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南中学2022—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思想政治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5题,共计50分)被称为美国之父的富兰克林,年轻的时候曾去拜访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前辈。那时的他年轻气盛,挺胸抬头迈着大步,一进门,他的头就恨恨地撞到了门框上。出来迎接他的老前辈笑笑说:“很痛吧!可是,这将是你今天访问我的最大的收获。一个人要想平安无事地活在世上,就必须时刻记得该低头时就低头。这也是我要教你的事情。”据此回答第1—3题。1.富兰克林的头撞到了门框上,获得了人生智慧。这说明的道理是()A.懂哲学的人不会犯错误B.哲学智慧是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形成的C.认识世界、办好事情,都需要哲学智慧D.人人都有哲学2.富兰克林把这次拜访得到了的教导作为自己的处世哲学,并从中受益终生。这说明()A.哲学总是自觉或者不自觉地影响我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B.在生活实践中,人们总是自觉或者不自觉地思考世界C.学习哲学就能获得的智慧D.哲学智慧是人们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智慧3.富兰克林的经历告诉我们,低姿态是一种哲学智慧,可以更好地发展自己、成就自己。这启示我们()A.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B.任何哲学都给人以智慧,使人聪明C.不懂哲学的人无法生存D.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4.第二十四届世界哲学大会将于2022年由中国承办,这是中国首次获得世界哲学大会的承办权。哲学具有无限关怀和终极追问的特点,总揽一切,综括一般,仰观宇宙之无穷,俯究万物之运动,这段话表明( )①哲学的研究对象即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最一般本质和规律 ②哲学从一般规律中概括和总结出各种特殊规律 ③哲学是一门包罗万象、囊括万物的综合性科学 ④哲学把整个世界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5.“没有哲学思想,便只是一个粗活的工匠;一个艺术家,如果没有哲学思想,便是个供人玩乐的艺人。”这句话从某一方面或一定程度上正确地指出了()①哲学可以代替科学和艺术②科学和艺术都要受到哲学的影响③哲学对科学和艺术具有指导作用④哲学是万能的,没有哲学就没有科学和艺术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6.英国哲学家休谟认为:“一切外部的事物都不过是人们的一些主观感觉和印象。因此,人们在认识中只能和感觉发生关系,不能超出感觉之外。在感觉之外有什么东西,人们无法知道。我们之外的外部世界是否存在,也是不知道的。”休谟的上述观点属于()①唯心主义②唯物主义③不可知论④可知论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n7.对天体的演变,张衡认为:“元者,五行之类,自然之根,作于太始,莫之与先。”朱熹认为:“万一山河大地都陷了,毕竟理却只在这里。”这两种观点体现了()A.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B.客观唯心主义交往方式C.辩证法与形而上学D.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8.下列对世界的看法既唯物又辩证的是()①量力而行,尽力而为②要命令自然,就必须服从自然③万物独化,物各自生④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9.“时间都去哪儿了?还没好好感受年轻就老了。”《时间都去哪儿了》歌词句句直戳心扉,掀动了多少人的感慨。材料体现了( )A.物质运动具有绝对性B.世界存在尚未认识的事物C.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D.物质世界的复杂性多样性10.不论家长还是老师,常常用成人的眼光看待孩子,用成人的思维理解孩子,用成人的标准要求孩子。岂不知,从孩子的角度看事情,用孩子的眼睛看世界,正是儿童教育应当遵循的基本规律。“用孩子的眼睛看世界”说明( )①换位思考是获得正确认识的必要条件 ②认识和改造世界应遵循唯物主义的基本要求 ③社会实践的具体形式是多样的 ④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必须尊重客观规律A.①② B.③④C.②④D.①③11.“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对诗中描写的“愁情”与所处的“环境”的关系,理解正确的是( )A.“愁情”对“环境”起决定作用B.“愁情”是“环境”的载体C.“愁情”是“环境”的主观映象D.“愁情”是“环境”的复制12.哲学史上存在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这“两个对子”。下列选项中能正确体现“两个对子”的是( )①气者,理之依也——天地合而万物生 ②形存则神存——存在就是被感知 ③擒贼先擒王——牵一发而动全身 ④沧海变桑田——天不变道亦不变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3.“人的思维的最本质和最切近的基础,正是人所引起的自然界的变化,而不单独是自然界本身。”这表明( )A.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它们相互依赖B.世界是不断运动变化的,人的认识是无止境的C.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是以实践为中介而实现的D.人们的意识对客观对象的反映具有主观特性14.(漫画蕴含的哲理是( )A.天气可以影响人的心情B.下雨可能是坏事也可能是好事C.不同的问题要采取不同的解决办法\nD.人可以主动创造好心情15.从哲学寓意上看,右边漫画重在强调( )A.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B.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C.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D.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16.“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于2022年12月2日凌晨1时30分顺利发射升空,迈出中国探月工程“落”月的最关键一步。12月15日,“嫦娥三号”着陆器和巡视探测器顺利完成互拍成像,标志着我国探月工程二期取得圆满成功。如果未来各方面条件允许,我国还要探索火星、小行星等。这说明( )①意识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 ②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直接现实性 ③实践活动具有主观能动性 ④实践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17.由于雾霾天气,2022年春节期间许多地方取消了焰火晚会,民众也自觉减少了烟花爆竹燃放。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将PM2.5浓度限值监测指标写入“国标”,这表明我国环境保护进入了新阶段,民众环保意识也有所提高。材料体现的哲学道理有( )①实践是适应认识的需要而产生的 ②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 ③认识具有无限性和上升性 ④认识的发展是客观符合主观的过程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18.谷子是起源于我国的古老作物,但人们对谷子遗传资源的群体结构缺乏了解,限制了对谷子基因资源的高效发掘和深度利用。经过努力,我国科学家率先绘出谷子基因组图谱,这将对未来禾谷类作物的品种改良、能源作物的遗传解析产生深远的影响。这说明( )①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②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 ③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直接现实性改造 ④认识水平影响人们实践活动的效果A.①②B.②④C.①④D.②④19.“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也不能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下列选项与这一思想所蕴含的哲学道理相吻合的是( )A.大人物心理之动进稍易其轨而全部历史可以改观B.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C.它是有用的,因为它是真理,或者说,它是真理,因为它是有用的D.在凹面上三角形内角之和小于180°,在球面上三角形内角之和大于180°20.古往今来,人类一直希望掌握一种可以预知疾病的方法,在疾病发生之前就进行防范。我国现存最早医书《黄帝内经》曾指出:“上医治未病”。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基因检测技术的完善,通过基因检测预测自己的健康走向,使个性化预防未病之病已经成为可能,这表明( )①对疾病的认识随疾病的发展而不断深化 ②人类认识受社会实践水平和历史条件制约 ③正确认识事物本质能提高做事的预见性 ④科学技术是推动人类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n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21.一项最新研究成果表明,含有有毒气体的厌氧海水间歇性上涌,会造成生物物种的大量减少甚至灭绝。这一发现不仅丰富了人们对地球生命灭绝的认识,而且对研究现代全球气候变化具有重要启示。材料表明( )①认识具有无限性,在实践基础上不断深化 ②意识具有社会历史性特点 ③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④实践具有能动性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③22.中国古代就有“仁者寿”“上善若水”的说法。现代医学和心理学也证明这一说法有一定道理,因为心善的人往往心静如水,能化解人生的烦恼,从而延年益寿。这说明( )A.人类的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B.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C.人类的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D.意识活动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23.2022年2月24日,人社部、财政部联合印发《城乡养老保险制度衔接暂行办法》。这是国务院根据我国居民养老保险现状做出的一项重要政策,主要是解决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与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两大制度的衔接问题。《城乡养老保险制度衔接暂行办法》的出台表明( )①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②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事物的基础 ③思维能够正确反映存在 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要求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24.某同学在自己的微博签名中写了这样一句话:每天把我叫醒的,不仅有闹钟,还有梦想。下列选项最能概括这句话的含意的是( )A.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充分利用主观与客观条件B.树立坚定的信念,突出体现了意识的相对独立性C.意识自觉选择的过程就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过程D.正确的价值观有利于引导人正确地改造客观世界25.“猪肉菱角若共食,肚子疼痛不好受;牛肉栗子一起吃,食后就会发呕吐。”这些流传甚广的民间谚语说的是我国的食物相克之道,被一些人奉若“灵丹妙药”时刻谨记在心。专家们随机选取了130名健康的志愿人员,针对民间流传最广的“相克食物”进行了实验。按照家常方法进行烹饪,在志愿人员食用这些“相克食物”一周后观察他们的尿液、大便、血压、精神、体温等反应,结果一切正常。这表明( )①正确的认识是推动实践发展的动力②获得直接经验比学习间接经验更重要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④实践活动制约着人们认识世界的能力和水平A.①③B.②③C.②④D.③④二、非选择题(共计50分)26.\n2022年12月,珠算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珠算是中国古代的重大发明,它以简便的计算工具和独特的数理内涵,被誉为“世界上最古老的计算机”。我国最早广泛使用的计算工具叫做算筹,其运算过程称为“筹算”。到了宋、元时代,由于手工业、商业和对外贸易的发展,特别是商业贸易的发展,对数学提出了日益繁重复杂的计算任务。大量的计算问题,要求计算既要迅速又要简便。在这种情况下,古代流传下来的筹算,已经不能适应需要,筹算就演变到珠算。珠算的推广,促进了古代商业经济的发展。结合材料,试述筹算到珠算的演变过程是如何体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16分27.能源的开发利用与经济、社会和生态关系密切。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经济增长方式粗放、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和制度不完善、全民生态环境意识水平较低等众多因素,造成雾霾天气等一系列环境问题。生态环境不断恶化,严重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我们必须树立尊重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结合材料,从辩证唯物论的角度,谈谈如何正确对待生态环境问题。14分28.宁夏回族自治区盐池县拥有得天独厚的天然地理环境,形成了滩羊肉独特的风味品质,其肉质细嫩、无膻味、味道鲜美,被称为宁夏“五宝”之一,盐池“三宝”之首,享誉世界,备受消费者喜爱。陈海靠做盐池滩羊生意赚了第一桶金。由于散养放牧的越来越多,畜载量大大超标,导致草场破坏严重。2022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开始全面实施封山禁牧。滩羊在圈养以后,人们开始饲喂青贮玉米和精料,比散养的时候长得快、肥,出栏时间大大提前。人们发现,盐池滩羊圈养一段时间以后,羊肉的味道发生了改变,不那么香了,而且膻味重了。陈海想,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养羊也是这个道理。原来散养的滩羊长期在草场环境里,是吃着百草长大的,这对于滩羊肉特有味道的形成至关重要。于是陈海让滩羊吃上了草场上的草,肉的味道有了一些改善,但是由于活动空间小,运动少,肉的品质和散养的还是有差距。为此,陈海给滩羊建了十几亩的运动场。滩羊吃上了原来的草,和原来一样活动,还喝上了原来的水(盐碱水,含矿物质特别多),盐池滩羊肉的味道有了进一步的转化。经过几年的饲喂,盐池滩羊肉久违的味道终于又回来了,不仅鲜香浓郁,而且没有了膻气味。如今,陈海的生意比以前更红火了,销售量大幅度提高。结合材料,运用规律的有关知识说明陈海是如何“找回滩羊肉的味道的”?20分\n思南中学2022—2022学年第一学期高二思想政治中期考试试题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B2.A3.D4.选B 本题考查哲学的研究对象。“哲学总揽一切,综括一般,仰观宇宙之无穷,俯究万物之运动”,这表明哲学的研究对象是整个世界,答案为B;材料未涉及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②不当选;哲学非科学之科学,③错误。5.B6.A7.A8.A9.选A “没好好感受年轻就老了”,这表明运动是绝对的,答案为A;B、C、D不为材料所反映。10.选C 本题考查规律的客观性与主观能动性。从孩子的角度看事情,用孩子的眼睛看世界,是儿童教育应当遵循的基本规律,这表明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尊重客观规律,要从孩子的实际出发开展儿童教育,答案为C;材料并未涉及获得正确认识的必要条件和社会实践的多种形式,①③不当选。11.选C 本题考查物质与意识的关系。“愁情”属意识范畴,“环境”属物质范畴,答案为C;A、B、D均错误。12.选C 本题考查哲学上的“两个对子”即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辩证法与形而上学。①中观点均属朴素唯物主义。③中观点均具有辩证法思想。“形存则神存”是唯物主义观点,“存在就是被感知”是唯心主义观点,“沧海变桑田”具有辩证法思想,“天不变道亦不变”是形而上学的观点。13.选C 题干中“人所引起的自然界的变化”,这属于实践,因此C项说法符合题意。A错在“相互依赖”;B与题干主旨不符;D强调的是主观特性,与题干逻辑不符合。14.选D 本题考查意识的能动作用。这是一道漫画题。“你不能左右天气,但能改变心情”,表明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的、有选择的。故答案选D。15.选B 本题考查对漫画信息的解读。“扛在肩上”“挂在嘴边”分别强调做与想,“扛在肩上”强调的是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答案为B;A、C、D均与漫画主旨不符。16.选C 我国探月工程二期取得圆满成功,未来各方面条件允许,我国还要探索火星、小行星等,说明实践活动具有主观能动性,并受一定客观条件的制约,具有社会历史性,故③④符合题意。意识有正确与错误之分,故①说法有误。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②说法有误。17.选C ①错误,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产生的;④错误,认识的发展是主观符合客观的过程;政府及民众减少爆竹燃放的做法是遵循自然规律的表现,体现了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②入选;政府及民众对环境保护有了新的认识,体现了③。18.选C ②在材料中没有体现;③错误,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间接抽象加工;科学家通过研究绘出谷子基因组图谱,对谷子基因资源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体现了①;人们对谷子遗传资源从缺乏了解到有了新的认识,将推动禾谷类作物的生产发展,体现了④。19\n.选D 本题考查真理的条件性与具体性。材料表明,对不同时期的历史应当有不同的认识与评价,这是真理的条件性的表现,答案为D;A属历史唯心主义观点。B强调创新意识的重要性。真理有用,但有用的不一定是真理,C不当选。20.选B 过去与现在的对照表明②;基因检测技术完善的意义表明③,答案为B;①不为材料所反映;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是实践,④错误。21.选B 人们的研究活动不断深入,得出最新的结论,体现了①;该发现对研究现代全球气候变化具有重要启示,体现了③;②错误,社会历史性是实践的特点;④在材料中没有体现。22.选B 本题考查意识的能动作用。心善属于意识范畴,心善能化解人生的烦恼,从而延年益寿,这表明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答案为B;A、C不为材料所反映;材料未涉及对客观世界的改造,D不当选。23.选C 根据我国居民养老保险现状制定政策,这表明物质决定意识,①当选;该政策主要是解决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与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两大制度的衔接问题,这表明意识能够能动地反映存在,③当选,答案为C;②错误;④不为材料所反映。24.选A 本题考查意识的能动作用。有梦想,说明人有目的、有追求;通过“闹钟”叫醒自己,说明人的意识活动具有主动性,能充分利用客观条件,故A正确。25.选D 材料旨在说明实验证明了民间谚语的错误,③④正确,选D;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①错误;获得认识的途径同等重要,②错误。二、非选择题26.解析:解答本题要将实践决定认识的四个方面的表现与材料相对照,根据材料信息确定答案要点。珠算的出现表明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古代商业的发展推动珠算的发展和推广,这表明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筹算不能适应经济活动的发展,这表明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珠算的推广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表明实践是认识的目的。答案: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珠算的出现是古代手工业、商业和对外贸易发展的产物。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珠算的发展和推广适应了古代经济发展的要求。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当时,日益发展的经济活动证明筹算已经不能适应需要。实践是认识的目的,珠算的推广,促进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27.解析:本题是对辩证唯物论知识的综合考查,亦是对材料信息解读能力的考查。辩证唯物论有两大重要考点,一是物质与意识的关系,二是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的关系。针对本题,可从一切从实际出发、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相结合,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等方面回答。答案:①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规律。根据环境污染的原因,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和生态规律,改善能源消费结构和传统的不合理的生产方式。②发挥主观能动性,树立正确的意识。树立尊重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加强全民环境教育,提高全民环保意识,完善环境保护法律体系。\n28.解析:解答本题,首先要明确规律的有关知识,包括规律的普遍性和客观性、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规律等。其次,要将材料信息与教材知识有效对接。答案:①规律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要求我们遵循规律,而不能违背规律。最初的圈养使滩羊肉味道改变,违背了滩羊生长的自然规律。陈海让滩羊吃上原来的草,喝上了原来的水,和原来一样活动,遵循了滩羊生长的自然规律,从而获得成功。②人具有主观能动性,通过发挥主观能动性,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陈海通过长期的思考和实践认识和把握了滩羊养殖的规律,遵循和利用了规律,从而找回滩羊肉的原味。③认识和利用规律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陈海通过创造一系列有利于滩羊生长的条件,从而使滩羊肉的品质提高。④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是统一的。陈海既尊重客观规律,又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坚持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从而最终找回滩羊肉的原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