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一中2022-2022学年高三(下)月考化学试卷(5月份)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7个小题,每题6分,共4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化学与生产生活有密切的联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埃博拉病毒对化学药品敏感,乙醇、次氯酸钠溶液均可以将病毒氧化而达到消毒的目的B.气象环境报告中新增的“PM2.5”是对一种新分子的描述C.用浸泡过高锰酸钾溶液的硅藻土保鲜水果D.施肥时,草木灰(有效成分为K2CO3)与NH4Cl混合使用效果更好 2.工业上从含硒的废液中提取硒的方法之一是:用硫酸和硝酸处理废料,获得亚硒酸和少量硒酸,再与盐酸共热,硒酸转化为亚硒酸(2HCl+H2SeO4=H2SeO3+Cl2↑+H2O),在亚硒酸溶液中通入SO2,有单质硒析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氧化性:H2SeO4>Cl2;H2SeO3>H2SO4B.酸性:H2SO4>H2SeO4>H2SeO3C.析出lmol硒需要消耗标准状况下22.4LSO2D.亚硒酸理论上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但还原性不及亚硫酸 3.下列与金属腐蚀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插入海水中的铁棒,越靠近底端腐蚀越严重B.图中,开关由M改置于N时,Cu﹣Zn合金的腐蚀速率减小-24-\nC.图中,接通开关时Zn腐蚀速率增大,Zn上放出气体的速率也增大D.图中,钢铁轮船外壳连接一块金属A(铜块)可以减缓船体外壳腐蚀速度 4.实验室从含溴化氢的废液中提取溴单质,下列说法中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A.用装置甲氧化废液中的溴化氢B.用装置乙分离油层和水层C.用装置丙分离四氯化碳和液溴D.用仪器丁密封存放单质溴 5.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银氨溶液可用于区分麦芽糖和葡萄糖B.乙烷、乙醛、乙酸的沸点逐渐升高C.1mol乙酰水杨酸()最多可以和3molNaOH反应D.邻甲基苯酚()可以和HCHO发生缩聚反应 6.下列相关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24-\nA.NaHS溶液水解:HS﹣+H2O⇌S2﹣+H3O+B.向Ca(C1O)2溶液中通入SO2:SO2+2ClO﹣+H2O=SO32﹣+2HClOC.硫酸与氢氧化钡溶液混合:H++SO42﹣+Ba2++OH﹣=BaSO4↓+H2OD.向NH4HSO4稀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稀溶液至SO42ˉ刚好沉淀完全:Ba2++2OH﹣+NH4++H++SO42﹣=BaSO4↓+NH3•H2O+H2O 7.(6分)(2022•枣庄校级二模)已知:常温下浓度为0.1mol•L﹣1的下列溶液的pH如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溶质NaF×Na2CO3pH7.59.711.6A.在相同温度下,同浓度的三种酸溶液的导电能力顺序:H2CO3<HClO<HFB.若将CO2通入0.1mol•L﹣1Na2CO3溶液中至溶液中性,则溶液中2c(CO32ˉ)+c(HCO3ˉ)=0.1mol•L﹣1C.根据上表,水解方程式ClOˉ+H2O⇌HClO+OHˉ的平衡常数K≈10ˉ7.6D.向上述NaClO溶液中通HF气体至恰好完全反应时:c(Na+)>c(Fˉ)>c(H+)>c(HClO)>c(OHˉ) 二、解答题(共4小题,满分58分)8.(12分)三聚氰胺(化学式:C3N6H6)是一种重要有机化工原料.下图是我国科技工作者研制的以尿素为原料生产三聚氰胺的工艺﹣﹣“常压气相一步法联产纯碱新技术”:已知:以尿素为原料生产三聚氰胺的原理是:6CO(NH2)2C3N6H6+6NH3+3CO2请回答:(1)尿素的结构式为 (2)已知:产品1是本工艺的主产品,产品2是副产品,X为循环使用的物质,产品3为纯碱.写出各主要成份的化学式:产品1 产品2 X -24-\n(3)联氨系统沉淀池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4)为了使母液中析出更多的产品2,常用的方法是 A、加入固体NaClB、加入固体NaHCO3C、通入CO2气体D、通入NH3(5)若生产过程中有4%的尿素损耗,每吨尿素理论上可得副产品纯碱 吨(精确到0.001) 9.(14分)二草酸合铜(Ⅱ)酸钾晶体{K2•2H2O}制备流程如下:(1)制备CuO:CuSO4溶液中滴入NaOH溶液,加热煮沸、冷却、双层滤纸过滤、洗涤.①过滤所需的玻璃仪器有 ②用蒸馏水洗涤氧化铜时,如何证明氧化铜已洗涤干净 (2)①为提高CuO的利用率,让滤纸上的CuO充分转移到热的KHC2O4溶液中,以下方案正确的是 a.剪碎滤纸,加入到热的KHC2O4溶液中,待充分反应后趁热过滤b.用稀硫酸溶解滤纸上的氧化铜,然后将溶液转入热的KHC2O4溶液中c.用氢氧化钾溶液溶解氧化铜,并转入热的KHC2O4溶液中d.在空气中灼烧滤纸,将剩余的固体转入热的KHC2O4溶液②50℃水浴加热至反应充分,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再经趁热过滤、沸水洗涤、将滤液蒸发浓缩得到二草酸合铜(Ⅱ)酸钾晶体.(3)本实验用K2CO3粉末与草酸溶液反应制备KHC2O4,此反应进行的主要原因是 .(4)二草酸合铜(Ⅱ)酸钾晶体的制备也可以用CuSO4晶体和K2C2O4溶液反应得到.从硫酸铜溶液中获得硫酸铜晶体的实验步骤为:加入适量乙醇、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①加入适量乙醇的优点有:a.缩短加热的时间,降低能耗;b. .②在蒸发浓缩的初始阶段还采用了蒸馏的操作,其目的是 . -24-\n10.(17分)醋硝香豆素是一种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物,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合成(部分反应条件省略)已知:+H2O回答以下问题:(1)反应①的反应类型是 (2)写出以下物质的结构简式:B G (3)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 (4)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 (5)关于E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序号).a.在核磁共振氢谱中有四组吸收峰b.可以用溴水溶液鉴别D和Ec.可以发生加成反应、聚合反应、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d.存在顺反异构(6)分子结构中只含有一个环,且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G的同分异构体共有 种①可与氯化铁溶液发生显色反应;②可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其中,苯环上的一氯代物只有两种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为 . 11.(15分)化学反应原理在生产和科研中有着重要的应用,请利用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一定条件下在密闭容器中加入NH4I发生反应:a.NH4I(s)⇌NH3(g)+HI(g)b.2HI(g)⇌H2(g)+I2(g)则反应a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达到平衡后,扩大容器体积,反应b的移动方向 (填正向、逆向或不移动)-24-\n(2)氮元素的+4价氧化物有两种,它们之间发生反应:2NO2⇌N2O4△H<0,将一定量的NO2充入注射器中后封口,图1是在拉伸和压缩注射器的过程中气体透光率随时间的变化(气体颜色越深,透光率越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点的操作是压缩注射器B.c点与a点相比,c(NO2)增大,c(N2O4)减小C.若不忽略体系温度变化,且没有能量损失,则b、c两点的平衡常数Kb>KcD.d点:v(正)>v(逆)(3)利用反应6NO2+8NH3═7N2+12H2O构成原电池,能消除氮氧化物的排放,减轻环境污染,装置如图2所示.①电极a为 极,其电极反应式为 .②当有2.24LNO2(标准状况下)被处理时,转移电子为 mol.③为使电池持续放电,该离子交换膜需选用 交换膜.(4)使用硼氢化钠(NaBH4)为诱导剂,可使Co2+与肼(N2H4)在碱性条件下发生反应,制得高纯度纳米钴,该过程不产生有毒气体.①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②在纳米钴的催化作用下,肼(N2H4)可分解生成两种气体,其中一种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若反应在不同温度下达到平衡时,混合气体中各组分的体积分数如图3所示,为抑制肼的分解,可采取的合理措施有 (任写一种). -24-\n重庆一中2022-2022学年高三(下)月考化学试卷(5月份)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7个小题,每题6分,共4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化学与生产生活有密切的联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埃博拉病毒对化学药品敏感,乙醇、次氯酸钠溶液均可以将病毒氧化而达到消毒的目的B.气象环境报告中新增的“PM2.5”是对一种新分子的描述C.用浸泡过高锰酸钾溶液的硅藻土保鲜水果D.施肥时,草木灰(有效成分为K2CO3)与NH4Cl混合使用效果更好【考点】常见的生活环境的污染及治理;铵盐.【分析】A.乙醇使蛋白质变性;B.PM2.5指环境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2.5μm的颗粒物,也称细颗粒物;C.乙烯与高锰酸钾反应氧化还原反应;D.草木灰中碳酸钾溶液中水解显碱性,氯化铵溶液中铵根离子水解显酸性,二者混合水解相互促进损失肥效;【解答】解;A、乙醇消毒液消毒是因为可以使蛋白质变性,而并非是将病毒氧化,而次氯酸钠溶液可以将病毒氧化而达到消毒的目的,故A错误;B.PM2.5指环境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2.5μm的颗粒物,也称细颗粒物,不是新分子,故B错误;C.乙烯具有催熟作用,为了延长水果的保鲜期,用高锰酸钾可以除掉乙烯,故C正确;D.当施肥时草木灰(有效成分为K2CO3)与NH4Cl混合使用,则二者的水解作用相互促进,使N元素以氨气的形式逸出因而肥效会降低,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综合考查化学反应以及环境污染等知识,侧重于物质的性质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 2.工业上从含硒的废液中提取硒的方法之一是:用硫酸和硝酸处理废料,获得亚硒酸和少量硒酸,再与盐酸共热,硒酸转化为亚硒酸(2HCl+H2SeO4=H2SeO3+Cl2↑+H2O),在亚硒酸溶液中通入SO2,有单质硒析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24-\nA.氧化性:H2SeO4>Cl2;H2SeO3>H2SO4B.酸性:H2SO4>H2SeO4>H2SeO3C.析出lmol硒需要消耗标准状况下22.4LSO2D.亚硒酸理论上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但还原性不及亚硫酸【考点】氧化还原反应.【专题】氧化还原反应专题.【分析】该反应中Cl元素化合价由﹣1价变为0价、Se元素化合价由+6价变为+4价,所以HCl是还原剂、H2SeO4是氧化剂、氯气是氧化产物、H2SeO3是还原产物;在亚硒酸溶液中通入SO2,有单质硒析出,则二氧化硫失电子作还原剂、H2SeO3是氧化剂,硫酸是氧化产物,A.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B.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越强;同一种元素含氧酸中,中心元素化合价越高其酸性越强;C.根据Se和二氧化硫之间的关系式计算;D.处于中间价态的元素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解答】解:A.该反应中Cl元素化合价由﹣1价变为0价、Se元素化合价由+6价变为+4价,所以HCl是还原剂、H2SeO4是氧化剂、氯气是氧化产物、H2SeO3是还原产物;在亚硒酸溶液中通入SO2,有单质硒析出,则二氧化硫失电子作还原剂、H2SeO3是氧化剂,硫酸是氧化产物,所以氧化性:H2SeO4>Cl2;H2SeO3>H2SO4,故A正确;B.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越强;同一种元素含氧酸中,中心元素化合价越高其酸性越强,非金属性S>Se,所以酸性:H2SO4>H2SeO4>H2SeO3,故B正确;C.将二氧化硫通入亚硒酸溶液中出现单质硒的沉淀,反应中Se元素化合价由+4价降低到0价,S元素化合价由+4价升高到+6价,则析出1mol硒要用H2SeO31mol,SO22mol,即标准状况下44.8L,故C错误;D.处于中间价态的元素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亚硒酸中Se元素处于中间价态,所以理论上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亚硫酸还原性和二氧化硫相似,所以但还原性不及亚硫酸,故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侧重考查基本概念、基本计算,明确氧化还原反应中元素化合价变化是解本题关键,易错选项是C. -24-\n3.下列与金属腐蚀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插入海水中的铁棒,越靠近底端腐蚀越严重B.图中,开关由M改置于N时,Cu﹣Zn合金的腐蚀速率减小C.图中,接通开关时Zn腐蚀速率增大,Zn上放出气体的速率也增大D.图中,钢铁轮船外壳连接一块金属A(铜块)可以减缓船体外壳腐蚀速度【考点】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分析】A.越靠近底端,越不易腐蚀;B.开关由M改置于N时,Zn为负极,合金为正极;C.接通开关时,形成原电池,Zn为负极,pt为正极;D.Fe、Cu形成原电池时,Fe为负极被腐蚀.【解答】解:A.越靠近底端,氧气的含量越少,越不易腐蚀,故A错误;B.开关由M改置于N时,Zn为负极,合金为正极,则Cu﹣Zn合金的腐蚀速率减小,故B正确;C.接通开关时,形成原电池,Zn为负极,负极上Zn的腐蚀速率加快,生成氢气的速率减慢,Pt为正极,正极上生成氢气,故C错误;-24-\nD.Fe、Cu形成原电池时,Fe为负极被腐蚀,则钢铁轮船外壳连接一块金属A(铜块)不能减缓船体外壳腐蚀速度,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综合考查电化学知识,侧重于金属的腐蚀与防护以及原电池的工作原理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把握电极反应. 4.实验室从含溴化氢的废液中提取溴单质,下列说法中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A.用装置甲氧化废液中的溴化氢B.用装置乙分离油层和水层C.用装置丙分离四氯化碳和液溴D.用仪器丁密封存放单质溴【考点】物质分离、提纯的实验方案设计.【专题】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集气瓶中导管应长进短出;B.CCl4和水不互溶;C.温度计水银球应与蒸馏烧瓶支管口处相平;D.液溴能腐蚀橡胶塞.【解答】解:A.集气瓶中导管应长进短出,否则会将液体排除,故A错误;B.CCl4和水不互溶,可用分液分离,故B正确;C.温度计水银球应与蒸馏烧瓶支管口处相平,测量的是蒸气的温度,故C错误;D.液溴能腐蚀橡胶塞,应用玻璃塞,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为高频考点,涉及物质性质及分离与提纯、保存等,侧重实验基本操作和实验原理的考查,注意装置的作用及实验的操作性、评价性分析,题目难度不大. -24-\n5.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银氨溶液可用于区分麦芽糖和葡萄糖B.乙烷、乙醛、乙酸的沸点逐渐升高C.1mol乙酰水杨酸()最多可以和3molNaOH反应D.邻甲基苯酚()可以和HCHO发生缩聚反应【考点】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有机物的鉴别.【专题】有机反应.【分析】A.麦芽糖和葡萄糖中都含有醛基,都能发生银镜反应;B.分子晶体的熔沸点与其相对分子质量成正比;C.羧基、酯基水解生成的酚羟基和羧基都能和NaOH反应;D.邻甲基苯酚和甲醛能发生缩聚反应生成高分子化合物.【解答】解:A.麦芽糖和葡萄糖中都含有醛基,都能发生银镜反应,所以不能用银氨溶液鉴别麦芽糖和葡萄糖,故A错误;B.分子晶体的熔沸点与其相对分子质量成正比,乙烷、乙醛、乙酸的相对分子质量逐渐增大,所以其沸点逐渐升高,故B正确;C.羧基、酯基水解生成的酚羟基和羧基都能和NaOH反应,所以1mol乙酰水杨酸()最多可以和3molNaOH反应,故C正确;D.苯酚能和甲醛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缩聚反应生成酚醛树脂,邻甲基苯酚中含有酚羟基,所以邻甲基苯酚和甲醛能发生缩聚反应生成高分子化合物,故D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有机物鉴别、分子晶体熔沸点比较、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等知识点,明确有机物中官能团及其性质关系是解本题关键,易错选项是C,注意乙酰水杨酸水解生成的酚羟基能和NaOH反应. 6.下列相关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NaHS溶液水解:HS﹣+H2O⇌S2﹣+H3O+B.向Ca(C1O)2溶液中通入SO2:SO2+2ClO﹣+H2O=SO32﹣+2HClO-24-\nC.硫酸与氢氧化钡溶液混合:H++SO42﹣+Ba2++OH﹣=BaSO4↓+H2OD.向NH4HSO4稀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稀溶液至SO42ˉ刚好沉淀完全:Ba2++2OH﹣+NH4++H++SO42﹣=BaSO4↓+NH3•H2O+H2O【考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分析】A.硫氢化钠水解后溶液显示碱性,该反应为硫氢根离子的电离方程式;B.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能够被次氯酸根离子氧化成硫酸根离子;C.离子个数配比不符合物质的化学式组成;D.硫酸根离子刚好沉淀完全时,硫酸氢铵和氢氧化钡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解答】解:A.NaHS溶液显碱性,水解的离子方程式为:HS﹣+H2O⇌H2S+OH﹣,故A错误;B.向次氯酸钙溶液通入少量SO2,反应生成硫酸钙沉淀,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Ca2++2ClO‑+SO2+H2O=CaSO4↓+2Cl‑+2H+,故B错误;C.硫酸与氢氧化钡溶液混合生成硫酸钡和水,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2H++SO42﹣+Ba2++2OH﹣=BaSO4↓+2H2O,故C错误;D.NH4HSO4稀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稀溶液至SO42﹣刚好沉淀完全,二者的物质的量相等,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a2++2OH﹣+NH4++H++SO42﹣=BaSO4↓+NH3•H2O+H2O,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判断,题目难度中等,主要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反应判断、电荷守恒判断、定量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原则,试题培养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及灵活应用基础知识的能力. 7.(6分)(2022•枣庄校级二模)已知:常温下浓度为0.1mol•L﹣1的下列溶液的pH如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溶质NaF×Na2CO3pH7.59.711.6A.在相同温度下,同浓度的三种酸溶液的导电能力顺序:H2CO3<HClO<HFB.若将CO2通入0.1mol•L﹣1Na2CO3溶液中至溶液中性,则溶液中2c(CO32ˉ)+c(HCO3ˉ)=0.1mol•L﹣1C.根据上表,水解方程式ClOˉ+H2O⇌HClO+OHˉ的平衡常数K≈10ˉ7.6D.向上述NaClO溶液中通HF气体至恰好完全反应时:c(Na+)>c(Fˉ)>c(H+)>c(HClO)>c(OHˉ)-24-\n【考点】盐类水解的应用.【专题】盐类的水解专题.【分析】相同浓度的钠盐溶液碱性越强,说明酸根离子水解程度越大,则相应酸的酸性越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越小,根据钠盐溶液的pH知,酸根离子水解程度CO32﹣>ClO﹣>F﹣,酸的电离平衡常数从小到大顺序是:HCO3﹣<HClO<HF,以此解答该题.【解答】解:相同浓度的钠盐溶液碱性越强,说明酸根离子水解程度越大,则相应酸的酸性越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越小,根据钠盐溶液的pH知,酸根离子水解程度CO32﹣>ClO﹣>F﹣,酸的电离平衡常数从小到大顺序是:HCO3﹣<HClO<HF,A.酸的电离平衡常数从小到大顺序是:HCO3﹣<HClO<HF,在相同温度下,同浓度的三种酸溶液的导电能力顺序:HCO3﹣<HClO<HF,但酸性H2CO3>HClO,故A错误;B.溶液存在电荷守恒c(Na+)+c(H+)=c(HCO3﹣)+c(OH﹣)+2c(CO32﹣),溶液呈中性,则c(H+)=c(OH﹣),所以c(Na+)=c(HCO3﹣)+2c(CO32﹣)=0.2mol/L,故B错误;C.水解方程式式ClO﹣+H2O⇌HClO+OH﹣的平衡常数为K===10﹣7.6,故C正确;D.反应后生成HClO,由于电离程度较弱,则c(HClO)>c(H+),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较为综合,涉及弱电解质的电离和盐类的水解,为高频考点,注意从电荷守恒的角度解答,难度不大. 二、解答题(共4小题,满分58分)8.(12分)三聚氰胺(化学式:C3N6H6)是一种重要有机化工原料.下图是我国科技工作者研制的以尿素为原料生产三聚氰胺的工艺﹣﹣“常压气相一步法联产纯碱新技术”:已知:以尿素为原料生产三聚氰胺的原理是:6CO(NH2)2C3N6H6+6NH3+3CO2请回答:-24-\n(1)尿素的结构式为 (2)已知:产品1是本工艺的主产品,产品2是副产品,X为循环使用的物质,产品3为纯碱.写出各主要成份的化学式:产品1 C3N3H6 产品2 NH4Cl X CO2 (3)联氨系统沉淀池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CO2+NH3+NaCl+H2O=NH4Cl+NaHCO3↓ (4)为了使母液中析出更多的产品2,常用的方法是 A、D A、加入固体NaClB、加入固体NaHCO3C、通入CO2气体D、通入NH3(5)若生产过程中有4%的尿素损耗,每吨尿素理论上可得副产品纯碱 0.848 吨(精确到0.001)【考点】制备实验方案的设计.【专题】实验设计题.【分析】(1)尿素(CO(NH2)2)分子中碳和氧原子间共用2对电子,碳原子和氢原子、氮原子之间共用一对电子;(2)根据反应原理6CO(NH2)2C3N6H6+6NH3+3CO2及生产流程完成;(3)联氨系统沉淀池中,加入饱和食盐水和二氧化碳,大大降低了碳酸氢钠的溶度积,析出碳酸氢钠晶体;(4)根据反应方程式CO2+NH3+NaCl+H2O→NH4Cl+NaHCO3进行判断;(5)设出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然后根据反应原理计算出纯碱的质量.【解答】解:(1)尿素的分子CO(NH2)2中含有两个氮原子、1个氧原子、4个氢原子,碳和氧原子间共用2对电子,碳原子和氢原子、氮原子之间共用一对电子,结构式为:,故答案为:;(2)根据生产流程,分离器中分离出产品1为三聚氰胺(C3N3H6);联氨系统沉淀池中加入饱和食盐水和二氧化碳,析出碳酸氢钠晶体,母液主要是氯化铵溶液,利用母液得到产品2氯化铵;X是能够循环利用的二氧化碳,故答案为:C3N3H6;NH4Cl;CO2;(3)由于联氨系统沉淀池中,加入饱和食盐水和二氧化碳,大大降低了碳酸氢钠的溶度积,析出碳酸氢钠晶体,所以联氨系统沉淀池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O2+NH3+NaCl+H2O=NH4Cl+NaHCO3↓,-24-\n故答案为:CO2+NH3+NaCl+H2O=NH4Cl+NaHCO3↓;(4)要从母液中析出更多的碳酸氢钠,根据反应CO2+NH3+NaCl+H2O→NH4Cl+NaHCO3,可以向溶液中加入氯化钠或者通入二氧化碳气体,故答案为:A、D;(5)设生成nmol二氧化碳根据反应6CO(NH2)2C3N6H6+6NH3+3CO2,6×603mol1t(1﹣4%)nn(CO2)=×n=0.5×=8mol,由于氨气与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是2:1,反应CO2+NH3+NaCl+H2O→NH4Cl+NaHCO3中二氧化碳和氨气物质的量是1:1,氨气过量,所以应该按照二氧化碳的量计算生成纯碱的质量;根据反应CO2+NH3+NaCl+H2O→NH4Cl+NaHCO3及碳原子守恒,生成纯碱的物质的量就等于尿素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纯碱的质量为:106×8=848g=0.848t,故答案为:0.848.【点评】本题考查了合成三聚氰胺的方法,涉及的知识点较多、综合性较强,考查同学们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了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迁移能力考查,题目难度中等. 9.(14分)二草酸合铜(Ⅱ)酸钾晶体{K2•2H2O}制备流程如下:(1)制备CuO:CuSO4溶液中滴入NaOH溶液,加热煮沸、冷却、双层滤纸过滤、洗涤.①过滤所需的玻璃仪器有 漏斗、烧杯、玻璃棒 ②用蒸馏水洗涤氧化铜时,如何证明氧化铜已洗涤干净 取最后一次洗涤滤液,滴入BaCl2溶液,若无白色沉淀,说明已洗涤干净 (2)①为提高CuO的利用率,让滤纸上的CuO充分转移到热的KHC2O4溶液中,以下方案正确的是 ad a.剪碎滤纸,加入到热的KHC2O4溶液中,待充分反应后趁热过滤-24-\nb.用稀硫酸溶解滤纸上的氧化铜,然后将溶液转入热的KHC2O4溶液中c.用氢氧化钾溶液溶解氧化铜,并转入热的KHC2O4溶液中d.在空气中灼烧滤纸,将剩余的固体转入热的KHC2O4溶液②50℃水浴加热至反应充分,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KHC2O4+CuOK2+H2O ;再经趁热过滤、沸水洗涤、将滤液蒸发浓缩得到二草酸合铜(Ⅱ)酸钾晶体.(3)本实验用K2CO3粉末与草酸溶液反应制备KHC2O4,此反应进行的主要原因是 草酸的酸性强于碳酸 .(4)二草酸合铜(Ⅱ)酸钾晶体的制备也可以用CuSO4晶体和K2C2O4溶液反应得到.从硫酸铜溶液中获得硫酸铜晶体的实验步骤为:加入适量乙醇、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①加入适量乙醇的优点有:a.缩短加热的时间,降低能耗;b. 降低硫酸铜的溶解度,有利于硫酸铜晶体析出 .②在蒸发浓缩的初始阶段还采用了蒸馏的操作,其目的是 回收乙醇 .【考点】制备实验方案的设计.【专题】实验设计题.【分析】(1)①根据过滤装置所需的玻璃仪器答题;②CuO表面会附着硫酸根离子,用氯化钡溶液检验最后一次洗涤液中是否含有硫酸根离子判断是否洗涤干净;(2)①过滤时滤纸上沾有大量的氧化铜固体,所以应直接将洗涤干净的氧化铜固体连同滤纸一起加入到草酸氢钾溶液中,充分反应后取出滤纸或将滤纸灼烧成灰再将剩余的固体转入热的KHC2O4溶液;②CuO与KHC2O4溶液在50℃水浴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K2与H2O;(3)由于草酸的酸性强于碳酸,所以可以用K2CO3粉末与草酸溶液反应制备KHC2O4;(4)从硫酸铜溶液中获得硫酸铜晶体时,为减少硫酸铜的溶解,可用加入少量乙醇,并用蒸馏的方法分离乙醇.【解答】解:(1)①过滤装置所需的玻璃仪器有漏斗、烧杯、玻璃棒,故答案为:漏斗、烧杯、玻璃棒;②CuO表面会附着硫酸根离子,检验是否洗涤干净的具体方法是:取最后一次洗涤滤液,滴入BaCl2溶液,若无白色沉淀,说明已洗涤干净,-24-\n故答案为:取最后一次洗涤滤液,滴入BaCl2溶液,若无白色沉淀,说明已洗涤干净;(2)①过滤时滤纸上沾有大量的氧化铜固体,所以应直接将洗涤干净的氧化铜固体连同滤纸一起加入到草酸氢钾溶液中,充分反应后取出滤纸或将滤纸灼烧成灰再将剩余的固体转入热的KHC2O4溶液,故选ad;②根据题意可知,CuO与KHC2O4溶液在50℃水浴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K2与H2O,反应的方程式为:2KHC2O4+CuOK2+H2O,故答案为:2KHC2O4+CuOK2+H2O;(3)由于草酸的酸性强于碳酸,所以可以用K2CO3粉末与草酸溶液反应制备KHC2O4,故答案为:草酸的酸性强于碳酸;(4)①从硫酸铜溶液中获得硫酸铜晶体时,为减少硫酸铜的溶解,降低硫酸铜的溶解度,有利于硫酸铜晶体析出,可用加入少量乙醇,故答案为:降低硫酸铜的溶解度,有利于硫酸铜晶体析出;②在蒸发浓缩的初始阶段还采用了蒸馏的方法,可起到回收乙醇的作用,故答案为:回收乙醇.【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制备,为高频考点,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把握物质的性质以及实验的原理和操作,难度不大. 10.(17分)醋硝香豆素是一种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物,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合成(部分反应条件省略)已知:+H2O回答以下问题:(1)反应①的反应类型是 取代反应 (2)写出以下物质的结构简式:-24-\nB G (3)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 (4)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 (5)关于E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d (填字母序号).a.在核磁共振氢谱中有四组吸收峰b.可以用溴水溶液鉴别D和Ec.可以发生加成反应、聚合反应、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d.存在顺反异构(6)分子结构中只含有一个环,且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G的同分异构体共有 13 种①可与氯化铁溶液发生显色反应;②可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其中,苯环上的一氯代物只有两种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为 .【考点】有机物的推断;有机物的合成.-24-\n【分析】甲苯和硝酸发生取代反应生成A,根据D的结构知,A结构简式为,B的结构简式为,结合C相对分子质量知,C结构简式为,D和丙酮反应生成E,E结构简式为,苯酚和丙二酸酐反应生成G,E和G反应生成醋酸香豆素,根据醋酸香豆素结构简式知,G结构简式为,据此分析解答.【解答】解:甲苯和硝酸发生取代反应生成A,根据D的结构知,A结构简式为,B的结构简式为,结合C相对分子质量知,C结构简式为,D和丙酮反应生成E,E结构简式为,苯酚和丙二酸酐反应生成G,E和G反应生成醋酸香豆素,根据醋酸香豆素结构简式知,G结构简式为,(1)甲苯和浓硝酸发生取代反应,反应①的反应类型是取代反应,故答案为:取代反应;-24-\n(2)B、G的结构简式分别为、,故答案为:;;(3)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故答案为:;(4)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故答案为:;(5)E为,D含醛基和硝基,a.E中含有5种氢原子,所以在核磁共振氢谱中有5组吸收峰,故错误;b.醛基能被溴氧化,碳碳双键能和溴发生加成反应,所以二者都能使溴水褪色,不可以用溴水溶液鉴别D和E,故错误;c.含有碳碳双键、羰基和硝基,可以发生加成反应、聚合反应、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故正确;-24-\nd.碳碳双键两端碳原子含有不同原子或原子团,所以存在顺反异构,故正确;故选cd;(6),G的同分异构体中结构中只含有一个环,且符合下列条件:①可与氯化铁溶液发生显色反应,说明含有酚羟基;②可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说明含有羧基,如果取代基为﹣COOH、﹣C≡CH、﹣OH,如果﹣COOH、﹣OH位于邻位,有4种同分异构体;如果﹣COOH、﹣OH位于间位,有3种同分异构体;如果﹣COOH、﹣OH位于对位,有3种同分异构体;如果取代基为﹣C≡CCOOH、﹣OH,有邻间对三种结构;所以有13种同分异构体;且苯环上的一氯代物只有两种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为,故答案为:13;.【点评】本题考查有机物推断,为高频考点,明确有机物官能团及其结构、物质性质、反应条件是解本题关键,知道常见反应类型,侧重考查学生知识综合应用能力,难点是同分异构体种类判断,题目难度中等. 11.(15分)化学反应原理在生产和科研中有着重要的应用,请利用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一定条件下在密闭容器中加入NH4I发生反应:a.NH4I(s)⇌NH3(g)+HI(g)b.2HI(g)⇌H2(g)+I2(g)-24-\n则反应a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K=• ;达到平衡后,扩大容器体积,反应b的移动方向 不移动 (填正向、逆向或不移动)(2)氮元素的+4价氧化物有两种,它们之间发生反应:2NO2⇌N2O4△H<0,将一定量的NO2充入注射器中后封口,图1是在拉伸和压缩注射器的过程中气体透光率随时间的变化(气体颜色越深,透光率越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点的操作是压缩注射器B.c点与a点相比,c(NO2)增大,c(N2O4)减小C.若不忽略体系温度变化,且没有能量损失,则b、c两点的平衡常数Kb>KcD.d点:v(正)>v(逆)(3)利用反应6NO2+8NH3═7N2+12H2O构成原电池,能消除氮氧化物的排放,减轻环境污染,装置如图2所示.①电极a为 负 极,其电极反应式为 2NH3﹣6e﹣+60H﹣=N2+6H2O .②当有2.24LNO2(标准状况下)被处理时,转移电子为 0.4 mol.③为使电池持续放电,该离子交换膜需选用 阴离子 交换膜.(4)使用硼氢化钠(NaBH4)为诱导剂,可使Co2+与肼(N2H4)在碱性条件下发生反应,制得高纯度纳米钴,该过程不产生有毒气体.①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Co2++N2H4+4OH﹣=2Co↓+N2↑+4H2O .②在纳米钴的催化作用下,肼(N2H4)可分解生成两种气体,其中一种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若反应在不同温度下达到平衡时,混合气体中各组分的体积分数如图3所示,为抑制肼的分解,可采取的合理措施有 降低反应温度 (任写一种).【考点】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分析】(1)化学平衡常数K=,固体和纯液体不列入;达到平衡后,扩大容器体积,平衡向气体体积增大的方向移动;-24-\n(2)该反应是正反应气体体积减小的放热反应,压强增大平衡虽正向移动,但二氧化氮浓度增大,混合气体颜色变深,压强减小平衡逆向移动,但二氧化氮浓度减小,混合气体颜色变浅,据图分析,b点开始是压缩注射器的过程,气体颜色变深,透光率变小,c点后的拐点是拉伸注射器的过程,气体颜色变浅,透光率增大,据此分析;(3)由反应6NO2+8NH3═7N2+12H2O可知,反应中NO2为氧化剂,NH3为还原剂,则A为负极,B为正极,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正极发生还原反应,结合电解质溶液呈碱性解答;(4)①依据题意,反应物为Co2+与肼(N2H4)、碱性条件下存在OH﹣,生成物为:钴单质,据此得出Co的化合价降低,故N的化合价升高,只能为0价,即氮气,依据氧化还原反应得失电子守恒回答即可;②由图1得知:温度越高,肼的百分含量越低,即分解的越快.【解答】解:(1)NH4I为固态,不列入平衡常数表达式,所以其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反应2HI(g)⇌H2(g)+I2(g)前后气体物质的量不变,所以增大容器体积,平衡不移动,故答案为:K=•;不移动;(2)A、b点开始是压缩注射器的过程,气体颜色变深,透光率变小,故A正确;B、c点是压缩注射器后的情况,二氧化氮和四氧化二氮的浓度都增大,故B错误;C、b点开始是压缩注射器的过程,平衡正向移动,反应放热,导致T(b)<T(c),升温平衡逆向移动,平衡常数减小,所以Kb>Kc,故C正确;D、c点后的拐点是拉伸注射器的过程,d点是平衡向气体体积增大的逆向移动过程,所以v(逆)>v(正),故D错误;故答案为:AC;(3)①由反应6NO2+8NH3═7N2+12H2O可知,反应中NO2为氧化剂,NH3为还原剂,则a为负极,b为正极,负极电极方程式为2NH3﹣6e﹣+60H﹣=N2+6H2O,故答案为:负;2NH3﹣6e﹣+60H﹣=N2+6H2O;②当有2.24LNO2(标准状况)即0.1mol被处理时,转移电子为0.1mol×(4﹣0)=0.4mol,故答案为:0.4;③原电池工作时,阴离子向负极移动,为使电池持续放电,离子交换膜需选用阴离子交换膜,防止二氧化氮反应生成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导致原电池不能正常工作,故答案为:阴离子;(4)①依据题意,反应物为Co2+与肼(N2H4)、碱性条件下存在OH﹣,生成物为:钴单质,据此得出Co的化合价降低,故N的化合价升高,只能为0价,即氮气,据此得出还有水生成,氧化还原反应中存在得失电子守恒以及元素守恒,故此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2Co2++N2H4+4OH﹣=2Co↓+N2↑+4H2O,-24-\n故答案为:2Co2++N2H4+4OH﹣=2Co↓+N2↑+4H2O;②由图1可知,温度越高,肼的体积分数含量越低,故要抑制肼的分解,应降低反应温度,故答案为:降低反应温度.【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平衡移动、电极反应式书写、电解池反应原理等,综合性较强,难度较大,注意整理归纳.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