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考场号_____________座位号_________——————————装——————————订——————————线————————————平罗中学2022--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卷高一历史第Ⅰ卷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共20道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西周时期,一诸侯王娶了一位妻子,为他生了一个女儿;再娶了一个妾,为他生了大儿子;后来妻子又为他生了二儿子,妾为他生了三儿子。当该诸侯王死后,继承他的王位的是()A.女儿B.大儿子C.二儿子D.三儿子2.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中国人的姓总是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前,而不像西方那样,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后。”从上述中国人重视姓氏这一现象中可以看出()A.男尊女卑思想严重B.家庭宗法观念浓厚C.个人名利色彩鲜明D.聚族而居根深蒂固3.有人说:“分封制是一把双刃剑,它同时给与中央和地方以合法性。至于哪处势力能够在激烈的政治搏斗中获胜,那就完全要看它的实力了。”下列地方势力的行为不具有“合法性”的是()A.周显王三十五年,齐侯王因齐自称齐威王B.晋文公加派鱼盐之税C.秦孝公任命商鞅为左庶长,进行变法D.魏文侯以吴起为将,编练新军4.“这是一个划时代的突破和最骇人听闻的社会结构,没有封国封爵,没有公侯伯子男。……尤其是儒家学者更是大惑不解,而且不久就大起恐慌,这简直就是打碎他们的饭碗了”。这个时代是指()A.春秋战国B.秦代C.汉代D.唐宋时期[Z-x-x-k.Com]5.20世纪90年代,陕西章台出土了一些秦代封泥(密封信件文书时加盖了印章的泥块),上面有上郡、代郡、邯郸等郡名和蓝田等县名。这一发现可以印证秦朝()A.政治上四分五裂的事实B.出现了造纸业的事实C.实行了郡县制度的事实D.用泥制陶的事实6.秦始皇时,“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这突出地说明()A.秦始皇非常勤政B.秦始皇总揽全国大权C.秦朝地方官员失职D.中央集权制度已过时7.省是我国的一级地方行政组织。行省制度具有悠久的历史,它在中国最早出现于()A.秦朝B.唐朝C.元朝D.明朝4\n8.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达到登峰造极的标志是()A.实行三省六部制B.设立南书房C.设置军机处D.建立议政王大臣会议制度9.“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是古代中国许多知识分子的追求,隋唐以后他们实现这一理想的主要途径是()A.参加科举考试B.等待朝廷察举C.投笔从戎戍边D.投做官吏幕僚10.学完“古代中国的中央集权制度”后,某班四位同学就本单元内容分别拟定四个选题准备开展研究,以下四个题目有误的是()A.《浅议我国早期国家政治制度的创立者——大禹》B.《趣谈周武王与分封制》C.《论隋唐三省制度对中国历史的影响》D.《论清代丞相与军机大臣的权力制衡》11.下列对我国古代自秦汉以来中央和地方关系演变趋势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A.强化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和监视B.地方权力愈来愈小,中央权力愈来愈大C.地方独立性增强,中央集权削弱D.中央对边疆地区治理渐趋严密12、“落后就要挨打”、“弱国无外交”,这是近代中国的屈辱历史给我们的警示。在中国近代史上,腐朽的清政府逼迫同列强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黄埔条约》D.《望厦条约》13、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最终形成的标志是下列哪个条约的签订()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14.有人曾对中国近代史上的一场战争发出这样的感慨:“从前我国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过,现在竟被东方的小国打败了,而且失败得那样惨,条约又订得那样苛刻,这是多么大的耻辱啊!”这场战争是()A.第一次鸦片战争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第二次鸦片战争4\n15.第一个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方案的中国人和方案是()A.洪秀全《天朝田亩制度》B.洪仁玕《资政新篇》C.孙中山《三民主义》D.蒋介石《抗日自卫宣言》16.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孙中山及其资产阶级革命党人通过一部法律文件对新的政治体制进行了设计,这就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B.《中华民国约法》C.《中华民国宪法》.D.《共同纲领》17.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或导火线)是()A.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影响B.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C.中国人民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矛盾的加剧D.中国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及其斗争的发展18.“四十年前会上逢,南湖泛舟语从容。济南名士知多少,君与恩铭不老松。”这是董必武同志于1961年写的怀念战友的一首诗。诗中“四十年前会上逢”的“会”是指()A.中共一大B.中共二大C.遵义会议D.中共七大19.“井冈山,两件保,历史红,山林好。”是陆定一同志为井冈山的题词。说井冈山“历史红”的主要依据是()A.是中国共产党人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B.开始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C.建立了中华苏维埃政府D.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20.抗日战争取得完全胜利的最主要原因()A.美国向日本投掷了原子弹B.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大力支援C.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D.国共合作与全民族团结抗战第Ⅱ卷非选择题二、材料解析题(共40分)21.(18分)近代前期,列强发动了一系列侵略战争,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灾难。据此回答:(1)列举近代列强侵略战争的名称。(6分)(2)对应写出战后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的名称。(6分)4\n(3)上述战争及不平等条约分别给中国带来了怎样的影响。(6分)22、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2分)材料:中国的革命正是由这样两种梦想推动着:一是爱国主义者想看到一个新中国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二是提高处于社会底层的农民的地位,消除古代旧有的阶级的社会差别。——据(美)费正清《观察中国》问题:(1)为实现“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一梦想,中国近代各阶级做出了哪些努力?(6分)(2)为提高农民地位,中国近代各阶级制订了哪些纲领和政策?(6分)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