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州中学2022-2022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地理期中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海峡西岸经济区,是指台湾海峡西岸,以福建为主体包括周边地区,南北分别与珠三角、长三角两个经济区衔接,东濒台湾岛、西接江西的广大内陆腹地,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的地域经济综合体。读下图。结合有关地理知识完成l~3题。1.这种不同经济区域的划分主要体现了区域间的()。A.差异性B.整体性与差异性C.整体性D.阶段性2.图中经济区域的基本特征是()。A.区域有固定的面积、形状B.区域内部的特征相对一致C.区域的边界都是明确的D.区域的划分是人们凭空构想的结果3.区域内部的经济发展要()。A.保持相同的经济结构B.保持一样的城市建设要求C.保证相同的农业、工业地域D.因地制宜、合理布局GIS中,不同类型的地理空间信息储存在不同的图层上。叠加不同的图层可以分析不同要素的相互关系。回答4~5题。4.城市交通图层与城市人口分布图层的叠加,可以()。A.为商业网点选址B.分析建筑设计的合理性C.计算城市水域面积D.估算工农业生产总值5.对l985年和2022年城市土地利用图层进行分析,能够()。A.计算交通流量的变化B.预测洪涝灾害的发生C.了解城市地域结构的变化D.预测城市降水变化趋势荒漠化已成为当今全球最为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结合有关地理知识完成6~8题。6.荒漠化严重地区的分布及其产生的自然原因是()。A.许多沙漠边缘地区——气候干旱,风化和风蚀作用强烈B.沙漠地区——滥垦滥牧,植被受破坏C.许多沙漠边缘地区——任意开发矿产,生态环境遭破坏D.灌溉农业区——土壤盐碱化、气候变干7.我国荒漠化问题最为突出的地区是()。A.东北地区B.西北地区C.华北地区D.西南地区8.为防止荒漠化的进一步扩大,我国在风沙危害较严重的地区建设的大型林业生态工程是()。A.“三北”防护林B.长江中上游水土保持林C.东南沿海海防林D.西南岩溶地区生态林在GIS和遥感技术支持下,有关部门对l973年至2022年新疆塔里木河干流区土地利用变化过程进行了定量分析。读下图,完成9~11题。7\n9.20世纪70年代以来,该地区在农业发展过程出现了河流下游断流加剧现象,最主要原因是()。A.过度樵采B.过度放牧C.过度开垦D.水资源利用不当10.民谣说:“一年开草场,二年打点粮,三年五年变沙梁。”下列行为或现象容易导致土地荒漠化及沙尘暴频发的是()。①以粮为纲,大力垦荒②积极退耕,还林还草③增加人口,加快发展④引水灌溉,挖掘土地潜力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11.为了实现生态的可持续发展,该地区的农业发展方向应是()。A.大力发展瓜果、花卉等创汇农业B.加大科技投入,发展优质长绒棉和彩色棉C.扩大草原面积,大力发展畜牧业D.推广节水农业,促进生态环境良性发展下图是我国煤炭资源地区产销状况图,读图回答12~14题。12.据图判断关于我国煤炭产销状况的说法,正确的是()。A.闽、浙、川、滇四省区的煤炭基本自给B.新疆、内蒙古、黑龙江、山西四省区的煤炭富余C.藏、陕、琼、甘四省区的煤炭短缺D.煤炭需调入的省区有:青、鲁、闽、赣13.据图分析,我国煤炭货流的基本流向是()。A.北煤南运,西煤东运B.南煤北运,西煤东运C.北煤南运,东煤西运D.南煤北运,东煤西运14.制约我国煤炭区际调配的主要障碍是()。A.运力不足B.需求量小C.经济太落后D.通讯不发达下图是长江的干流剖面图和中下游逐月流量变化曲线图,联系美国田纳西河流域开发利用的经验,读图完成l5~17题。7\n15.下列描述能正确反映长江中下游气候、水文特征的是()。A.温带季风气候,河流有两个汛期B.温带大陆性气候,河流夏汛冬枯C.亚热带季风气候,河流水量夏秋多、冬春少D.高寒气候,冬季断流16.受流域自然背景的影响,长江的利用方式和流域开发方向是()。A.上游以生态效益为核心,开发旅游业B.中游疏通河道,大力发展航运C.下游兴建大坝,防洪、发电D.采取梯级开发,实现流域的综合开发利用17.长江三峡工程的修建,带来的影响是()。A.长江航运被大坝完全阻断B.改善了三峡河段的航行条件C.使坝址上游洪水发生几率增加D.长江中游平原耕地盐碱化现象加剧18.东北地区农业耕作制度为()。A.一年一熟B.一年两熟C.两年三熟D.一年三熟19.适宜在东北农业基地大量种植的农作物有()。A.冬小麦、黄麻、水稻B.柑橘、菠萝、椰子C.甘蔗、水稻、玉米D.春小麦、玉米、甜菜①③②图6④读图6,回答20~23题。20.图中①处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因素主要是()。A.水源B.地形C.光照D.土壤21.图中②④所在地区纬度大致相同,但地理环境差异显著,造成这一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水源 B.海陆位置C.地形D.土壤22.由图中提供的信息,可以推断②所在的省区,开发潜力巨大的能源有()。A.太阳能、水能B.风能、石油C.太阳能、石油D.水能、天然气23.图中③所在林区比东北林区树种更为丰富,其根本原因是该地()。A.年降水量大、气温高B.光照和热量条件好C.纬度低、相对高差大D.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江苏是我国城市化发展较快的省区之一,回答24~25题。24.下列是我国四个不同地区区域城市化的典型模式,其中代表江苏省的是A.对外开放→外资企业建立→工业化→城市化B.小商品经营→个体私营企业→工业化→城市化7\nC.大城市扩散→乡镇企业发展→工业化→城市化D.资源开发→国有大中型企业→工业化→城市化25.近年来,外商的投资逐步从珠三角地区转移到江苏省。对比珠三角地区,江苏省具有的优势条件是A.丰富的矿产资源B.较高的科技水平C.国家对外开放政策D.海外华侨的大规模投资二、综合题,共三题,共计50分。26.下图是我国两大商品农业生产基地,其中甲地所在的城市古称“长安”,是中国历史上时间最长、朝代最多的都城。读图回答问题。(20分)(1)下表反映甲、乙两区域农作物的差异性,试分析这一差异产生的主要自然原因。(6分)区域主要粮食作物主要经济作物甲小麦棉花等乙水稻油菜等(2)从地理环境考虑,图中主要影响甲、乙两区域农业发展的自然灾害有什么不同?该如何解决?(8分)(3)从地理环境角度,分析甲地成为世界著名古都的原因。(6分)27.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10分)材料一“北大荒”指20世纪50年代在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中尚未开发的区域。20世纪60年代,随着大庆油田的开发,国家加大了对“北大荒”荒地资源的开发力度。经过10~20年的草甸开垦和沼泽治理,“北大荒”变成了“北大仓”。材料二下左图是东北地区土壤分布示意图,下右图是东北地区土壤垂直剖面示意图。姓名:学号:班级:密封线(1)分析“北大荒”沼泽地形成的原因。(6分)7\n(2)近年来,“北大仓’’土地质量下降,有人说“北大仓”又将会变成“北大荒”,简要分析其原因。(4分)28.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0分)材料-2022年,河北省粗钢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11.6%,占全国产量的23.9%。钢铁产业成为河北第一支柱产业。其中,唐山和张家口分别占全省产量近50%和4%。材料二下图为河北省煤铁资源分布与水系图。(1)河北省成为我国主要钢铁产业基地的条件是?(6分)(2)分析河北省发展钢铁工业的利弊。(8分)(3)河北省钢铁工业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6分)端州中学2022—2022学年高二第一学期地理期中考试第二卷答题卡二、综合题(50分)26.7\n(1)下表反映甲、乙两区域农作物的差异性,试分析这一差异产生的主要自然原因。(6分)(2)从地理环境考虑,图中主要影响甲、乙两区域农业发展的自然灾害有什么不同?该如何解决?(8分)(3)从地理环境角度,分析甲地成为世界著名古都的原因。(6分)27.(1)分析“北大荒”沼泽地形成的原因。(6分)(2)近年来,“北大仓’’土地质量下降,有人说“北大仓”又将会变成“北大荒”,简要分析其原因。(4分)28.(1)河北省成为我国主要钢铁产业基地的条件是?(6分)(2)分析河北省发展钢铁工业的利弊。(8分)7\n(3)河北省钢铁工业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6分)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