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高一地理第Ⅰ卷 客观卷(共50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北京时间2022年12月15日4时35分,“玉兔号”巡视器(下图)顺利驶抵月球表面,并于随后3个月内开展月壤厚度和结构科学探测。因为月球没有大气层,“玉兔号”将面临一系列的考验。据此回答下列小题。1.“玉兔号”巡视器探测期间,大同市( )A.正午日影先变长再变短B.白昼先变长再变短C.进入台风多发季节D.可能会出现伏旱2.根据材料,“玉兔号”将面临的一系列考验中,可能会有( )A.狂风暴雨B.黄沙漫天C.冷热剧变D.乌云遮日渭河平原号称“八百里秦川”,为中国农业发达地区之一。下图为渭河平原形成示意图。读图完成3~4题。3.渭河平原的地质构造是( )A.褶皱B.向斜C.断层D.地垒4.秦岭可作为( )A.水田与旱地的分界线B.森林与草原的分界线C.春小麦与冬小麦的分界线D.种植业与畜牧业的分界线5.关于低纬环流圈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位于大约纬度0°~60°的大气中B.近地面是东北信风(北半球)和东南信风(南半球)C.赤道附近为下沉气流D.30°纬度附近有上升气流下表是我国某地气象站某月18~21日气象观测部分记录。据此,回答以下问题。日期18日19日20日21日平均气温(℃)2-1-2-4气压(hPa)1002100410061008天气状况晴转多云阴转小雨夹雪小雪渐止转阴到多云多云转晴6.此期间过境的天气系统是( )A.冷锋 B.暖锋 C.准静止锋 D.冷气团7.主要由该类天气系统造成的天气现象是( )A.台风 B.梅雨 C.寒潮 D.伏旱8.读甲、乙两图,回答下题。甲乙图所示地貌,其形成原因是( )-7-\nA.流水侵蚀 B.流水沉积 C.风力侵蚀 D.风力沉积《齐民要术》有这样一段描述:“凡五果,花盛时遭霜,则无子。天雨新晴,北风寒彻,是夜必霜。然放火作煜,少得烟气,则免于霜矣。”,据此回答下列小题。9.导致“天雨新晴,北风寒彻”是由于( )A.暖锋过境B.冷锋过境C.准静止锋过境D.暖气团影响10.“天雨新晴,北风寒彻”造成“是夜必霜”,其主要原因是( )A.雨后的夜晚气温必定很低B.受冷气团影响,加之晴朗的夜晚,大气逆辐射较弱C.晴朗的夜晚,地面辐射减弱D.晴朗的夜晚,地面辐射加强读“某海区表层海水等温线图”,回答11~12题。11.关于该海区所在半球和洋流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北半球、暖流 B.北半球、寒流 C.南半球、暖流 D.南半球、寒流12.关于该洋流对沿岸气候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增温、增湿B.增温、减湿C.降温、增湿D.降温、减湿13.近地面大气增温主要靠( )A.太阳辐射B.地面反射C.大气辐射D.地面辐射读右图,回答下列各题。14.“五原春色归来迟,二月垂杨未挂丝。即今河畔冰开日,正是长安(今西安附近)花落时“诗歌中描述的现象( )A.反映了纬度地带分异规律B.是由两地的水分差异造成的C.是由流经两地的河流流量不同造成的D.是一种地方性分异现象15.“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这句诗从地理角度理解( )A.反映了冬季风到达不了玉门关-7-\nB.反映了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C.反映了玉门关的热量条件不适合杨柳种植D.反映了玉门关以西绝对无杨柳生长16.右图中ABC三个箭头所表示的辐射依次是( )A.大气逆辐射、地面辐射、太阳辐射B.太阳辐射、大气逆辐射、地面辐射C.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太阳辐射D.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17.陆地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产生的基础是:( )A.气压不同B.纬度和海陆位置不同C.植被不同D.降水不同结合最近100年来海平面的变化图,完成18~19题。18.根据图中海平面上升曲线,近100年来世界气温( )A.呈直线上升趋势B.出现明显的波动上升现象C.变化不大D.总体上有下降趋势19.下列人类的做法中,对缓解图示所反映的环境问题最有效的是( )A.积极研制新型的制冷系统,以减少并逐步禁止氟氯烃等物质的排放B.发展洁净煤技术,研究煤炭中硫资源的综合开发与利用C.沿海国家修建沿海大堤,防止沿海地区被淹D.加强国际间合作,提高能源利用技术和能源利用效率,采用新能源,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量20.小方很难和爸爸相聚在一起,他的爸爸正忙着把长江的水引到遥远的北方,小方爸爸的工作是为了解决( )A.长江洪涝的问题B.水资源时间变化大的问题C.水体污染的问题D.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问题下表反映了我国四个省区煤炭、太阳能、天然气、水四种资源的丰歉程度(★号越多代表资源分布越丰富),据此完成下列问题。21.读表,下列组合正确的是( )A.甲——煤炭乙——天然气丙——水资源丁——太阳能B.甲——煤炭乙——太阳能丙——水资源丁——天然气C.甲——天然气乙——太阳能丙——水资源丁——煤炭D.甲——天然气乙——煤炭丙——水资源丁——太阳能22.与新疆相比,四川乙资源贫乏的主要原因是( )A.纬度较高,正午太阳高度角小B.地壳运动频繁-7-\nC.地质时期曾是森林茂密的地区D.多雨雾过去,山区公路多为“之”字形盘山公路。现在,兴建高速公路则是逢山开道,遇沟建桥,尽量取最短距离(如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23.早期山区公路选线多为“之”字形,主要是考虑( )A.气候因素B.居民点分布C.地形因素D.工业分布24.在山区兴建高速公路不呈“之”字形,其主要原因有( )①经济实力的增强 ②汽车性能的改善 ③科技水平的提高 ④为节省投资A.①③B.②③C.③④D.②④25.下列关于公路建设的叙述,正确的有①平原地区的地形对公路选线限制相对山区较小;②山区修筑公路因就地取材,建设费用较少 ;③要避开那些地形、地质、水文条件复杂的地段;④沼泽地区对公路建设影响不大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第II卷 主观卷(共50分)26.读“北半球1月份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20分)(1)图中气压中心的名称:A_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4分)(2)A气压形成时,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的气候特征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4分)(3)受A气压中心的影响,图中C盛行____________________风,D点盛行___________________风,此季节我国的天气以___________________为主要特征。(6分)(4)D地7月盛行___风,其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分)27.读某等高面与等压面关系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1)图中①至⑤点中,气压最高的是 。(2)A、B两地中,气压较高的是 ,气温较高的是 。(3)用箭头画出图中热力环流。-7-\n(4)若A、B两地位于北半球,则两地之间吹 风。28.读“自然景观地域分异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0分)(1)自然景观从①—②—③—④的变化是以________为基础产生的,这种地域分异产生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喜马拉雅山南坡复杂的景观变化规律近似于(A:①—②—③—④B:③—⑤—⑥)的变化,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③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而同纬度的⑥为温带荒漠带,这种差异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2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材料一:滑坡产生于特定的地质环境中,是以重力为主要的自然营力作用下或在人类工程活动影响下发生发展的斜坡变形运动,是常见的地质灾害之一。具有数量多,规模大,分布广,发生频繁,危害严重等特点。产生滑坡的主要条件为:一是地质条件和地貌条件,这是滑坡发展的内在因素;二是内外营力和人为作用的影响,这是滑坡发生的诱发因素。材料二:图为“中国滑坡和泥石流灾害的主要分布图”。-7-\n材料三:下表是对重庆地区已发生的577个滑坡的统计分析。(1)根据材料一和二,判断我国泥石流和滑坡叠加区主要分布在下列 、 、 地区(填入下列字母代号)A.青藏高原B.云贵高原C.黄土高原D.内蒙古高原E.四川盆地周边地区原因是: 。(5分)(2)根据材料三,滑坡与 雨的关系最为密切,试分析滑坡与降水时空分布的关系。(5分)-7-\n2022-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大同一中高一期末考试地理试卷答案一、客观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5,ACCAB6~10,ACBBB11~15,DDDAB16~20,DBBDD21~25,BDCAA二、主观题(共50分)26,(1)蒙古—西伯利亚高压(亚洲高压);阿留申低压(北太平洋低压)。(2)温和多雨;冬季受盛行西风带控制。(3)西北(偏北);东北;寒冷干燥。(4)西南;气压带风带季节性移动;海陆热力性质差异。27,(1)④(2)A;B(3)逆时针方向。(4)西南风。28,(1)热量;太阳辐射在各纬度分布不均匀。(2)A;地势高,纬度低,水热状况变化大。(3)距海远近不同。29,(1)BCE(3分);原因:地形由平原向山区过渡,斜坡较多;处于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相互作用地区,降水较多;黄土、喀斯特等可蚀性物质集中分布区;人类活动广泛且程度大,植被破坏严重等(2分,1点1分,答2点可得满分)。(2)暴(1分) 滑坡一般发生在雨季(2分),滑坡常发生区一般为(全年、季节性)降水丰富的地区。(2分)-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