错误;入股分红属于非农业劳动收入,③说法正确;土地流转,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增加农民收益,有利于保障农民权益,反哺集体经济发展,④说法正确。故正确答案为D。6、【答案】A【思路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方配方式、效率与公平等知识。②表述错误,依据按劳分配的含义,其遵循多劳多得、少劳少得,因此有利于提高效率;④颠倒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效率是实现公平的物质前提,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①③是对我国分配制度的正确认识,符合题意,答案A正确。7、【答案】B【思路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分配公平知识。养老保障制度涉及的资金等不是劳动报酬,故①错误;养老保险制度作为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内容,指向的是再分配,而不是初次分配,②错误、③正确、④错误。故正确答案为B。8、【答案】C【思路分析】材料中“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强调了社会公平的重要性,②④是维护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C符合题意。①错误,由于全国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各地的最低工资标准不应该相同;③选项中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有利于激发人们创造创富的动力,会进一步拉大收入差距。故正确答案为C。9、解析:选B。题干信息反映了我国经济发展与财政收入增长之间的关系,说明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故选B项。A项说法错误,C、D两项不符合题意。10、解析:选A。从题干看,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的绝大部分,说明税收收入是财政收入最重要的来源。B项错误,C、D两项不符合题意。11、解析:选A。财政加强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是财政维护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作用的体现,故答案为A。资源合理配置主要强调财政对大项目大工程和基础设施建设的支出,故排除B。此题没有涉及我国经济形势,排除C。单纯从财政支出看不出我国的财政收支情况,排除D。12、10解析:选B。材料中国家财政支持基础设施建设,体现了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故选B。13、解析:选D14、解析:选D。税收具有固定性,但这并不意味着税收一成不变,②错误;税收优惠政策属于宏观调控的经济手段,故③排除。应选D。15、解析:选D。个人所得税起征点上调,纳税人减少,从而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财政收入,故排除①。个人所得税起征点上调是国家通过税收调节收入差距的体现,有利于提高低收入者收入,降低中低收入者的税负,调节过高收入,实现社会公平,②③④均符合题意,故选D。16、解析:选C。本题主要考查违反税法行为的有关知识。骗税指纳税人用欺骗方法获得国家税收优惠的行为,不选A;这与经营自主权无关,不选B;这是一种违法行为,D错误。偷税是纳税人有意违反税法规定,用欺骗、隐瞒等方式不缴或少缴应纳税款的行为,漫画中的行为属于偷税行为,故选C。17、解析:选B。②③正确表述了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的原因,故选B。①④表述错误,排除。18、解析:选C。①“杜绝“错误③“直接”错误。19、解析:选A。④我国实行市场经济,应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20、解析:选A。A提高税率,属于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属于经济手段。B法律手段,CD属于行政手段21、解析:选D22、解析:选D。①“唯一”表述错误23、解析:选B。24、解析:选B。A私营企业中劳动收入属于按劳动要素分配。B集体经济中劳动所得属于按劳分配。C,由于经营得法所以是按管理要素分配。D出让土地的使用权是按土地要素所得。25、解析:选C。④是措施而非原因。二、非选择题26、(1)市场和国家宏观调控(6分)(2)①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或市场调节的优点)(4分)②更好的发挥政府的作用,实施科学的宏观调控。以经济和法律手段为主,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形成科学的宏观调控体系。(4分)③建立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和形成统一开放的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4分)27、答案示例一,整体来看,居民收入分配份额呈下降趋势。(4分)答案示例二101996——2022年,居民收入分配份额呈下降趋势;2022年后,居民收入分配份额有所增长和波动,但仍低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水平。(4分)(2)大于(4分)(3)略(每条3分)28.答案:(1)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通过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等措施以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增长。(4分)(2)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通过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增加经济建设支出以保证经济的正常运转。(4分)(3)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在当前形势下,政府要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减少税收,刺激总需求增长,来稳定经济,促进发展。(4分)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