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年级地理(文科)段考试题第Ⅰ卷一、单项选择题(共60分)读黄河流域图,回答1~3题。1.黄河流域作为一个区域,其划分的指标是()A.利用地形指标B.利用综合指标C.利用河流指标D.利用气候、地形等指标2.从理论上讲,图中的河段综合治理模式和田纳西河流域最接近的是( )A.①B.②C.③D.④3.黄河流域出现的生态问题中,田纳西河流域未出现的是( )A.土地退化B.风蚀荒漠化C.水质污染D.植被破坏田晓同学在《我的家乡》作文中这样写道:“四月的早晨,一望无尽的田野,绿油油的稻苗在清风中起舞,桑林丛中不时传来姑娘们的笑语歌声。船儿在密如蛛网的河流穿梭摇过,鱼儿在水面上跳跃。塘边上蔗苗茁壮,果树花香,一派春意盎然之景。”据此完成4~5题。4.田晓的家乡位于下列哪个地区()A.黄淮海平原B.东北平原C.珠江三角洲D.渭河平原5.该地的气候类型和耕作土壤分别是()A.温带季风气候、黄土B.温带季风气候、黑钙土C.亚热带季风气候、红壤D.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稻土6.关于长江三角洲农业社会时期的地理环境叙述正确的是()A.地处我国东部沿海中部,为雨热同期的温带季风气候B.因河网密布,湖泊众多,多为集中连片的水稻[来源:学.科.网Z.X.X.K]C.长江三角洲的水土是当地农业发展的限制因素D.长江三角洲的农业种植制度是两年三熟至一年两熟2022年11月,第16届亚洲运动会在我国广州成功举办,亚运会期间,新建立的“广州智能交通系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通过该系统可清楚显示由运动员驻地前往赛场之间的路况。根据这些提示信息,司机可以灵活地选择合[来源:Z-x-x-k.Com]适线路,避开拥堵路段,确保运动员按时到达比赛场地。据此回答下面7~9题。7.利用“广州智能交通系统”,亚运会组委会可以随时掌握前往比赛场馆的运送运动员的车辆的具体位置,这主要利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A.地理信息系统B.遥感技术C.全球定位系统D.数字地球技术8.亚运会期间“广州智能交通系统”可为亚运会服务车辆提供的智能监控调度服务主要有()①最佳行车路线 ②运行车辆的车况 ③提供实时路况信息 ④动态导航服务A.①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9\n9.广州的智能交通管理是广州城市管理GIS的具体表现,通过图层叠加获取城市交通信息,亚运会期间为工作人员提供的从居住小区到所工作的比赛场馆的最短行车路线图,是综合了下列 而获得的。()①广州市交通图层 ②广州市居民区图层 ③广州市公园分布图层 ④广州亚运场馆分布图层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读我国某生态环境问题分布统计图,回答下面10-11题。[来源:学科网Z-X-X-K]10.该生态环境问题是()A.土地荒漠化B.水土流失C.酸雨D.生物多样性减少11.为了避免该生态环境问题愈演愈烈,下列做法可取的是()A.大面积植树造林,减少水土流失B.解决当地群众生活用能问题,严禁乱砍滥伐C.加快城市化进程,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D.引水灌溉,大力发展农业生产12.西北地区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的形成原因是()①距海洋远②终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③高大山地尤其是青藏高原隆起对水汽的阻隔作用④纬度位置偏高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13.西北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的荒漠化日趋严重,关键是缺水,为了解决水资源问题,有效是()A.启动“南水北调”西线方案,再从黄河引水到甘肃和新疆[来源:学科网]B.利用科技手段,增加山岳冰川融水量,使塔里木河水量增加C.限制畜牧业发展,使草场得到生息和恢复D.发展节水灌溉、绿洲农业,采取休耕制,退耕还草、退耕还林保护生态资源右图为我国历史时期森林遭破坏地区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14-15题。14.目前bc地区的森林遭到破坏的主要原因是()A.乱砍滥伐B.兴修水利C.建设宫殿和陵墓D.开荒设厂15.图中a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措施有()A.植树造林B.建立保护区C.退耕还林D.禁止人类活动下表反映了四个省区煤炭、太阳能、天然气、水四种资源的丰歉程度(★号越多代表资源分布越丰富),据此完成16~17题。资源种类省区 甲乙丙丁9\n新★★★★★★★★★★陕★★★★★★★★★★★★川★★★★★★★★★★★粤★★★★★★★★16.读上表,下列组合正确的是()A.甲—天然气 乙—煤炭 丙—水资源 丁—太阳能B.甲—天然气 乙—太阳能 丙—水资源 丁—煤炭C.甲—煤炭 乙—太阳能 丙—水资源 丁—天然气D.甲—煤炭 乙—天然气 丙—水资源 丁—太阳能17.甲类资源丰富区资源开发方向()A.稳定以煤炭开发为核心的工业体系B.调整产业结构,多元化发展C.产业全部升级,第三产业全部替代第二产业D.提高重工业产值比重陕西榆林市是我国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经济结构以重化工业为主。读图,回答18~19题。18.榆林市成为我国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的优势条件有()①煤、气、盐资源丰富 ②水陆交通便利 ③市场广阔④科技力量雄厚 ⑤国家政策支持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⑤D.②④⑤19.榆林市发展重化工业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可能有()①改变地表形态,减缓水土流失 ②加剧大气污染,雾霾天气增多③增加能源输出,消除贫困现象 ④完善基础设施,促进城市发展A.①②B.②④C.③④D.②③20.下列关于田纳西河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位于美国的中部地区,气候类型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B.防洪是流域治理的核心9\nC.农业以发展温室蔬菜生产为主D.拥有全美最大的水电、火电、核电相结合的电力系统读“亚寒带针叶林、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的矿质养分循环模式图”,回答21~22题。21.与乙森林系统相比,甲森林系统的()A.生物体储存的养分少B.落叶层储存的养分多C.土壤中储存的养分多D.系统整体的物流量小[来源:Z-x-x-k.Com]22.全球的乙森林系统主要分布在()A.非洲大陆 B.大洋洲C.南美洲 D.亚欧大陆 [来源:学科网Z-X-X-K]下图为M河流域河流分布图及其干流河床对应的剖面图,读图回答23~24题。23.计划开发河流的水能,修建大坝的最理想位置是( )A.a处 B.b处C.c处D.d处24.M河流域植树造林,植被主要的生态功能是()A.防风固沙B.调节气候C.涵养水源、保持水土D.美化环境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地区等值线图。读图,回答25~26题。25.假若图中河流易发生洪涝灾害,为缓解甲河段的洪水泛滥,最有效的措施是( )A.流域内多植树造林B.在乙河段修建水库C.下游河段退耕还湖D.修建和加固河堤26.在河流综合治理中,A地所起的主要作用为( )A.改善局部气候B.发展养殖业C.作为分洪和蓄洪区D.进行立体开发读下表和下图,完成第27~28题。R河流域土地利用结构变化表耕地林地草地荒地其他1978年55.0%19.8%4.9%15.4%4.9%2022年40.2%44.1%6.2%1.3%8.2%27.1978~2022年,R河流域( )A.径流季节变化增大B.土壤层变薄C.生物多样性增加D.下游泥沙沉积增多28.关于黄铜矿的开发利用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及应对措施,叙述正确的是( )A.露天开采引发地面沉降;填埋、复垦B.矿产冶炼导致土壤呈酸性;使用石灰中和C.矿产开采造成水资源枯竭;跨流域调水9\nD.矿产冶炼导致大气污染加剧;建硫酸厂读右图,某地区等高线示意图,完成29~30题。29.若该地区位于中国东南部地区,则图中②地区最适宜发展的产业是()A.水稻种植业B.林业C.游牧业D.热带经济作物种植30.如果要在图中河流①的干流上修建一座拦河大坝,使海拔在250一300米之间的土地能够得到引水灌溉,则拦河大坝最佳的位置是()A.甲处B.乙处C.丙处D.丁处第Ⅱ卷二、非选择题(共40分)31.阅读材料一和材料二,按要求完成下列问题。(10分)材料一陕西省榆林地区区位示意图与红碱淖湖区域图。材料二红碱淖位于陕西省榆林市北部,形成于20世纪20年代末,是中国最大沙漠淡水湖,也是世界最大的遗鸥繁殖与栖息地和陕北最重要的产鱼基地,素有“大漠明珠”之称。近年来,红碱淖的水位以每年20~30厘米的速度下降,湖水PH值由7.4~7.8上升到9.0~9.42。这远远超出了鱼类生存的极限。(1)图中两河的流向为。(1分)(2)为了监测红碱淖水面积和水质的变化,可利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1分)(3)榆林地区北部主要受(外力)作用的影响,而南部主要受的侵蚀作用。(2分)(4) 根据材料二和图分析红碱淖水位下降的原因(3分),并分析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3分)。32.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海南省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同为我国的边疆省区。前者位于沿海地区,岛内常规能源相对缺乏,目[来源:学*科*网]前正在推进国际旅游岛建设。后者位于内陆地区,生态环境建设成为该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点。[来源:学+科+网Z+X+X+K]9\n(1)比较海南、新疆两区域地理环境差异。(至少4个方面)(4分)(2)每年冬春季节,新疆地区经常暴发沙尘暴天气,请简述沙尘暴天气产生的自然条件。(3分)(3)为推进国际旅游岛的建设,海南提出了打造“低碳海南”,共建“生态绿岛”这一目标。请从能源消费的角度,提出具体的建议。(3分)33.图为我国华北地区某乡驻地及周围部分辖区示意图,经勘探发现有丰富的大煤田。回答问题。(10分)(1)该乡原有大面积的水稻种植,但近年来却不断缩减,你认为主要的原因是什么?(1分)(2)随着对煤炭资源的大规模开采利用,该区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请推测会有哪些变化?(4分)(3)该区域除了直接向外运煤外,还将煤炭转化为电能输出。这样做有哪些好处?如果把坑口电站建在①处,是否合理?(3分)(4)经过几十年的开采,图中区域煤炭资源几近枯竭,为促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该地区规划产业结构调整,请你提出合理化建议。(2分)34.阅读材料1、2,回答问题。(10分)材料1:红水河,为西江上游的别称,流域内山岭连绵,地形崎岖,水能资源十分丰富,它的梯级开发已被我国政府列为国家重点开发项目。材料2:珠江流域图(1)说明红水河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2分)9\n(2)简述红水河水电梯级开发对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主要影响。(3分)(3)根据图中信息,分析红水河流域综合开发利用的方向(水电除外)。(3分)(4)与周边省份相比,贵州地下水资源较贫乏,分析其主要的自然原因。(2分)[来源:Z-x-x-k.Com]9\n2022—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年级地理(文科)段考试题参考答案第Ⅰ卷一、单项选择题(共60分)题号12345678910答案ADBCDDCABA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BCDABCBCBD题号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CDCCBCCDAB第Ⅱ卷二、非选择题(共40分)31.(10分)(1)自西北流向东南(1分)(2)RS(遥感)(1分)(3)风力流水(每空1分,共2分)(4)原因:气候干旱,降水少,蒸发旺盛;上游河流建拦水坝使入湖径流减少;过度抽取地下水,地下水位下降;开矿(煤矿采空区)导致地面塌陷与水源枯竭。(3分,答对其中三点给3分)影响:气候变干,土地荒漠化加剧;水质恶化,生物多样性减少。(3分)32.(1)从构成地理环境的那些要素进行对比,随意4个。(如:气候、地形地势、土壤、植被、矿产资源、农业、工业等等)(2)新疆地区沙漠广布(资源丰富植被少);冬春季节降水少,春季升温快,地表干燥,易起沙;冷空气活动频繁(多大风天气)(3)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大力发展太阳能、风能、海洋能、核能等清洁能源;节能:加大科技投入,提高节能技术,提高能源利用率;调整产业结构,适当限制高耗能产业的发展;减排:降低能源消费过程中污染物的排放,或把污染物处理后再排放。33.(1)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不适宜大面积种植水稻。(2)①乡驻地逐渐发展成为新型的工矿城市;②经济结构会由种植业和林果业为主发展为以工矿业为主;③居民数量迅速增加,多从事工矿业和服务业;④交通状况会有明显的改善,内外联系更加便捷;⑤生态环境有可能恶化,植被减少,水源被污染,空气质量下降等。(3)好处:①减轻交通运输压力;②减少环境污染。建在①处合理。(4)①优化能源基地工业结构,延长生产链;②发展新兴产业(或新型工业和第三产业)等。9\n34.(1)(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丰富,)水量大;(地形崎岖,)落差大,水力资源丰富。(2)满足珠江三角洲地区用电需求的增长;改变珠江三角洲地区能源消费结构,改善环境质量;入海泥沙减少,珠江三角洲出现淤积减慢或侵蚀后退;有利于提高珠江三角洲的防洪和防旱能力。(3)发展旅游业;发展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发展木材加工和制药工业;发展水产养殖。(4)地表崎岖,坡度大,水流快,存留时间短;石灰岩广布,地下含水层少。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