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岳阳市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物理第7次周考试题(无答案)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t/sv/m.s-182462-201-114.质量m=1kg的物体做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可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在2s末速度方向发生改变B.物体在0─8s内的平均速度方向与1s末的速度方向相同C.物体在0─2s内的速度变化比2─4s内的速度变化快D.物体在2─4s内合外力做的功为零15.长木板上表面粗糙,将一轻弹簧固定在长木板的右端,左端拴接一物块,长木板的左端有一可自由转动的轴.如图所示,开始长木板水平放置,并使弹簧处于拉伸状态,现在长木板的右端施加一力,使整个装置缓慢地抬起,一直到物块刚好沿木板下滑.该过程中有关长木板对物块的静摩擦力叙述中正确的是A.静摩擦力的大小先减小后增大 B.静摩擦力的大小先增大后减小C.方向一直沿长木板向上 D.方向一直沿长木板向下O16.如图所示,电荷均匀分布在半球面上,半球面上所有电荷在这半球的球心O处电场强度等于E.两个平面通过同一条直径,两平面之间的夹角为60º,从半球中分出一部分球面.则所分出的这部分球面上(在“小瓣”上)的电荷在球心O处产生的电场强度大小等于A.B.C.D.××××××××××××××××dB17.如图所示,两块很薄的金属板之间用金属杆固定起来使其平行正对,两个金属板完全相同、且竖直放置,金属杆粗细均匀、且处于水平状态。已知两个金属板所组成的电容器的电容为C,两个金属板之间的间距为d,两个金属板和金属杆的总质量为m.整个空间存在一个水平向里的匀强磁场,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B,磁场方向垂直金属杆,且和金属板平行。现在使整个装置从静止开始在该磁场中释放.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试通过定量计算判断,该装置在磁场中竖直向下做的运动是A.先做加速运动后匀速运动 B.做加速度为g的自由落体运动C.做加速度为匀加速运动 D.无法确定运动性质18.通过一理想变压器,经同一线路输送相同电功率P,原线圈的电压U保持不变,输电线路的总电阻为R。当副线圈与原线圈的匝数比为k时,线路损耗的电功率为P1,若将副线圈与原线圈的匝数比提高到nk,线路损耗的电功率为P2,则P1和P2/P1分别为A.PR/kU,1/nB.(P/kU)2R,1/nC.PR/kU,1/n2D.(P/kU)2R,1/n219.类比是一种常用的研究方法,利用类比可以拓展我们的知识。教材中讲解了由v-5-─t图像求位移的方法,请你借鉴此方法分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由i─t(电流─时间)图像和横轴围成的面积可以求出通过导体的电荷量B.由单匝线圈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即e─t图像)与横轴围成的面积可以求出线圈的磁通量C.由电器中电压随电流变化的图像(即U─I图像)和横轴围成的面积可以求出电功率D.由电器的电功率随时间的变化的图像(即P─t图像)和横轴围成的面积可以求出电器消耗的电能20.如图是“嫦娥三号”飞行轨道示意图。假设“嫦娥三号”运行经过P点第一次通过近月制动使“嫦娥三号”在距离月面高度为100km的圆轨道上运动,再次经过P点第二次通过近月制动使“嫦娥三号”在距离月面近地点Q的高度为15km、远地点P的高度为100km的椭圆轨道上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嫦娥三号”在距离月面高度为100km的圆轨道上运动时速度大小可能变化B.“嫦娥三号”在距离月面高度为100km的圆轨道上运动的周期一定大于在距离月面近地点Q的高度为l5km、远地点P的高度为l00km的椭圆轨道上运动的周期C.“嫦娥三号”在距离月表面近地点Q的高度为15km、远地点P的高度为l00km的椭圆轨道上运动经过Q点时的加速度一定大于经过P点时的加速度D.“嫦娥三号”在距离月面近地点Q的高度为l5km、远地点P的高度为100km的椭圆轨道上运动经过Q点时的速度可能小于经过P点时的速度21.在电场强度大小为E的匀强电场中,将一个质量为m、带电量为q的小球由静止开始释放,带电小球沿与竖直方向成θ角做直线运动.关于带电小球的电势能Ep和机械能E机的判断正确的说法是:( )A.若θ<90°且sinθ=qE/mg,则Ep、E机一定不变B.若45°<θ<90°且tanθ=qE/mg,则Ep一定减小、E机一定增加C.若0<θ<45°且tanθ=qE/mg,则Ep一定减小、E机一定增加D.若0<θ<45°且tanθ=qE/mg,则Ep可能减少、E机可能增加第Ⅱ卷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2题~第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第33题~第40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一)必考题(11题,共129分)砂桶打点计时器砂子22.(6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可以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小车上固定一个盒子,盒子内盛有砂子,砂桶的总质量(包括桶以及桶内砂子质量)记为m,小车的总质量(包括车、盒子及盒内砂子质量)记为M。验证在质量不变的情况下,加速度与合外力成正比。-5-从盒子中取出一些砂子,装入砂桶中,称量并记录砂桶的总重力mg,将该力视为合外力F。对应的加速度a,则从打下的纸带中计算得出。多次改变合外力F的大小,每次都会得到一个相应的加速度。实验中,桶内的砂子取自小车中,故系统的总质量不变。以合外力F为横轴、加速度a为纵轴,画出a—F像,图像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1)a—F图像斜率的物理意义是 .(2)你认为把砂桶的总重力mg当做合外力,是否合理?答:(填“合理”或“不合理”).(3)实验中,是否必须满足M>>m这样的条件?答:(填“是”或“否”);理由是: .-5-GAVR1R2S1·S2·ABE`r`Er23.(9分)如图所示,可以通过辅助电源E`测量电源电动势E和内阻r.(1)实验步骤是:①闭合开关S1、S2,调整 使得灵敏电流表的示数为零,这时,A、B两点的电势φA、φB的关系是φA φB,即相当于同一点,读出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I1和U1,其中I1就是通过电源E的电流。②改变滑动变阻器R1、R2的阻值,重新使得 ,读出 。 (2)写出步骤①、②对应的电动势和内阻的表达式:E= ,r= .(3)此方法从原理上 (填“有”或“没有”)系统误差.yxF1F2F3Oy24.(14分)如图甲所示,在足够大的粗糙水平面上,有一直角坐标系,在坐标原点处有一物体,质量m=5.0kg,物体和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08,物体受到沿坐标轴的三个恒力F1、F2、F3的作用而静止于水平面上,其中F1=3N,方向沿x轴正方向;F2=4N,方向沿y轴负方向;F3沿x轴负方向,大小未知,从t=0时刻起,F1停止作用,到第2秒末,F1再恢复作用,同时F2停止作用。物体与水平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的大小g=10m/s2.(1)求物体静止时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2)求第2s末物体速度的大小;(3)求第4s来物体所处的位置坐标.××××××××××××××××××××××××abBvPlv25.(18分)如图所示,在一竖直平面内有水平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B的方向垂直该竖直平面向里.竖直平面中a、b两点在同一水平线上,两点相距l.带电量q>0,质量为m的小球P,以初速度v从a对准b射入磁场.略去空气阻力,不考虑P与地面接触的可能性,设定q、m和B均为不变的给定量.(1)若无论l取什么值,均可使P经直线运动通过b点,试问v应取什么值?(2)若v为(1)问可取值之外的任意值,则l可取哪些值,可使P必定会经曲线运动通过b点?(3)对每一个满足(2)问要求的l值,计算各种可能的曲线运动对应的P从a到b所经过的时间。(4)对每一个满足(2)问要求的l值,试问P能否从a静止释放后也可以通过b点?若能,再求P在以后运动过程中可达到的最大运动速率vmax.-5-(二)选考题。请考生从给出的3道物理题、3道化学题、2道生物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注意所做题目的题号必须与所涂方框的题号一致,在答题卡上选答区域指定位置答题。如果多做,则每学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35.【物理——选修3-5】(15分)(1)(6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A.卢瑟福发现了电子,查德威克发现了中子,他们在原子结构或原子核的研究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B.放射性的原子核发生衰变后产生的新核从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时,辐射出γ射线C.日光灯正常工作时,灯管内的稀薄汞蒸气由于气体放电而发射几种特定的光子。其中既有可见光,又有紫外线。而只有紫外线全被管壁上的荧光粉吸收,并使荧光粉受到激发而发射波长几乎连续分布的可见光。则日光灯灯光经过分光镜后形成的光谱是与白炽灯灯光的光谱相同的连续光谱D.光电效应实验中,光电流的大小与入射光的强弱无关E.由玻尔的原子模型可以推知,氢原子处于激发态的量子数越大,核外电子动能越大F.氢原子在某三个相邻能级之间跃迁时,可能发出三种不同波长的辐射光。已知其中的两个波长分别为λ1和λ2,且λ1>λ2,则另一个波长可能是v0(2)(9分)如图所示,光滑的水平地面上有一木板,其左端放有一小滑块,右方有一竖直的墙。滑块质量是木板质量的2倍,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现使木板与滑块以共同的速度v0向右运动。某时刻木板与墙发生弹性碰撞,碰撞时间极短。求木板第一次与墙碰撞到再一次碰撞所经历的时间。设木板足够长,滑块始终不会从木板上掉下来,重力加速度为g。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