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高台县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物理上学期第三次检测试题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4.动力学的奠基人牛顿提出了三条运动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伽利略的斜面实验是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基础B.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在任何参考系中物体的加速度都跟所受合力成正比C.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弹力的反作用力可能是摩擦力D.牛顿创建了万有引力定律,并用实验测出了引力常量15.体操运动员做“单臂大回环”,用一只手抓住单杠,伸展身体,以单杠为轴做圆周运动。如图所示,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最可能正确的是( )A.运动员到达最低点时手臂受的拉力最大B.运动员到达最高点时手臂受的拉力最大C.运动员到达水平位置时手臂受的拉力最大D.运动员手臂受的拉力大小始终保持不变16.三个物块叠放于水平桌面上;小球P重20N,挂在c绳下端,a绳一端系在物块3上,b绳一端系在水平天花板上,现用水平向左的拉力F=20N作用在物块2-5-,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时,a绳水平,b绳与水平方向成450角,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和2之间的摩擦力为20NB.2和3之间的摩擦力为20NC.3与桌面之间的摩擦力为20ND.物体3受到6个力的作用17.甲、乙两个质点同时沿同一直线运动,甲的初速度大小是乙的2倍,其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t=0时刻,甲乙的运动方向相同B.在0—t2时间内,乙的加速度先增大后减小C.若甲乙从同一位置出发,则t=t1时刻它们相距最远D.若甲乙从同一位置出发,则t=t2时刻它们相距最远18.科幻大片《星际穿越》是基于知名理论物理学家基普·索恩的黑洞理论,加入人物和相关情节改编而成的。电影中的黑洞花费三十名研究人员将近一年的时间,用数千台计算机精确模拟才得以实现,让我们看到了迄今最真实的黑洞模样。若某黑洞的半径R约45km,质量M和半径R的关系满足(其中为光速,为引力常量),则该黑洞表面重力加速度的数量级大约为( )A.B.C.D.19.如图所示,汽车通过轻质光滑的定滑轮,将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从井中拉出,绳与汽车连接点距滑轮顶点高h,开始时物体静止,滑轮两侧的绳都竖直绷紧,汽车以v向右匀速运动,运动到跟汽车连接的细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30°,则( )A.从开始到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30°时,拉力做功等于mghB.当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30°时,物体上升的速度为C.当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30°时,物体上升的速度为D.在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30°时,拉力功率大于-5-20.将质量为M的滑块A放在倾斜滑板B上,C为位移传感器,它能将滑块A到传感器C的距离数据实时传送到计算机上,经计算机处理后在屏幕上显示出滑块A的速率—时间(v-t)图像。先给滑块A一个沿滑板B向上的初速度,得到的速率—时间(v-t)图像如图乙所示,已知滑板和传感器始终静止不动,则( )A.滑块A上滑时加速度的大小为8m/s2B.滑块A下滑时加速度的大小为8m/s2C.可以求出滑板与滑块间的动摩擦因数D.不能求出滑板与水平面的夹角21.质量不计的直角形支架两端分别连接质量为m和2m的小球A和B。支架的两直角边长度分别为2l和l,支架可绕固定轴O在竖直平面内无摩擦转动,如图所示。开始时OA边处于水平位置,由静止释放,则( )A.A、B两球的最大速度之比v1∶v2=1∶1B.A球与B球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C.A球的速度最大时,两小球的总重力势能最小D.A球的速度最大时,两直角边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45°第Ⅱ卷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2题~第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第33~40为选考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一)必考题22.(4分)某同学做“探究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情况如图甲所示,A为固定橡皮条的图钉,O为橡皮条与细绳的结点,OB和OC为细绳。图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1)如果没有操作失误,图乙中的F与F′两力中,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是________(2)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________A.理想实验法B.等效替代法C.控制变量法D.微元法23.(10分)如图所示为测量物块与水平桌面之间动摩擦因数的实验装置图.实验步骤如下:-5-①用天平测量物块和遮光片的总质量M,重物的质量m,用游标卡尺测量遮光片的宽度d,用米尺测量两光电门之间的距离s;②调整轻滑轮,使细线水平;③让物块从光电门A的左侧由静止释放,用数字毫秒计分别测出遮光片经过光电门A和光电门B所用的时间ΔtA和ΔtB,求出加速度a;④多次重复步骤③,求a的平均值;⑤根据上述实验数据求出动摩擦因数μ.回答下列问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此实验需要平衡摩擦力B.此实验需要满足条件:M远大于mC.此实验需要遮光片的宽度d尽量小些D.此实验需要两光电门之间的距离s尽量小些(2)测量d时,某次游标卡尺(主尺的最小分度为1mm)如图所示.其读数为________mm.(3)物块的加速度a可用d、s、ΔtA和ΔtB表示为a=________.(4)动摩擦因数μ可用M、m、和重力加速度g表示为μ=________.(5)如果细线没有调整到水平,由此引起的误差属于____________(填“偶然误差”或“系统误差”).24.(13分)传送带AB始终保持v=1m/s的速度水平移动,将一物块从离皮带很近处轻轻放在A点,物体与皮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1,AB之间的距离L=2.5m。求物体由A运动到B所用的时间。25.(20分)由三颗星体构成的系统,忽略其他星体对它们的作用,存在着一种运动形式:三颗星体在相互之间的万有引力作用下,分别位于等边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上,围绕某一共同的圆心O在三角形所在平面内做相同角速度的圆周运动,若A星体质量为,B、C两星体的质量均为m,三角形的边长为a,求:(1)C星体的轨道半径R(2)三个星体做圆周运动的周期T-5-(二)选考题33.[此题相当于物理——选修3-3](15分)如图所示,一可视为质点的物体质量为m=1kg,在左侧平台上水平抛出,恰能无碰撞地沿圆弧切线从A点进入光滑竖直圆弧轨道,并沿轨道下滑,A、B为圆弧两端点,其连线水平,O为轨道的最低点。已知圆弧半径为R=1.0m,对应圆心角为=106°,平台与AB连线的高度差为h=0.8m,忽略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g=10m/s2,sin53°=0.8,cos53°=0.6)求:(1)物体平抛的初速度。(2)物体运动到圆弧轨道最低点O时轨道对物体的支持力。(3)物体离开B点后能上升的最大高度物理答案1415161718192021AABDCBDACBCD22.F′B23.(1)C(2)d=0.9cm+12×0.05mm=0.9cm+0.060cm=0.960cm=9.60mm(3)因为vA=,vB=,又由2as=v-v,得a=[()2-()2](4)设细线上的拉力为FT,则mg-FT=m,FT-μMg=M两式联立得μ=(5)由实验装置引起的误差为系统误差.24.3S25.33.(1)3m/s(2)43N(3)h-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