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株洲市第二中学2022届高三地理第一次月考试题一、选择题(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其序号填在答题卷的表格中)若图甲所示地区有古长城经过,你认为最可能的线路是A.①B.②C.③D.④2.若在图甲所示地区修建公路,最合适的线路是A.①B.②C.③D.④下图为“世界四大洋主体位置示意图”,据此回答3~4题。3.下列港口依次濒临①②③④四大洋的是A.鹿特丹、旧金山、摩尔曼斯克、科伦坡B.鹿特丹、旧金山、科伦坡、摩尔曼斯克C.科伦坡、鹿特丹、旧金山、摩尔曼斯克D.旧金山、鹿特丹、摩尔曼斯克、科伦坡4.连接②③两大洋之间最短的海上通道是A.巴拿马运河 B.白令海峡图3C.马六甲海峡D.直布罗陀海峡图3,完成5~6题。5.图中甲、乙、丙、丁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甲、乙、丙、丁B.甲、丁、乙、丙C.丁、丙、甲、乙D.丙、丁、甲、乙6.下列关于此地开发的叙述,合理的是A.可以在此地修建采石厂B.地表可以修建铁路C.褶皱内部肯定存在油气,可以开发D.可以修建水库堤坝127.该山可能位于A.甘肃省B.河南省C.江西省D.福建省8.关于该山气温垂直分布的正确说法是A.该山山顶可能有永久积雪B.l月份在400米以下呈现逆温现象C.7月气温递减率400米以下最小D.海拔600米以上1月气温递减率远远大于7月9.下列四地中,年温差最小的是A.甲B.乙C.丙D.丁图是不同地点6月22日的日出时刻与日照时数之间的关系。读图回答10~11题。10.下列地点位于同一半球的是A.①②B.②④C.②③D.③④11.如果6月22日在①、②两地同时看到日出,那么9月23日当①地日落时,②地的地方时为A.15:OOB.16:30C.19:30D.21:00下图所示地区为北半球,P、Q为某日晨昏线n与纬线m(80°N)的交点,经度差为120°,已知此时W(位于PWQ的中点)点的地方时为12时。据此完成第12-13题。12.该日,P的昼长是A.6小时B.8小时C.18小时D.16小时13.此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株洲的的昼长正在变长B.P点正值日出,Q点正值日落C.太阳直射点正在向北移动D.长沙日出时物影朝西南1214.该河谷A.岩层②比岩层①易受侵蚀B.岩层①比岩层②形成年代早C.是断层上发育形成的向斜谷D.呈“V”形,适宜修建水库15.本次洪水A.水位上升时,河流搬运作用减弱B.水位下降时,河流含沙量增加C.流量增大时,河流堆积作用增强D.河流侵蚀作用使河床加宽变深下图示意我国某自然区主要名山垂直带谱。完成16-17题。16.该区域A.景观呈现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B.风力作用微弱,以流水作用为主C.年降水量自东向西呈递减趋势D.地形以山地为主,地势东北高、西南低17.关于该区域各山的叙述,正确的是A.①山东西坡带谱差异的形成基础是热量B.②山北坡为阳坡,基带上限高于南坡C.③山东坡为东南季风的迎风坡 D.该区域缺少冰雪带是因为纬度过高12 图16为“沿某岛屿20º纬线的地形剖面图和甲、乙两地气候资料统计图”。图17为图16岛屿的地形略图,其中M为一月份20℃等温线(虚线为可能)分布状况。完成18~20题。18.该岛甲、乙两地 A.地球公转近日点时降水最多 B.甲地有明显干湿两季 C.7~12月降水量逐月增加 D.乙地为热带季风气候19.两地纬度相同,但乙地比甲地降水量大得多,关于其原因说法正确的是 A.甲地深居内陆,乙地沿海 B.乙侧山坡迎暖湿信风 C.乙地海拔比甲地较低 D.与东南季风有关20.关于虚线L1、L2、L3、L4等温线弯曲合理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A.L1符合实际,因为岛中山脉地势较高 B.L2符合实际,因为该季节陆地温度高于海洋 C.L3符合实际,因为该季节海洋温度高于陆地 D.L4符合实际,因为沿岸有寒流经过下图中甲地所在的国家,农业以畜牧业为主,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于货物过境和港口服务业。据此完成21~23题。21.在甲地形成城市的主导区位因素是A.地形B.港口C.公路交通枢纽D.气候22.该城市发展成为该国首都的优势条件是A.位置适中B.经济中心C.气候宜人D.资源丰富林线是高山垂直自然带谱中一条重要的生态界限,通常是指高海拔处树木(针叶林)生长的上限。下图示意我国局部区域高山林线海拔分布。据图完成23~25题。23.依图可知,E地与F地的林线海拔相差A.800米B.1200~1600米C.1000~1200米D.800~1000米24.F地成为世界上最高的林线分布区,最合理的解释是A.地处低纬的高海拔地区,太阳辐射强度大B.受南部海洋沿河流北上的暖湿气流影响大C.地处东南季风迎风坡地带,年降水量大12D.来自东部的暖湿气流在宽谷地带成云致雨25.多条林线的走向在图示东部区域发生变化,其首要影响因素是A.河流与盛行风向B.地势与山脉走向C.降水与土壤类型D.气温与纬度位置12考场号:班级:学生姓名:座位号:—–——–—–—––—–—–—密—–—–—–—–—–—–—–—–封—–—–—–—–—–—–—–—–线—–—–—–—–—–——–—–—–—–—–—–座位号株洲市二中2022届高三第一次月考地理答卷一、选择题(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其序号填在答题卷的表格中)题号12345678910111213答案题号141516171819202122232425答案二、综合题(50分,共四大题)26.(1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图12示意某国南部沿海地区。该地区河流含沙量大,沿海水浅。18世纪,随着大规模的土地开发,该地区交通运输需求大增,于是开凿了几乎与海岸平行的沿海运河。M河自北向南纵贯该国中部,是该国重要的航道,(1)分析图示地区沿海运河开凿前的水运条件。(4分)(2)分析沿海运河开凿工程量较小的原因。(2分)(3)说明H港发展成为该国南部沿海最大港口的地理条件。(6分)27.(1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下图中甲市是我国某自治州的首府,该州棉花产量占全国的l/8,长绒棉占全国总产量的93%。甲市是重要的棉花交易集散地,棉纺工业发达。12(1)说出甲、乙之间国道的走向,并分析原因。(6分)(2)分析甲市成为棉花交易集散地的有利区位条件。(6分)28.(14分)阅读下列资料,并回答问题。12西亚国家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首都阿布扎比(约北纬24ºN,54ºE)附近,有个零碳城市马斯达尔。该城市供电完全由可再生能源供应,是世界上第一座实现CO2“零排放”的城市,将于2022年完成。马斯达尔的位置、气候等有关资料见图14。(1)根据材料分析,零碳城市马斯达尔使用的能源是 和 。(2分)(2)从参观者较为舒适的角度,最好选什么时间段(月份)前往马斯达尔这座“零排放”城市?分析原因。(6分)(3)分析马斯达尔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6分) 29.(12分)阅读图20,回答问题。 喀什是中国的西大门,是中西亚文化交融的城市、新疆最著名的古城。图20中甲、乙两图为喀什所在区域图和地质剖面图。(1)甲图所示地区河流的主要补给水源是 。简述此区域河流流量特征。(8分)(2)简述甲区域的地势特征,并分析A处地貌类型的成因。(4分)12株洲市二中2022届高三第一次月考地理答卷二、综合题(50分,共四大题)26.(1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图12示意某国南部沿海地区。该地区河流含沙量大,沿海水浅。18世纪,随着大规模的土地开发,该地区交通运输需求大增,于是开凿了几乎与海岸平行的沿海运河。M河自北向南纵贯该国中部,是该国重要的航道,H港为该国南部沿海最大港口。(1)分析图示地区沿海运河开凿前的水运条件。(4分)该地区河流大致自北向南入海,陆上缺少东西向(横向)水运通道。(2分)沿海多沼泽,海域水浅,泥沙多,风浪大,不利于航行,不适于建港。(2分)(2)分析沿海运河开凿工程量较小的原因。(2分)沿岸地区为河流冲积平原,低平,多沼泽(湿地、海湾)。(3)说明H港发展成为该国南部沿海最大港口的地理条件。(6分)(该国南部沿海少港口)H港依托沿海运河,成为南部沿海地区的贸易港口;(2分)M河流域广阔,腹地广,河道航运繁忙;(2分)H港位于M河河口附近,是M河、南部沿海运河航运和海运的枢纽。(2分)1227.(1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说出甲、乙之间国道的走向,并分析原因。(6分)大致呈东——西走向(2分)。原因:沿山麓地带(或盆地边缘)分布,地势较平坦,建设工程量小(2分);沿线多城市(绿洲)。(2分)(2)分析甲市成为棉花交易集散地的有利区位条件。(6分)①区域中心城市,信息通达度高;②区域交通枢纽,交通运输便利;③位于棉花主产区,商品来源丰富;④棉纺工业发达,对棉花需求量大;⑤与中亚国家相邻(边境城市),利于商品进入国际市场(或临近中亚产棉区)。(每点2分,任答3点即可。共6分)28.(14分)阅读下列资料,并回答问题。12西亚国家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首都阿布扎比(约北纬24ºN,54ºE)附近,有个零碳城市马斯达尔。该城市供电完全由可再生能源供应,是世界上第一座实现CO2“零排放”的城市,将于2022年完成。马斯达尔的位置、气候等有关资料见图15。(1)根据材料分析,零碳城市马斯达尔使用的能源是太阳能 和 风能 。(2分)(2)从参观者较为舒适的角度,最好选什么时间(月份)前往马斯达尔这座“零排放”城市?分析原因。(6分)12月至次年3月期间都为正确。(2分)气温相对较低,较凉爽;降水相对较多,较湿润些。(4分)(3)分析马斯达尔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6分) 有利:全年高温,晴天多,光热充足,利于作物生长;昼夜温差大,利于作物有机质的积累。不利:气候干旱,降水稀少,水源短缺。(6分)29.(12分)阅读图16,回答问题。 喀什是中国的西大门,是中西亚文化交融的城市、新疆最著名的古城。图20中甲、乙两图为喀什所在区域图和地质剖面图。(1)甲图所示地区河流的主要补给水源是 冰川积雪融水 。简述此区域河流流量特征。(8分)径流量小;季节变化大(或夏季水量大,冬季水量小甚至断流);河流越到下游流量越小。12(2)简述甲区域的地势特征,并分析A处地貌类型的成因。(4分)地势自西北、西南向东倾斜(或西高东低)。(2分)河流在山区携带大量泥沙物质,出山口后因地势变缓,流速变慢,在山前大量沉积而成。(2分)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