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川一中2022-2022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历史试卷考试总分:100分;考试时间:80分钟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从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意的一项答案写在答题卡上,每小题2分,共60分)1.春秋时期,管仲辅佐齐桓公称霸。周王准备以上卿之礼赏赐管仲,管仲推辞说:“臣,贱有司也,有天子之二守国、高在,若节春秋来承王命,何以礼焉?”这反映了A.贵族政治渐趋瓦解B.周朝统治基础有所扩大C.分封制度逐渐恢复D.中央集权制度初步形成2.孙中山是一位奇特的人物,他并不是上流社会的文人。他13岁来到美国投靠哥哥在一所教会寄宿学校读完了中学。之后,他曾获得医学学位。总之,他受的教育是很好的,他完全可以凭着这点获得地位和财富;但他却同穷人在一起,总是为穷人的福利牵肠挂肚。这些经历A.为他将来提倡的民生主义奠基B.增加了他反对清政府的决心与勇气C.注定了他要学习美国三权分立的政治模式D.为国民革命运动埋下伏笔3.俄国十月革命爆发后,中国的报纸对革命进程一直非常关注。但最初多持“乱事”、“乱党”等否定立场,但1918年5月后却又逐渐转变为称俄国为“民主友邦”等肯定和赞美的态度。导致中国报纸立场变化因素包括①孙中山“三大政策”的确立 ②国人对十月革命认识的深入③早期共产主义者的贡献 ④国人对中国革命道路的反思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4.http:!//www.wl)n100.com未来脑教学云|平台!《布尔塞维克》是1927年10月创刊(1932年7月停刊),由瞿秋白在国统区主编的第一份秘密机关报。它宣传的内容可能有①抨击国民党叛变革命、屠杀人民的罪行 ②呼吁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③建立工农民主政权的理论 ④公布共产国际的重要决议与指示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5.“那些希望从后门接纳伟大的中国人民的人失败了,中国在要求恢复它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时,选择了从前门进来”,这表明A.新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将会越来越重要B.新中国挫败了美国制造的“两个中国”的阴谋C.大国与小国平等磋商国际事务的局面已经实现D.一个以互信、互利为宗旨的新型区域组织建立6.马克思在《法兰西内战》中写道:“……公社是由巴黎各区通过普选选出的市政委员9\n组成的,这些委员是负责任的,随时可以罢免。……法官的虚假的独立性被取消……也如其他一切公务人员一样,今后均由选举产生,要负责任,并且可以罢免。”以下选项能准确反映题干信息的是A.巴黎公社是特殊条件下的城市起义B.巴黎公社是人民自治的政治模式C.巴黎公社是未来社会理想政体模式D.巴黎公社是社会主义性质的政权7.下列言论一语道破美国两党制实质的是 A.杰斐逊说:“如果非同一个政党一起就不能进天堂,我宁愿永不进天堂”B.美国开国总统华盛顿认为党派精神是“政府的最危险的敌人”C.一个政客说:“在一个共和党选区,我是民主党人;在一个民主党选区,我是共和党人;在一个不确定的选区,我是一个确定的人……”D.菲迪南德·伦德伯格在《富豪和超级富豪》中指出:“两党只是同一个钱币的正反两面。”8.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解体,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这是本世纪继凡尔赛—华盛顿、雅尔塔体系以来世界格局的第三次变化。导致每次世界格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A.大国对外政策的改变B.大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C.大国军事力量对比的变化D.新兴势力的崛起9.徽商“贾而好儒”,明清商业重镇浙江南浔也有“九里三阁老,十里两尚书”,“书场与机杼声往往夜分相续”之说,从商入儒乃是包括山西、闽粤在内的绝大多数明清商人的实际选择。这说明A.商业发展猛烈冲击传统社会秩序B.科举仍然具有强大的社会整合功能C.成就功名需要强大经济基础支撑D.商业价值得到社会风尚的普遍认同10.1910年,日本人对中国23个主要城市金融机构的调查结果表明:工商企业贷款平均年利率接近15%,广州更高达36%,远高于同时期欧美国家的水平。这种现象产生的主要后果是A.金融机构竞争乏力B.政府外债急剧增加C.阻碍区域经济交流D.制约民族工业发展11.在20世纪50年代编制的国民经济草案中出现了一种特殊的现象:“中央两本账,一本是必成的计划,这一本公布;另一本是期成的计划,这一本不公布。地方也有两本账。地方的第一本就是中央的第二本,这在地方是必成的;第二本在地方是期成的。评比以中央的第二本账为标准。”这一现象A.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B.改变了国民经济的构成C.加快了国民经济的发展D.造成了国民经济的失衡http://(www.wln100.c)om未来脑教学云平台+*12.据《临川县志》记载:“出工一条龙,做事一窝蜂,不管干多少,都是记高分。”材料反映的是新中国哪个历史时期的农业生产情况?A.国民经济恢复时期B.文革时期C.改革开放初期D.二十一世纪初期13.http://www.wln100|.co)m_未来脑教学云平台)下表所列内容是与中国某省份相关的一些历史信息。据此推断该省份是9\nA.四川B.安徽C.江苏D.山西14.1596年,一个叫巴伦支的荷兰船长,试图找到从北面到达亚洲的路线,但是他们被冰封的海面困住了8个月。在恶劣的险境下,17名水手中有8个人死去。但他们私毫未动别人委托给他们的、可以挽救他们生命的衣物和药品。最终,幸存的商人把货物完好无损地送到委托人手中。从上述事实中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A.商业成功取决于诚实B.人性的启蒙迫在眉睫C.地理大发现仍在继续D.唯利是图是商人的本性15.在美国胡佛政府后期,人民群众特别是失业工人斗争十分激烈。“唯一的希望在于代议制度似乎无力提供的、具有力量和意志的政府领导。有些人以羡慕眼光看着莫斯科,有些人看着柏林和罗马。”这一时期,人们的“希望”“羡慕”所折射出的共同信息是A.资本主义已过时B.要求革命改变现状C.渴望扩大政府职能D.建立社会主义制度16.1924年,季诺维也夫在俄共(布)十三大上所作的政治报告中强调“不会再有因新经济政策而采取的新的退却”。此后,党的许多领导人也纷纷表示,反对“扼杀社会主义因素而复活资本主义”。这表明当时他们认为,新经济政策A.是特殊时期被迫做出的暂时妥协B.已经完成了恢复经济的任务C.是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D.应该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所取代17.阅读下面苏联工农业产值增长图,从中可以获得的信息不包括A.计划经济体制在苏联逐步确立B.片面发展重工业形成了不合理的经济结构C.苏联已经成为世界头号工业强国D.工业化极大地牺牲了农业和农民的利益18.帕尔默说“他的悲剧在于他没能建立一个新的制度去代替他所破坏了的制度。他刮起了他最终难以控制、不可驾驭的强大的改革狂风。他大大改变了原来的体制,而又拒绝承认必须让整个体制解体。最后,他成了旧秩序的危险,新秩序的障碍。”帕尔默评价的人最有可能是9\nA.列宁B.斯大林C.赫鲁晓夫D.戈尔巴乔夫19.20世纪40年代某国际会议通过的决议写道:美元直接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和美元挂钩,实行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制度……取消经常账户交易的外汇管制等”。这次会议召开的主要目的是A.确立美国经济优势地位B.援助并发展西欧的经济C.拓宽资本主义世界市场D.筹建新的国际经济秩序20.美国“怀特计划”强调,国际货币基金由会员国按规定的份额缴纳,份额的多少根据会员国的黄金外汇储备、国际收支及国民收入等因素决定等;而英国“凯恩斯计划”则坚持多边自由汇兑。两者的主张实质上反映出英美A.争夺国际金融霸权B.要求稳定资本主义经济体系C.经济实力差距巨大D.力争建立相对独立金融体系21.20世纪40年代以来,西方政府具备的功能越来越多,许多新的官僚机构涌现了出来,这就是人们所说的“技术统治”,因为这些官员接受过专门的工程或者经济管训练。以下关于“技术统治”的正确认识是A.大萧条时期西方国家普遍出现“技术统治”B.“技术统治”造就了一系列福利国家的出现C.“技术统治”适应了国家对经济调控的需要D.“技术统治”可以有效避免新的经济危机22.“1933年美元贬值约30%。1973年美元贬值10%,各国放弃与美元挂钩的固定汇率。”材料中美元两度贬值的共同目的是A.刺激国内消费市场B.维护与黄金的固定比值C.开拓国际贸易市场D.巩固美国金融霸主地位23.美国学者让·皮埃特斯在评价现代世界的某一现象时指出:对达沃斯精英和跨国公司来说,这意味着自由;对新兴经济体和高技能劳工,这意味着机遇;对最不发达国家则意味着风险和边缘化。皮埃特斯评价的是A.知识经济的兴起与发展B.区域经济的集团化C.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D.世界经济的全球化24.依据下图材料中所列事件,该时间轴反映的历史主题是A.工业化进程中生产组织形式的演变B.人类社会由分散走向整体的过程C.世界殖民体系形成与演变的过程D.全球化从无序向有序发展的趋势25.下图是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中描述的四家思想流派的起源状况,对此解读合理的是9\nA.儒家产生环境特殊,受到时人广泛拥护B.墨家受儒家影响巨大,同样拥护宗法伦理C.法家异地而同心,与当时社会现实最适应D.商朝旧贵族被封楚地,道家有殷商背景26.《韩非子•有度》记载:“法不阿贵,绳不挠曲。法之所加,智者弗能辞,勇者弗敢争。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故矫上之失,诘下之邪,治乱决缪,绌羡齐非,一民之轨,莫如法。”对该观点理解正确的是A.法律维护社会自由平等B.君主行为应受法律制约C.法律可以规范社会秩序D.法律实施可以杜绝乱世27.古代儒家学者批评现实政治,往往称颂夏、商、周“三代”之美,甚至希望君主像尧、舜一样圣明。这表明了儒者A.不能适应现实政治 B.反对进行社会变革C.理想化的政治诉求 D.以复古为政治目标28.刘泽华先生评述说:“他的理论是现实生活的高度抽象,在这种高度抽象的图画中,既肯定了现实的等级、君臣、剥削与被剥削以及家族关系,又为这些关系涂上了一道釉彩,显得温情脉脉。”这里的“温情脉脉”是指他主张A.克己复礼B.实施仁政C.人性本善D.以法治国29.先秦诸子站在不同立场,提出了多种形态的国家起源论。有先秦学者认为原初民始生之时,人各持己义,“天下之乱也,至如禽兽然,无君臣上下长幼之节,父子兄弟之礼,是以天下乱焉。……是故选择天下贤良、圣知、辩慧之人,立以为天子,使从事乎一同天下之义。”上述材料体现的是A.老子的“自然生成”说B.荀子的“止争息乱”说C.墨子的“除乱尚同”说D.孟子的“与民教化”说30.魏晋时期势力极盛的门阀士族在文化上崇尚玄学。他们有的主张自然是本,名教(儒学)是末;有的更是猛烈地批判名教礼法。出现这一社会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社会思想格局的重大变化B.受早期民主思想的影响C.社会精神信仰的全面缺失D.集权政治的控制力减弱第II卷(非选择题)评卷人得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31题10分,32题10分,33题10分,34题10分,共40分)31.阅读材料:材料一 雅典人通常在雅典卫城西面的普尼克斯山半圆形的山坡上集会……公元前5世纪的时候,普尼克斯山被设计成一个半圆形的砖石建筑,在这个建筑的基础上则形成了一个十分高大的挡土墙,它支撑着一个能够容纳几千人的剧院式结构。在半圆形的中心地带,矗立着一块立方体的岩石……它的形状确保了每一个参加者不仅能看到发言的人,也可以看到其他出席的人。9\n——据【美】迪耶·萨迪奇、海伦·琼斯著《建筑与民主》材料二 学者认为中国近代社会转型的进程从19世纪五、六十年代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主要经历了被动开放、经济起步、政体变革、思想解放四个时期。这是一种社会质变,即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各个层面发生了整体性的变革。——陈国庆《中国近代社会转型研究》绪论请回答:(1)雅典露天剧场是当时社会繁荣的重要见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当时的政府采取了什么与此相关的措施?(2分)目的有哪些?(2分)(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19世纪五、六十年代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史实说明中国近代社会转型的表现。(6分)32.阅读材料材料一 雅尔塔体制既是大国对战后世界所做的安排,是战后世界政治地图(如美苏势力范围划分)、政治体制(如联合国安理会“大国一致”原则)、经济体制(WB、IMF、GATT)的总称,那么,我们据此得出的结论就应该是雅尔塔体制没有瓦解。即使苏联解体了,雅尔塔体制仍然在规范着世界政治、经济运转秩序。——摘编自杨和平《雅尔塔体制“瓦解”质疑》请回答:(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雅尔塔体制是在什么条件下形成的?(4分)(2)近年来我国学术界对雅尔塔体制主要有“已经瓦解”“依然存在”两种观点,你倾向于哪一种观点?(2分)试结合材料一与所学知识说明理由。(4分)33.阅读材料材料一克林顿总统在2000年1月的国情咨文中说:“新世纪到来之际,我们已经创造了2000多万个新的就业岗位,出现了30多年来最快速的经济增长,失业率为30年来的最低水平,贫困率降到20年间最低点。”材料二日本贸易振兴会曾做过一项调查统计,结果表明:1996年全世界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和一体化组织的数量是101个。分布如下:欧洲南、北美洲亚洲非洲大洋洲跨地区39个40个6个8个1个7个其中,1969年前成立的有6个,1970—1979年成立的有6个,1980—1989年成立的有20个,9\n1990年以后成立的有69个。——李琮等:《经济全球化、地区化与中国》请回答:(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的发展出现了哪些新特点?(4分)(2)根据材料二归纳经济区域集团化进程的特点。(6分)34.阅读材料材料一 《中华文化史》(冯天瑜等著)认为,中华传统文化在春秋战国时期表现为“以民本思潮和专制主义为两翼的百家争鸣的私学文化”。材料二朱熹所处的南宋时代,内忧外患,危机四伏,整个社会道德失范……朱熹认为应当根据《大学》之教,以正心诚意作为治国平天下的根本……他提出“谨守力行以践其实”。他强调穷理离不得格物,即物才能穷其理。请回答:(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春秋战国时期为什么“私学文化”得以产生和发展?(6分)(2)据材料二,概括理学思想的进步之处。(4分)9\n临川一中2022-2022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历史答题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AADDBBDBBDDBBCC题号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ACDDCCDDDCCCBCD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31题10分,32题10分,33题10分,34题10分,共40分)31.(1)措施:政府向公民发放“观剧津贴”。(2分)目的:鼓励公民观赏戏剧,接受政治教育和文化熏陶。(2分)(2)①经济工业化:洋务运动、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创办近代机器工业。(2分)②政治民主化:维新变法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建立民主共和制。(2分)③思想自由化、科学化:新文化运动传播民主与科学,后期传播马克思主义。(2分)32.(1)条件:二战后期,雅尔塔等国际会议确立了以美苏为主导的战后国际关系新体制;(2分)二战结束后初期,美国成为世界头号资本主义强国,苏联是唯一能抗衡美国的政治军事大国。(2分)(2)观点及理由:可分以下三种情况作答。(6分只回答观点不说明理由不给分)9\n33.(1)新在较长时间经济持续繁荣高速发展;(2分)新在低通货膨胀和低失业率同时出现,基本实现零通货膨胀下的充分就业(或新在经济运行机制发生深刻变化,打破了经济增长、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的联动关系。)(2分)(2)呈现地区分布不平衡,欧洲和美洲多,亚洲和大洋洲少;(2分)跨地区的经济区域集团化出现;(2分)20世纪90年代后数量剧增。(2分)34.(1)社会因素:①经济: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的形成(或小农经济的发展);(2分)②政治:分封制遭到破坏,王室衰微,诸侯割据混战;(2分)③思想:私学兴起,打破贵族垄断教育局面,由“学在官府”向“学在民间转移”。(2分)(2)进步之处:重视道德建设;强调忧患意识,关注国家政治;主张身体力行,具有务实倾向。(4分任意2点即可)9