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一中2022—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高一地理试题一、选择题天体是宇宙间物质的存在形式,宇宙间的天体因相互吸引、相互绕转而形成天体系统。据此回答1~2题。1.下列物质中,属于天体的有①太阳、月球、北斗七星 ②恒星、行星、卫星、彗星 ③火车、轮船、巨大岩石 ④待发射火箭、待发射宇宙飞船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2.右图中若S表示太阳,则该图所示的天体系统有A.四级B.三级C.二级D.一级3.下列关于金星的叙述,正确的是A.金星绕日公转的方向是自东向西B.与金星相邻的行星是水星和火星C.金星属于类地行星D.金星绕日公转轨道为扁长椭圆4.宇宙中的基本天体A.行星和恒星B.卫星和彗星C.流星体和星际物质D.恒星和星云5.有人想了解火星上是否有生物存在,你认为他必须要了解下列信息中的哪些信息①火星上是否有火山活动 ②火星上是否有水 ③火星上是否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 ④火星上的温度是否适宜 ⑤火星是否围绕太阳公转A.②③④B.①②③④⑤C.①②③D.②③④⑤6.太阳巨大的能量来源于A.太阳内部核聚变反应B.高速运转带电粒子形成的太阳风C.光球层释放的电磁波D.色球层耀斑的爆发7.下列自然现象与太阳辐射无关的是A.生物的活动B.水的循环C.大气的运动D.火山的喷发能被植物光合作用利用的太阳辐射,称为光合有效辐射(PAR)。下图示意1961~2022年我国年平均PAR强度的空间分布。据此完成第8~9题。6\n8.如仅考虑光合有效辐射,我国农业生产潜力最大的地区是A.长江中下游平原B.四川盆地C.华北平原D.青藏高原9.甲地PAR值较低的主要原因是A.纬度高B.植被少C.地势低D.云雨少10.如右图,太阳黑子和耀斑A.都发生在①层B.都发生在④层C.分别发生在①层和②层D.分别发生在②层和③层11.下列有关太阳活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是太阳黑子和耀斑B.太阳活动强弱变化的周期约为11年C.干扰电离层,使所有通讯中断D.干扰地球的磁场,产生“磁暴”现象右图是“从极地上空俯视地球”示意图。读图完成12~13题。12.则甲点位于乙点的A.东南方B.西南方C.东北方D.西北方1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自转线速度甲地小于乙地B.自转角速度甲地小于乙地C.甲乙两地地方时相差12小时D.甲地昼长一定与乙地昼长不同14.下列示意图中空心箭头表示水流初始运动方向,虚线箭头表示水流实际运动方向,能正确表示北半球水流流向的是15.图中阴影部分为夜,中心点为北极点,则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NA.弧ANB为昏线B.弧MB为晨线C.弧AMB为昏线D.弧NB为晨线16.下列关于晨昏线(圈)的叙述错误的是A.晨昏线(圈)垂直于太阳光线B.晨昏线(圈)上的太阳高度角永远是0°C.晨昏线(圈)在地球表面上自西向东移动D.晨昏线(圈)任何时候都将地球平分6\n读右侧光照示意图,完成17~18题。17.关于图中信息叙述正确的是A.D位于昏线上B.E点的太阳高度角为0C.D点日出时地方时为8:00D.A点昼长为12小时18.此时地方时为0时的经线是A.120°EB.100°WC.20°WD.60°E下图所示是地球公转轨道上二分二至日示意图,读图完成19~20题。19.地球在公转轨道上运动速度最慢的位置接近于A.A点附近 B.B点附近C.C点附近 D.D点附近20.2022年2月19日,中国传统节日“春节”时,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位置距A、B、C、D四点最近的是A.A点 B.B点 C.C点 D.D点21.2022年国庆节后三周内A.济南的昼变长夜变短B.济南的日出时刻推迟C.济南的正午太阳高度变大D.济南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将达到最小值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地球在公转过程中,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角是随纬度和季节的变化而变化的。据此完成22~23题。22.当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下列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的是A.海口 B.广州 C.济南 D.北京23.元旦这一天,下列各地中白昼最长的是A.北京 B.上海 C.广州 D.海口读右图,完成第24~25题。24.这一天,A点的夜长是A.8小时B.12小时C.16小时D.24小时25.图示时刻北京时间为A.3月21日13:00B.6月22日19:00C.6月23日5:00D.12月22日19:00某地正午太阳高度角年变化折线图,完成第26~28题。26.根据该地正午太阳高度角年变化规律,判断该地点可能位于A.北温带B.南温带C.0°~23°26'ND.0°~23°26'S6\n27.在C→D→E这段时间内,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为A.一直向北B.一直向南C.先向南再向北D.先向北再向南28.关于图中C-D-E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D-E段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化值相同B.C-D-E段正午旗杆影长的变化规律相同C.C-D-E段昼夜长短变化规律相同D.C-D-E段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化规律相同下表是12月5日甲、乙、丙、丁四地的白昼长度表,根据表中数据完成29~30题。地点甲地乙地丙地丁地白昼时间5小时30分9小时09分12小时13小时56分29.下列关于表中四地位置表述正确的是A.四地中纬度最高的是丁地B.四地中位于南半球的是丙地C.四地中纬度最低的是甲地D.乙地的纬度比丁地的纬度高30.下列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此日太阳照射情况的是读东半球某日光照图(阴影表示夜半球),回答31-32题。31.太阳直射点的坐标为A.(23°26′N,70°E)B.(20°N,110°W)C.(20°S,70°E)D.(20°26′S,110°W)32.图中A地的昼长为A.4个小时B.10个小时C.16个小时D.18个小时6\n二、综合题33.完成下列要求。(20分)(1)在图中右侧画出6.22日的太阳光线,画出晨(昏)线,并用表示夜半球。(2)晨昏线与太阳光线的关系是________,B地即将进入________(昼/夜)半球。(3)将图中A、B、C、D各地按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排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此时发生极夜现象的地区是_______________将图中E、F、H三地按白昼`由长到短进行排序____________________。(5)图中各点中,时刻为正午12:00的点是________比B晚2小时的点是________座号6\n高一地理试题答案一、选择题1.A2.C3.C4.D5.A 6.A7D8.D 9.C10.C11.C12.B13.A14.A15.B16.C 17.B18.D19.C20.D21.B 22.B23.D24.B25.C 26.D27.C 28.A 29.D30.C二、综合题:(1)(2)相互垂直;昼(3)B>D>A=C(B>D>C=A)(4)南极圈及其以南;E>H>F(5)D和C;F和H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