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湘潭市湘潭凤凰中学2022-2022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理(无答案)1.氢能是一种既高效又干净的新能源,发展前景良好,用氢作能源的燃料电池汽车倍受青睐。我国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氢燃料电池轿车“超越三号”,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并加快向产业化的目标迈进。氢能具有的优点包括()①原料来源广②易燃烧、热值高③储存方便④制备工艺廉价易行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要由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来决定B.放热的反应在常温下一定很容易发生C.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可能是吸热反应也可能是放热反应D.在25℃、101KPa时,1mol碳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时放出的热量为碳的燃烧热3.将2mol气体A和3mol气体B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A(g)+3B(g)2C(g)(△H<0)。达到平衡时,B的转化率为50%,则A的转化率为()A.25%B.30%C.40%D.50%4.已知:H2(g)+F2(g)=2HF(g)△H=-270KJ/mo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L氟化氢气体分解成1L的氢气和1L的氟气吸收270kJ热量B.1mol氢气与1mol氟气反应生成2mol液态氟化氢放出的热量小于270kJC.相同条件下,1mol氢气与1mol氟气的能量总和大于2mol氟化氢气体的能量D.1个氢气分子与1个氟气分子反应生成2个氟化氢分子放出270kJ热量5.在2A+B3C+4D中,表示该反应速率最快的是()A.υ(A)=0.5mol·L-1·S-1B.υ(B)=0.3mol·L-1·S-1C.υ(C)=0.8mol·L-1·S-1D.υ(D)=1mol·L-1·S-16.已知葡萄糖的燃烧热是2804kJ/mol,当它氧化生成1g水时放出的热量是()A.26.0kJB.51.9kJC.155.8kJD.467.3kJ7.下列选项中说明乙醇作为燃料的优点的是()①燃烧时发生氧化反应②充分燃烧的产物不污染环境③乙醇是一种再生能源④燃烧时放出大量热量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8.C+CO22CO;ΔH1>0,反应速率v1,N2+3H22NH3;ΔH2<0,反应速率v2。如升温,v1和v2的变化是()A.同时增大B.同时减少C.v1增大,v2减少D.v1减少,v2增大9.已知:298K时,2SO2(g)+O2(g)2SO3(g)△H=—Q1-6-\nKJ/mol,相同温度下,向密闭容器中通入2molSO2和1molO2,达到平衡时放出热量Q2KJ,则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A.无法比较B.Q1<Q2C.Q1=Q2D.Q1>Q210.铁片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时,下列措施不能使氢气生成速率加快的是()A.加热B.不用稀硫酸,改用98%浓硫酸C.滴加少量CuSO4溶液D.不用铁片,改用铁粉11.一定条件下反应2AB(g)A2(g)+B2(g)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A.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A2,同时消耗2nmolABB.容器内,3种气体AB、A2、B2共存C.AB的消耗速率等于A2的消耗速率D.容器中各组分的质量分数不随时间变化12.将V1mL1.00mol·L-1HCl溶液V2mL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混合均匀后测量并记录溶液温度,实验结果如右图所示(实验中始终保持V1+V2=50mL)。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做该实验时环境温度为22℃B.该实验表明化学能可以转化为热能C.NaOH溶液的浓度约是1.00mol·L-1D.该实验表明有水生成的反应都是放热反应13.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CO(g)+H2O(g)CO2(g)+H2(g),判断该反应是否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A.容器中压强不变B.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C.v生成(H2)=v消耗(H2)D.c(CO2)=c(CO)14.下列各组反应刚开始时,放出H2的速率最大的是()编号金属(粉末状)(mol)酸的浓度及体积反应温度(℃)AMg,0.16mol·L-1硝酸10mL60BMg,0.13mol·L-1盐酸10mL60CFe,0.16mol·L-1盐酸100mL60DMg,0.13mol·L-1硫酸5mL6015.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H的值能表示可燃物的燃烧热的是()A.H2(g)+Cl2(g)=2HCl(g)△H=-184.6kJ/molB.CH4(g)+2O2(g)=CO2(g)+2H2O(g)△H=-802.3kJ/molC.2H2(g)+O2(g)=2H2O(l)△H=-571.6kJ/molD.CO(g)+1/2O2(g)=CO2(g)△H=-283kJ/mol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增大反应物浓度,可增大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从而使有效碰撞次数增大B.有气体参加的化学反应,若增大压强(即缩小反应容器的体积),可增加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从而使反应速率增大C.升高温度能使化学反应速率增大,主要原因是增加了反应物分子中活化分子的百分数D.催化剂不影响反应活化能但能增大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百分数,从而增大反应速率二、填空题(共42分)17.(6分)(1)在25℃、101kPa下,1g甲醇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时放热QkJ。则表示甲醇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已知H2(g)、C2H4(g)和C2H5OH(1)的燃烧热分别是285.8kJ·mol-1、1411.-6-\n0kJ·mol-1和1366.8kJ·mol-1,则由C2H4(g)和H2O(l)反应生成C2H5OH(l)的热化学方程式是。18.(8分)在2L密闭容器内,800℃时反应:2NO(g)+O2(g)2NO2(g)体系中,n(NO)随时间的变化如下表:时间(s)012345n(NO)(mol)0.0200.01.0.0080.0070.0070.007(1)右图中表示NO2的变化的曲线是。(2)用O2表示从0~2s内该反应的平均速率vO2=。(3)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a.v(NO2)=2v(O2)b.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c.v逆(NO)=2v正(O2)d.容器内密度保持不变(4)下列措施可以使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增大的是。a.及时分离出NO2气体b.升高温度c.增大O2的浓度d.选择高效催化剂19.(14分)在化学反应中,能引发化学反应的分子间碰撞称之为有效碰撞,这些分子称为活化分子。使普通分子变成活化分子所需提供的最低能量叫活化能,其单位用kJ•mol-1表示。请认真观察右图,然后回答问题。(1)图中反应是(填“吸热”或“放热”)反应,该反应的△H=。(2)已知热化学方程式:H2(g)+1/2O2(g)===H2O(g)△H=-241.8kJ•mol-1,该反应的活化能为167.2kJ•mol-1,则其逆反应的活化能为。(3)对于同一反应,图中虚线(II)与实线(I)相比,活化能,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的百分数,因此反应速率,你认为最可能的原因是。20.(14分)50mL0.50mol·L-1盐酸与50mL0.55mol·L-1NaOH溶液在图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回答下列问题:(1)从实验装置上看,图中尚缺少的一种玻璃用品是。(2)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求得的中和热数值(填“偏大”“偏小”“无影响”)。(3)实验改用60mL0.50mol·L-1盐酸跟50mL0.55mol·L-1NaOH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出的热量(填“相等”、“不相等”),所求中和热(填“相等”、“不相等”),简述理由:。(4)用相同浓度和体积的氨水代替NaOH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的中和热的数值会(填“偏大”“偏小”“无影响”)。(5)近似认为用0.50mol·L-1盐酸与0.55mol·L-1NaOH溶液的密度都是1g·cm-3,中和后生成溶液的比热容c=4.18J·g-1·℃-1,若反应后温度升高4℃,则中和热为。三、计算题(共10分,每问5分)21.将A气体和3molB气体在2L的容器中混合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2A(g)+B(g)=2C(g)。若2s后测得A的转化率为30%,C的浓度为0.6mol·L-1。(1)求B的转化率?(2)求A在2s末时的物质的量浓度?-6-\n第Ⅱ卷(能力测试50分)选择题(5小题,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要求)23.在一定温度下的定容容器中,当下列物理量不再变化时,表示反应A(g)+2B(g)C(g)+D(g)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①混合气体的压强 ②混合气体的密度 ③B的物质的量浓度 ④2v正(A)=v逆(B) ⑤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⑥v正(A)=2v逆(B) ⑦混合气体的总质量 ⑧混合气体总体积A.①③④⑤B.①②③④⑤⑦C.①③④⑤⑧D.①②③④⑤⑥⑦⑧24.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放入5L气体R和7L气体Q,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2R(g)+6Q(g)=5X(g)+nY(g)反应完全后,容器温度不变,混合气体的压强是原来的68%,则化学方程式中的n值是()A.2B.3C.4D.525.等质量的铁与过量的盐酸在不同的实验条件下进行反应,测得在不同时间(t)内产生气体体积(V)的数据如图,根据图示分析实验条件,下列说法一定不正确的是( )组别对应曲线c(HCl)/mol·L-1反应温度铁的状态1a30℃粉末状2b30℃粉末状3c2.5块状4d2.530℃块状A.第4组实验的反应速率最慢B.第1组实验中盐酸的浓度大于2.5mol·L-1C.第2组实验中盐酸的浓度等于2.5mol·L-1D.第3组实验的反应温度低于30℃26.一定温度下,在2L的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下图所示:-6-\n0.41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反应开始到10s,用Z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158mol/(L·s)B.反应开始到10s,X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少了0.79mol/LC.反应开始到10s时,Y的转化率为79%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g)+Y(g)Z(g)二、填空题(共30分,每空2分)27.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O2(g)==O+2(g)+e—H1=+1175.7kJ·mol-1PtF6(g)+e—==PtF6—(g)H2=-771.1kJ·mol-1O2+PtF6—(s)==O2+(g)+PtF6—(g)H3=+482.2kJ·mol-1则反应O2(g)+(g)=O2+PtF6—(s)的H=_____________kJ·mol-1。28.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很多,某校化学小组用实验的方法进行探究。实验药品:铜、铁、镁、0.5mol/LH2SO4、2mol/LH2SO4、、18.4mol/LH2SO4甲同学研究的实验报告如下表:实验步骤现象结论①分别取等体积的2mol/L的硫酸于试管中②反应速率镁>铁,铜不反应金属的性质越活泼,反应速率越快(1)甲同学表中实验步骤②为。(2)甲同学的实验目的是。乙同学为了更精确的研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利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6-\n(3)乙同学在实验中应该测定的数据是。(4)乙同学完成该实验应选用的实验药品;该实验中不选用某浓度的硫酸,理由是。29.20世纪30年代,Eyring和Pelzer在碰撞理论的基础上提出化学反应的过渡态理论:化学反应并不是通过简单的碰撞就能完成的,而是在反应物到生成物的过程中经过一个高能量过渡态。分析图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图一 图二(1)图一是NO2和CO反应生成CO2和NO过程中能量变化示意图,请写出NO2和CO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在反应体系中加入催化剂,E1和E2的变化是:E1_________,E2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对反应热是否有影响?____________(填“是”、或“否”)。(2)图二是红磷P(s)和Cl2(g)发生反应生成PCl3(g)和PCl5(g)的反应过程与能量关系图(图中的△H表示生成1mol产物的数据)。根据图二回答下列问题:①P(s)和Cl2(g)反应生成PCl3(g)的热化学方程式。PCl5(g)分解成PCl3(g)和Cl2(g)的热化学方程式。②P(s)和Cl2(g)分两步反应生成1molPCl5(g)的△H1与P(s)和Cl2(g)一步反应生成1molPCl5(g)的△H2关系是:△H2△H1(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原因是。-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