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一中2022-2022学年度秋期八年级历史上学期11月月考试题(开卷本卷共五个大题满分50分考试时间:与思想品德学科合堂共90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历史谱写着歌曲,歌声凝聚着历史。歌曲“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唱出的历史事件是:A.抗美援朝,保家卫国B.转战陕北,斗智斗勇C.决战平津,瓮中捉整D.渡江战役,一往无前2.重庆一中初2022级某班开设了一个有关抗美援朝时期“最可爱的人”的班级网站,其收录的人物中包括:①王进喜②黄继光③邱少云④焦裕禄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3.2022年3月14日,十一届人大三次会议通过了修改《选举法》的决定,首次实现城乡选举的“同票同权”,标志着我国民主法制建设进一步完善。请问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制定于:A.1949年B.1953年C.1954年D.1956年4.在“一中智力快车”的历史人物竞猜环节中,当主持人说到:“他把毕生的精力投入到中国核武器的研究中,他被称为‘两弹元勋’。”小敏同学立即作出了正确的回答:他是:A.B.C.D.5.不同的时代产生了不同的时尚,下列选项中关于文化大革命期间青年人追求的时尚描述错误的是:A.成群结队在学校粘贴大字报B.罢课排练象征忠于毛主席的“忠字舞”C.在教室里朗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D.每天背诵毛主席语录6.“文化大革命”中,身为国家主席的刘少奇却被诬陷为“叛徒、内奸、工贼”,惨遭批斗,失去人身自由。这突出表明文革期间:A.民主与法制被肆意践踏B.国民经济发展缓慢C.教育科学文化事业遭到严重摧残D.法律面前人人平等7.《人民日报》元旦社论能折射出时代的风貌,1953年《人民日报》元旦社论中可能出现的主要词汇是:A.真理标准、拨乱反正、经济建设 B.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C.联产承包、深圳特区、和平统一 D.一五计划、三大改造、公私合营8.1979年安徽玉明公社社员叶旗衡日记中写到“借新账还旧账账账不清,吃一万买一万斤斤不断。”横批:“已经过去”。这幅对联反映了:A.人民公社化运动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B.农村改革取得了显著效果C.拖欠农民工工资的“死账”被清算 D.旧中国农民悲惨的生活状况已成过去9.四川广安邓小平故居有一副楹联:“扶大厦之将倾……安邦柱国,万民额手寿巨擘;挽狂澜于既倒……兴工扶农,千载接踵颂广安”。根据所学知识判断,此联应是在下列哪一时间之后创作的:A.1949年B.1956年C.1966年D.1978年10.右图信息反映的是澳门的回归,关于澳门回归,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A.回归的时间是1999年12月B.何厚铧任澳门第一任行政长官C.从荷兰政府手中收回的主权D.回归后设立了澳门特别行政区11.2022年是中美建交30周年。在1972年,中美领导人实现了跨越太平洋、穿越20多年时空的历史性握手,推动了两国关系走向正常化。请问这位美国领导人是:A.基辛格 B.尼克松 C.克林顿 D.布什12.重庆一中初2022级张静同学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收集到以下几幅图片,他要为该图片配上标题,恰当的应是:\nA.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B.新中国的外交成就C.中国完成统一大业 D.改革开放取得伟大成就13.在20世纪50年代召开的亚非会议上,“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是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这是因为周恩来提出了:A.独立自主原则B.和平共处原则C.团结反帝方针D.求同存异方针14.“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获这份颁奖词赞誉的科学家是:A.钱学森B.华罗庚C.袁隆平D.李四光15.“神舟七号”成功发射,我国宇航员首次实现太空行走,这是我国在航天技术领域取得的又一突破。追溯历史,20世纪70年代,我国在同一领域取得的成就是:A.第一颗原子弹实验成功B.第一颗氢弹实验成功C.“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D.中近程地地导弹试飞成功二、判断题:每点1分,本大题共5分。16.阅读下表内容判断:事件内容评价大跃进农业浮夸风、工业全民大办钢铁夸大了人的主观意志;违背了经济发展规律;给农业和工业带来了巨大的危害人民公社化运动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工农商学兵相结合违背了按劳分配原则,造成人们生产积极性降低,使得农业大大减产以下表述是从上表信息中得出的,请在括号内划“√”;违背了上表信息所表达的意思的,请在括号内划“×”;是上表信息没有涉及的,请在括号内划“○”。(1)大跃进的时间是20世纪50年代。()(2)大跃进主要表现是农业中的浮夸风和工业中的全民大办钢铁。()(3)人民公社化在所有制方面实行“一大二公”,在分配方面实行“一平二调”。()(4)人民公社化运动违背了平均分配的原则,造成了人民生产积极性下降。()(5)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都给国家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危害。()三、识图题:本大题2小题,第17题2分,第18题3分,共5分。17.观察图一,请将下列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图中相应的方框内。(2分)。A.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B.澳门特别行政区区旗18.观察图二,下图反映的是我国现在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三个自治区,请将下列英文字母代号填入相应的方框内。(3分)。A.新疆B.内蒙古C.广西\n图一图二四、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9题7分,第20题6分,共13分。19、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同时也宣告了自近代以来中国面临的第一项历史任务的基本完成,实现了民族的独立和人民解放,这为实现第二项历史任务: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创造了前提,中国历史由此开辟了一个新纪元。——摘取历史政论片《复兴之路》第3集:中国新生材料二:20世纪最后的20年,在世界的东方,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改革,解放了思想的中国人焕发出蓬勃的创造力,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摘取历史政论片《复兴之路》第4集:伟大转折请回答:(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请你写出开启“中国新生”与“伟大转折”这两个阶段的标志性事件?(2分)(2)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请写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2分)(3)材料二中“书写一个时代最为传奇一页的总设计师”是谁?请用一句话评价他的历史贡献?(2分)(4)进入21世纪,中华民族复兴的重担已交于我们这一代,你认为中国的复兴之路应如何继续?(1分)20.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三十几年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把自己孤立于世界之外,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发展不起来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要得到发展,必须坚持对外开放。——邓小平材料二:材料三:2022年6月18日重庆两江新区正式挂牌。成为继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之后的第三个副省级新区。作为国家级重点开发开放平台,两江新区肩负着创新内陆开放、转变发展方式、加快城市化、工业化和城乡一体化进程的使命;同时也肩负着推进西部省区之间、东中西部之间的大流通和大融通,在西部率先实现全面小康的时代使命。请回答:\n(1)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一中邓小平的话表明中国要实行怎样的政策?为此,国家在哪一城市最早试办经济特区?(2分) (2)根据材料二,请你概述这一政策带来的外商投资的发展趋势?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这一政策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好处?(2分)(3)如今,这一政策在不断向纵深发展,重庆两江新区的设立就是明证。根据材料三,请你说说重庆两江新区设立的目的?你认为两江新区的开放会给重庆带来哪些变化?(2分)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21题5分,第22题7分,共12分。21.2022年6月7日,重庆市被批准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国家希望重庆能给中国开创一条城乡统筹发展的道路。这是山城继1997年直辖以来的又一巨大喜讯,这也是新中国探索农村发展漫长道路中的又一重要举措。请回答:(1)1952年,新中国在农村开展了哪一重要的改革运动?它消灭了哪一种落后的制度?(2分)(2)右图反映了新中国在20世纪50年代农村出现的一次重要运动。它留给我们什么历史教训?(1分)(3)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对农村实现了巨大的改革。1978年,在我国什么地方率先出现搞“包产到户”的现象?随后在全国农村逐步实行了什么制度?(2分)22.近代百年,中国饱受屈辱,山河破碎、骨肉分离。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给中国人民以民族复兴的希望。经过漫漫的艰辛历程,中华民族开始走向民族的复兴。民族的团结、祖国的统一、外交的成就……,这些都是复兴的明证。今天,我们通过歌曲、诗文、图片,一起来寻觅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请回答:(1)歌曲中的历史:“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只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为实现民族团结,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了怎样的制度?并建立了怎样的新型民族关系?(2分)(2)诗文中的历史:“100年前我眼睁睁地看你离去,100年后我期待着你回到我这里,苍海变桑田抹不去我对你的思念,一次次呼唤你,我的1997年”。这首诗反映的是哪一“游子”的回归?其回归之后第一任行政长官是谁?它的回归,是邓小平提出的哪一创造性构想的成功运用?(3分)(3)图片中的历史:右图反映是哪次大会的史实?图中的人物为什么如此喜悦?(2分)\n命题人:王伟民审题人:牟燕重庆一中初2022级2022-2022学年(上)11月月考历史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一、选择题: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ACCCCADBDCBBDCC二、判断题:16.CACBA三、填图题:17.左A右B18.上左A上右B下C四、材料分析题:19.(1)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2)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帝国主义勾结封建统治者压迫剥削中国人民的历史,实现了民族的解放和国家的独立,使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中华民族从此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同时,也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3)邓小平邓小平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4)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改革开放,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科教兴国战略,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走持续发展道路。20.(1)对外开放政策深圳(2)呈逐年增长趋势促进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3)目的:加快重庆内陆开放、转变发展方式、加快城市化、工业化和城乡一体化进程;推进西部省区之间、东中西部之间的大流通和大融通。\n变化:重庆地区经济的新发展、重庆交通运输的大变革以及城市化化、工业化、城乡一体化。五、简答题:21.(1)土地改革运动封建剥削制度(2)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要按照本国国情,从实际出发,做到实事求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发展。(3)安徽凤阳小岗生产队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2.(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2)香港董建华一国两制(3)第26届联合国大会第26届联合国大会以压倒多数通过了关于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