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宁市第一中学2022-2022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模块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第1-10题每题2分,第11-20题每题3分,共5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要求的。1.下列有关质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A.质点是指质量和体积都很小的物体B.质点是一个理想化的模型,实际是不存在的,所以这个概念意义不大C.研究火车过长江大桥所用的时间时,可将火车视为质点D.当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属于无关或次要因素时,即可把物体看做质点2.进行10m跳台跳水训练时,某运动员从跳台边缘竖直跳起0.6m,最后竖直落入水中。若将运动员视为质点,从起跳至入水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运动员的位移大小是10mB.运动员的位移大小是11.2mC.运动员的路程是10.6mD.运动员的路程是10m3.某短跑运动员在百米赛跑中3s末的速度为7.00m/s,12.5s末到达终点的速度为9.60m/s,运动员在百米赛跑中的平均速度为()A、7.00m/sB、8.00m/sC、8.30m/sD、9.60m/s4.在平直公路上有甲、乙两辆汽车,坐在甲车内的同学看到乙车相对甲车不动,而坐在乙车内的同学看到路旁的树木相对乙车向东移动。以地面为参考系,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甲车向西运动,乙车不动B.甲、乙两车以相同的速度向东运动C.甲、乙两车以相同的速度向西运动D.甲、乙两车都向西运动但速度大小不同5.甲、乙两物体在同一水平面上做直线运动的v-t图像如图所示,两条图线相互平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物体初速度相同、加速度相同B.两物体初速度不同、加速度相同C.两物体初速度相同、加速度不同D.两物体初速度不同、加速度不同6.关于速度、速度改变量、加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运动的速度改变量很大,它的加速度一定很大B.速度很大的物体,其加速度可以很小,可能为零-8-\nC.某时刻物体的速度为零,其加速度一定为零D.加速度很大时,运动物体的速度一定很大7.如图所示,用传送带向上传送货物,货物和传送带之间没有相对滑动,则货物受到的摩擦力是()A.静摩擦力,方向沿传送带向上B.静摩擦力,方向沿传送带向下C.滑动摩擦力,方向沿传送带向下D.滑动摩擦力,方向沿传送带向上8.如图是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的速度图象,有关物体运动情况判断正确的是( )A.前2s的加速度大小为5m/s2B.2s末运动方向改变C.4s末物体回到出发点D.6s到8s做匀速运动9.甲、乙为两个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物体,a甲=4m/s2,a乙=-4m/s2。那么,对甲、乙两物体的判断正确的是( )A.甲的加速度大于乙的加速度B.甲、乙两物体的运动方向一定相反C.甲、乙两物体的加速度方向一定相反D.甲、乙的速度值都是越来越大的10.如图所示的装置中,小球的质量均相同,弹簧和细线的质量均不计,一切摩擦忽略不计,平衡时各弹簧的弹力分别为F1、F2、F3,其大小关系是( )A.F1=F3>F2B.F1=F2<F3C.F3>F1>F2D.F1=F2=F311.书静止放在水平桌面上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书对桌面的压力就是书受的重力B.书对桌面的压力是弹力,是由于桌面的形变而产生的C.桌面对书的支持力是弹力,是由于书的形变而产生的D.书和桌面都发生了微小形变-8-\n12.足球运动员已将足球踢向空中,如图所示,下列描述足球在向斜上方飞行过程中某时刻的受力图中,正确的是(G为重力,F为脚对球的作用力、F阻为阻力)( )13.作用在同一点的两个力,大小分别为10N和3N,则它们的合力可能是( )A.2NB.6NC.12ND.16N14.如图所示,A、B为同一水平线上的两个绕绳装置,转动A、B改变绳的长度,使光滑挂钩下的重物C缓慢下降。关于此过程绳上拉力大小的变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逐渐减小 B.逐渐增大C.不变 D.不能确定15.图甲小明用60N的水平力推木箱,没推动,此时木箱受的摩擦力为F1;乙图中小明用100N的水平力恰好能推动木箱,此时木箱受的摩擦力为F2;丙图中小明把木箱推动了,此时木箱受的摩擦力为F3。已知木箱对地面的压力为300N,木箱与地面间动摩擦因数为0.3,则F1、F2、F3的大小分别为( )A.0N,100N,300NB.60N,100N,90NC.60N,100N,300ND.0N,100N,90N16.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匀速直线运动B.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匀变速直线运动C.物体刚下落时,加速度为零D.物体的质量越大,下落的越快17.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0~5s内的位移是15m,那么在5~10s内的位移是( )-8-\nA.15mB.25mC.35mD.45m18.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它在第1s末的速度是6m/s,在第2s末的速度是8m/s,则下面结论正确的是( )A.物体在零时刻的速度是3m/sB.物体的加速度是6m/s2C.任何1s内的速度变化都是2m/sD.每1s初的速度比前1s末的速度大2m/s19.一辆车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第6s末开始刹车,经3s停下来,汽车刹车过程做匀减速直线运动,那么前后两段加速度的大小之比是( )A.1∶3B.3∶1C.1∶2D.2∶120.A、B叠放在水平面上,水平力F作用在B上,使二者保持相对静止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与B之间没有摩擦力B.A受到B对它的摩擦力向右C.B受到三个力作用D.A给B的摩擦力向左二、本大题共5小题,共50分。21.(8分)利用打点计时器“探究小车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打出的纸带如图所示,已知交流电源的频率为50Hz,从计数点1开始,每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没有画出,图中1、2、3、4、5、6、7为连续的计数点,测得s1=1.40cm,s2=2.00cm,s3=2.60cm,s4=3.20cm,s5=3.80cm,s6=4.40cm。(1)相邻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________s。(2)计时器打第5个计数点时小车的速度________m/s。(3)小车的加速度为________m/s2。-8-\n(4)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关于接通电源与释放纸带,让纸带(随小车)开始运动,操作正确的是________。A.先接通电源,后释放纸带B.先释放纸带,后接通电源C.释放纸带的同时接通电源D.先接通电源或先释放纸带都可以22.(7分)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A点,另一端拴上两根细绳,每根细绳分别连着一个量程为5N、最小刻度为0.1N的弹簧测力计。沿着两个不同的方向拉弹簧测力计,当橡皮条的活动端拉到O点时,两根细绳相互垂直,如图所示。这时测力计的读数可从图中读出。(1)由图可读得两个相互垂直的拉力的大小分别为________N和________N。(2)在虚线方格纸上按作图法的要求画出这两个力及它们的合力。23.(12分)如图所示,质量为2kg的物体放在水平地板上,用一原长为8cm的轻质弹簧水平拉该物体,当其刚开始运动时,弹簧的长度为11cm;当弹簧拉着物体匀速前进时,弹簧的长度为10.5cm。已知弹簧的劲度系数k=200N/m,g取10m/s2。求: -8-\n(1)物体所受的最大静摩擦力为多大? (2)物体所受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3)物体与地板间的动摩擦因数是多少?24.(10分)如图所示,一个直角支架挂住重物G的两种装置,其中杆AB和绳所受重力不计,图中杆AB可绕A点转动,绳BC将杆拉紧,杆始终沿水平方向,绳与杆夹角,在图中B端用绳子挂一个重物N,用F表示图中杆AB受到的两根绳的作用力的合力。求:F的大小和方向.25.(13分)一辆汽车以3m/s2的加速度开始启动的瞬间,一辆以6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的自行车恰好从汽车的旁边通过。试求:(1)汽车在追上自行车前运动多长时间与自行车相距最远?此时的距离是多少?(2)汽车经多长时间追上自行车?追上自行车时汽车的瞬时速度是多大?-8-\n2022级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答案1D2A3B4C5B6B7A8A9C10D11D12B13C14A15B16B17D18C19C20A21.(1)0.1 (2)0.35(3)0.6(4)A22、(1)4.00 2.50 (2)见解析图23、解(1)物体所受的最大静摩擦力就等于物体刚开始滑动时的弹簧拉力大小,由胡克定律可求得:F静max=kx1=k(l1-l0)=6N因此最大静摩擦力大小为6N.(2)匀速前进时,弹簧伸长2.5cm.则弹簧的拉力等于滑动摩擦力.所以滑动摩擦力)F=kx2=k(l2-l0)=5N(3)当拉着物体匀速前进时,弹簧伸长2.5cm.则弹簧的拉力等于滑动摩擦力.所以动摩擦因数为:F=μFN=μmg,μ=0.2523、解:杆右端点B受力分析F=G/tanθF=N据相互作用,F0N,沿杆水平向左25、解:(1)汽车与自行车的速度相等时两车相距最远,设此时经过的时间为t1,汽车的速度为v1,两车间的距离为Δx,则有v1=at1①v1=v自②联立①②得t1==2sx自=v自t1③x车=at④Δx=x自-x车⑤-8-\n联立③④⑤得Δx=v自t1-at=6m(2)当两车位移相等时,汽车追上自行车,设此时经过的时间为t2,汽车的瞬时速度为v2,则有x自=v自t2⑥x车=at22⑦x自=x车⑧联立⑥⑦⑧解得t2==s=4sv2=at2=3×4m/s=12m/s-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