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水一中2022—2022学年高二期中考试地理试题时间90分钟满分100卷I一、选择题:(本大题共50小题,共7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题选对得1.5分,多选、不选或错选均不得分。)读下图,完成1~2题。1.甲、乙、丙三艘船同时出发驶向1800经线,而且同时到达,速度最快的是 A.甲 B.乙 C.丙 D.乙和丙2.有关甲、乙、丙附近3个阴影区域比例尺大小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的比例尺最小,丙的比例尺最大 B.甲、乙、丙的比例尺相同C.甲大于乙,乙大于丙 D.乙的比例尺最小下 图是某区域等高线示意图(单位:米),根据图示信息回答3~4题。3. 山顶A与C地的相对高度可能是A.450米 B. 570米 C.780米 D.860米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河流先向南流,再向西北流 B.B地可见V型峡谷,C地可见三角洲C.陡崖处可观赏到瀑布景观 D.陡崖顶端的海拔高度可能是675米5.读下图,两幅图表示的区域实地范围相同,图甲比例尺为1∶100 000,则 A.图乙的比例尺为1∶200 000 B.图乙的比例尺为1∶400 000C.图乙表示的地理事物较图甲详细D.图甲比例尺是图乙的4倍下图是我国某地(24°N,106°E)附近等高线图及拍摄照片。据此回答6—7题。-12-\n6.某极限运动俱乐部在A处从崖顶到崖底开展绳降比赛,运动员准备的绳长最适宜的是A.45米 B.55米 C.105米 D.125米7.能全程拍摄并拍到图示照片的摄影机位是A.甲 B.乙 C.丙 D.丁8.读图1和图2,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相比较-12-\nA发达国家第一产业的产值低于发展中国家B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第二产业的产值相当C发展中国家第三产业的产值约为发达国家的1/8D发达国家的总人口相当于发展中国家的1/2强下图为我国某省三类产业结构变化情况,完成9—10题。9.该省可能为A.辽宁B.江苏省C.台湾省D.云南省10.该省最大的自然灾害是A.寒潮B.泥石流C.沙尘暴D.地震读我国北方某地区的部分资料,回答11—12题。-12-\n11.上述资料表明,导致该地区近十年粮食平均亩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A“退耕还牧”的面积增大B毁林开荒现象严重C气候发生异常,出现水旱灾害D人口增长过快12.目前该地区生态环境的主要问题是:A风沙危害严重B水土流失加剧C大陆性气候减弱D光照条件变差2022年9月19日2时30分,超强台风“韦帕”在浙江苍南县登陆,台风给浙江、上海、福建等地区带来强降雨,并引发了洪水。洪水发生期间,一市民通过手持式信号发射器发出了紧急呼救信号,政府相关部门立即安排了救援行动。半小时后,市民安全脱离洪水的围困。完成13~14题。13.地区救灾办公室能迅速掌握洪水淹没地区情况,所利用的技术手段主要是A.地理信息系统B.全球定位系统C.遥感技术D.“数字地球”系统14.在对被洪水围困的市民开展营救行动的过程中,政府相关部门利用的地理信息技术主要是①GIS技术②GPS技术③RS技术④“数字地球”技术A.①④B.②③C.③④D.①②读我国某地区地貌类型比例以及土地利用现状图,完成15~16题。地貌类型占土地面积比例海拔粮食作物平原20%<200m水稻丘陵60%200~500m水稻、冬小麦中、低山15%500~3000m春小麦、马铃薯高山5%>3000m/15.据上述图表,该地区最有可能是A.东北地区B.西北地区C.西南地区D.东南地区16.该地平原面积小,但耕地比重高的主要原因是①开垦历史悠久②地形平坦,便于开垦③人多地少,过度垦殖④土壤肥沃,便于农耕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以下材料是20世纪下半叶我国强沙尘暴发生频率与土地沙化速度统计表,据此回答17~19题∶50年代60年代70年代80年代90年代强沙尘暴次数58131423土地沙化速度(平方千米/年)15602100246017.表中显示我国的土地沙化速度在不断加快,其原因可能是-12-\nA.西北干旱地区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B.南方北回归线附近地区出现沙化地区C.长江中上游地区毁林现象严重D.我国气候有变干的趋势18.为了制止强沙尘暴次数增多和沙化速度加快的趋势,应采取的积极有效的措施A.开采地下水灌溉,变沙地为耕地和草地B.在干旱地区减少耕地,扩大牧场,发展畜牧业C.采取适当办法调整当地产业结构,以减轻生态环境的压力D.禁止干旱地区任何经济活动的开展,以保护当地脆弱的生态环境19.当我国北方地区频繁出现沙尘暴天气时,下列地理现象较为合理的是A.我国东南沿海经常遭受台风侵袭B.正是我国北方地区利用沼气的最佳时期C.地球公转速度正是一年中最快的季节D.南半球大陆气温比海洋低。湿地作为与森林、海洋并称的全球三大生态系统之一,具有保持水源、净化水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和维护生物多样性等重要生态功能,被称为“地球之肾”、天然水库和天然物种库。据此回答20~21题。20.湖泊是重要的湿地形式,除了补给河流、调蓄洪水之外还有重要的生态价值。下列选项中与表中所示现象发生无关的是总面积/km2面积大于1km2的湖泊数/个20世纪50年代83400284820世纪80年代709882305减少数量12412543A.大规模围湖造田,使水面日益退缩B.过度引水灌溉,导致湖泊补给不足C.水体富营养化D.人口增长,用地规模扩大21.乌鲁木齐市北郊的青格达湖周边有30平方千米的湿地,被称为“乌鲁木齐的肺”,这里也是数万只候鸟的迁徙栖息地。2022年11月,这块湿地周边村庄发生了禽流感。这说明A.新疆气候干旱,湿地不能充分发挥其生态作用B.湿地周围被大量开垦增加了人、畜与候鸟的接触C.为了防控禽流感的发生人类应该填平湿地,阻止候鸟D.湿地面积与禽流感发生的范围呈正相关读图,判断22~23题。-12-\n22.南京市建国以来三大产业结构变化的趋势是( )A.第一产业比重不断下降,第二产业比重不断上升,第三产业比重变化不显著B.第一产业比重不断下降,第二产业比重先升后降,第三产业比重先降后升C.第一产业比重先升后降,第二产业比重先降后升,第三产业比重先升后降D.第一产业比重不断下降,第二产业比重先升后降,第三产业比重不断上升23.目前,南京市属于( )A.轻、重工业都发达的城市B.工业和服务业并重的重工业城市C.第三产业为主的中心城市D.农工贸并重的中心城市流域的自然背景决定了河流的利用方式和流域的开发方向。田纳西河流域的地形、气候、水文、矿产等状况,决定了其综合开发利用的方式。据此回答24~25题。24.田纳西河的水系、水文特征是①水系发达,支流众多②河流落差大,水力资源丰富③水量丰富,水流量不稳定④矿产资源丰富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25.河流及其开发方向组合,正确的是A.发源地——保护植被生态B.河流下游——开发水能C.河流上游——水资源的合理开发D.河口——矿产资源开发和港口建设下表为我国土地荒漠化发展情况。读表回答26~27题。年份(年)1955196519751985199520002022荒漠化面积(万公顷)67697189197.26257.8262.226..20世纪70年代以后我国土地荒漠化面积迅速扩大的主要原因是①气候变暖,降水减少 ②冬季风强劲,沙尘暴频发③过度放牧,草场被破坏 ④过度开垦,土地退化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27.下列治理我国土地荒漠化的措施,可行的是①南方低山丘陵均实行退耕还林 ②温带草原牧区推行定居、轮牧 ③露天矿区采取表土填埋复植 ④西北地区大力发展灌溉农业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读“珠三角地区产业转移圈层示意图”,回答28~29题:-12-\n28.珠江三角洲地区部分产业转移出去的主要原因不包括( )A.当地人口稠密、交通拥挤B.资本过剩、污染严重C.自然资源不足,使生产成本上升,经济效益逐渐下降D.产业结构单一,创新能力不足29.图中接受产业转移地区的突出优势是A.科技发达B.交通便利C.劳动力价格和地租相对低廉,资源丰富D.第三产业发达图4表示某产业在世界上的迁移过程,回答30—31题:Ⅱ阶段中国大陆、越南等地香港、台湾地区Ⅰ阶段欧美 图430.图中反映的产业部门可能是 A.玩具制造B.汽车产业C.石化工业D.钢铁工业31.该产业部门属于A.劳动密集型工业B.技术密集型工业C.原料指向型工业D.资金密集型工业32.将1:10000000的地图比例尺放大1倍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新图比例尺为1:20000000 B.新图图幅面积比原图增加了2倍C.新图表示的地理事物比原图简略D.在原图上淮河的长度为10厘米,在新图上长20厘米33.在等高距为50米的地形图中,5条等高线重叠于某断崖处,该断崖处的相对高度可能为:A.180米 B.220米 C.320米 D.380米34.在一张地图上,北纬60º纬线上有两地,其图上距离是33.3厘米,地方时相差2小时,则此图的比例尺是A.1:1000B.五百万分之一C.1:500000D.1:1000000右图是我国南方某地等高线图。读图完成35-36题。35.关于陡崖的叙述正确的是 A.a处陡崖高于b处B.a处陡崖相对高度为20米以上C.b处陡崖相对高度为20米以上D.b处陡崖相对高度为30米以上36.高速公路选择在图中地形部位通过,主要原因()A.该地位于山脊,地势较高B.该地位于山谷,工程量小C.该地岩层脆弱,易于开挖D.该地位于鞍部,地势较低37.读下图“等高线地形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有() A.甲图反映的范围比乙图小 B.EF处的坡度比CD处大 C.乙图反映的实际内容更详细 D.EF间实际距离短于CD-12-\n甲乙某校学生于台风过后,前往某山区实习,观测溪谷的变化情况。下图为“学生实习地区的等高线地形图”。完成38~39题。38.学生在实习中可以得知的是A.溪谷的坡度;溪谷的蒸发量B.溪谷的蒸发量;溪流的水深和流速C.溪谷的台风降雨量;堆积物粒径大小D.溪谷的坡度;堆积物粒径大小39.学生在溪谷的观测点是A.甲、乙B.甲、丙C.乙、丁D.乙、戊图1-2-840.下图所示四幅等高线地形图(图1-2-8)中等高距相同,水平比例尺不同,请判断坡度最陡的是哪一幅示意图()A.①幅 B.②幅 C.③幅 D.④幅比较下列五个亚洲国家,完成41~42题。41.位于东南亚的一组国家是( )A.①②B.③④ C.①⑤ D.④⑤42.与我国相邻的一组国家是( )A.①②③B.②④⑤ C.③④⑤ D.①④⑤由于降雨多少对收成影响很大,因此A地农民在播种小麦时总是小心翼翼地撒下一些油菜籽,这样即使收不了小麦也还可以收获别的。据此读下图回答43—45题:43.有关A地的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A.A地为热带沙漠气候B.7月吹东北季风C.1月寒冷干燥D.5月是一年中最热的月份44.小麦地里种油菜主要的原因是()①西南季风的强弱变化引起降水的年际变化大-12-\n②降水量偏大的年份小麦欠收但可收获一些油菜籽③降水量正常的年份则小麦丰收④小麦是旱地作物,而油菜更适宜在较湿润的环境中生长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45.该地国土整治的重要任务是( )A.防止飓风的袭击B.防止从西北方来的沙尘暴C.防止热浪的困扰D.兴修水利减少旱灾害图3为日本1月气温、降水分布图,回答46--48题。46.图例①②③的数值关系是:()A.①>②>③B.①<②<③C.①<②>③D.不能确定47.关于日本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①首都东京属于温带季风气候②降水高度集中在夏季③气候具有海洋性特征④年降水量太平洋沿岸多于日本海沿岸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48.下列有关日本相关概况说法正确的是()A.东京东侧的富士山是世界著名的活火山,市西南郊有著名的筑波科学城B.日本是一个典型的地狭人稠的国家,其人口密度比我国还大C.日本的主要贸易对象为美国,中国,俄罗斯及欧洲D.受地理条件的限制,日本的种植业不发达,但乳畜业发达读下列一组图,据此回答49—50题:49.四幅图中符合右图气候类型的图是:A、a图B.b图C.c图D.d图50.图中字母所示地点位于世界主要地震带上的有:A.a、b B.a、c、dC.b、c、d D.a、b、c、d-12-\n卷Ⅱ51.简述地图的阅读方法:(5分)52.阅读下面材料,根据所学知识回答有关问题。材料一承接日韩产业转移,山东半岛制造业基地呼之欲出。在中国加入WTO、制造业全球基地初露端倪的大背景下,山东半岛制造业基地建设及其与日韩产业转移的对接,成为更加迫切的现实。山东半岛与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在产业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上存在着一定的“梯度错位”空间,发展国际合作和承接产业转移具有很强的互补性。材料二山东省、日本、韩国位置图(1)日韩产业转移的重要原因是什么?(3分)(2)山东半岛成为日韩产业转移承接地的优势有哪些?(3分)(3)简要说明产业转移对日本经济的不利影响。(3分)-12-\n53.读图和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 图1中A国被人称为“水泽之乡”和“河塘之国”,是世界上河流最稠密的国家之一。材料二 图2为图1中C水库泥沙沉积厚度相对数(数值越大,沉积越厚;数值越小,厚度越薄)和流域年降水量变化统计图。(1)说明A国形成“水泽之乡”和“河塘之国”的自然原因。(4分)(2)分析B山脉对该地区降水的影响。(4分)(3)简述C水库中泥沙沉积厚度的变化特征并分析原因。(3分)-12-\n地理答案1—10BDBDCCDCCD11—20BBCDDCACCC21—30BBBAACBDCA31—40ADBBCDCDBB41—50CDDADACBCB51.(5分)(1)先看图名(2)、再看图例(3)、最后看内容,找到题目要求的相关内容52.(3分)(1)两国人多地少,土地价格高;劳动力成本高;资源、能源相对短缺;国内市场狭小(3分)(2)山东半岛与日韩距离近;经济在全国相对比较发达;市场广阔;廉价劳动力丰富;交通运输发达;土地廉价;煤铁石油资源丰富。(3分)(3)资产流失,人才流失,就业市场流失,失业率上升,市场萎缩等。53.(1)地形平坦,地势低(1分);夏季降水丰富、集中(1分);河流汇聚,径流量大(1分);潮汐(飓风)影响强(1分)(2)该地区的降水主要来自西南季风(1分);西侧地处迎风坡(1分),西南季风受地形抬升,形成丰富的地形雨(1分);东侧位于背风坡,降水少(1分)(3)水库中泥沙沉积厚度季节变化大,夏季大于冬季;年际变化大,降水多的年份大于降水少的年份(1分) 原因是水库流域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集中于夏季;水土流失和流水搬运作用夏季强于冬季,所以夏季的沉积层比冬季厚(1分);季风气候降水不稳定,年际变化大;降水多的年份水土流失和流水搬运作用强(1分),所以降水多的年份沉积层较厚。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