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南市第一中学2022-2022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文说明:试题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为第1页至第6页,第Ⅱ卷为第7页至第8页。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7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7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近年来,全球变暖使北极(海洋运输)航线的开通逐渐成为可能。下图示意计划中的北极航线(包括东北航线和西北航线)。据此完成1~3题。1.两条北极航线会合处N临近A.北冰洋和大西洋的分界线 B.欧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C.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 D.亚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2.若北极航线开通,该航线A.单位距离能源消耗较少 B.船舶可以全年航行C.不宜使用罗盘导航 D.航行的船舶维护费用较低3.若北极航线开通,下列国家间海上航运受益最大的为A.中国——巴西 B.日本——英国C.越南——法国D.美国——印度 下图中甲图为日本山河分布示意图,乙图为富山市气温和降水季节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4~6题。4.关于富山市降水特征及其成因叙述正确的是A.冬季降水丰富—处于冬季风迎风坡B.降水季节分配较均匀—常年受西风影响C.夏季降水较少—与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有关D.降水总量丰富—常年受赤道低气压控制5.日本多山且河流众多,其河流特征 A.径流量丰富,利于航运B.濑户内海沿岸的河流径流量最丰富 C.径流量季节变化明显,冬季断流D.水能丰富,利于发电6.日本水稻种植业多以小型农业机械化为主,其原因主要是 A.人均耕地少 B.气候温暖湿润,土质疏松 C.河网稠密D.耕地多分布在山地丘陵,地块小7\n右图为中南半岛部分地区河流分布图。读图回答7~9题。7.图示区域地势 A.东高西低 B.西高东低 C.北高南低 D.南高北低8.该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是 A.水稻B.小麦C.玉米D.谷子9.目前该地区是世界电子工业投资的热点区域,其原因主要是该地区有 A.雄厚的技术力量 B.丰富的资源 C.大量廉价劳动力 D.广阔的市场右图为欧洲部分地区略图,图中四条线是重要的地理界线。完成10~11题。10.1月0℃等温线可能是哪一条界线A.甲 B.乙C.丙 D.丁11.影响其分布的主要因素是A.纬度、地形B.经度、地形C.盛行风、纬度D.盛行风、洋流读下图中甲、乙、丙三幅图,回答12~14题。12.甲图中字母所示地区,受暖流影响明显的是A.MB.NC.PD.Q13.当全球处于乙图反映的季节时,甲图中M、N、P、Q处于雨季的是A.MB.NC.只有Q点D.P、Q14.当全球处于丙图反映的季节时,下列可能出现的现象是A.澳大利亚墨累-达令盆地的农民忙于剪羊毛B.黄淮海平原进入麦收季节C.海南岛的蔬菜生产产销两旺D.南非高原牧场草长莺飞,牛羊成群下图为世界两区域图。据图回答15~16题。15.图示两区域A.地形平坦,有相同农业地域类型B.外力作用均以流水沉积作用为主C.河流以雨水补给为主,流量稳定D.地处板块交界处,多火山、地震16.两区域气候7\nA.均为热带气候类型B.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控制C.以冬雨型气候为主D.与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有关马达加斯加地广人稀,水稻种植有着得天独厚的优越性,全国各地都有栽培,但仍不能完全自给。马达加斯加政府选派的10名农业专家抵湘,正式向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拜师学艺。结合下图,回答17~18题。17.①地稻米产区与湖南省稻米产区相似的区位条件是A.灌溉水源丰富,机械化程度高B.气候类型相同,土壤肥沃C.地形平坦,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D.精耕细作,技术条件优越18.下列地理事物(或现象)的成因与图中②处自然带成因最接近的是A.撒哈拉沙漠直逼非洲西海岸B.东非高原出现热带草原带C.南半球缺失亚寒带针叶林带D.澳大利亚东北部的热带雨林带下图为某地区城市冬夏气温状况示意图,读图回答19~20题。19.关于图中城市所在区域地理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B.河流水能丰富,航运不便C.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D.冰川地貌分布面积不大20.关于图中城市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A.均为温带海洋性气候B.伦敦冬季气温高是因为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大C.自西向东年降水量递减,大陆性减弱D.自西向东气温年较差增大,海洋性增强 森林蓄积量是指一定森林面积上树干部分的总体积,它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森林资源的丰富程度。读“中国主要省级行政区森林面积与蓄积量对比图”,回答21~23题。 21.图中省级行政区 ①包含了省、自治区与直辖市 ②多分布在我国地势第三级阶梯上 ③多有陆上邻国 ④森林资源最丰富的是西藏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22.内蒙古森林面积广大,其主要分布在 A.大兴安岭 B.内蒙古高原 C.阴山山脉 D.祁连山脉23.黑龙江森林面积广大,但单位面积森林蓄积量最少的主要原因是A.纬度高,森林生长缓慢 B.降水少,以灌木为主C.地形以平原为主,山地少 D.过度砍伐,森林质量下降7\n右图是“我国太行山东侧和西侧的交通和城市分布图”。据此回答24~25题。24.太行山以西的城市分布特点是A.沿黄河分布 B.沿铁路和河谷分布C.沿山麓地带分布D.沿冲积扇边界分布25.太行山以东的两条铁路线上西侧一线的城市规模较大,其主要原因不正确的是A.地势较高,不易受洪灾影响B.沿大道、公路分布,形成较早C.河流沿岸,水运便利D.地形平坦,易于城市建设读下图,完成26~28题。26.东部季风区划分成a、b、c、d四个自然区的主要依据是A.土壤 B.水分C.热量 D.植被27.关于f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灌溉农业区的水源主要是高山冰雪融水B.自然景观以草原为主C.降水量空间分布严格遵循自东向西递减的规律D.河流短小,多季节性河流,无外流河28.下列关于各自然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海拔最高、范围最大、人口最多的是g区B.a、b两区的积温都在4000℃以上C.f、g两区的太阳能资源都比较丰富,b、c、d区沿海风能都比较丰富D.b、c两区平原粮食的商品率都比较高下图为雅鲁藏布江流域某地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29~31题。29若图中甲岛为一江心洲,其与图中最高点之间的相对高度可能为A.1210m B.830mC.610m D.430m30.关于图中河流描述正确的是 A.河流地处亚热带,无结冰期B.图中河段流速较慢C.图中河段航运价值较大D.该河最终流入湄南河31.此地种植业生产较周边地区发达,其主要自然条件是A.地势较高,生长期长,作物品质优良 B.光照丰富C.积温较高 D.人口稠密,劳动力较丰富7\n读“我国冬小麦种植区内收获期等值线图”,据此回答32~33题。32.影响图中M、R两地收获日期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土壤 B.地形 C.水分 D.热量33.导致R地和Q地等值线延伸方向不同的主要因素分别是 A.纬度和距海远近 B.纬度和地形C.地形和季风环流 D.距海远近和季风环流下图中甲、乙、丙、丁为四个国家玉米主产区的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第34~35题。 34.图中四个玉米主产区A.甲——家庭经营,科技水平最高 B.乙——夏季播种,全年水分充足C.丙——商品率高,机械化程度高 D.丁——地势低平,人口密度较大35.玉米生产对该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A.甲——过度垦殖,黑土流失加剧 B.乙——种植面积扩大,破坏当地森林植被C.丙——不合理灌溉,造成水资源枯竭 D.丁——培育新品种,增加物种多样性第Ⅱ卷(非选择题,共30分)注意事项:1.第Ⅱ卷所有题目的答案考生须用黑色签字笔答在答题纸上答题,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和答题纸一并上交。2.答题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座号填写清楚,密封线内答题无效。36.(14分)斐济由300多个岛屿组成,多为珊瑚礁环绕的火山岛;河流多而短小,海洋渔业资源丰富。读7\n“斐济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斐济地理位置的主要特点。(6分)(2)说明斐济多火山岛的主要原因。(2分)(3)分析斐济海洋渔业资源丰富的自然原因。(6分)3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6分)材料一 图18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简图 材料二 “保护性耕作法”是指对耕地实行免耕或浅耕措施,并且在作物收割后,将作物秸秆粉碎后归还农田,或者将庄稼根茬留在田地过冬。表1为实施“保护性耕作法”实验前后,图中棉花产区冬春季节的有关资料。表1土壤水分土壤有机质大气悬浮物质大气水分7\n实验前6.3%0.7%14.6%18.6%实验后23.5%3.2%3.4%34.5%(1)简述新疆干旱气候对地形,河流、植被的影响。(6分)(2)结合材料二,简述实施“保护性耕作法”的优点。(4分)(3)新疆矿产资源丰富多样,有人认为应加大开发力度;有人鉴于新疆环境脆弱,认为应控制开发速度。你认为呢?试说明理由。(6分)济南一中2022—2022学年度第1学期期末检测高二地理试题(文科)参考答案37.(16分)(1)气候干旱,风力作用强烈,形成沙漠和戈壁(风蚀、风积地貌广布)(2分);河流少,流量小(2分);植被稀少,多荒漠(2分)。(2)保持(或增加)土壤水分(1分);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1分);减少了风力对土壤侵蚀(减轻荒漠化危害)(1分);增加大气湿度(1分)。(3)应加大开发力度。理由:①新疆矿产资源丰富;②需求量大,市场广阔;③有铁路、管道交通,运输便利;④将资源优势转化成经济优势,促进新疆经济发展。(6分,答出其中三点即可得满分)或应控制开发速度。理由:①新疆生态环境脆弱,资源大规模开发会造成生态环境破坏;②资源大规模开发易造成资源枯竭;③目前资源的综合利用率较低,易造成资源浪费;④控制开发速度,有利于我国资源的战略安全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6分,答出其中三点即可得满分)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