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二次辅导一、选择题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B.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声音传播的速度与温度无关D.响度大比响度小的声音传播速度大2、音乐会上不同的乐器演奏同一首乐曲,我们也能够分辨出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这主要是依据() A.音调B.响度C.音色D.频率3、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 B.道路旁植树可以有效地减弱噪声的传播 C.正常的人耳只能听到20Hz~2000Hz之间的声音 D.声源的振幅相同,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响度也相同4、湖北省随州市出土了一套战国时铸造的编钟。这套编钟的制作材料一样,每个编钟的厚薄和质量有差异,乐师敲击这套编钟便可演奏出独具特色的美妙音乐。这些编钟在发声时主要不同的是()A.音色B.音调C.响度D.无法判断5、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真空不能传声是通过实验与推理的方法获得的B.发出较强声音的喇叭能使它前面的烛焰“跳舞”,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C.课堂上听到老师的讲话声,说明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D.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相同6、在使用小提琴前,乐师常旋动琴弦轴以调节琴弦的松紧,俗称“定弦”这主要是为了改变声音的()A.响度B.音调C.音色D.振幅7、下列控制噪声的措施中,属于防止噪声产生的是()A.关闭房间的门窗 B.会场内把手机调到无声状态C.高速公路旁的房屋装隔音窗D.机场跑道工作人员使用防噪声耳罩8、如图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会多次被弹开。这个实验是用来探究()A.声音能否在真空中传播 B.声音产生的原因3 C.音调是否与频率有关 D.声音传播是否需要时间9、“未见其人,先闻其声”,主要是依据讲话人的( ) A.音调B.音色C.响度D.振幅二、填空题1.在鼓面上撒一些纸团,敲击鼓面使其发出声音,纸团跳动,说明 可以产生声音。2.通常情况下,人耳能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是20~20000HZ,其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称为 。请你列举一个人们利用这种声波的实例:。3.农民伯伯挑选西瓜时,用手拍拍西瓜就知道西瓜的生熟情况,农民伯伯主要是根据声音的 判断的;而我们能从不同角度看清西瓜,是因为光在西瓜表面发生了 的缘故。4.航天员在太空漫步时,他们即使相距得很近,交谈也必须要借助无线电工具,这是因为 的缘故。我们能分辨出钢琴和小提琴的声音,这是因为它们发出声音的 不同。5.“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这里的“高”指的是声音的 (填“音调”、“响度”或“音色”)大。月宫里的嫦娥不会听到你说话的声音,因为 不能传声。“嫦娥一号”卫星在绕月轨道上向地面传回最后一段语音“经过一年的太空遨游,我的任务已经结束,……”这段语音是通过 传回地球的。6.男女生合唱时,男中音放声高歌,女高音小声伴唱,则 的响度大, 的音调高7.有些耳聋病人配有骨导式助听器就能听到声音的原理是 8.上自习课时,调皮的小明在教室走廊放声歌唱,他手摸喉头,感觉到喉头在 ;教室里的同学都听到了歌声,表明声音可以通过传播;正在静心思考的小娟忙用手捂住耳朵,她认为小明的歌声是 (填“乐音”或“噪声”)。9.两人相距较远说话时,听不到对方的声音,但同样情况下,用自制的土电话就可以听到相互的说话声;耳朵贴在铁轨上能听到远处火车开来的声音而站起来就听不到了。对此,请你提出一个要研究的问题 10.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声势浩大的“击缶而歌”精彩绝伦,缶声是由于缶面 产生的,然后通过 传播到现场观众耳朵的。这壮观的场面由同步通讯卫星通过 波传递到全国各地。11.2022年5月12日3,我国四川汶川发生8.0级的大地震给生命和财产造成严重伤害,牵动着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心。地震后有些被埋在废墟下的人为了保存体力不是大声呼救而是用硬物敲击墙壁或管道,向营救人员求救,最后获得了生的机会。用物理学知识解释他们是利用了声音可以在 中传播的原理,在他们的求救行为中发出的声音是由于用硬物敲击后墙壁或管道发生 而产生的。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