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辛集市第一中学2022-2022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9月半月考试试题(含解析)一、单选题1.一小球从4m高处落下,被地面弹回,在1m高处被接住,则小球通过的路程和位移大小分别为()A.5m,3mB.4m,1mC.4m,3mD.5m,5m【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路程是物体通过的轨迹的长度;位移是从初始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其大小等于初末位置之间的直线距离.解:路程是物体通过的轨迹的长度,小球从4m高处下落的过程中通过的路程为4m,而反弹到1m高处通过的路程是1m,故整个过程中通过的路程是5m.位移是从初始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其大小等于初末位置之间的直线距离,故位移大小为4﹣1=3m.故A正确.故选A.【点评】一定要真正理解位移是从初始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这是我们学习运动学公式时常用的物理量,是一个重点知识.2.做直线运动的质点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式为x=4t-2t2,x与t的单位分别是m和s,则质点的初速度和加速度分别是()A.4m/s和-4m/s2B.4m/s和4m/s2C.-4m/s和2m/s2D.4m/s和-2m/s2【答案】A【解析】根据速度时间公式得:v=v0+at=2t+4,解得质点的初速度为:v0=4m/s,加速度为:a=2m/s2,故A正确,BCD错误。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公式,并能灵活运用。3.百米运动员起跑后,6s末的速度为9.3m/s,10s末到达终点时的速度为15.5m/s,他跑全程的平均速度为()A.12.2m/sB.11.8m/sC.10m/sD.10.2m/s9\n【答案】C【解析】考点:平均速度.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平均速度等于物体发生的位移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即,和某时刻的速度无关,因此根据平均速度的定义即可正确解答.解答:解:百米比赛中,位移为100米,因此根据平均速度的定义有:=10m/s,故ABD错误,C正确.故选C.点评:解决本题注意排除干扰因素:他起跑后第6s末的速度是9.3m/s,第10s末到达终点的速度是15.5m/s;明确体育比赛的常识,如百米比赛为直道,位移大小和路程大小相等,然后根据平均速度的定义直接求解即可.4.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A点的速度是vA,经过B点的速度是vB,C为AB的中点,则经C点的速度的大小是:()A.vA+vB2B.vAvBC.vA+vB2D.vA2+vB22【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位移公式求出C点的速度大小。【详解】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位移公式得:vC2−vA2=2a·x2vB2−vC2=2a·x2可知,vC2−vA2=vB2−vC2解得:vC=vA2+vB22故D正确。5.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9\nA.自由落体运动是物体只在重力的作用下,从某一速度开始下落的运动;B.自由落体运动是物体只在重力的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C.自由落体运动是物体在重力和空气阻力的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D.自由落体运动是物体在重力和空气阻力的作用下,从某一速度开始下落的运动;【答案】B【解析】【详解】物体做自由落体的条件应注意两点:一是由静止开始下落;二是物体只受重力;故B正确,ACD错误。6.甲乙两个质点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它们的v—t图象如图所示,则()A.乙比甲运动的快B.2s乙追上甲C.甲的平均速度大于乙的平均速度D.乙追上甲时距出发点40m远【答案】D【解析】甲的速度恒定不变,所以做匀速直线运动,乙的速度在均匀增加,所以做匀加速直线运动,A正确,v-t图像中图线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的大小,所以物体在4s末乙追上甲,在2s末两者的速度相等,B错误,两者在前4s的位移相等,所以甲乙的平均速度相等,C错误,当乙追上甲时距离出发点x=12×4×20m=40m,D正确。7.一个石子从高处释放,做自由落体运动,已知它在第1s内的位移大小是s,则它在第3s内的位移大小是()A.5sB.7sC.9sD.3s【答案】A【解析】物体在做自由落体运动中,在相等的时间间隔中走过的的位移之比为1:3:5:……:(2n-1),所以在第3s的位移是第1s的5倍,因为在第1s内的位移大小是s,所以在第3s的位移是5s。所以选择A项。9\n8.火车初速度为10m/s,关闭油门后前进150m,速度减为5m/s,再经过30s,火车前进的距离为:A.50mB.37.5mC.150mD.43.5m【答案】A【解析】【详解】由速度位移公式v2−v02=2ax得a=v2−v022x=25−1002×150m/s2=−0.25m/s2,列车停止需要的时间t0=0−va=−5−0.25s=20s,则30s内前进的距离等于20s内前进的距离。x=vt0+12at02=5×20−12×0.25×400m=50m,A正确.【点睛】在刹车问题中,一定要考虑实际,物体速度减小到零后停止运动,所以需要先考虑物体停止运动时间,然后对比题中给出的时间,看是不是在该时间下物体已经停止运动了,然后结合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分析解题.二、多选题9.下列各组物理量中,全部是矢量的有:()A.位移、力、加速度、速度B.浮力、加速度、位移、摩擦力C.密度、时间、质量、路程D.重力、路程、时间、速度【答案】AB【解析】【详解】A项:位移、力、加速度、速度都是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矢量,故A正确;B项:浮力、加速度、位移、摩擦力是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矢量,故B正确;C项:密度、时间、质量、路程都是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标量,故C错误;D项:重力、速度是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矢量,路程、时间是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标量,故D错误。故应选AB。10.关于速度、加速度正确的说法是( )A.物体有加速度,速度就一定增加B.加速度增大,速度也一定增大C.物体速度很大,加速度可能为零D.物体加速度值减小,速度可能增大【答案】CD9\n【解析】加速度反应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物体有加速度只能说明物体的速度肯定发生变化,而不能说明物体速度肯定增加,故A错误;当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反时,物体做减速运动,当加速度增加时物体的速度仍在减小,只是减小得更快了,故B错误;当物体以很大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时,物体的加速度为零,故C正确;当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同时,物体做加速运动,加速度减小时物体速度仍在增加,只是增加得变慢了,故D正确.故选CD.点睛:掌握加速度的概念及其物理意义是正确解题的关键,加速度是物体速度的变化和所用时间的比值,加速度反应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当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同时物体做加速运动,相反时做减速运动.11.汽车做初速度为v0、加速度为a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在t时间内的位移为s,t秒末的速度为vt,则在该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A.2s/3B.s/tC.(v0+vt)/2D.(vt-v0)/2【答案】BC【解析】【详解】根据平均速度的定义式知v=st又汽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公式可知,v=v0+v12综上所述,故应选BC。12.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时刻速度的大小为4m/s,1s后速度的大小变为10m/s。在这1s内该物体的位移的大小可能是()A.3mB.6mC.7mD.9m【答案】AC【解析】【分析】物体作匀变速直线运动,取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1s后末速度方向可能与初速度方向相同,为10m/s,也可能与初速度方向相反,为-10m/s,根据位移公式x=v0+vt2t求出位移可能的值.矢量的大小是其绝对值。【详解】当末速度与初速度方向相同时,v0=4m/s,vt=10m/s,t=1s,9\n位移:x=v0+vt2t=4+102×1m=7m;当末速度与初速度方向相反时,v0=4m/s,vt=-10m/s,t=1s,位移:x=v0+vt2t=4−102×1m=−3m,位移大小为3m故A、D正确。【点睛】对于矢量,不仅要注意大小,还要注意方向,当方向不明确时,要讨论.矢量的大小是指矢量的绝对值,矢量的符号是表示其方向的。三、实验题13.用接在50Hz交流电源上的打点计时器测定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得到如图所示的一条纸带,从比较清晰的点开始起,取若干个计数点,分别标上0、1、2、3…(每相邻的两个计数点间有4个打印点未标出),量得0与1两点间的距离x1=30mm,3与4两点间的距离x4=48mm.则小车在0与1两点间的平均速度为m/s,小车的加速度为m/s2.【答案】0.3,0.6【解析】试题分析:纸带法实验中,若纸带匀变速直线运动,测得纸带上的点间距,利用平均速度的定义可以求出两点之间的平均速度,利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可计算出纸带运动的加速度.解:根据平均速度的定义可知小车在0与1两点间平均速度为:=;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有:所以:.故答案为:0.3,0.6.【点评】题借助实验考查了匀变速直线的规律以及推论的应用,在平时练习中要加强基础知识的理解与应用,提高解决问题能力.四、计算题14.某市规定:卡车在市区内行驶速度不得超过36km/h.9\n一次一辆卡车在市区路面紧急刹车后,经2s停止,量得刹车痕迹s=9m.问这车是否违章?【答案】没有违章【解析】【分析】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公式求出刹车的初速度,从而判断汽车是否超速。【详解】刹车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v=st=92ms=4.5ms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公式知,v=v02解得:v0=9ms=32.4kmh<36kmh知汽车没有违章。【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公式v=v0+v2和平均速度的定义式v=st。15.物体自O点由静止开始作匀加速直线运动,A、B、C、D为其运动轨迹上的四点,测得AB=2m,BC=3m,CD=4m。且物体通过AB、BC、CD所用时间相等,则OA之间距离为()A.1mB.0.5mC.1.125mD.2m【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设相等的时间为T,求出B点的速度,从而得出A点的速度,根据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差是一恒量,求出加速度的大小,再根据速度位移公式求出0A间的距离.匀变速直线运动过程中相等时间内走过的位移差Δx=aT2,设通过AB、BC、CD所用时间都为T,则B点为AC段的中间时刻,即vB=52T,a=1T2,故可得vA=vB−aT=52T−1T=32T,根据速度位移公式可知xOA=vA22a=94T22T2=1.125m,C正确.16.从离地500m的空中自由落下一个小球,取g=10m/s2求:(1)经过多少时间落到地面;9\n(2)最后1s内的位移;(3)落下一半时间的位移。【答案】(1)10s;(2)95m;(3)125m【解析】【分析】根据高度,结合位移时间公式求出小球落地的时间;根据位移时间公式求解落下一半时间的位移。【详解】(1)小球做自由落体运动,根据h=12gt2得:t=2hg=2×50010s=10s;(2)最后1s内的位移:即10s的位移减9s的位移:h10-h9=(12×10×102-12×10×92)m=95m;(3) 前5s内的位移为:h5=12gt2=12×10×52m=125m。【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结合运动学公式灵活求解。17.在平直公路上,一自行车与同向行驶的汽车同时经过某点,它们的位移随时间的变化是:自行车x1=6t,汽车x2=10t−2t2.则:(1)出发后自行车经多长时间追上汽车?(2)自行车追上汽车时,汽车速度多大?(3)自行车追上汽车前,二者间最大距离为多大?【答案】(1)2s;(2)2m/s(3)2m【解析】【详解】(1)由自行车x1=6t,与匀速运动的位移公式x=vt对比,得到自行车的速度v1=6m/s将汽车的位移表达式,与匀变速运动的位移公式对比,得到汽车的初速度v0=10m/s,加速度a=-4m/s2当x1=x2,自行车追上汽车,即有:解得:t=2s;9\n(2)由上可知自行车追上汽车时,汽车速度为v=v0+at=(10-4×2)m/s=2m/s;(3)两者速度相等时,相距最远,设所用时间为t0,则有v1=v0+at0,解得,t0=1s;汽车的位移:自行车的位移:。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