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台一中2022--2022学年上学期期中试卷高一地理(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考试范围:人教必修1第1—2单元第Ⅰ卷本卷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行星冲日是指行星和太阳分处地球两侧,三者几乎成一条直线。2022年5月至10月将上演行星轮番“冲日”的天文胜景。此次轮番“冲日”的太阳系大行星数量最多可能为A.3颗B.4颗C.5颗D.6颗2.科学家已经在宇宙中发现开普勒——186f行星是与地球相似的“兄弟”,它距离地球490光年,比地球重10%,由岩石构成,科学家推测其地表有可能存在液态水。宜居星球存在液态水的必备条件是A.质量和体积大B.自转方向需自西向东C.宇宙环境安全D.距中心天体远近适中北京时间2022年4月2日8时15分,遨游太空6年多的天宫一号先后与神舟八号、九号和十号飞船完成6次自动和航天员手控空间交会对接任务后,在中国航天人的实时监测和全程跟踪下,在预测的时间和范围内准确再入大气层,化作流星坠落于(14°S,163°W)的南太平洋。据此完成3—5题。3.下列物质属于天体的是A.化作流星的天宫一号B.正常工作中的天宫一号C.天空中的飞鸟D.坠落南太平洋的天宫一号残骸4.天宫一号坠落时坠落点的区时是A.4月1日13:15B.4月2日13:15C.4月1日13:23D.4月2日13:235.天宫一号坠落时关于凯里(106°E,26°N)的叙述正确的是A.昼长长于北京B.正午太阳高度角小于北京C.昼长长于坠落点且至2022届高考前昼逐渐变长D.已经进入夏季北京时间2022年3月17日15时许,由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研制的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顺利升空,成功发射陆地勘查卫星四号,卫星随后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将绕地开展陆地资源遥感勘查。据此回答6—10题。6.当“长征二号”顺利升空时,伦敦夏令时间大约是A.1时B.8时C.11时D.21时7.从陆地勘查卫星四号上观测到的地球昼夜交替周期A.小于一个太阳日B.大于一个太阳日C.等于一个恒星日D.等于一个太阳日8.相比酒泉卫星发射基地,我国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的主要区位优势是A.晴朗天气多,大气能见度高-8-\nB.纬度高,发射方向与赤道平面夹角大C.海拔高,惯性离心力大D.海运便利,方便运输大型运载火箭9.人类发射的太空探测器可以到达木星附近,表明人造天体已经能够脱离A.总星系B.银河系C.太阳系D.地月系10.在地球朝向太阳一面的地区,有时会发生高频无线电通讯几乎全部中断的现象,主要原因是A.臭氧层空洞扩大使红外辐射增强B.太阳耀斑爆发扰动地球大气层的电离层C.太阳黑子增多造成地球磁场紊乱D.太阳和月球对地球引潮力加强10月中旬,小明错峰出国旅游,随身携带了一部全球通手机,因旅游目的地使用的时间也为东八区的区时,所以未改手机上的时间和日期,仍然显示的是北京时间。据此完成11—12题。11.小明发现正午时当地物体都没有影子,则当地的纬度可能是A.6°NB.6°SC.0°D.15°N12.该地正午时,小明手机上的时间为12时52分,则该地的经度为A.133°EB.129°EC.113°ED.107°E表中所列的是12月22日甲、乙、丙、丁四地的白昼时间,根据表中数据回答13—15题。13.四地中属于南半球的是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14.四地所处纬度从高到低顺序排列的是A.甲乙丙丁B.甲乙丁丙C.丙丁乙甲D.丁丙乙甲15.若黄赤交角增大,则会引起的现象是A.北寒带范围增大,南寒带范围缩小B.热带范围减小C.北极出现极昼的天数增加D.夏至日南半球中低纬度地区昼长与夜长的比值减小据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北京时间2022年02月06日03时57分在台湾高雄(北纬22.94°,东经120.54°)发生6.7级地震,震源深度15千米。据此完成16—17题。16.地震发生时,高雄市的居民会感到A.左右摇晃B.先左右摇晃后上下颠簸C.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D.上下颠簸17.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A.地核B.上地幔-8-\nC.下地幔D.地壳下图为地球表面受热过程图。读图完成18—20题。18.从数量上看,①>②的原因是A.②大部分被地面吸收B.②大部分被大气吸收C.①大部分被大气吸收D.大气对①具有削弱作用19.阴天夜晚比晴天夜晚气温高,是因为A.①减弱B.④增强C.③增强D.②增强20.拉萨郊区农民在冬季给蔬菜大棚覆盖黑色尼龙网的主要目的是A.削弱反射作用,提高夜间的温度B.阻止太阳辐射,防止夜间温度过低C.增强大气逆辐射,提高农作物存活率D.削弱地面辐射,减少作物水分蒸腾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一种形式,读图回答21—22题。21.关于左图的判断正确的是①a处气流上升②b处气流下沉③乙处高空为高压④甲处近地面为低压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22.右图所示的海陆热力环流现象通常出现在A.白天B.夜间C.夏季D.秋季读四种气候类型的气温和降水量年内变化范围图,完成23—24题。-8-\n23.图中①②③④代表的气候类型正确的是A.①是热带沙漠气候B.②是热带雨林气候C.③是亚热带季风气候D.④是热带草原气候24.图中②代表的气候类型最大的分布区在A.亚马孙平原地区B.撒哈拉沙漠地区C.西西伯利亚地区D.德干高原地区读下图“冬季某时亚洲局部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hPa)”,完成25—28题。25.此时甲地风向为A.西北风B.东南风C.东北风D.西南风26.此时与甲地相比,北京A.风力更大B.降水更多C.气压更高D.气温更高27.丙地冬季降水较乙地多的主要原因A.海风迎风坡B.纬度高C.对流运动强D.距海近28.7月以后雨带仍未移到甲地区,易导致我国东部地区A.南旱北涝B.南北皆旱C.南涝北旱D.南北皆涝中国科学院某研究所遥感与地面监测表明,过去20年间,青藏高原内陆湖面积由2.56×104-8-\n平方千米增至3.23×104平方千米。完成29—30题。29.内陆湖面积增大的最主要原因是A.地壳抬升B.气候变暖C.下渗减弱D.河道淤积30.内陆湖面积增大会带来A.生物多样性增加B.蓄洪功能减弱C.湖水盐分浓度增加D.通航能力减弱第Ⅱ卷本卷共4题,共40分。31.(9分)根据图和文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日本气象专家认为极端气候与太阳黑子活动有关。日本《现代周刊》上有一篇文章这样介绍:一种天体活动似乎也会对地球产生影响,那就是太阳黑子的活动。太阳黑子的活动以11年为一个周期。1988年,日本遭受冷夏的袭击,美国和欧洲却遭受酷暑和干旱的煎熬。在意大利,炎热造成铁路变形、列车脱轨。美国从4月中旬到8月为止,几乎滴雨不下,密西西比河的水面不断下降,连船都无法行驶。太阳黑子的周期性(1)黑子发生在太阳大气的________层,它的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黑子活动同步的太阳活动还有________________,它们被认为是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3分)(2)一般认为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3分)(3)太阳黑子活动的周期约为11年。而从图上可以看出,1960年是一个太阳活动高峰年,文章中说1988年又是峰年,对此应怎样解释?(2分)(4)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对太阳活动的观测和预报。目前,实现空间和地面太阳活动监测的最佳方法是____________。(1分)32.(11分)下图是“世界年太阳辐射量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8-\n(1)世界太阳辐射强度较高的①、②区域分别是_______和_______,这两个区域的太阳辐射强度均高于赤道地区,其共同原因是_______。(3分)(2)C的值大约是_______,它大于B的原因主要是________。(2分)(3)人们观测得出结论,城市的太阳辐射量往往低于郊区,你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有哪些_____________。(2分)(4)A、B的纬度值约为37°N,A的太阳辐射强度季节变化较大的原因是什么________。(4分)33.(9分)读下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完成下列问题。(1)判断图示所在的半球是________半球及此时的具体日期是__________。(2分)(2)写出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判断图中的晨线是________,昏线是_______。(3分)(3)把A、D、E三点的自转线速度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起来是________。若有一发炮弹从D点射向乙点方向,请判断炮弹将落在D、乙所在经线的________(东侧或西侧)。(2分)(4)乙点的日出时间是______,日落时间是_________。(2分)34.(11分)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8-\n(1)在图左侧添加箭头以正确表示三圈环流。(3分)(2)在图中相应的位置上添加箭头表示近地面各风带的风向,并标注风带名称。(3分)(3)极锋是风带和风带气流交汇而形成的。(2分)(4)此图表示北半球(季节),判断理由是。此季节,罗马的气候特点是。(3分)高一地理·参考答案CDBACBADDBBDDBDCDDBCDBBAADACBA31.【答案】(1)光球温度比周围低,看起来暗一些耀斑(3分)(2)对地球气候的影响对地球电离层的影响对地球磁场的影响(3分)(3)黑子的活动周期平均为11年,但并不完全遵循这一规律,有时会略有差异。(2分)(4)国际合作(1分)32.【答案】(1)青藏高原撒哈拉沙漠(西亚和北非)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少(3分)(2)160-180纬度低,太阳高度角大(2分)(3)城市的雨岛效应,多雨雾天气;大气尘埃多,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强(2分)(4)A地属于地中海气候,夏季太阳高度角大,白昼时间长,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炎热干燥,对太阳辐射削弱少;冬季太阳高度角小,白昼短,受西风带影响,多阴雨天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多(4分)33.【答案】(1)南半球12月22日(2分)(2)(23°26′S,90°W)ABBC(3分)(3)A>D>E东侧(2分)(4)3时21时(2分)34.【答案】(1)见下图。(3分)-8-\n(2)见上图。(3分)(3)盛行西极地东(2分)(4)冬季气压带、风带位置偏南温和多雨(3分)-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